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中學
❶ 廣州第一中學好嗎
廣州市第一中學無論從規模、設施還是師資水平來看,都是個很不錯的學校。
廣州市第一中學是廣東省重點中學,廣東省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❷ 廣州第一中學
基本情況
廣州市第一中學始創於1928年,是民國時期廣東國民政府舉辦的第一間公立中學,迄今已有80年歷史。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6年通過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評,2007年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評估達優秀等級暨國家級示範高中驗收確認。
初中部校址: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54號
高中部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大坦沙島育賢路
現任領導
書記:胡健雄(兼任副校長)
校長:廖曉翔
副校長:程可、易超、冼健雄、古伯根
校訓
立志、勤奮、求實、奉獻
教學成果
師資力量:高中三個年級54個班,初中部28個班。教職工227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3人,一級教師66人,初級教師81人;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學歷144人,占專任教師88.9%。在職中共黨員52人。
學校環境:學校佔地面積33370.6平方米,建築面積23939.8平方米,綠化面積839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為88.9%。校園環境整潔幽雅,教室及各功能處室設備齊全、設施先進,學校現有教學樓四棟、辦公樓兩棟,附設有科學館、游泳館、體育館、乒乓球室、全塑膠田徑場和籃球場等場館,設有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美術、音樂、語音、勞技、電化教學等專用教室和地理園、生物園、圖書館、綜合檔案館、教研活動室、教師專用電腦室、多媒體多功能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等教學設施,還有飯堂、教工文體活動室、教工宿舍、校辦企業等生活生產設施。
辦學理念:嚴謹而開放、科學與民主、實踐和創新
辦學特色:「體教結合」、「科研興校」、「科技創新」
高考、中考情況:2007年,應屆高中畢業生考上大學本科線達標度139%,大幅度超額完成今年的高考任務。中考一中實驗學校平均分649分,超出市平均分161分;一中公校平均分594分,超出市平均分106分;體育考試平均37分多,居全區第一名和全市前列。
體育特長:一中的游泳、水球、籃球、棋類方面,在區、市、省乃至全國都享有盛譽,多次獲得各級獎項,並為省、市運動隊輸送了大量人才。
學校歷史
廣州市一中創辦於1928年8月1日,是廣州市最早的市立學校。創辦初期,在一德路石室前租用「天字樓」13間店鋪為校舍,招生5個班,高中文、理各1班,初中3個班。首任校長司徒優。1929年遷至越秀山麓「學海堂書院」舊址。1931年秋,市「商專」高二、高三級並入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改招普通班,停辦文、理科班。1932年,全校已有20個班。1936年,市立一、三中合並為市第一中學男校,以市二中為女校。1938年,市一中高中與市二中高中合並為市高中。抗日戰爭期間,學校停辦。抗戰勝利後,日軍投降,因交接手續未清,在越秀山麓未能及時開學,所以1945年9月在黃沙原市第二中學校舍復辦。1936年建立了中共地下黨支部。
建國後,到1954年,有48個教學班,教學研究活躍。1957年和1959年,受廣州市教育局委託,先後舉辦了兩期「中學師資(語文)訓練班」。1960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及廣州市重點中學。同年,高考化學單科成績全省第一;同時試辦中學五年一貫制,招生4個班。1963年停止試驗。
1978年定為荔灣區重點中學。1982年,市教育局將一中校園的東區部分用地劃給教育部教儀站。1984年,學校增建了300個座位的階梯室、體育館、游泳池和科學樓。這一年開始,依靠本身的力量全面開發管理學校的電腦軟體取得成果。
2000年,廣州市一中與位於蓬萊路的市五十中合並。
2001年,市一中被定位廣州市24所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學校之一,由國家斥資建設新高中部。2005年建成,完成高中部擴校搬遷。黃沙大道老校舍繼續辦公立初中,原市五十中校址改為廣州一中實驗學校。
著名校友
廣州一中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文化傳統,培養的學生有不少曾成為各級部門的領導人。如原中央農業部副部長朱榮,原廣州市人大主任歐初,原杭州軍分區司令員彭豐,原廣州市委副書記、第十一屆市人大主任曾慶申,原廣州市常務副市長伍亮,現廣州海關副關長何力等。建校七十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如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梁棟材,著名光學專家、華南師范大學原校長劉仲豪,原中山大學副校長李華鍾,著名作家劉斯奮,現任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楊學勤,在「9·11」紐約大爆炸中英勇救人的華人英雄曾喆,著名漫畫家江沛楊鳳凰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董嘉耀、梁冬,國家游泳隊運動員周嘉威等。曾任教一中美術科的黃少強是嶺南畫派名畫家。
