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豆村中學

豆村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5-10 21:45:38

① 李開成的五台縣槐蔭中學上一任校長

李開成,男,1963年12月生,五台縣豆村鎮下葦村人,少年時在本村小學上學,1975年在大南坡七年制學校畢業後,考入豆村高中學習,1979年高中畢業,同年考入五寨師范。
李開成,1981年中師畢業後參加工作,分配在五台縣李家莊鄉大柏山小學任教,1983年加入共產黨,1989年調往豆村中學任教導員,1991年任豆村中學政教主任兼團總支書記,1998年3月升任豆村中學副校長,2002年調任縣現進修校任副校長,主持工作,2003年擔任校長,2007年8月通過公選擔任槐蔭中學校校長,2012年12月離任 。

② 山西忻州五台山各個高中概況

升學率比較低?你這樣問,那我只能告訴你是 豆村中學 了

③ 河北衡水武強縣有幾所高中

河北衡水武強縣共有十所中學,具體如下:


1、武強縣中學

電話:0318-3822012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武強鎮體育街85號




2、武強縣街關鎮留貫中學

電話:0318-3737311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街關鎮崔留貫

3、武強縣街關鎮中學


電話:0318-3727311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街關鎮


4、武強縣周窩鄉劉廠中學

電話:0318-3733549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周窩鄉劉廠


5、武強縣周窩鄉周窩中學

電話:0318-3733549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周窩鄉周窩


6、武強縣豆村鄉常村中學

電話:0318-3792533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豆村鄉常村村西


7、武強縣豆村鄉豆村中學

電話:0318-3798160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豆村鄉閻鄧村北


8、武強縣馬頭區馬頭中學

電話:0318-3783011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馬頭區南立車村


9、武強縣文博中學

電話:0318-3823816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武強鎮


10、武強縣實驗中學

電話:0318-3832162

郵編:053300

地址:武強縣武強鎮新開街


(3)豆村中學擴展閱讀:


河北武強中學地處中國木版年畫之鄉、千年古縣河北省武強縣縣城西部,是武強縣內唯一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

河北武強中學始建於1948年,2004年9月整體搬遷至現址,2005年1月通過省級示範性高中驗收。學校佔地10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256平方米。

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文化氛圍濃厚。2006年被評為「衡水市綠色學校」,2013年被評為「衡水市園林式單位」。


