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貸調查報告
Ⅰ 校園網貸作文2000字
思路: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注意條理,文章不能文不對題,雜亂無章,最好的辦法就是列提綱,腦子里有這么一個輪廓,再細細描繪。描繪過程中,要現實,不能寫什麼「公雞下蛋」之類的,否則會鬧笑話。
正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針對大學生的網路分期貸款平台近兩年悄然「走紅」,並迅速進襲高校校園。據了解,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網路貸款,分期買手機和電腦等高科技產品。
由於網路購物的便利,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從網購來的。由於生活費有限,大宗商品大家本來無力購買,但這兩年,隨著網路分期貸款平台的出現,部分大學生開始通過網貸的方式,提前消費,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形形色色的網貸平台,無需擔保,只需動動手指,填寫資料,就可以分期消費、貸款,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們而言,顯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部分大學生愛攀比,這就造成非理性消費、還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貸還貸等現象時有發生。我就有收到過一個網貸的平台發來的催款信息,借款人正是我帶的林某學生,該生把我的名字和電話作為聯系人登記進去,催款時把信息發到我的手機上。
面對「校園貸」,首先大學生要自律,並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學會理性消費。當然高校也可以通過開設一些金融課程,使大學生盡量遠離高利貸產品特別是違約後懲罰力度特別大的網貸平台。
Ⅱ 談談你對校園網貸的看法
校園貸嚴重擾亂校園環境和市場環境,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2)校園網貸調查報告擴展閱讀
教育部等部門2017年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校園貸的高壓嚴打,前不久沈陽公安就破獲一起校園貸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000餘萬元。此外,很多商業銀行加大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為大學生提供規范、合法的金融服務,從而將不良網貸趕出校園。
Ⅲ 如何看待大學生借貸,校園網貸的危害和防範措施
近年來,不法互聯網借貸平台瞄準了大學生群體,由於在校大學生涉世未深,對各種安全風險和誘惑抵禦不足,一次落入網貸陷阱,一生悔恨不已!「裸條」借貸、虛假套現、刷單負債等問題對校園安全和學生權益帶來嚴重隱患,校園網貸的危害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深刻的談談大學生如何提高對校園網貸的風險認知:
一、在校大學生應多學習校園網貸風險防範知識,進一步提高防騙技能。
1、網貸的全稱為網路借貸,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即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
2、認識高利貸陷阱,零門檻、無抵押、線上審核,最快三分鍾到賬,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大學生合法權益。
3、大學生應當樹立理性的金融消費觀念,在提高警惕意識的同時也應不迴避新生經濟事物,以便自己在步入社會之前嘗試提高在金融、消費等領域的敏銳性。
4、自覺了解金融信貸和網路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參考文章:《校園網貸陷阱多發,大學生如何提高對P2P網貸的風險認知?》http://jiahao..com/builder/preview/s?id=1570629273821957
Ⅳ 對大學生校園貸款看法作文
思路: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正文:
一、校園網貸的現狀
自從2007年國外網路借貸平台引入中國以來,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就瞄準大學生市場,校園貸的發展極其迅猛。再加上,2009年,銀監會下發《關於近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對信用卡的適用對象作出了進一步的明確,從此之後,信用卡在校園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大學生市場出現了暫時的空白,校園貸抓住機會,迅速佔領。
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年度,我國共有網貸平台數量1438家,累計交易額多達千億,涉及的領域和對象都十分廣泛。除此之外,《2015年大學生分析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了60%的學生選擇了分期消費。這些數量龐大的校園網貸通常分為三種:一種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二是個人對個人網路貸款,主要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三是京東、淘寶等電子商務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
二、校園網貸的危害
