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校園手抄報
① 節能減排手抄報內容
首先,我們要復對這類以損害民生為制代價的節能減排之舉予以堅決抵制。把轉變經濟結構和改善民生解密的結合在一起,在經濟結構轉變中改善民生,在以改善民生的過程中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其次,要完善節能減排的相關法律制度,明確節能減排的對象與標准,細化減排目標,如:什麼樣的企業要減排,怎樣減排,減排達標日程安排,以及日常督察等。
第三,對攸關民生的減排項目要妥善協調減排與民眾的利益關系,以人為本,做好減排後的安置工作,加大財政轉移力度,要讓政府補貼真正使民眾與企業收益,使生產和生活兩不誤。
② 關於節能減排的手抄報的內容
四)國家和省對供能單位的能源利用有新規定的;
(五)企、事業其他用能單位自願請求能源監測的。
第十三條 能源監測機構定期監測必須執行節能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監測計劃,並在進行監測十天前通知被監測單位。監測機構在監測工作結束後,應當在2周內作出監測結果評價結論,並向被監測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提交監測報告,同時抄報節能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四條 能源監測機構進行監測必須按照相應的檢測標准進行。凡沒有檢測標準的項目,不能實施監測,凡有了國家標準的,必須執行國家標准,尚沒有國家標準的,方可執行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其中,行業標准適用范圍沒有地區及行業部門限制,地方標准只適用於本地區。
第十五條 能源監測機構在從事監測時,可收取測試儀器設備折舊費、材料費和勞務費。收費標准、范圍按照省物價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年綜合用能5000噸標准煤以上的為重點用能單位;年綜合用能2000噸標准煤以上或者年用電150萬千瓦時以上的可參照重點用能單位進行管理。重點用能單位應當依法設立能源管理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員並向市、縣(市)、區節能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用能單位應當組織有關人員參加由節能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未經培訓的人員,不得在耗能設備操作崗位上工作。
第十七條 新建及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1000噸標准煤以上(含1000噸)的,其可行性研究報告應當包括合理用能的專題論證。
達不到合理用能標准和節能設計規范要求的項目,審批機關不得批准建設;項目建成後經能源檢測機構檢測達不到合理用能標准和節能設計規范要求的,不予驗收。
第十八條 新建建築物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採用節能型的建築結構和材料、器具等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減少採暖、製冷、照明、動力和炊事等設備的能耗。
第十九條 在用機動車輛及農業機械(非機動車輛除外)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能耗標准;超過標準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改造或者更新。
第二十條 對本市不符合國家規定節能標準的在用鍋爐,應當責令限期進行改造或者淘汰。
第二十一條 生產用能產品的單位可以根據自願的原則,向法定認證機構提出用能產品節能質量認證申請,經認證合格後,取得節能質量認證證書,在用能產品或者包裝上使用節能質量認證標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或者冒用節能產品標志。
第二十二條 禁止下列行為:
(一)生產、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
(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設備;
(三)將淘汰的用能設備轉向他人;
(四)在運行設備耗能指標超過節能監測國家標准;
(五)無償使用企業生產的電、煤、煤氣、天然氣熱力等能源或者實行包費制。
③ 節能減排手抄報的內容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水、節油、節氣,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慘劇。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 eating habits is that unlike, where everyone has their own plate of food, in China the dishes are placed on the table and everybody shares. If you are being treated by a Chinese host, be prepared for a ton of food. Chinese are very proud of their culture of food and will do their best to give you a taste of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cuisine. Among friends, they will just order enough for the people there. If they are taking somebody out for dinner and the relationship is polite to semi-polite, then they will usually order one more dish than the number of guests (e.g. four people, five dishes). If it is a business dinner or a very formal occasion, there is likely to be a huge amount of food that will be impossible to finish.
A typical meal starts with some cold dishes, like boiled peanuts and smashed cucumber with garlic. These are followed by the main courses, hot meat and vegetable dishes. Finally soup is brought out, which is followed by the starchy "staple" food, which is usually rice or noodles or sometimes mplings. Many Chinese eat rice (or noodles or whatever) last, but if you like to have your rice together with other dishes, you should say so early on.
