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與尊嚴
發布時間: 2020-11-19 05:33:20
首先是要跳出師德論師德的圈子,把衡量師德的標准從單純地看有無體罰、侮辱學生、違紀違規的現象向是否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仰、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境界轉變。其次看有否把對師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看作是單純的務虛行為向充分認識師德教育是優化師資隊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方位教書育人,提高教育質量,深化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和有效手段轉變。第三看有否把對學生在校負責變為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把對學校負責變為對社會負責轉變。第四看有否把師生關系從師道尊嚴向平等、民主的方向轉變。第五看師德教育有否做到四個結合:一是有否與國家和本地的教育改革新形勢相結合。師德教育是個動態的概念,必須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對教育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也必須是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而設置師德教育專題活動時,必須與教育改革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二是有否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要求相結合,使之更貼近社會實際,融教育於社會經濟的節奏之中,從而讓教師更多地感受到自己肩負的社會、歷史責任,增強自律、自強的意識,更好地投身於教育;三是有否與教師隊伍的具體管理(包括教師的業務素質培養)相結合;四是有否與樹立榜樣、典型推動相結合。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