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進校園手抄報
Ⅰ 戲曲手抄報的內容
編輯本段全國戲曲的種類 彩調劇 藏劇 潮劇 楚劇 鳳陽花鼓戲 廣東漢劇 桂劇 漢劇 黃梅戲 徽劇 荊州花鼓戲 柳子戲 呂劇 山東梆子 紹劇 四川曲劇 甬劇 雲南花燈 壯劇 越劇 粵劇 越調 豫劇 宜黃戲 揚劇 新疆曲子劇 湘劇 錫劇 婺劇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戲 蘇劇 曲劇 瓊劇 青海平弦戲 秦腔 黔劇 祁劇 蒲劇 莆仙戲 評劇 甌劇 閩劇 隴劇 龍江劇 遼南戲 昆劇 梨園戲 京劇 晉劇 吉劇 黃龍戲 淮劇 滑稽戲 花兒劇 滬劇 河北梆子 贛劇 二人轉 二人台 川劇 北方崑曲 新城戲 編輯本段聲腔劇種 二黃、二人台、上黨二黃、上黨梆子、山西梆子、山東梆子、川劇、三角戲、義烏腔、弋陽腔、廣東漢劇、雲南壯劇、雲南花燈戲、丹劇、木偶劇、巴陵戲、五音戲、文南詞、中路梆子、內蒙大秧歌、鳳台小戲、永濟道情戲、白劇、白字戲、北昆、北京曲劇、北路梆子、皮黃、皮影戲、龍江劇、龍岩雜戲、東河戲、東路梆子、漢劇、寧河戲、樂平腔、正字戲、四平腔、四股弦、右詞南劍調、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調、西路評劇、壯劇、壯族沙劇、薌劇、吉劇、呂劇、竹馬戲、老調梆子、廬劇、吹腔、亂彈、滬劇、評劇、蘇劇、甬劇、祁劇、辰河戲、餘姚腔、詞明戲、含弓戲、阿宮腔、靈邱羅羅腔、河南越調、河南道情、河南曲劇、河北梆子、河北亂彈、京腔、京劇、青陽腔、青海平弦戲、武安落子、杭劇、揚劇、崑腔、隴劇、茂腔、紹劇、甌劇、侗戲、宜黃戲、採茶戲、泗州戲、弦索腔、耍孩兒戲、陝西老腔、柳腔、柳琴戲、閩劇、閩西漢劇、南劇、姚劇、臨劇、哈哈腔、胡琴腔、荊河戲、渾源羅羅、貴州花燈劇、高腔、高山劇、高拔子、高甲戲、高調梆子、唐劇、桂劇、秦腔、晉劇、邕劇、莆仙戲、海鹽腔、海門山歌劇、海城喇叭戲、萊蕪梆子、壺關秧歌、淮劇、淮紅劇、黃梅戲、黃龍戲、黃孝花鼓、清戲、清音戲、粵劇、婺劇、楚劇、推劇、梨園戲、梆子腔、章丘梆子、鐃鼓雜戲、湘劇、湘西苗劇、越劇、傣劇、瓊劇、絲弦戲、滑稽戲、皖南花鼓戲、湖南花鼓戲、蒲劇、蒲州梆子、雷劇、錫劇、滇劇、蒙古劇、碗碗腔、瑞河戲、新疆曲子戲、賽戲、歌仔戲、僮子戲、蔚縣秧歌、漫瀚劇、潮劇、徽劇、影子腔、黔劇、豫劇、襄陽劇、襄武秧歌、藏劇、贛劇、彝劇。 編輯本段戲劇名詞 九宮、入破、卜兒、十三調、二花臉、刀馬旦、人物造型、大麴、大面、大遍、小末、小旦、小戲、小生、小花臉、三部曲、三花臉、三小戲、才人、廣播劇、引子、引戲、文場、文工團、文明戲、元曲、元雜劇、雲手、雲韶府、丑、介、隊舞、六幺、幺篇、宮調、水袖、化妝、反串、書會、瓦舍、勾欄、開呵、木大、中州韻、內心獨白、手眼身法步、中國戲劇梅花獎、打出馬、打背躬、台詞、台步、正末、正旦、正劇、正凈、四大徽班、四大聲腔、四功五法、旦、旦兒、末、末泥、本色、本色表