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法制教育內容
家,是青少年第一個影響最深的地方,有什麼事情都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成長。有的青少年因家庭狀況發生變化,覺得自己是父母的包袱,覺得父母抗拒他,不接受他,不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於是,借酒消愁,吸食毒品,做出一些損害自己的身體和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真令人害怕;四處游盪,經常結伴到酒吧、迪士高、網吧等地方,樂而忘返,成為了
。有的父母則忙於工作,疏忽了對子女的照顧。因此,他們胡亂結識朋友,到處留連,自甘墮落;甚至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關心自己,不惜一切,又偷又搶,壞事做盡……如果青少年長期如此,最終會走上不歸之路,把光明的前途白白地斷送。
學校,是第二個影響青少年的地方。例如,一些青少年因為和同學一時慪氣,就向同學宣戰,這樣,就影響了彼此之間的友誼,而且,還很容易導致心靈或肉體上受傷。又例如某某同學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如果接受不了,他就會懷恨在心,覺得不報此仇難解心頭之很。於是,便處心積累想謀害老師。早戀,也是導致
的原因。如果掉進了早戀的陷阱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放不開的話,那就會因愛成恨,這時的他,就像一隻正在發怒的老虎,一舉一動,都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罪惡,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一些不經意的事情中造成的,缺少了胸襟,那麼,你就會成為罪惡的「獵物」。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當中有許許多多形形式式的東西。有對青少年有用的,有對青少年有害的。如果青少年缺乏堅強的意志,去抵制不良的誘惑,那麼,就很容易回成為不法分子的扯線娃娃。他們讓你做一些錯誤的事情,賣毒品、賣不良書刊、影碟……一些無良的奸商為了賺錢,不顧一切,向青少年推銷黃色書刊、影碟等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有害的東西,使青少年出現早熟現象,做出非法行為。有的青少年從電視上學到了一些不好的東西,覺得非常好奇,於是就想一試。這一試,有可能會引他們踏進警局的大門……
以上反映的,都是現實生活中促使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一個
著一個,與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都息息相關。培養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鍛煉堅強的意志對青少年的成長更是必不可少。試想,如果擁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堅強的意志,就可以很快地判斷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胡作非為;不會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去做一些反常的事情;拒絕不良的誘惑,還能防止意外的發生。
我們青少年在成年人眼中就是那麼的不良嗎?各位
,我們要以實際的行動證明,青少年不是枯萎的殘花,而是燦爛的鮮花,是祖國的接班人,是祖國的希望!
Ⅱ 青少年法制教育常識
青少年法律常識
最近校園暴力、違法的事件頻傳,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同學們忽視犯罪行為的嚴重性,或者對法律了解太少。在日常生活中,你以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其實已經觸犯了法律。
雖然同學們還未成年,但是萬一不小心觸犯了法律,還是會受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懲罰』。因此,為了防範於未然,同學們一定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識,以免不小心誤觸法律,遺憾終生。
竊盜罪
所謂竊盜罪,就是指『偷東西』。在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下,隨便取走他人的財物,包括錢和物品。
恐嚇取財罪
就是用不當的手法,包括:恐嚇、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強盜罪
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險性的東西,威脅同學,使他不敢反抗,然後強行奪取身上的財物。
傷害罪
因為打架造成別人身體上、健康上的傷害,依據受傷程度可細分為:『普通傷害罪』、『重傷罪』、『普通傷害罪之加重結果犯』。
施打、吸用麻醉葯品
所謂的『麻醉葯品』就是指『毒品』,因為錯誤的使用麻醉葯品,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因此,除了在醫院由醫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葯品都是違法的行為。
另外,雖然本身沒有吸毒,但若有販賣麻醉葯品,也是犯法的行為。
賭博罪
同學們在學校玩耍時,不論是用金錢或是物品當籌碼,都不可以玩賭博性的玩具或游戲。除了不可以從事賭博性的行為外,也不可以提供別人從事賭博的工具或環境,否則就算你沒有玩,你還是犯了法。
毀壞公務罪
不論在學校或是公共場合,只要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給大家共同使用的東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學應該小心使用並愛惜公務,不可以隨便破壞、毀損或丟掉公務。
Ⅲ 青少年法制教育有那些內容
小學低年級(1-2年級):認知國家象徵及標志。初步建立國家、國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認識。初步建立規則意識,初步理解遵守規則、公平競爭、規則公平的意義與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識、基本交通規則,知曉常用公共服務電話。
小學高年級(3-6年級):建立對憲法的法律地位和權威的初步認知。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初步認知主要國家機構,國家主權與領土,認知國防的意義,增強民族團結意識。
