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的師生關系
①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倡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是
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的是課程內容而不是課程之外的內容,它與什麼師生關系無關,更與什麼新型師生關系無關,至於影響/改變師生關系的不是什麼新課程,而是新的社會/政治運動,是資產階級/資本主義運動的結果與表現.
② 如何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態度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 一、我國目前師生關系的狀況當代社會呈現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的交匯與碰撞,從目前教育的實際看,師生關系不容樂觀.大致分以下幾種情形: .密切型.這部分學生和教師經常交流,能得到教師的賞識,有一定的優越感,容易接受教師的建議和要求.
③ 新課改背景下師生關系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
④ 新課標下的師生關系
大家還記得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吧,那是一種怎樣的師生關系呀,當他去拜師求學時,「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那是講究師道尊嚴的時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把頭昂的高高的,決不甘心與學生平起平坐。
後來這種師生關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老師們大多以知識為最高權威,仍然存在本質上的不平等,因為有很多老師以標准答案為聖旨,大大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在此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這樣一個填空題:春風來了,冰雪化成了——。有個學生填上了「春天」,這是多麼有詩意的答案呀!可是老師把聖旨一舉,說標准答案是泥水,學生的創新精神硬是被嚇了回去,豈不可悲可嘆!
隨著時代車輪的飛速旋轉,新課改的東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標下的師生關系終於有了新定位,那是一種新型的師生對話關系,學生那久已閉塞的心靈終於重見光明,創新的精神也開始破土而出。那麼我們作為新課標下的老師,應該怎樣與學生相處呢?
第一,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熱愛學生,尊重他們,學生自然也會尊愛我們,師生相互關愛,真誠交往,最關鍵的紐帶就是一個「愛」字。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應該把學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師生間是平等的對話關系,我們應該抹去頭上知識權威的光環,用一顆平等`真誠的愛心去與學生交往,你就會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我的一次切身經歷也許會給大家一點啟發。在一次初三作文課上,我們出了一個作文題目「初三生活的苦與樂」,我說老師有老師的情感,學生有學生的苦與樂,關鍵是寫出真情。當批閱學生作文時,我意外的發現:調皮大王小傑的作文寫的特長,他平時都不交作文的,就仔細的看了。他說他的初三生活是暫時的快樂,因為學習差,很多老師都不管他,他愛干什麼就干什麼,同學們叫他「任我行」,即我行我素,沒人管,可是他說,他只是暫時的輕鬆快樂,他明白自己以後的處境,他也許會去要飯,也許會去撿破爛。現在他父母因為他學習差,長打罵他,他說自己沒有朋友,覺得這個世界上依戀的東西不多!當我耐心的看完他的這篇也許是他最動了真情的文章,毫不猶豫的提起筆來,在他的作文上打上了三百多字的批語,與其說是批語,倒不如說是與學生的平等的對話交流。我告訴他:小傑,你真的長大了,知道了為自己的以後考慮,只是你不能這樣悲觀呀!成績差不是致命的錯誤,只要你能天天有點進步,能多學點知識,將來走向社會的時候,能夠做生活的男子漢,就是很欣慰的事呀,你父母也是恨鐵不成鋼,他們是愛你的。你沒發現老師——我,很想做你的朋友嗎?我很希望有你這樣懂事的學生朋友!那就拿出你男子漢的勇氣來,大膽的走下去……後來,我發現他真的變了很多,不再那麼憂郁,也不再那麼調皮,儼然成了一個小大人!可見,語文老師充分利用作文批語,用愛心與學生平等的交流,你會受益匪淺!
第二,在新型的師生關系下,我們要放下架子,走入學生中,加入學生隊伍,與他們一塊探索,你會明白什麼叫真正的「教學相長」。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有多少學生呀,和他們在一起探索,你會增長多少智慧那!還記得每次贊頌老師,總是把老師比做蠟燭,點燃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多麼慘那!我們完全可以在奉獻自己,實現自己價值的同時,從學生身上獲取到更多的點點滴滴的智慧,來進一步充實我們的頭腦!
總之,新課標下,我們要把學生看成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與他們平等的對話,你會收獲很多!老師們,讓我們在「愛」的紐帶下,走入學生中,與我們的學生一塊成長吧!
⑤ 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黃丹寧摘要:新課改要求我們轉變教學觀念,重建新型的師生關系。而要實現這一轉變,需要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認真研究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從而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新課改;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具體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根據新課改的這一理念,結合筆者十年來教育教學的工作經歷,筆者深深地感受到:學生功課成績的好壞,與他們是否喜歡這門功課的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一個教師如果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就能很容易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也就能夠順利完成,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善於幫助學生
教師應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來加以關愛,要經常深入學生中間,進行交流與溝通,體察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學習、做事、為人各方面的情況。要給生活困難的學生更多的關懷,給學習困難的學生更多的鼓勵,及時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當教師的愛流入學生的心田時,他們就會把師愛化作對知識和集體活動的熱愛。我經常找學生談心或以寫周記的方式傾聽學生的心聲,學生的周記本上留下了我一句句真誠感人的話語;筆者曾多次成功地化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這些學生很感激筆者,願意聽從筆者的教導;學生生病或生活有困難時,筆者總是不厭其煩地去關照他們。其實,筆者所做的都是舉手之勞的事,但給學生和家長留下的卻是美好的印象。
二、教師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教育活動是雙向的。教師尊重學生,才能博得學生的尊敬;學生尊敬教師,教師的教育活動才會卓有成效。如果我們都能夠尊重學生的熱情,同時用恰當的語言給予正確的引導,是能夠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反之,如果由於不尊重學生的感情而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那是很難補救的,很可能還會適得其反。所以,筆者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開學初,班裡有一位膽小怕事的女同學忐忑不安地來到辦公室說:「老師,我的思想品德課本沒帶,同步學習還沒交。」因為她是初犯,又看得出她心裡很懊悔,所以,我也平靜地對她說:「這次原諒你,不能有第二次了,課本向各班同學借,作業下午親自交到老師手中來,行嗎?」她的神情有了極大的變化,喜出望外地說:「行!老師!」同時臉上露出了微笑,走出了辦公室借書去了。筆者第二天從她的日記里看到:「我沒帶書和作業,以為會被老師罵得狗血淋頭,沒想到,老師態度和藹,老師真好!以後我一定要做得更好,使親愛的老師滿意,讓她天天開心。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這肺腑之言,多難得呀!老師這樣做不是一舉兩得嗎?何樂而不為呢?