演、出、外、生、加官、龍套、布景、對白、代面、包廂、樂棚、務頭、犯調、北曲、立部伎、東海黃公、蘭陵王入陳曲、行頭、行當、行家、行院、戲文、戲劇、沖末、沖狹、曲破、曲牌、曲譜、老旦、老生、吊毛、傳奇、雜當、過曲、集曲、合生、許胡、百戲、優伶、尋橦、壓軸戲、地方戲、問題劇、自報家門、花部、花旦、把子、把子功、走邊、走索、場、場面、場面高度、巫、串、折、弄、角抵、蒼鶻、社火、邦老、孛老、序幕、身段、尾聲、搶背、宋雜劇、竹竿子、吳江派、蘇中郎、坐部伎、連台本戲、即興表演、武旦、武丑、武場、武凈、武生、武二花、武花臉、板眼、板式、參軍、參軍戲、定場詩、定場白、倈、凈、帔、轉踏、法曲、青衣、京白、官衣、話劇、詩劇、掐彈詞、性格化、毯子功、油花臉、昇平署、宜春院、貼凈、貼旦、獨白、獨幕劇、科班、科泛、科渾、南曲、南戲、南雜劇、南北合套、俗樂、院本、弦索、啞劇、亮相、起霸、圓場、面具、軸子、客串、草台班、閨門旦、活報劇、音響效果、總會先倡、劇場、劇種、劇本、悲劇、悲喜劇、砌、綵排、旁白、幫腔、家門、賓白、缽頭、俳優、倡優、臨川派、鬼門道、諸宮調、第四堵牆、愛美劇運動、排遍、排演、腳色、腳本、梨園、梨園弟子、副旦、副末、副凈、唱腔、唱賺、唱念做打、基本功、街頭劇、翎子、盔頭、檢場、臉譜、彩旦、清唱、菊部、票友、郭禿、象人、教坊、虛擬動作、銅錘花臉、魚龍曼延、雅部、雅樂、雅樂部、儺、道具、喜劇、黑頭、腔調、猴戲、掌記、搽旦、散樂、裝孤、傀儡戲、滑稽戲、溫州雜劇、程式動作、鼓板、鼓子詞、鼓吹部、鼓架部、幕、幕表制、纏令、纏達、韻白、滾調、跳丸、演出本、路歧人、酸、賺、摘遍、鑼經、楔子、髦兒戲、潛台詞、舞台、舞台燈光、舞台美術、舞台指示、舞台藝術、題目、題目正名、靠、趟馬、髯口、褶子、蟒袍、敷演、磕瓜、影戲、燕濯、踏謠娘、霓裳羽衣曲等 以上這些都可以作為手抄報的內容
Ⅱ 廉政文化進校園手抄報圖片
廉政文化進校園手抄報圖片如下,分為兩種,以為教室里黑板上的手抄報,二是手繪紙質版手抄報
第一種黑板上的手抄報
Ⅲ 關於戲曲的手抄報
戲曲的來歷: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角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Ⅳ 戲曲進校園手抄報怎麼寫
開闊視野
了解祖國幾千年的文藝瑰寶!
熱愛祖國的藝術事業!
為宣揚祖國戲曲叫好!
Ⅳ 要有關戲曲大舞台的手抄報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Ⅵ 急!!!!!!!!!!!!!!!!!!!求關於戲曲的手抄報!!!!!或者手抄報的圖
戲曲的來歷: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角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對不起發不成,只能發文字.
Ⅶ 關於文明安全進校園的手抄報的內容和版式。急求!