廣州一中校友會
廣州一中校友會在1981年成立,現任會長楊浩益。香港、澳門等地辦有校友會分會,海外校友與校友會保持密切聯系。每年校慶派發的刊物《一中校友》由廣州一中校友會負責編輯。
校友會會員包括曾在廣州一中就讀的歷屆學生、曾任或現任廣州一中的行政幹部、教職員工、軍、工宣等。原市五十中各屆校友也是廣州一中校友。
❸ 廣州市第一中學是一間重點中學嗎
廣州市第一中學
廣州市第一中學創建於1928年,是廣州市政府設立的第一間公立中學,現地處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54號,鄰近於地鐵黃沙站。
廣州一中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文化傳統,培養的學生有不少曾成為各級部門的領導人,如原中央農業部副部長朱榮,原廣州市人大主任歐初,原杭州軍分區司令員彭豐,原廣州市委副書記、第十一屆市人大主任曾慶申,原廣州市常務副市長伍亮,現廣州海關副關長何力等。建校七十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如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梁棟材,著名光學專家、華南師范大學原校長劉仲豪,原中山大學副校長李華鍾,著名作家劉斯奮,現任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楊學勤,在「9?11」紐約大爆炸中英勇救人的華人英雄曾喆,鳳凰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董嘉耀、梁冬等。
廣州一中曾於1960年,被定為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及廣州市重點中學,1994年被評為首批省一級學校並保持至今。學校現有4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18人,教職工227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3人,一級教師66人,初級教師81人;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學歷144人,占專任教師88.9%。在職中共黨員52人。
學校佔地面積33370.6平方米,建築面積23939.8平方米,綠化面積839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為88.9%。校園環境整潔幽雅,教室及各功能處室設備齊全、設施先進,學校現有教學樓四棟、辦公樓兩棟,附設有科學館、游泳館、體育館、乒乓球室、全塑膠田徑場和籃球場等場館,設有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美術、音樂、語音、勞技、電化教學等專用教室和地理園、生物園、圖書館、綜合檔案館、教研活動室、教師專用電腦室、多媒體多功能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等教學設施,還有飯堂、教工文體活動室、教工宿舍、校辦企業等生活生產設施。
廣州一中以「立志、勤奮、求實、奉獻」為校訓,倡導「希望在每個學生身上,成功在每一堂課之中」的素質教育思想。在全面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過程中,提出「嚴謹而開放,民主與科學,實踐和創新」的新辦學理念;把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未來發展放在首位,把國家級示範高中的創建放在首位;並提出「做人與成才並重,智商與情商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發展要求。除以課堂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外,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全校性群體活動發展每個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新生軍訓、校運會、藝術節、成人宣誓
日、團委學生會宣傳日、科技活動日、教育花會、合唱節、游泳運動會、學農活動、社會考察等活動方式,做到以活動促成效。
學校大力倡導「教研興校」,提高師資質量,逐步形成為有本校特色的「雙動」教育模式。現受聘為廣州市現代教育科研中心的實驗基地,參與全國性教研項目「歷史教學手段的進步與現代化」的研究,以及市教研項目「啟發式教學法在學科中的運用」、「課堂教學優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歷史開放式考試研究」的研究。屬於教改前沿的「研究性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科研項目,已獲批准成為市級科研課題,另有7個學科科研項目被批准為區級「十五」課題。教師們積極參加省市教研會和教學中心組等社會工作,及時掌握新的教研信息,通過教育花會、公開課、論文年會等活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堅持「以老帶新」,已培養出一支以中青年教師佔主體的優秀教師隊伍。
是的是的啊.
