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說校園
覺得老梁罵的是對的。
如果說孩子是一個民族的未來,那麼老師則是一個民族未來的未來。我曾在一個作文培訓班代作文課,一天我布置一篇作文,題目為《我的老師》,一個三年級學生這樣寫道,我的語文老師姓王,從來都沒對我笑過,一次她生病了,我和媽媽去看她,媽媽買了兩箱牛奶還有很多水果,臨走還給了她500元錢,老師將我們送出門,之後,每次見到我都會笑了,我好高興,劉老師真好,我愛她……我的批語是:這篇作文最好別讓你王老師看到,看到不打破你的頭才怪。
一次從某小學門口過,一男趕上一女說,張老師,你看俺閨女個還矮,還近視,你能不能給往前調調?坐最後一排真的什麼都看不見!就聽那老師說,班裡學生那麼多,如果家長都像你這樣要求,我怎麼辦?男的沒接話楞了楞回頭走了,可是沒走兩步,又急忙攆上女老師,二話沒說,往女老師兜里塞了一卷一百的,女老師說你怎麼這樣這樣,然後男的回頭走了,女老師也走了。
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個「二中學生劉雅婷跳樓的帖子」刷暴了朋友圈,帖子里劉雅婷遺書說為了補課,她的家庭如何陷於貧困和不幸等等,最終她選擇了跳樓自殺。不管是真是假,但是她對老師、對教育的痛恨和質疑,卻讓人感同身受,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沒人站出來質疑,都在同情和惋惜。
親戚的孩子上初三,還有兩個月就中考了,老師還讓大量買資料,我說都快考試了,還買什麼資料,之前買那麼多,不都在那空著沒做嗎?別買了,你能把之前買的做完就不錯了,孩子說不行,老師讓買的必須買,不然其他同學都買了,你不買他找你茬。我無語,為了孩子,買吧。我去老師指定的書店看了看,同類型的資料如果店裡賣十塊,老師指定的至少得40,甚至是50。每科都買幾本,別說做了,看都看不過來。一次我問店主,這書咋那麼貴,你發財了呀。老闆說,發什麼呀,這書又不是我賣的,這是老師放這里的,每賣一本書我提五毛或一塊,錢都老師賺了,我還落個罵名。確實,每到老師讓買資料的時候,家長或學生就排起長龍來排隊,排久了,等急了,便邊排邊罵。常常想老師應該是現在最賺錢的行業了,當然農村的除外,城裡的老師哪個不發財,家長送禮不說,還要補課,還要買資料,其實,老師掙錢也能理解,但是你也得講良心吧。要錢,可以,你可不可以變個方式,別讓學生買那麼多資料了好不好,買也行,但是你總得看他能不能做完吧。中考過後,我看著親戚孩子一堆堆嶄新的資料放在那裡,心如刀絞。
常常說中國孩子是最累的,真的有必要那麼累嗎?高考我不知道,但中考真的沒必要做那麼多作業,理解吃透就行了,很多課本上的題,學生都不會,不理解,老師卻還讓拚命地作資料,為什麼,賣資料可以掙錢呀!有一個學生,題山題海,那天我從她數學書上抄了個例題,連數字都沒變,學生一看,說,哪有那麼變態的題?我無語,真不知道老師在教什麼?教課本還是教資料?
記得一次在浴池洗澡,幾個女人嘰嘰喳喳,其中一個說道,唉,快過年了,又得給老師上墳了。上墳?我一楞,心說這家長對孩子的老師還真愛戴,現在還往哪找那麼懂得感恩的人?內心不免就對她生了許多敬意,並發自縣肺腑地說,你真好,沒想到現在還能找到你那麼熱愛老師的人。另一個女人就白眼說道,上墳不是指老師死了,是指給老師送禮!哦,我無語了。聽著他們嘰嘰喳喳交換送禮的經驗和技巧,我真的無語了。
㈡ 高曉松和梁宏達誰知識面更廣
一首《同桌的你》我知道了高曉松,因為那時那歌真心的不錯。現在聽來依然經典,我會想起我的同桌。知道梁宏達,簡稱老梁吧。那時是看《老梁故事匯》知道的,老梁的確很有特點,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很幽默。
說實在話,我覺得老梁與高曉松還挺像,不止外形,他們知道的也挺多的。對於高曉松我印象中是特別有才,睡我上鋪的兄弟那些歌寫的很有校園氣息。看《曉松奇談》我覺得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主持風格很輕松,看上去好像很隨便。但是這也是一大特點吧,至少感覺親切,純粹的聊天只是他一個人說,哈哈。
㈢ 老梁說:為什麼大學生剛剛畢業就失業,終於知
很多原因的,有些人是因為眼高手低,有些人是因為缺乏實踐的機會光有理論的知識,應該多全面掌握點東西
㈣ 老梁故事匯農村孩子上不上好大學
老梁故事匯 老梁觀世界 都下架了。
大唐雷音寺就老梁沒了,其他都還在直播。
就因為直播說了太多實話,捅了簍子,刺痛了某些權貴的傷疤,因此被封殺了。
看過最近幾期大唐雷音寺的朋友都知道老梁捅了哪些蛀蟲的肺管子了,什麼詆毀雷鋒只是拿來借題發揮的借口,清楚的人心裡都明白,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你跟他解釋全是白搭!