紅花需要綠葉來襯托她的艷麗;
藍天需要飛鳥來顯示他的博大;
而校園則需要我們來展示她的和諧;
在這里,我們願意用心靈的熨斗去熨平不諧的褶皺;
在這里,我們願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樂樂章;讓每一個和諧的個體,壘成和諧社會的長城。
未來不是夢。今天,在我們手中 。
(1)構建和諧校園論文--和諧校園,現代教育新追求
和諧,具有協調、融洽、合作等意義。和諧,作為一種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和衷共濟」「厚德載物」「和氣生財」「和為貴」都是對這種和諧精神的註解和說明。和諧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樣性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對於和諧社會的具體含義,我們可以從五個方面去理解:一是個人自身的和諧;二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三是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四是個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五是整個國家與外部世界的和諧。在這五個方面中,最重要的應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而和諧的人是由和諧的校園孕育出來的。所以,創建和諧校園至關重要。
一、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意義
1、建設和諧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的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學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應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起骨乾和帶頭作用,走在前面。
2、建設和諧校園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以人為本,就是要關心人,尊重人,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營造使師生員工身心愉悅的物質和精神環境,所以,建設和諧校園正是對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落實。
3、建設和諧校園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和諧能夠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促進事業發展。只有擁有和諧的環境氛圍,學校的組織效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二、建設和諧校園的三大特點
1.不再遺忘學困生
以前社會對好學校的評價,主要看這個學校出了多少優等生,這個學校的升學率有多少,這使得老師把注意力都放在有潛力的優等生身上。曾有這樣一個鏡頭:某教育專家在一所小學聽課後發現,整個課堂表面上進行非常順利,內容充實,效率很高,但每節課與老師交流互動的都是優等生,學困生總是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幾乎沒有機會和老師交流,老師也很少考慮到為學困生的接受能力相應調整教學內容。老師教案中抽象的「學生」,多數是指優等生,而不是那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無形中形成了教育的不平等。而和諧校園的評價機制能夠兼顧學困生的發展能力,關愛弱勢學生,實現差異發展,把他們的發展作為一個校園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准,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
2.不再把教育過程當目的
曾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學生問他的老師:「你教給我們的不是知識,而是題目,這些題目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那有什麼價值呢?」老師答:「起碼你中考用得上,高考用得上,以後你有了孩子還可以教給他。」學生把學習本身當作目的,這對於教育者來說,有點悲哀。而和諧校園的本質是孩子的發展,它可以促進孩子兩個方面的最大化:一個是在校發展最大化,另一個是終身發展潛力的最大化。如果說和諧校園是一個金字塔結構,那麼最基礎層是對學生的關愛、最核心層是教學生做人、最外圍層是知識的學習。
3.不再信奉為師者的絕對尊嚴
幾千年來,師道尊嚴是不變的理,天地君親師是永久的格。這就使得舊時的師生關系相當的不平等。演變到現代,師生之間的沖突屢屢見諸於報章。而和諧校園提倡的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的核心在於平等。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中國是完全有能力開發出大批人才來的。我想,要開發出人才,關鍵是我們對青年不能限制太多。七限制、八限制,把人們的積極性都限制沒了。還怎麼出人才?」 母國光院士今年4月在原華中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為在職進修博士學位課程的大學校長班學員所作演講的演講稿《我對大學教育的理解》中提到的「現代社會的師生之間應該既是良師益友,又存在交換關系。教師是知識的載體,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職責和義務;而學生是求學的主體,他們有思想、有個人意志的和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學相長,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師生關系是良師益友關系。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交費受教育,教師教學獲得收入。所以師生關系又是交換關系,教育者有義務為受教育者服務。因此,學校和教師的作用就在於通過積極的引導,並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餘地,以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啟發學生刻苦學習和鑽研,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就是這種新型師生關系的最好註解。
三、建設和諧校園的三大措施
(一)依法治校,建設穩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園。
和諧校園首先是法制的校園,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內實施校園管理,從事教學科研等活動,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法可依,建設一個穩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諧校園。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要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做好學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發揮好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的橋梁作用,完善教代會制度,堅持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學生聯合會等好的做法。
2.要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古語雲:「不成規矩,無以成方圓。」建設和諧校園就是要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建設,堅持依法治校,從嚴治校。建立健全的、專業化的管理機構,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激勵教師主動發展。
3.要加強領導幹部思想政治作風建設,要不斷提高適應新時期需要的領導水平和工作水平,突出提高謀求發展的能力、管理學校事務的能力、協調利益關系的能力、處理各種矛盾的能力、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維護學校穩定的能力。學校要加強班子建設,校長要任人唯賢,率先垂範,容人容事,淡化權力意識,實施集中領導,分層管理,權責到人。
4.要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教職工的作用,以師德建設為載體,突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倡講團結、講協作、講守信、講友愛、講寬容的新風。
5.堅持剛性制度約束與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諧統一,改變單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做法,在依法依規、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把各種任務、要求和教師的態度、感情、利益、發展的需要結合起來,以公平的信念創造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勵和分配機制,如建立教師業務檔案、教育教學效果評價方案、課改方案、獎教獎學方案等。圍繞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如評優、職稱晉升、基建、財務收支等,建立公正、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健全和落實教代會、校務公開制度,給予教師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全力營造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民主平等、團結尊重的校園環境。
