菏澤市第一中學
山東省實驗中學與菏澤一中
兩個中學,
各有所長。
很難說哪個更好。
相關信息,
可上學校官網查看。
有詳細介紹。
祝你好運。
㈡ 菏澤市第一中學的介紹
山東省菏澤第一中學,位於魯西南菏澤市地區,始建於1903年(癸卯年),初名曹州官立中學堂,歷經山東省立第六中學、冀魯豫邊區一中等主要發展階段,1954年改為現名。1925年,著名國學大師梁漱溟曾擔任高中部主任。校名為國學大師郭沫若題詞。建國初期,學校被確定為全國百所重點中學之一,後為省級重點中學,現為省級規范化學校。
㈢ 菏澤一中是省重點嗎
算是市重點吧
㈣ 菏澤市第一中學的學校規模
100年來,菏澤一中共為祖國培養畢業生計800餘班500000餘。以何思源、何茲全、佟振合代表的眾多校友走出了一條「六中--中國科技大學--哥倫比亞」的成才之路,其中,據2012年估測,年校中,直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者逾百人,著名專家學者、博導、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少將銜以上部隊首長和其他著名人士就在600人以上。百年中,一中建結了令世人贊嘆、使菏澤人民驕傲的卓著業績。
1935年省立六中編寫了《山東省立六中一覽》,時為省教育廳長的何思源先生在序言中寫道:「在長江北能與之相頡頏學校,只有保定的育德中學,北京的師大附中。以學校為單位,每年每次升學人數與考取人數之比率在長江以北各中學中,我們的學校占第一位。」翻開六中的校史,1919年畢業兩個班56人考入大學者33人,而考取北京大學者高達18人,占升人數的三分之一。因此,有「江北第一」的美譽。
解放後,1953年曾列全國高考第二名,1955年14名畢業生同時考入北京大學,「文革」前升學率一直超過80%,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山東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被教育部明確為全國百所重點中學之一,留有「進了菏一中,半個大學生」的口諺。 如今,菏澤一中在編教職工500餘人,在校生過萬人,設155個教學班。為拓展百年育人業績,擴大辦學規模,2001年5月,又成功創建了菏澤一中分校,開創了「名校辦民校」的新路子。招生規模8000人。在中學生各科奧賽中,獲國家級獎勵者58人,獲獎總人數超過全市的1/2,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連續6年凈增百人以上,尤其2005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突破千人大關,創歷史新高。2006年,高考人數達1506人。創造了百年名校的再度輝煌!
2012年菏澤一中在以王可正為中心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堅持「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工作態度。按要求,講路線。 以三個代表為中心,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努力,為開創菏澤一中新的輝煌而頑強奮斗。 (只統計百年校慶以來所獲重大榮譽)
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 山東省教育廳 2006.12 省級
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中共山東省委高校工委山東省教育廳 2007.9 省級
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 山東省教育廳 2009.12 省級
第11屆山東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優秀組織單位 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2011.5 省級
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學校 山東省物理學會 山東賽區委員會 2014.9 省級
菏澤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集體 菏澤市政府 2014.9 市級
㈤ 菏澤一中和菏澤二中的區別
三中的都是壞學生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不能以偏概全。不管是一中二中還是三中,內只要努力學習,都有希望可以考容上好的大學。
菏澤一中(菏澤市第一中學)和菏澤二中(菏澤市第二中學)的區別有:
1、創辦時間不一樣:菏澤市第一中學創辦於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菏澤市第二中學則創建於1951年。二中比一中晚了48年。
2、面積不一樣:菏澤市第一中學佔地610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菏澤市第二中學佔地230畝。從佔地面積上來看,一中要比二中的面積要大一些。
3、地址不一樣:菏澤市第一中學本部位於菏澤市人民路907號。菏澤市第二中學則位於菏澤市曹州西路55號。
㈥ 菏澤市第一中學的學校校址
校本部地址:菏澤市人民路907號
東校區地址:南京路與錢江路路口向南1200米路西
初中部地址:菏澤市牡丹區八一路2999號
學校郵編:274000
㈦ 菏澤市第一中學的知名校友
何思源(1896年-1982年4月),字仙槎,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愛國民主人士。山東省教育廳長、省政府主席、北平市市長、北平和談首席代表。1982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張含英,著名水利專家,我國近代水利事業的開拓者之一。2002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高秉涵,律師,台灣菏澤同鄉會會長,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張廣學(1921年1月31日——2010年2月24日),中科院院士,昆蟲學家2010年2月24日21時整,張廣學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中關村醫院逝世,享年89歲。
於天仁,中科院院士,著名土壤學家。2004年5月22日,於天仁在南京逝世,享年84歲。
佟振合,中科院院士,中國著名有機化學家,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學會光化學委員會主任,亞洲光化學會副主席,山東大學教授。
何茲全(1911年9月7日-2011年2月15日),原名何思九,字子全,後改名茲全,山東菏澤人。著名歷史學家。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兼任魏晉南北朝研究室主任。是我國魏晉封建說的創始者和代表者。因病於2011年2月15日 20時17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101歲。
韋統泰(1917~2013.06.27),山東省曹縣人,原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昆明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獨立功勛榮譽章。2013年6月27日,韋統泰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中國北京逝世,享年96歲。
王名高,1937年畢業於省立六中,正軍職高級顧問。
田紀雲,邊區三中校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侯固,邊區一中十二級校友,原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
程相清,195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原全人大政策研究室主任。
孫啟祥,1960年7月高中畢業後留蘇。少將,中央軍委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
張建啟,1964年考入哈爾濱軍工大學,少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司令員。
李文朝,1968年離校參加中國人解放軍,少將,解放軍電視中心主任。
王鵬恩,1945年離校參加革命,16軍副軍長。
袁良駿,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文學專家。
魯森,原中共遼寧省委書記。
張會若,著名礦冶學家。
蕭之楚,抗日將領。
徐鵬翥,魯西南黨創始人。
王大魯,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咨鑒委員會副主席。
史錫恩,台灣九大法官之一。
王傑,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王存信,黑龍江商學院黨委書記,沈陽軍區副司令員。
常傑民,紫金山天文台台長趙晉美。
周韶華,許評知名作家。
德顯,著名導演谷。
段存華,輕工部副部長。
劉德玉,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侯萬歧,社科院現代文學專家袁良駿駐舊金山總領事。
徐啟憲,著名宮廷史專。
楊洪立,少將美國肯州研究院博導史卜昌安徽省軍區副政委。
劉成卜,山大博導。
㈧ 菏澤市第一中學2020年招生計劃
菏澤市第一中學2020年招生計劃,
目前尚未公布。
估計和2019年差別不大。
加油哈。
祝你好運。
㈨ 菏澤市第一中學進入高二是不是分班
是三門.九門說會參考.其實不看的.高一4次大考的分數(期中和期末).高三學長為你解答
㈩ 菏澤市第一中學的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王可正校長李志獻黨委書記謝聖穩副校長王翠平副校長朱效同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