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霸少

校園霸少

發布時間: 2021-05-12 18:20:01

『壹』 山西祁縣校園霸凌事件:學生被10餘人霸凌211天,後來怎樣了

中學生遭遇煙頭燙手、嘴巴被塞鋼管、胡須被燒等「校園霸凌事件」,前後共211餘天,被家長發現時已患有中度抑鬱症——這是發生在山西祁縣職業中學的一個真實事件。

據受害人表示:從2018年10月8日到2019年5月7日,累計211天,李某某等10餘人在宿舍對他長期實施欺凌及毒打。在他第一次受到校園霸凌之後,他就及時向班主任匯報,但班主任卻不理不睬,這也直接導致了李某某等人「肆無忌憚」起來。


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由於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不當,往往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容易走上歧途。校園霸凌也就出現了。

「有一個高中的學生給我寫信,他說他能活算是一種奇跡,你看現在有多少個學生在自殺,在跳樓……」多年前,台灣一名母親在自己的兒子葉永志去世後,她曾悲傷地講述著校園暴力問題,也不遺餘力的為減少校園暴力奔走。

現如今,教育已經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校園暴力雖然有所減少,但仍舊沒有完全斷絕。這是一個可悲的事情,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但願,我們的校園越來越和諧,校園霸凌事件也不再發生,學生能健康成長。

『貳』 校園霸凌,對孩子有哪些長期影響

2014年,《美國精神病學雜志》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童年時遭受的霸凌,其影響可能會從青春期和青年時期一直持續到中年。這項研究追蹤了一群參與「英國國家兒童發展研究」(the British 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的受試者,他們的共同點之一是出生在1958年第一個星期。研究者在這個群體中找出7771名曾被父母通報在7~11歲受過霸凌的個案,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對其進行持續追蹤,定期詢問他們的心理健康、社會關系、生活質量,以及職業和經濟情況,直到他們50歲。 根據「英國國家兒童發展研究」的數據資料,大約有28%的兒童偶爾被霸凌,15%的兒童經常被霸凌,作者們稱這和今天的情況很相近。研究結果表明,在幾乎每一項衡量標准中,那些童年時期曾被欺凌過的孩子,人生中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無論是偶爾或者經常被人欺負,這些孩子們在23歲和50歲時都會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擾。此外,童年時經常被欺負的孩子在45歲時會有更大的抑鬱、焦慮和自殺風險,50歲時認知功能也會表現較差。也就是說,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和認知影響在40年後之後,仍然持續影響他們的生活。 研究小組還發現,童年時經常遭受霸凌與受教育程度較低存在一定聯系,有過這種遭遇的人在50歲時面臨失業或領較低薪水的可能性更大。與此同時,童年時期有過霸凌遭遇的孩子50歲時和伴侶或者配偶生活在一起的可能性也更低,在生病的情況下更少給朋友們打電話,最近一段時間與朋友碰面的可能性更小。相比起那些沒有類似遭遇的同輩,曾經在童年時期遭受過霸凌的孩子不僅對於自己現在的生活更加不滿意,並且對未來也更為悲觀。 研究者寫道:「童年霸凌傷害為何會造成長大後心智健康、體能健康與認知健康都呈現貧乏狀態,其發展機制目前仍然不清楚。」有一種可能是,霸凌對受害者所造成的壓力「嵌入」到某些基因,影響了支配應激反應、情緒和環境敏感性的激素和大腦化學物質。這些早年出現在生活中的痛苦徵兆若是沒有被治療,長大後可能會形成抑鬱或焦慮的來源。第二種可能是,一個人一開始遭受到霸凌傷害,將帶來更多來自同伴或成人的傷害,霸凌行為製造了一個持續一生的受害循環,幾乎影響到生活的所有領域。

『叄』 男孩制止校園霸凌反被打死,為何在校園無人制止

校園霸凌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很多的人在上學的時候也都遭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如果說我們在上學期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及時的告訴老師跟家長。在江蘇南通有一位初三15歲的小男孩在上學期間發現有人進行校園霸凌,於是就前去進行制止。但是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行為卻遭受到了同學的憤怒,於是被同學毆打致死。如果說我們在學校當中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及時的去告訴老師或者是進行報警。