教師人心順,主人翁意識增強,就會自覺地把自己和學校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二)以德管理,建設寬松、協調、體恤、包容的校園。
以德管理就是要以全校教師為本,為教師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科研環境,發揮廣大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要深刻地意識到: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依靠力量,是服務的主體而不是管理對象;我們應該將教師從瑣碎的事務中解放出來。
因此,我們認為,為了達到和諧,從學校角度來看,應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加強管理工作,力爭把最優質的資源用到人才隊伍建設上來,從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支持力度,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良性競爭、激勵、監督保證等機制,建設一種寬松、協調、體恤、包容的和諧的校園氣氛。
1.學校要以教師發展為本,制訂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的近期、中期和長遠發展目標。要全面、發展、辯證地看待教師,承認教師客觀的差異,公平調控差異。對有學識、高水平、愛提不同意見或有小毛病的教師,不求全責備,以尊重人、激勵人、關愛人、發展人為前提,為每個教師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創設民主、積極向上的學術氣氛。支持教師學歷進修,分批選送教師參加業務培訓,給教師樂業的空間、發展的空間、創新的空間,發掘教師的潛能,激發教師的內部動力。同時,大力培植群體精神和群體意識,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幫助教師牢固樹立敬業的精神和樂業的態度,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增強責任感,做學校主人」活動,撰寫師德論文,讓教師自我評價和反思,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種矛盾,以保護校園的和諧穩定。
2.教師要注重自我內化的和諧,應從自身的道德修養、思想觀念與心理要素等內在道德環境諸因素探討內化發展和諧關系,增強專業技能與實踐技能的和諧統一,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做個和諧的人。弘揚正氣,遵章守紀。要做到對人對事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提倡執行規章的自覺性和勇於維護規章制度的正氣行為。加強學習,完善自我。要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和各項技能,提高自身素質,為優質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開拓創新,優質教學。堅持「學生第一、育人育才」的宗旨,對教育事業做到有心、耐心、細心、熱心,努力為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做出貢獻。顧全大局,愛崗敬業。提倡樂於奉獻、顧全大局和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積極主動、吃苦耐勞、各盡其能,優質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和諧相處,團結友愛。同事之間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誠信友愛;提倡互相謙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積極營造健康、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諧處理教與學過程中的矛盾,在教學過程中追求以人為本,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本著尊重、關心、理解、信任學生的前提,樹愛學生之典範。
(三)以生為本,建設文明、向上、創造、競爭的校園。
建設和諧校園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就必須樹立生本思想,完善教育設施,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開發教育資源,為學生搭建展現風採的舞台,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樂園。
1.創建安全、健康發展的環境。樹立「以生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杜絕校園暴力,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加強學校的保安保衛,開展安全自救演練,完善「安全管理規定」,制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建築及設施安全管理措施」,對「問題學生」耐心幫教,開設心理輔導室和咨詢信箱,針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心理疏導,讓學生以平和的心態學習和生活。同時,教師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勵學生,與學生平等、友好地相處,化解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矛盾與摩擦,創建安全穩定、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堅強意志和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2.創建和諧的教育服務。如設計校徽,懸掛國旗、校訓、班訓、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教師寄語;建設高標準的圖書閱覽室、實驗室、科技活動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生物園、地理園等;創辦文學社、愛心社、英語角、校報、光榮榜、作業展等;舉行藝術節、體育節、科學節及各類比賽;開設校本課程和開辟德育基地、德育展室、校園網站等;組織學生進社區、入工廠、下農村、蹲基地等進行社會實踐和考察,以開放性、豐富性、多樣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為學生創造暢通、靈活、自由的學習、實踐、體驗、發展、創新的時間和空間,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建設和諧班集體。如:學生幹部採取學生自主競選的方式產生,實行任期輪換制,激發其競爭意識和民主參與意識;制定學校德育常規,設立學生會和文明監督崗,開展「一幫一」「手拉手」等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行為置於學校和班級同學的監督下,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認識自我,在管理中調節自我,在學習生活中完善自我,養成寬容、謙和地對待他人,和諧地對待自然和社會的人格素養,形成友愛誠信、和諧奮進的班集體,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4.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通過學校積極有效的培育,學生懂得發掘和欣賞周圍美的事物;懂得人與社會的和諧,遵從社會整體價值構成的和諧,包括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社會內外和諧、上下和諧和長幼和諧等,個人與社會、個體與集體是統一的,個性的全面發展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實現;懂得自律與管理的和諧,知道接受管理的過程,不僅是接受來源於學校的管理和規范,也是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滿足自身需要的結果,而且自己通過參與學校的管理,也具備自主、自決、自擇、自律的能力;懂得關注身邊生活上有困難、心理上有困惑的同學,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為同學服務,情系同學,無私奉獻,互助互愛。
總之,構建和諧校園,是教育規律的體現,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構建和諧校園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一個需要隨著教學、科研和學校的發展而不斷推進的過程,更是一個長遠的征程和永恆的主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參與,不懈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現代教育新追求!