❹ 廣州市第一中學好嗎
廣州市第一中學無論從規模、設施還是師資水平來看,都是個非常不錯的學校。
廣州市第一中學是廣東省重點中學,廣東省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1、學校的規模
共有72個教學班,其中高中48個,初中24個,在校學生3462人。廣州1號高中佔地總面積107001平方米,其中高中校園佔地面積73630平方米,初中校園佔地面積33371平方米。
2、硬體設施
現有多媒體、網路教室90間,科學樓佔地15900平方米。擁有科學、化學、生物、學校教學樓探索等功能齊全的實驗室27個。
(4)廣州一中學擴展閱讀: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5年廣州市第一中學高考,其中該校重本上線136人;本A上線476人,上線率62.14%;本科上線652人,上線率85.12%;總上線765人,總上線率99.87%,列全區第一位。
2014年廣州市第一中學高考,其中該校重本上線125人;本A上線380人,上線率52.05%;本B上線615人,上線率84.25%;總上線729人,總上線率99.86%(未含術科生)。
2013年廣州市第一中學高考,該校本科上線率74.4%;三A上線率96.38%,總上線率99.73%。2011年廣州市第一中學高考,本科上線575人,本科上線率75.76%,總上線率99.74%。
❺ 廣州市最好的中學有哪些
廣州市最好的中學,
是華師附中、省實。
老實說:
沒有最好的學校,
只有最好的學生。
好的學校,
都是好的學生堆出來的。
❻ 廣州市第一中學的知名校友
朱榮,原中央農業部副部長;
歐初,原廣州市人大主任;
彭豐,原杭州軍分區司令員;
曾慶申,原廣州市委副書記、第十一屆市人大主任;
伍亮,原廣州市常務副市長;
何力,原廣州海關副關長;
梁棟材,原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劉仲豪,光學專家、華南師范大學原校長;
蔡睿賢、余國琮、姜中宏,中科院院士
李華鍾,原中山大學副校長;
劉斯奮,作家;
楊學勤,原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
曾喆,「9·11」紐約大爆炸英勇救人華人英雄;
江沛楊,漫畫家;
董嘉耀、梁冬,原鳳凰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
周嘉威,國家游泳隊運動員;
黃少強,曾任教一中美術科的嶺南畫派名畫家。
❼ 廣州中學學校排名
1、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由廣東省教育廳和華南師范大學雙重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辦學成績卓著的學校,也是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2、廣東實驗中學:是直屬廣東省教育廳領導的省級重點中學,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3、廣東廣雅中學:是著名的重點中學,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東省中學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於1888年。
4、廣州執信中學:1978年再次定為省市重點中學,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2006年成為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5、廣州市第六中學:是廣東省首批全國示範性高中,廣東省一級學校,廣州市重點中學。
6、廣州市第二中學:1956年被評為廣州市重點中學,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7年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學校現為完全中學,是廣州市教育局直屬A類學校。
7、廣州市鐵一中學:為廣州市直屬公辦完全中學、廣州市高中招生提前批進場錄取的重點中學之一、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8、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首批具有實驗性、示範性和先進性的「國家級示範性高級中學」,是廣東省首批一級學校。
9、廣州市第16中學: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首批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10、廣東仲元中學:是一所廣東省一級學校。學校始創於1934年。學校擁有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1994年6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❽ 廣州市第一中學
所有學生都可以是精英(樓主怎麼定義?)