不要成為施暴者

這種事情如果說是發生在我的身上的話,那麼我肯定是會先告訴老師或者是先進行報警。而我們不要做到袖手旁觀,也不要做到貿然的去進行制止,很有可能會惹禍上身。我們要記住的是自己的行為,總有一天是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如今我們國家對於校園霸凌的管控也是十分的嚴格,自己的一些行為會記錄到人生檔案當中的,這些事情會伴隨著我們一生。

『肆』 校園霸凌事件你怎麼

導讀:最近對於學校里孩子出現的類似「霸凌」的事件會比較多,並且也引起了社會上關心這些問題的人們的特別關注。當然作為孩子的家長朋友們會更為注意這些問題的出現。

這不最近就發生在廣州的南沙區一個悲慘故事,而起因也是由於孩子在學校里發生了打架事件造成的。當我們聽到和看到這樣的時間的發生時,多少心裡都會很難受的,畢竟不希望類似的事件在出現,更不要以生命的巨大代價來作為犧牲。

重點提示:事情的出現,也使得當地的教育部分和其他的社會機構更多的關注,也希望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伍』 山西祁縣校園霸凌事件:學生被10餘人霸凌211天,後來怎樣

一中學生遭遇煙頭燙手、嘴巴被塞鋼管、胡須被燒等「校園霸凌事件」,前後共211餘天,被家長發現時已患有中度抑鬱症——這是發生在山西祁縣職業中學的一個真實事件。

據受害人表示:從2018年10月8日到2019年5月7日,累計211天,李某某等10餘人在宿舍對他長期實施欺凌及毒打。在他第一次受到校園霸凌之後,他就及時向班主任匯報,但班主任卻不理不睬,這也直接導致了李某某等人「肆無忌憚」起來。

他們的年齡差不多在十五、六歲左右,基本都是同班同學,或者是其他宿舍的,每天上課、吃飯、住宿都差不多會相遇,受害人也常常會受到同學的「羞辱」。

211天的時間里,受害人從剛開始的反抗,到後來的麻木,他在一步步地縱容著霸凌,也在一次次的受到傷害。

直到2019年5月8日,李某某、閆某某等人用鋼管對其人身攻擊,並用燃著的煙頭燙手,把鋼管塞進其嘴裡,燒胡須、給其全身澆水,還在一旁錄視頻……他身上多處被燙傷,高燒不退,家人發現後連夜送其去醫院,並第一時間報了警。


現如今,教育已經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校園暴力雖然有所減少,但仍舊沒有完全斷絕。這是一個可悲的事情,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但願,我們的校園越來越和諧,校園霸凌事件也不再發生,學生能健康成長。

『陸』 校園霸凌屢禁不止,你知道霸凌者怎麼說嗎

八十年代初,我國啟動了一場對於越南地區的自衛反擊戰;什麼是自衛反擊戰?換句話說,我啟動了戰事,但並不是隨機性的;只是受了欺負,遭到了不合理工資待遇,務必根據還擊來獲得公平公正;無論哪個地方,什麼學校,要想不被別人欺負就要欺負人;要想不被別人打就要打他人;把這個大道理放到校園暴力事件中,也是合適的。

暴力這件事,以暴制暴,往往最有效

有一個農村小學,位於偏遠,群眾性情受歡迎,一言不合喜愛動手能力,中小學生也尊崇武行,換了幾任校領導都束手無策;以後來啦一位新校領導,針對鄉村惡習門清,一就任開老師學生交流會沒講道理,講的全是具體步驟:

每一個掌握權力和資源的部位,身後都是有一些細微的權益互聯網要均衡,要先達到大權益,才可以考慮到你的權益;有一些難題能讓你處理,有一些難以解決;非是全部難題都能尋找令人滿意回答。

這時,不必暗暗菲薄,抱怨自身不起作用;要使用自身的能量,解決困難。當自身的能量使用了,會發現問題也沒那麼難處理。

『柒』 為什麼大學里校園霸凌這種事慢慢地減少了很多

首先,大學生絕大部分已經成年或者即將成年,對自己的行為極其導致的後果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其次,大學生經歷十幾年的教育基本已經樹立了較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作為一個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很少會去做像校園霸凌這種錯誤不當,欺辱他人的行為。它不僅影響個人形象,還影響學業。試問,一個經歷殘酷高考的學生怎會輕易扔下自己拚命十幾年得來的學業?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學生道德品德素質的影響。