參考資料:
1.《和諧校園,浙江教育新追求》(2005年4月18日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2.《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郭楓焰范俊德《華南新聞》2005年3月15日第三版)
(2)構建和諧校園的論文
黨的十六屆全會《決定》中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十屆人大三次會議對構建和諧社會這一嶄新課題作出了部署。「和諧社會」的提出,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認識的新發展。也給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提出了一項重大任務。和諧社會心嚮往之,關鍵是如何構建。社會作為一個大系統,它是由許許多多的子系統、各種要素組成。構建和諧社會應從構建和諧子系統、各種要素做起,並使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大學校園作為子系統的一個要素,其和諧校園的內涵如何理解?工會在構建和諧大學校園能發揮怎樣的作用?這是該篇文章所要討論的問題。
Ⅷ 廉潔文化進校園手抄報資料,和圖片!
淺析校園廉政文化建設
校園廉政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和廉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加強校園建設,培養學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質、弘揚整個社會的廉政文化、造就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際競爭的不斷加強,青少年面對日新月異的復雜社會關系,由於缺乏校園廉潔教育,經受不住各種誘惑的考驗,導致走上違法亂紀、甚至犯罪的道路,確實讓人心驚、發人深思。據統計,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比例為2001年7%、2002年8%、2003年9.1%,呈上升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國家在強調公職人員廉政教育的同時,忽視了對青少年學生的反腐倡廉教育。
1、金竹千年不變節,雲松萬年不彎腰。
2、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貴。
3、志不可無,傲不可有,財不可貪,欲不可縱。
4、納諫求賢,有容乃大;激濁揚清,無欲則剛。
5、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6、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7、大節不可失,小節不可縱。
8、心無私慾,自然會剛;人無邪念,自然公正。
9、位卑未泯濟民志,權重不移公僕心。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1、所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12、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
13、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效而後擇。
14、不作大官做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
1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6、人生的意義在於付出而不是索取。
1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毛毛細雨濕衣裳,點點私心毀名節。
19、以史為鑒知興衰,以人為鏡明得失。
20、甘守清廉報家國,不為貪臟羞兒孫。
21、儉以廉為本,奢為貪之源,戒之,慎之。
22、草生峰不顯偉岸,松長谷底不失高節。
23、貪似火,無制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24、為人要勤奮,為民要服務,為黨要貢獻,為官要廉政
25、心為公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始能正氣凜然
26、公僕銘胸,常聞警鍾;清廉舒坦,敬業從容。
27、正直坦盪,表裡如一。
28、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29、樂自清中出,煩自貪里來。
30、名節重於泰山,利慾輕於鴻毛。
3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2、莫以廉小而不為,莫以貪小而為之。
33、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34、扣錯第一顆紐扣將一錯到底,擋住第一次誘惑將一路順風。
35、不為富貴涉貪路,寧守清貧養廉名。
36、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37、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法律夢里不驚。
38、守得清廉勝似富。
39、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40、常懷感激之心,一生快樂無窮。
41、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惡
Ⅸ 我要戲曲手抄報插圖,要簡單的!!!!!!!!!!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z=0&flag=1&pn=71& cl=2&lm=-1&cm=1&sc=0&rn=16&tn=imagedetail& word=戲曲&in=72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 z=0&flag=1&pn=121&cl=2&lm=-1&cm=1&sc=0& rn=16&tn=imagedetail&word=戲曲&in=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