有重點班的。
廣州市二中是省一級、市重點,一中只是市一級。
二中屬於越秀區。一中屬於荔灣區。
二中每年的分數線都要比一中高。
❾ 廣州市比較好的中學排名
廣東省一級公辦中小學校名單(500所)
高完中所
省直2所:
華南師大附屬中學
廣東實驗中學
廣州市38所:
廣州市執信中學
廣東廣雅中學
廣州市第二中學
廣州市第六中學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廣州鐵路第一中學
廣州市第三中學
廣州市第十七中學
廣州市第七中學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廣州市育才中學
廣州市培正中學
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廣州市第五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
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
廣州市第四十一中學
廣州市第一中學
廣州市第四中學
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
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
廣州市恆福中學
廣州市第七十五中學
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
廣州市天河中學
廣州市培英中學
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
廣州市第八十中學
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
廣州市真光中學
廣州石化中學
廣州開發區中學
花都區秀全中學
廣東仲元中學
番禺區番禺中學
番禺區象賢中學
從化市從化中學
增城市增城中學
深圳市21所:
深圳中學
深圳實驗學校(含高中、初中、小學、 幼兒部)
深圳市外國語學校
深圳市高級中學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中
深圳市紅嶺中學
福田區福田中學
羅湖區翠園中學
深圳市碧波中學
羅湖區濱河中學
鹽田區沙頭角中學
南山區華僑城中學
南山區南頭中學
深圳蛇口育才中學
寶安區寶安中學
寶安區新安中學
寶安區西鄉中學
寶安區沙井中學
龍崗區龍城中學
龍崗區平岡中學
龍崗區布吉高級中學
珠海市5所:
珠海市第一中學
珠海市第二中學
珠海市第三中學
珠海市第四中學
斗門區第一中學
汕頭市9所:
廣東汕頭金山中學
汕頭市第一中學
廣東汕頭華僑中學
汕頭市聿懷中學
汕頭經濟特區林百欣中學
汕頭市澄海中學
汕頭市潮陽第一中學
汕頭市潮陽林百欣中學
汕頭市潮陽黃圖盛紀念中學
佛山市26所:
佛山市第一中學
佛山市第三中學
佛山市榮山中學
南海區石門中學
南海區桂城中學
南海區南海中學
南海區桂華中學
南海區第一中學
南海區九江中學
南海區大瀝高級中學
順德區第一中學
順德區李兆基中學
順德區北滘中學
順德區桂洲中學
順德區倫教中學
順德區鄭裕彤中學
順德區青雲中學
順德區羅定邦中學
順德區容山中學
順德區勒流中學
順德區杏壇中學
順德區均安中學
順德區龍江中學
高明區第一中學
三水區華僑中學
三水區三水中學
韶關市10所:
廣東北江中學
韶關市第一中學
韶關田家炳中學
仁化縣仁化中學
始興縣始興中學
樂昌市第一中學
南雄市南雄中學
南雄市第一中學
曲江縣曲江中學
翁源縣翁源中學
梅州市12所: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梅州曾憲梓中學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蕉嶺縣蕉嶺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惠州市6所:
惠州市第一中學
惠州市第八中學
廣東惠陽高級中學
惠陽區第一中學
惠陽區崇雅中學
博羅縣博羅中學
汕尾市1所:
海豐縣彭湃中學
東莞市6所:
東莞市東莞中學
東莞市高級中學
東莞市實驗中學
東莞市莞城第一中學
東莞市常平中學
東莞市厚街中學
中山市3所:
中山市第一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
中山紀念中學
江門市15所:
江門市第一中學
江門市第二中學
江門市江海中學
江門市棠下中學
新會區第一中學
新會區華僑中學
新會區陳經倫中學
新會區東方紅中學
台山市第一中學
台山市華僑中學
開平市第一中學
開平市開僑中學
鶴山市第一中學
鶴山市鶴華中學
恩平市第一中學
陽江市6所:
陽江市第一中學
廣東兩陽中學
陽春市第一中學
陽春市第二中學
陽東縣第一中學
陽西縣第一中學
湛江市11所:
湛江市第一中學
湛江市第二中學:
湛江市第四中學
湛江港務局第一中學
湛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雷州市第一中學
廉江市廉江中學
廉江市第二中學
遂溪縣第一中學
吳川市第一中學
徐聞縣徐聞中學
茂名市15所:
茂名市第一中學
茂名市實驗中學
茂名市第十七中學
茂名市第二十中學
化州市第一中學
化州市第六中學
高州市高州中學
高州市第一中學
高州市第二中學
高州市第四中學
電白縣第一中學
電白縣電海中學
信宜市信宜中學
信宜市第二中學
信宜市華僑中學
肇慶市7所:
肇慶市肇慶中學
肇慶市端州中學
高要市第一中學
封開縣江口中學
廣寧縣廣寧中學
四會市四會中學
德慶縣香山中學
清遠市4所:
清遠市第一中學
英德市英德中學
佛岡縣第一中學
清城區第一中學
潮州市5所:
潮州市金山中學
潮州市高級中學
饒平縣第二中學
潮安縣松昌中學
潮安縣庵埠中學
揭陽市5所:
揭陽市第一中學
揭陽華僑中學
普寧市第二中學
揭東縣第一中學
揭西縣河婆中學
雲浮市8所:
雲浮市鄧發紀念中學
雲浮中學
羅定市羅定中學
羅定市廷鍇紀念中學
新興縣第一中學
新興縣華僑中學
鬱南縣西江中學
鬱南縣蔡朝焜紀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