⑤ 節能減排手抄報
一說到節能減排,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企業和有關部門的事兒。而到了企業管理者們那兒,則以為就是通過技術改造使設備降低能耗、減少排放,如此而已,有錢咱就改造,無錢那就只好順其自然了——抓大而放了小。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讀。
飛機上,一隻塑料水杯有多重?13克。可就是這樣一個並不起眼的小東西,法國航空公司在節能減排中也不放過:13克被減輕至9。5克。這3。5克細微的「瘦身」,全公司一年下來可因小小水杯「瘦身」而少排放20噸二氧化碳。
對於耗油巨大的航班,一隻水杯減輕3。5克的重量,似乎微不足道。但在管理者的眼中,小小水杯積少成多的效應就不能低估。而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 即不要因為是一件很小的事就不屑於去做。
其實節能減排,涉及到我們每一個人,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能置之度外。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現實中生活、工作,都要排放污水、垃圾,都有節約能源的潛力可挖。比如看到水龍頭開著,主動去關上。用水時盡可能節約,洗臉、洗菜、洗衣服用過的水可以儲備起來擦地板、沖廁所、澆花等;離開房間時及時關燈,在光線充足時要少開或不開燈。要知道,就在這舉手之勞間,每節約1度電就會少消耗400克煤,少排放1千克的二氧化碳和30克的二氧化硫;當你列印、復印時,不僅要「一張紙兩面用」,而且平時要保管好,不大手大腳地亂用……
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就說這用紙吧,一張單面列印過的紙,扔掉了也就扔掉了,但從小處著手的人,會把它拿來打草稿,或者再列印一些並不是很重要的工作材料。看起來是小事一樁,不足掛齒,但是天天、月月、年年如此,那該是多少紙啊!再往深處想一下,紙張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還能少砍伐樹木。回收一噸廢紙能產生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我們節約用紙,就是在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環境。我國人口眾多,如果大家都能長年累月把一張紙、一滴油、一分錢、一度電等「雞毛蒜皮」的東西節約下來的話,匯聚到一塊兒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對全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影響巨大。
⑥ 以節能為主題的手抄報的內容
節能環保 低碳健身我一直以為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二氧化碳,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勢力在侵害著我們大家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現在我們學校在宣傳低碳生活,我漸漸的知道了怎麼樣減少碳污染。開始了「低碳生活」。以前我總把家門口的電燈開上個徹夜,水從晚上滴到早晨,冰箱里放的到處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既浪費水電,又增加了二氧化碳的生成。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能得到改善,低碳生活必須從我做起。首先,低碳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看書必須開燈,其他時間沒必要開的燈能不開就盡量少開,這樣就能減少電燈排出的二氧化碳。家裡的電器開著也能排出二氧化碳,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插座也能排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電器充完電就立刻取下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冰箱里盡量能排放整齊,這樣就能減少冰箱工作的次數,從而達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空調雖然能給我們在夏天帶來涼意,但它的室外機卻能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我們最好能盡量少用,不要再讓我們的地球呼吸太多的二氧化碳。在以後的日子我們一定要重視「碳」排放,不要再讓它危害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美好的環境。
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5%CD%CC%BC%BD%DA%C4%DC%BB%B7%B1%A3%CD%BC%C6%AC
⑦ 節能環保手抄報資料
主題:綠色地球
內容1(知識):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三、歷年環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 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內容2(作文):
走進大森林,我們可以體驗到樹木蒼翠、飛禽走獸的生機勃勃。
走進溪流河川,我們可以分享到魚翔淺底、水流湍急的樂趣。
走入大山,我們可以領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壯美。
溶入大自然,我們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暢,是平靜,還有「自然」。
我熱愛大自然,因為它帶給我自然的感覺。它沒有城市的矯揉造作,「天然去雕飾」的一切帶給人的都是脫俗的自然感覺。
自然的感覺往往可以消除人們的勾心鬥角、互相猜疑、互相算計等「文明弊病」。惟有在自然中我們才能完全敞開胸懷,還一個真我,因為「水往低處流」的永恆不變給予我們安全感。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需要一股自然之風,拂去社會「機器」的油污和人們心靈上積淀的塵灰。走進大自然,你就可以拋開一切煩惱、卸去所有的「壓力」,自然的感受會使你完全放鬆,享受一頓心靈的美餐。
曾經見過多少世俗污濁的雙眼,裡面又隱藏了多少深不可測的內容。我喜歡動物的眼睛,一雙清澈可愛的眼珠讓人無比輕松暢快。然而我只能從小孩的眼睛中得到同樣的感覺。其實我們不必刻意去掩飾些什麼,因為我們也只不過是一種高等動物而已。或許是城市的喧囂使我們迷失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有一條真理——人類、大自然,大自然、人類。或許只有在投身於大自然之後,我們才能領悟到——我們並非大自然的主宰。
我們都應該將大自然的「自然」之氣貯存在心中,這樣才不會迷失,不會僅為了自身的利益去破壞與我們共處的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和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大自然。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感悟大自然,我得到了許多。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地改造自身以適應自然呢?
