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第八中學
A. 戶縣第八中學的四大形象工程
領導形象:勤政廉潔 開拓創新
教師形象:師德高尚 業務精湛
學生形象:文明守紀 全面發展
學校形象:團結奮進 質量至上
B. 陝西戶縣的哪所中學最好介紹一下
編輯詞條戶縣第一中學
戶縣第一中學簡稱戶縣一中,創建於1941年,是一所久享盛名的省、市兩級重點高中,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陝西省研究性學習實驗學校,西安市文明校園。
學校地處農民畫鄉戶縣城區畫展街16號,佔地6.5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8個,學生3200餘人。學校分區規劃,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相對獨立,功能齊全。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一流,綜合教學樓配置了現代教育設施,圖書實驗樓可藏書20萬冊,閱覽大廳能同時容納1000餘人。還建起了多媒體校園教學網、網管中心、校園電視台、廣播站和高標準的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語音教室和教師集體備課室,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名師雲集。現有教職工196人,專任教師170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中高級教師121人,省市級骨幹教師32人,學科競賽優秀教練員23人;教師教研風氣濃郁,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5部,主編合編著作近40部。教師隊伍職稱高、能力強、樂於奉獻,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稱贊。
戶縣一中素以校風正、教風優、學風濃而聞名,辦學實績被載入《中國著名中學》一書。近年來,學校以建設「高質量、現代化、有特色的三秦名校」為總體目標,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抓教學,不斷深化內部改革,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教育質量不斷攀升,辦學特色日益突現。高考升學率穩步提升,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918人,其中重點大學佔45%以上,3人考入清華、北大。學科競賽捷報頻傳,生物競賽來連續獲獎,荷尖文學社已出刊110期,發表學生作品1000多篇,獲獎100餘篇。校體訓隊實行項目負責制,比賽連年獲獎,書畫社日益壯大,現有學員近百人。校園電視台、廣播台學生自己編、錄、播節目,每周播放:校園呈現文明高雅、健康活潑、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
新世紀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為了實現創建省級示範高中的目標,戶縣一中順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以「建強創佳」為契機,牢固樹立「創名校,樹名師,育名生」的辦學宗旨,勵精圖治,改革拓新,發揚老校傳統,繼續譜寫新的篇章。
2008年又為清華北大輸送了幾個學生
戶縣一中榮譽
戶縣第一中學校創辦於1941年, 六十四年來,學校譜寫了自己光榮的歷史。
1944年,首屆畢業生赴省會考,24名成績優異者免試升入高一級學校,轟動三秦。1963年、1978年兩次列入陝西省重點中學,1982年成為市級重點高級中學。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學校為高等院校輸送新生13000餘人,重點大學佔40%,43人考入北大清華。學校以較高的升學率和上線絕對人數雄居咸陽、西安乃至陝西省區縣之首,吸引了四方學子。辦學實績先後被多家媒體報道宣傳,並被載入《中國著名中學》一書。
六十四年來,戶縣一中構建了個性鮮明的學校精神,這就是「和諧、奮進、創新」的良好教風,「嚴謹、求實、善教」的優良教風和「惜時、勤奮、樂學」的良好學風。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教師和學子奮發圖強,勇攀高峰。尤其是近兩年,高考升學人數逐年攀升,教研教改不斷突破,各級各類先進人物層出不窮。學校先後被授予「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科研課題實驗學校」、「陝西省研究性學習實驗學校」、「清華大學輸送優秀新生培養基地」「陝西省法制文化教育示範學校」、「西安市文明校園」等。
——高考成績逐年提高。戶縣一中每年高考錄取人數佔全縣50%以上,獨撐戶縣高考半壁江山。二本線以上,1999年為615人,2000年為705人,2001年為750人,2002年為870人,2003年為810人,2004年為918人。
——教科研工作碩果累累。「研究性」學習已成為教學常規,學生100%參與,由課堂走出校門,涉獵課題多種多樣,研究方式不拘一格,富有特色,學校被命名為「陝西省『研究性』學習實驗學校」。近年來,教師在國家級和省級報刊發表論文400餘篇,獲獎論文71篇,出版專著4部,主編、參編、合編著作30多部,出版刊物《一中教研》14期,發表教師論文200餘篇。教科研活動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廣大教師向專家學者型的轉變,對教學工作起到了有益的導向作用。