(一)校園網路借貸平台眾多,出於搶占市場和競爭的需要,他們會刻意向大學生隱瞞或提高實際的還款利息,還會以各種理由強迫大學生繳納各種額外的費用,比如咨詢費、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等,這些造成大學生大筆的財物損失。
(二)網貸平台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不考慮大學生的收入情況、借款的使用去向、還款能力、還款來源等問題,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助長了大學生的不合理消費觀。
(三)網貸平台催收還款的方式十分粗暴簡單,不文明,如發威脅簡訊、威脅電話、散播學生消息等,不僅泄露了大學生個人信息,也損害了大學生的名譽,給借款大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容易引發大學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自殺的悲劇。
(四)校園網貸的借款對象為大學生,但絕大多數大學生沒有償還債款的能力,因此,容易將網貸的風險和危害轉嫁給家庭,增加大學生父母及家庭的負擔。
(五)在一些案件中,大學生在無力償還貸款,又不敢告知父母、學校的情況下,會極力鼓吹同學朋友也走上網貸之路,造成更大范圍的受害者,借款大學生也極易採取從多個網貸平台貸款取東牆補西牆、搶劫、盜竊等犯罪手段來獲取資金,從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校園網貸盛行的原因
實際上,校園網貸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一個平台,究竟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還是「惡魔」的角色,完全取決於它的使用者。校園網貸亂象的產生,決不僅僅是一方面的問題。
(一)網貸平台
校園網貸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假借校園網貸的名義,實則做著高利貸的生意。在網貸平台上大,學生不需要與借款方見面、簽合同,只需要提供學生證、身分證、銀行卡等信息即可,借款要求少,也不需要證明材料,其門檻很低,而且發放現金的速度快,還對學校和家長保密,這很符合大學生的消費要求。再者,網貸平台以低利息、分期付款的宣傳手段誤導和誘導大學生,大學生很容易陷入網貸的陷阱當中。
(二)學生本身
很多大學生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平時生活優越,對金錢數額沒有很具體的概念,不知道賺錢的艱辛,對家庭情況、還貸能力的盲目樂觀等因素,讓他們容易形成愛攀比、不理性的消費觀念。在校大學生的消費需求,購買能力都比較高,比如電子產品、學習資料、生活用品、聚會應酬、奢飾品等需求,但是資金來源又比較低。總體來說,大學生就是想花敢花,卻又沒錢花。這時候,網路貸款的便捷和低門檻就為他們的超前消費提供了一條捷徑。
(三)家長
很多家長認為子女已經成年,對子女過於放心,對子女資金來源和資金去向問題,沒有及時的關心和了解。對於子女不理性消費形成的「意外賬單」,出於對子女的責任和關愛,也是不忍心讓子女因此背負上信用污點,多數家長會選擇為孩子造成的後果買單。而家長對校園網貸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認知,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間接助長了網貸平台的不合理放貸行為,形成「校園高利貸」。
Ⅳ 大學生"校園網貸"問題及對策研究是金融專業的論文嗎
"校園網貸"屬於互聯網金融的范疇,互聯網金融更多的是金融的成分,只是藉助了互聯網的渠道,所以應該屬於金融專業的論文。但是你的研究方向應該側重於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背景、發展現狀、網貸平台的運營模式以及校園網貸亂狀的原因,可以引申分析一下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狀況,但是要注意別把研究的重點偏到學生和教育去了,切記別偏題。
Ⅵ 作文校園網貸心得體會
要點: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正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針對大學生的網路分期貸款平台近兩年悄然「走紅」,並迅速進襲高校校園。據了解,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網路貸款,分期買手機和電腦等高科技產品。
由於網路購物的便利,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從網購來的。由於生活費有限,大宗商品大家本來無力購買,但這兩年,隨著網路分期貸款平台的出現,部分大學生開始通過網貸的方式,提前消費,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形形色色的網貸平台,無需擔保,只需動動手指,填寫資料,就可以分期消費、貸款,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們而言,顯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部分大學生愛攀比,這就造成非理性消費、還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貸還貸等現象時有發生。我就有收到過一個網貸的平台發來的催款信息,借款人正是我帶的林某學生,該生把我的名字和電話作為聯系人登記進去,催款時把信息發到我的手機上。
面對「校園貸」,首先大學生要自律,並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學會理性消費。當然高校也可以通過開設一些金融課程,使大學生盡量遠離高利貸產品特別是違約後懲罰力度特別大的網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