面臨將要到來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我們人類應當反思一下,15%的哺乳動物和12%的鳥類的即將滅絕是否與我們肆意改造大自然有關呢?感悟大自然的「自然」,我們應當知道答案。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飲用水的種種弊端,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2.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死。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⑧ 關於節約能源的手抄報資料
海洋——未來的能源寶庫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一個開發海洋的新時代已經來臨。佔地表總面積近三分之二的海洋,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將轉化為人類未來的能源。海底絢麗的火山成了我們的火力發電廠。瞧!機器人在收集火山噴出的巨大能量,使曾是自然災害的火山與我們和諧相處,這歸功於人類的強大智慧。
風動力專線
風能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類利用風能有悠久的歷史,許多國家很早就有了風車\風磨等利用風能的設備.我設計的風動力專線是利用風能建造的未來城市交通形式,專線是透明的隧道,相隔不遠就有一個風口,形成一股氣流,未來的人們可以開著風動力的交通工具行駛在潔凈的隧道中,真是心曠神怡.不使用燃油,也就沒有尾氣,我們的城市將遠離污染,變得更加美麗.
我們的家園
⑨ 節約手抄報內容
一、節約資源類型:
有資料顯示,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僅為900立方米,並且分布極不均衡。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 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
總量為60億立方米。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中不知道珍惜。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用水中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問題,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應該從愛惜一點一滴水做起。大而言之,為了保護及合理利用國家有限的水資源;小而言之,為了維護我們自己的利益。
節約用水從細做起。珍惜點滴、杜絕浪費;從杜絕「滴、漏、跑、冒」開始。此外,也應該認識到: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從你我做起。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把保護水資源作為一種自覺行動時,我們的水環境才能得到徹底改善。
二、節約用水類型:
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水,我們要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來,數量就很可觀了。
世界末日:據水利部統計,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110多座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在46個重點城市中,45.6%水質較差,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有9個嚴重缺水。
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城市缺水最為嚴重。水危機已經是全球性的事實。無數有識之士為此憂心忡忡。早在1977年聯合國就召開水會議,向全世界發出嚴正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繼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代已經過去,把水當成寶貴資源的時代已經到來。
家庭節水:
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與浪費水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零碎廢物;為了接一杯涼水,而白白放掉許多水;先洗果蔬後削皮,或沖洗之後再摘蔬菜;洗手、洗臉、刷牙時,總水讓流著;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理。
節水標語大全
1.請珍惜每一滴水。 2.流水不腐亦不復。 3.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4.今天不節水,明天無淚流 5.世界缺水、中國缺水、城市缺水,請節約用水。 6.浪費用水可恥,節約用水光榮 7.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8.節約用水,重在合理用水,科學用水。9.樹立人人珍惜、人人節約水的良好風尚
三、節能環保類型;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2、臭氧層破壞3、生物多樣性減少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10、固體廢物污染
節約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減少水污染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不斷增加,努力緩解資源不足的矛盾,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中國是世界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因此節約用水迫在眉睫。
據統計,就按某市共1700萬常住人口,有600多萬戶家庭來講,如果每家每月節約1度電,一年全市就可節電6000萬度,相當於一座小型發電廠的發電量;如果每家每月節約1噸水,一年全市就可節水6000萬噸,相當於一座80萬人城市一年的生活用水總量。
節約每一張紙
使用再生紙和節約用紙,保護森林資源。目前,造紙的原料主要是木材。全球每年減少的森林面積為73000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台灣島。我國造紙業年消耗木材1000多萬立方米;每年大約生產450億雙一次性木筷,相當於我們一年要吃掉約2500萬棵樹。我們使用、消耗大量的紙張,實際上是在消耗森林資源。
現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森林可以為人類提供氧氣、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氣候變化、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維持生態平衡等。保護森林,減少開采量,就需要削減木材的需求量。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原料,減少35%的水污染。
每張廢紙至少可以回收再生兩次。因此,應提倡積極回收廢紙、盡量使用再生紙和雙面用紙充分發揮電子政務優勢,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盡量使用電子媒介修改文稿,努力減少紙張消耗。節約用紙則是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最好措施。
每個家庭都應節約每一粒糧食
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家庭做飯時要量力而行,飯不在多,而在於要營養均衡,暴飲暴食或吃飯過飽,都會影響人體的健康,更要杜絕奢侈浪費,父母要給孩子做好表率,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9)節能校園手抄報擴展閱讀:
手抄報,是指中國古代新聞傳播媒介,是新聞事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以紙為載體、以手抄形式發布新聞信息的報紙,是現在報紙的原形,又稱手抄新聞。
在中國唐代就有各地駐京「邸吏」主持抄發、以地方官吏為主要對象的手抄報,史稱「邸報」現存於英國大不列顛圖書館的敦焯邸報《進奏院狀》,抄發於唐僖宗光啟三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報紙。
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
編排設計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也可繪畫圖案進行劃分。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或右上位置。
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