——學科競賽捷報頻傳。特別是生物學科,連續7年在全省獲獎,2002年同時獲得「全國第十一屆(省第八屆)中學生生物競賽團體優勝獎」和「優秀組織獎」,王佳同學獲全國二等獎。高03級學生武術獲第八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計算機)奧林匹克聯賽陝西省賽區一等獎;戚小勇發明的「多用繪圖儀」;閆小娟發明的「月相演示儀」;郭斌茂發明的「自動上水器」獲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獎,充分顯示了我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藝體活動蓬勃發展。「荷尖」文學社是全國最早的文學社團之一,創辦15年來,出版社刊《荷尖》110期,發表學生作品1200餘篇,300多篇獲獎。校園廣播台、英語台、電視台,錄制學生主持的校園節目,深受學生喜愛。校合唱團、田徑隊參加市上比賽都連年獲獎。不間斷地舉辦了26屆的體、音、美藝術節,學生全員參與,已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節日。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各類特長得以充分展示,素質教育得到了落實。
——環境氛圍可心宜人。校園綠化面積近近萬平方米,雪松挺拔,鮮花盛開,噴泉引人,綠草如茵,奇石生趣;報欄、櫥窗、石刻、黑板報、書畫佳作、名人畫像等人文景點隨處可見;教室、操場、食堂、花園以至於圍欄、道路、牆壁都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營造了潔、凈、美的高品位育人氛圍,體現了「辦學校辦的就是一種氛圍」的理念。04年11月順利通過西安市「園林化校園」的驗收。
——示範作用顯著增強。我校承擔的兩項省級多媒體研究課題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並被縣域兄弟學校所借鑒;我校教學研究工作始終保持戶縣領先地位,是全縣教研教改的中心,每年都有許多外校教師來校聽課學習。我校的辦學經驗和成績被《教師報》、《陝西日報》、《西安晚報》、《戶縣報》、《金戶視野多》次報道。學校先後捐款捐物扶助戶縣甘峪口小學等五所鄉村貧困小學。學校的迅猛發展,政府、教師、百姓都得到了實惠。
C. 戶縣第八中學怎麼樣
簡介:戶縣第八中學地處戶縣西陲10公里處的祖庵古鎮,南望秦嶺,北瞰渭水,肩貼道教聖地重陽宮,襟連千古清流甘峪河,文化底蘊豐厚,交通便利,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理想場所。學校領導班子作風過硬,真抓實干,吃苦耐勞,講求奉獻,團結奮進,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火車頭;打造出了一支業務精、師德良、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在縣局質量分析會受獎率達到30%;形成了教風嚴謹,學風濃郁,紀律嚴明,勇於拼搏,積極進取,團結奮進的良好校風。學校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注冊資本:1214.08萬人民幣
D. 西安的重點中學有哪些
1、陝西省西安中學,是陝西省教育廳唯一直屬的一所首批省級示範高中,坐落在歷史文化古城西安,創建於1905年,是陝西省創辦的第一所新學,時名為「西安府中學堂」後改為「秦省第一學堂」。1954年,學校改名為「陝西省西安中學」。2009年晉升陝西省首批示範中學。
2、西飛一中創建於1959年。先後被命名為西安市重點高中,陝西省重點高中,國防工業重點高中,陝西省示範高中。1991年學校被陝西省教委列入全省爭創十所一流重點中學行列。
2016年全國高中排名第210名。學校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教學綜合樓分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閱覽樓及辦公樓四部分。擁有現代化教學設施,現代化辦公設施和5萬多冊的藏書。
3、西安市長安區第一中學(Xi'an Chang'an No.1 High School),簡稱長安一中。學校始建於1942年,1962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中學,1978年進入西安市重點中學行列,1980年被國家教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全國首批十所人口教育試點中學之一。
4、西安市遠東第一中學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環境幽雅、干凈整潔。各種功能部室和特長教室專用場地齊全。各種教學設施的現代化水平省內一流。是省、市兩級重點中學、「西安市體育傳統學校」、「陝西省藝術特色教育示範學校」。
5、西安鐵三中位於唐大明宮麟德殿遺址南端,創建於:1973年,是鄭州鐵路局西安分局所屬的一所完全中學。1980年被陝西省教育廳命名為首批省級重點中學,1984年被鐵道部和鄭州鐵路局命名為部局級重點中學。
下圖是截至2016年西安所有重點中學表:
(4)戶縣第八中學擴展閱讀:
西安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擁有高等院校63所,研究生培養單位46家,兩院院士60餘人,在校大學生120萬人,每年畢業超過30萬人。
高校中有「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7所(含空軍軍醫大學),另有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西安體育學院等專業特色類高校。
E. 戶縣第八中學的介紹
戶縣第八中學地處戶縣西陲10公里處的祖庵古鎮,南望秦嶺,北瞰渭水,肩貼道教聖地重陽宮,襟連千古清流甘峪河,文化底蘊豐厚,交通便利,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理想場所。
F. 西安戶縣有幾所中學分別是什麼。地址及電話。謝謝
戶縣的中學分來完全中學源高中及初中。
完全中學現在僅有一所,就是戶縣第六中學。
高中部分,就戶縣初中學生填報志願而言,能考的是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八中、惠安、電廠、實驗。
一中在縣城中心、陝西實驗中學在縣城西郊,二中在甘河鎮,三中在五竹鄉,四中在秦渡鎮,五中在龐鎮,六中在甘亭鎮,七中在白廟鄉,八中在祖庵鎮。惠安、電廠在餘下鎮。
具體地址及電話見各校網站和戶縣教育局網站。再查不到的話,那個學校還有值得你去了解的意義嗎?
各初中,沒有方法給你回答。因為各鄉都有一二所,寫下來我累得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