『捌』 你們怎麼看待校園霸凌

第一步,保持冷靜,耐心傾聽孩子的感受。當得知孩子遭受了霸凌,首先不要慌張,不要急於去找學校或者學生家長「理論」,而是要耐心聽聽孩子委屈,了解這件事情帶給孩子的難過、無助甚至恐懼,不要否定這些感受,因為這些都是孩子很容易出現的常見情緒,允許孩子有表達和傾訴的空間,並陪伴孩子,讓其感受到此刻是安全的,父母在你身邊和你一起面對。我的一位中年來訪者,在講到自己小學被同學欺負的經歷時,依然痛哭流涕:「我告訴了媽媽,可她根本不聽我講到底發生了什麼,不了解我被同學當眾侮辱時的羞恥,而是直接打斷我,告訴我同學之間沒有多大的問題,讓我和同學搞好關系……」可見,父母的自以為是有可能讓原本受傷的孩子更加受到忽略,留下長期的創傷。
第二步,可以短暫的讓孩子離開不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穩定情緒。當詢問孩子還原事實的時候,孩子願意談就談,不願意就先暫時不談,當什麼時候想談了再繼續。有的家長聽說孩子被霸凌後,十分焦慮和慌張,不停的詢問,殊不知,這樣的急切會加重孩子的恐慌,而孩子在恐懼中一般是更不願意回憶的。甚至有的孩子會認為被欺凌是自己的錯,不敢開口。父母應該等待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再去談事發的過程。
第三步,等孩子情緒穩定了,父母可以詢問孩子:你覺得爸爸媽媽怎麼做,才不會有這種經歷?這一點也很重要。被霸凌的孩子常常覺得自己沒有力量或控制局面的能力。父母問他「我要如何做」時,其實是給孩子機會,讓他認識到:原來,有些事我可以自己做,我是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我可以做出一個決定。同時,這樣的做法,會更考慮到孩子的處境,而不僅僅從父母想保護孩子的角度出發,避免採取了不利於孩子繼續在學校生活的方式。如果孩子年幼,需要家長決策如何與學校交涉時,可以告知孩子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保護和幫助他,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曾經有一個初中生的孩子來心理咨詢,當時被同學欺負後,父母為了替孩子出氣,保護孩子,跑到對方家裡讓其當著自己孩子面道歉,雖然看起來父母是做出了保護孩子的舉動,但是這個孩子卻從此拒絕上學,因為害怕回校後,擔心在沒有父母保護之下再次受到欺負。當然,如果已經出現涉及到孩子本身安全的時候,比如身體受傷,父母是可以報警的。
第四步,父母要教會孩子避免讓自己再次成為被霸凌的目標。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或者多交朋友。當孩子身邊很多朋友的支持,那些喜歡欺負他人的學生在看到孩子有很多朋友時,一般也不敢下手欺負。
此外,正確的兒童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參與。被欺凌的孩子需要的是愛,而不是可憐,他的情緒需要得到正確的疏導,他的傷害需要用愛和請求寬恕來醫治,是來自老師,來自父母,來自欺凌他的同學,來自欺凌同學的父母。

『玖』 談一談怎樣避免校園霸凌

勇於反抗是最好的方法,及時告訴父母,不要自己默默承受,這樣你的自信心不會被碾壓,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一旦出現霸凌,逃避是解決不了了,壞孩子就是會欺負比自己弱的,膽小的。所以改變自身是非常關鍵的。

熱點內容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
柚木老師 發布:2025-09-11 18:36:33 瀏覽:488
愛因斯坦教育 發布:2025-09-11 15:40:39 瀏覽:582
李建老師 發布:2025-09-11 14:09:05 瀏覽:237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發布:2025-09-11 09:35:01 瀏覽:124
師德師風政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1 09:06:43 瀏覽:485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
氧分子的化學符號 發布:2025-09-11 07:06:35 瀏覽:28
化學課程論 發布:2025-09-11 04:13:35 瀏覽:883
新疆特崗化學 發布:2025-09-11 04:05:34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