④ 豆村的歷史

豆村位於終南鎮西南2公里處,地處謂河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田峪河由村西流經。主產小麥、玉米。1995年前亦產水稻。經濟作物主要種植獼猴桃、蔬菜、西瓜。1985年亦種棉花。豆村衛生院防治地方病出血熱成果顯著。工藝品有大臘、剪紙。大臘有120斤重。剪紙1980年參加全國展覽並獲獎。此村人口眾多規模較大,有兩條南北主幹街路,有19條東西大街,每條街路寬20米,面積約3.5平方公里。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稱。1996年省考古隊在豆村西周遺址考古,發掘西周墓葬6座,東周6座。發掘大量的青銅器,其中銅方鼎高24厘米,最為珍貴。考古隊稱:豆村先周遺址的發現在渭河南岸還是第一次。說明周人很早就活動在渭河兩岸地區。考古發現:豆村西周墓葬等級之高,數量之多,排列之有序,遺址面積之大,說明這里是西周時一重要諸侯國遺址。這批周人居住在所在這里為古公亶父的遷岐和文王作灃做准備工作和奠定基礎。通過這次發掘,查清了豆村西周遺址的分布和文化內涵。
1974年豆村群眾平整土地時,挖出了一批青銅器,其中文癸簋,西周早期文物高15.4厘米,口徑23厘米,重3.5公斤,內底有「八母父癸」4字銘,為國家三級文物。
清乾隆年間,豆村出土的青銅器「散氏盤」(出土地為推測,有待進一步考證,有說出土於陝西鳳翔一帶)。盤口飾龍紋,盤足飾獸面紋,有附耳,圖案精美,形制雄偉。上面銘文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現存於台灣)記載矢散兩國解決邊界糾紛事,《西安通覽》載:「國家西周青銅器《散氏盤》1銘載:約周厲王時,由王卿會同矢氏和散氏在「豆」這個地方會商,解決邊界糾紛。銘文中「矢之豆」,即豆村。豆字是一個象形字,字中「口」字是鍋,上面一橫是鍋蓋,下面U是生火的火道。豆有陶器和青銅器兩種。豆村出土的陶豆存於縣博物館。浙大歷史系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西周》章內,豆村處注為矢國,按《散氏盤》銘文記載,實際上西周時矢國和散國解決邊界糾紛,請周王朝在豆召開勘界簽約會議。當時這里已是一個要地。
綜上所述,說明在商末周初(前11世紀)就有部分西周貴族居於此,約500人以上,(根據墓葬推測)。在此為古公亶父遷歧,文王作灃做准備工作,並精於製作以「豆」的青銅器、陶器等。故取名豆村。「豆」的名稱從周朝至今未變。
同時根據1994年《周至縣志》省考古隊及有關專家論證,豆村應為古矢國所在地(有待進一步考證)。
民俗
民謠:四月八
四月八,游大蠟。不為看大蠟,只為看豆村的好姐家。媽呀,你看大蠟過來啦! 扶媽踮腳嫩聲笑,風擺衣衫賽荷花。藏青褲子綠裹腳,毛蓋兒打到半中腰。花花眼睛細眉毛,撲閃撲閃四面照(rāo),照見我哥好小伙!」
民俗
好女不出村,出村都是馬六神! 豆村四大奇觀:
金牛池
位於村東,於郭家灣(東村)西南方向,原豆村中學東,現因河床改道,金牛早已不知去向!大概在200年前由於田浴河雨季水多,經常淹沒莊稼,大家集資在河邊修築了一頭龐大的金牛,用來壓制洪水!後來田浴河改道流經村西。村東金牛池歷史漸漸消失在人們記憶中。
文曲廟
相傳文曲廟內有三顆火龍珠,距金今也有長遠的歷史,由來是因一場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在村東像似三隻巨大的火球在狂風的催促下,在第四天的清早下起了蒙蒙細雨,就傳出了文曲星顯靈的傳說,也有它的來歷,原先村西南有座文曲廟就是少人管理,年久失修香火短缺,大家就認為是一種發難,前晚有人在廟里上香乞求文曲爺保佑!大夥在火滅以後看去,一片狼藉!~為此在村西南方向重修建了文曲廟,以為防禦火災,二來希望村中多出達觀顯貴!就是一種精神寄託!從此文曲廟也就香火鼎盛了!好景在文革的時候,也就隨之東去了!
白馬池
位於村西沿娘娘廟西行過西小河,在行三五百米就到了白馬池,水池邊有一塊石碑,正面書寫著「白馬神之池 民國立」。據傳這里距離終南山只有十幾里路,山裡的土匪經常出來打劫,加上殺人越貨者為逃避官府追究,也到山裡躲藏,常常搞的雞犬不寧,人心惶惶。一天夜裡,有一匹白馬出現,在村子周圍巡邏,土匪才不敢來了。但是土匪們不甘心,總想找機會害了白馬,有一天,他們乘白馬在池裡喝水時,刺死了白馬,人們把白馬埋在高崗上。土匪夜裡打劫時,白馬的英靈出來踩死了土匪,自此匪患始除。人們把此池叫做白馬神之池,據說有人還看見白馬晚上在他家裡吃草料。老人嘆息到,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白馬神的事了。
三支香
據說在北空曠的地方夏天的夜裡,可以清晰的看到三點火星,位於村北馬坡下,有一口清泉有三口泉水,中間的微高些像似三支清香!也就由此得名! 1、散氏盤: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散氏盤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徑:54.6公分 底徑:41.4公分
重:21312 g 銘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散氏盤在康熙年間出土,嘉慶年間被進貢上京,作為慶賀嘉慶皇帝壽辰的賀禮,從此成為皇室收藏。盤上的銘文共 357 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矢國(代考)侵佔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 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散氏盤 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 ,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散氏盤高圈足,左右兩耳,滿器施飾,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三百五十七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朴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朴,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散氏盤銘文並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 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 原拓本極珍罕,海內學者爭求而極難得。此以周希丁精拓本原大印,可賞可習,精美高古。
散氏盤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2.文癸簋
出土時間:1974年 《豆村大臘製作技藝及民俗》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於2007年5月11日批准為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豆村大蠟》,由蠟座和蠟體組成。蠟座是放置大蠟的底坐,一般在一張方桌上製作一個木樁或鐵墩,將蠟作固定平穩,以便抬游或放置。蠟體呈寶塔形,由三個倒立的園台體壘接而成,每個圓台的上面有蠟盤,蠟盤外有蠟芽,蠟芽口徑2—3公分,長10—15公分,狀如捲曲了的蓮花瓣,底層18個芽子,二層9個芽子,三層6個芽子。蠟體的中間是銅制的圓柱體蠟桿或竹製蠟桿,通貫可供點燃的棉質蠟芯。蠟體周圍全是精雕細刻的飛禽走獸,其花紅草綠鳥歡獸鳴,千姿百態,生趣盎然,蠟體四周又用五色綵線纏繞,如五彩祥雲飄曳,寓意吉祥、福瑞。蠟亭屬大蠟的裝飾物,是用木、竹、紙張扎糊成的亭子,四周飾有花鳥、走獸,套置在大蠟外圍,把蠟體襯映得更加美觀漂亮。
標准大蠟體重60公斤,蠟體高1.2米,外徑90公分。1998年台灣道教協會曾灌制了100斤的大蠟一對在樓觀台祭拜老子。有一年還灌制了每個重500斤的大蠟一對。一般蠟體要點燃一年。

⑤ 忻州 五台縣有 幾個高中 最好是具體情況 謝謝

距五台山70km是五台縣的縣城,
五台城附近的高中就有一個五台中學,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古城中學…寄東西的話可以寫「山西省五台縣五台中學*班*收」或者「山西省五台縣古城中學*班*收」

熱點內容
化學高一必修二 發布:2025-09-12 13:59:58 瀏覽:139
快樂英語小報 發布:2025-09-12 13:33:29 瀏覽:989
跳舞基礎教學 發布:2025-09-12 12:23:15 瀏覽:119
康愛多網上葯店怎麼樣 發布:2025-09-12 11:40:45 瀏覽:553
如何養 發布:2025-09-12 09:30:54 瀏覽:760
黃島教師編制 發布:2025-09-12 09:09:04 瀏覽:870
蟲奉行什麼時候更新 發布:2025-09-12 08:55:11 瀏覽:133
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發布:2025-09-12 08:45:51 瀏覽:72
數學里的集合 發布:2025-09-12 07:36:16 瀏覽:756
環境化學就業前景 發布:2025-09-12 05:46:00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