初中階段(7-9年級):進一步深化憲法教育。了解國家基本制度,強化國家認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了解重要國家機構的職權。認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義。加深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認識。
(3)中學生法制教育內容擴展閱讀
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律的基礎知識來教育年輕後代,使他們從小就受到民主的訓練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於履行社會主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增強法制觀念,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是德育的內容之一。
社會主義國家根據社會主義民主的原則,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和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正確關系;而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又必須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相結合。
對學生,通過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中學和大學的法律常識課和憲法講座、少先隊和共青團的班級活動,以及課外、校外活動等進行民主與法制的教育。
Ⅳ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重要法治理念與原則,初步了解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基本法律常識。
法治教育要以憲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權利義務教育為重點,覆蓋各教育階段,形成層次遞進、結構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體系。
義務教育階段,要使學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重要法治理念與原則,初步了解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基本法律常識。高中教育階段,要使學生初步具備參與法治實踐、正確維護自身權利的能力。
(4)中學生法制教育內容擴展閱讀: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1、進一步明確青少年學生普法工作的目標與重點。
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要突出憲法教育,著力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法律素質,培養學生形成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意識,養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辦事的精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的學生法制教育情況和成效,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內容之一。
2、按照學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課程、師資和經費的「四落實」的要求,建立全面、系統的學校法制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案。
要把環境保護、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避險、國防教育、疾病預防等知識,統一融入到學校法制教育的課程當中,組織編寫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活潑、易於為學生接受的系列法制教育讀本,加強學校法制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形成法制教育的教學研究機制。
Ⅳ 初中生法治教育內容
學法懂法守法!如果您對這個回答滿意, 請點擊回答內容右下方的「…」,再點擊「採納」。多謝了!
Ⅵ 青少年法制教育資料
今天各地的媒體上,當然少不了有關開展普法活動的消息。
26年前的今天,我國現行憲法正式通過並頒布實施。2001年,國家將這一天定為「全國法制宣傳日」,並在全國舉行了大規模的法制宣傳活動。此後,「法制宣傳日」作為我國的法制的「節日」,每年我國都要舉行相關的法制宣傳活動。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自己國家通過、頒布或實施憲法的那一天確定為「憲法日」,以示紀念。有的國家則把「憲法日」規定為「國民的節日」「全民的節日」,或作為法定的「休假日」。其作用都是為了普法宣傳。較之七年前,中國的法制建設又大大前進了許多步,應該說,在全民普法上,「全國法制宣傳日」的設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從「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國家確定的各類別的法制宣傳日、周、月不一而足,全民學法已成為普法工作的重點。在這些日子,法制宣傳職能部門或行業的領導機關組織各單位上街開展義務咨詢、發表演講、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組織法制文藝匯演等等。這樣的方式既有規模,又有聲勢,在一定時間、一定范圍內也形成了較大影響,這無疑是很好的宣傳形式。但長期重復這幾種宣傳方式就容易產生疲勞——宣傳者和受眾兩方的疲勞,形式大於實質,消解了宣傳的效果,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作為組織方,得在法律條文和百姓生活之間的契合點上做足文章,想出新鮮的點子,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服務大眾。
在現代社會,法律涵蓋了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可以說,沒有法制觀念,就不能算是合格的現代公民,就沒有真正的法制社會。老百姓希望天天都是「3·15」,因為他們看到了這一天與他們生活不可分割的特殊關系。其實,「3·15」更像是「12·4」的一個子項,因為,根本上說,保護任何一項權益,都是一個法律問題。現代社會,一年365天都應該是「12·4」。
Ⅶ 中學生安全教育內容關於法制的有哪些
中學生安全教育內容如下:
1. 交通安全
2. 校內外活動安全
3. 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