這些蛀蟲滲透於各個階層,利益鏈條盤根錯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剔除的。老梁只是剝開那麼一層結果就落得這下場!
只是這個世界不讓說的事 太多,自己心裡明白就好,他非要說出來,因為 梁 覺得這個世界傻的人太多,應該說出來對得起一個媒體人的良心,殊不知這個世界是不容忍的。
㈤ 老梁11歲就讀完大學了,為什麼又回去讀小學呢!這么說老梁的最高學歷就是大學生而已么
我的同事讀完大專又去讀中專了,所以,她父親的朋友就說
小xx,不簡單,上吧大專上中專。
㈥ 如果老梁聽到別人學他說他是什麼感受嗎
他應該不會在乎的。
如果在乎的話,他就不會隨意評價任何人了,因為他評價別人,別人就可以評價他。
老梁的節目,如果你對他故事的主人翁不了解,會覺得他說的特別好。
如果對主人翁了解的話,你會發現全是無稽之談。都是東拼西湊來的材料,根本沒有真實性。
㈦ 老梁:上大學為什麼會如此無用
其實是國家的套路而已, 中國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為什麼高中的數理化物化生那麼難,因為 正負要抽取社會的精英,那幫科學家專家之類的,同時也增加財政收入.也提高老百姓素質,有禮貌不鬧事.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同時大家都讀大學,可以減少社會就業壓力, 社會上退休一批人,大學生畢業一批, 如果大家都初中畢業, 那麼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的人一下子都湧入社會, 直接大面積失業, 估計逗得回家務農去.
對於普通人才,文化知識水平初中就足夠了. 那些做高中老師或者科研團隊那幫人需要高難度的文化知識.,必須讀大學. 或者你想考公務員進入國企事業單位你也必須得讀大學. 除此之外,讀不讀大學沒必要啦, 沒實在用處, 媒體新聞不都說了,讀大學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大學提高文化素質修養人文熏陶.,更有無恥的媒體人說大學不是學知識的,是長見識的. 讀大學都是精神層面的意義很大, 實際用處不太大.
國家的層面肯定是鼓勵你們讀大學,達斯宣傳, 因為大家讀大學對國家好處很多.
你讀不讀大學看你自己的定位, 不是誰都適合讀大學.我記得我讀大學那時候社會比較封閉, 各種洗腦宣傳,大學改變人生, 你不讀大學別人說你這輩子完蛋沒出息. 我那時候想如果不讀大學估計這輩子就得要飯, 現在想想有點可笑. 能做科學家專家 老師 考公務員 進入國企 事業單位 那麼必須讀大學. 如果以上的職位進不去,讀大學只能是提高自我修養而已. 沒太大使用價值.
還不如直接學技術,有一技之長也能生存.
現在的社會輿論都片面的,看到誰誰讀大學,發財了,有前途了,就覺得讀大學好,達斯宣傳, 其實是人家綜合能力強,即便不讀大學干別的行業也是佼佼者, 還有很多讀大學落魄的, 誰都不去關注. 對於那些讀大學前途不好的,大部分人都是譏諷,鄙視人家. 如果大家要是客觀分析一下不是大學的問題,是自己個人綜合能力問題. 大學不是萬能的,聚寶盆,你想要啥就來啥.
大學提高能力,只是一點點而已,沒有宣傳那麼牛叉, 如果真的那麼厲害, 大家都是愛因斯坦. 能力是一個人天生的, 有的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有的人反應快學得快,幹啥都是一把好手. 能力是先天的.
還有很多人說讀大學有用,自己混的一般說什麼提高素質修養什麼的, 那是因為不能否定自己,不能承認自己傻叉, 這樣又害不適合讀書的人去讀. 哈哈哈!!! 這種人最壞, 全說好話,壞話少說或者不說這種人最害人.
自己對自己有定位, 如果你是科學家的材料或者做老師公務員材料或者能進入國企, 必須讀大學,前提是211 985 大學,普通高校是沒戲, 如果你有關系也可以.如果自己勉強讀個一般的本科,進入公務員行業無望沒門路, 自己的綜合能力不是很強,不是八面玲瓏的人,這樣的話別讀了. 除了精英人才以外, 大多數芸芸眾生文化知識初中舊夠用,百分之20-30就行. 哈哈哈!!! 社會人群用得都是操作型技術人才而已.
如果你覺得讀大學我就是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那讀大學可以.哈哈
說白了,現在很多普通高校就是高級技校而已. 收起
㈧ 老梁說小時候就看出能成大事的人 是哪八個字
是不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經常形容從小看出一個人的將來。不過主要講的是關於品行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