三、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
那些優等生固然值得關注,但那些所謂的「差生」也並非一無是處,他們身上同樣有著閃亮點,他們更值得關注。教師應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動之以情,因勢利導,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榮耀,重新樹立信心,振作精神。一個教師的成功不僅是培養了幾個尖子生,更應該是以賞識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筆者認為尊重和賞識學生,正是對「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一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的實踐。在我寫給學生的期末評語中,句句飽含對學生殷切的希望,沒有批評,只有鼓勵。沒有隨意捏造之語,全是肺腑之言。學生通過評語都讀懂了教師的心,增添了積極向上的信心。
四、教師要完善個性,提升教育藝術
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完善人格魅力,使自己擁有熱情親切、真誠樂觀、幽默健談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保證。具備這些個性特徵,教師就能運用靈活機智的教育藝術,去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偶發事件。記得那時剛走上講壇不久,有一次剛走進教室,學生就「嘩」的一聲,繼而鼓起掌來,原因是筆者吹了個新發型。然後,筆者順勢開了個玩笑:「明星閃亮登場,謝謝你們的掌聲,你們的熱情讓我很開心。」那一節課我們學得很開心。確實,我們面對的是稚氣未脫、心智尚未健全的初中生,他們總會搞出一些惡作劇,如果我們一味地加以訓斥指責,或喋喋不休地講道理,只能招致他們的討厭。而他們會因討厭教師而討厭學習。如果我們能冷靜處之,或一笑了之,或幽默對待,就能夠從消極的事物中發掘出積極的因素,從而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育和指導。
五、教師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巧
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技巧與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旁徵博引、談古論今,適時點撥,令學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教師能夠於枯燥處激發趣味,於顯淺處挖掘深邃,時時點然學生思維的火花……這樣的教師誰不崇拜,這樣的課堂誰不留戀?教師就應該這樣以自己的博學多識、精湛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活力,展現教學的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力,這也是優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策略。
如果說教育教學是一門學問,那麼建立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將是這門學問中的精髓篇章。記得太原市教科研中心主任、特級教師——劉穎老師說過:「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師生關系體現著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師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筆者將繼續用關愛哺育學生成長,用信任樹立學生自尊,用賞識喚回學生信心。作者單位:廣西崇左市天等縣民族中學
⑥ 新型師生關系是什麼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教師是新課改推行的主要力量,是整個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在全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從根本上說,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水平,其次取決於教師的文化知識,思想品德、教育技巧等職業素養。然而要想建立充分體現著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第一,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師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既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自由充分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第二,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法制意識淡薄,認識不到學生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這是侵犯學生權利現象屢屢發生和廣泛存在的內在原因。所以,教師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識,明確師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切實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不受到侵犯。
第三,加強師德建設,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是學生尊重老師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提高教育影響力的保證。我們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的態度去面對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要提高抵禦不良社會風氣侵蝕的積極性和能力。
第四,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不斷更新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充當學生學習的向導,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怎樣做人,這是教育過程中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思想基礎。
第五,要善於同學生交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一般師生之間的聯系與交往要經歷四步:接觸——親近——共鳴——信賴。
第六,要正確處理師生矛盾。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難免會發生矛盾,教師要善於駕馭自己的情緒,冷靜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視自身的問題,敢於做自我批評,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耐心的傾聽和說服教育。
總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去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充當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還要充當示範者、管理者、研究者的角色,更要充當朋友的角色。在相處的過程中處理好師生的情感關系,和諧的情感關系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
要讓這種師生情感關系穩定健康的發展,首先,教師要能夠用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對於成績暫時落後的學生,要多鼓勵,多關懷,想信他們的潛力,真正幫助他們有所提高和進步。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展現知識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大家享受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樂趣。再次,教師要完善自己的個性,充分展現個人魅力。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讓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大度、風趣幽默的品質,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⑦ 新課改下需要什麼樣的師生關系
在新的課復程改革理念下,我制們應改變過去「以老師為主角的」傾向,堅持「教學相長」的教育觀。新課改理論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教學應形成師生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通過這幾年的課堂實踐,我由衷地感到由於師生關系的改變,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⑧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倡導「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從而引內起了容新一輪教學改革浪潮。而踐行新課程理念,如何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過程。新課程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知識,交流彼此的感情、體驗與觀念,從而一直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而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因此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建立起民主平等、真誠和諧的新師生關系。只有民主平等,才能促進學生參與交往;只有學生參與交往,才意味著學生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