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師德育工作情況

教師德育工作情況

發布時間: 2020-12-31 18:12:16

教師如何開展德育工作

關於德育方法的知識點,是我們教師招聘的考試過程中的高頻知識點。主要的考試題型多以單選題、多選題以及結合德育原則的案例分析題的形式出現。這部分知識看似簡單,但是如果僅從字面意思理解,在實際做題中還是會有很多混淆的知識點。因此我們在做題的時候需要結合每個德育方法的本質去解題。
今天,就我們就對德育方法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的分析: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傳道方式和受教育者受教養方式。德育方法共有六種,每種方法都具有自身獨特特點,需要我們通過概念去深刻理解每種德育方法。
(一)說服教育法——德育的基本方法
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
說服教育法比較好理解,通過字面意思可知,是教師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形成正確觀點入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例如,語言說服:學生有早戀問題,老師循循善誘給學生講道理,正確認識早戀問題。
事實說服:老師帶領學生參觀抗戰博物館,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榜樣示範法
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用來示範的榜樣主要有家長和教師、同學、英雄人物、革命領袖、歷史偉人和文藝形象。
在學校德育中運用榜樣示範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好學習榜樣。
(2)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
(3)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需要注意的是,示範的榜樣一定是正面積極的具體榜樣,並且強調學生向榜樣學習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例如,小強樂於助人,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以小強為榜樣向小強學習。
(三)實際鍛煉法
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例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屬於實踐鍛煉法。
1.常規訓練
教師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進行經常性的行為練習,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常規訓練的內容和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學生守則訓練、課堂常規訓練、衛生常規訓練、禮貌常規訓練等。
例如:王老師通過課堂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屬於常規訓練。
2.實踐鍛煉
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形成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例如:老師帶領學生去社區慰問老人屬於實踐鍛煉。
(四)道德修養法(道德指導法、自我指導修養法)
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基礎上的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
例如:生活中學生利用座右銘,嚴於律己,不斷自我提高屬於道德修養法。
(五)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運用以境染情、以境觸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對受教育者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在認識上和情感上逐漸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例如:教室和走廊牆壁懸掛名人頭像和事跡、「春風化雨式的教育」等都屬於情感陶冶法。
(六)品德評價法(獎懲法)
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其中懲罰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否定;(2)批評;(3)處罰。
例如:在學校進行「文明之星」的評比活動屬於品德評價法。
我們通過例子進行區分以上的幾種德育方法,接下來我們針對幾個易混淆的德育方法進行辨析,
辨析:榜樣示範法VS情感陶冶法
榜樣示範法: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強調的是公開號召。
情感陶冶法: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強調的是潛移默化。
辨析:陶冶教育法VS品德修養法
陶冶教育法強調外界環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品德修養法更加強調自己對自己的一個道德提升。
下面,我們做兩道練習題進行實戰練習。
【練習題】班會上,班主任老師在表揚獨立做完作業的學生之後,又嚴厲的批評了抄襲作業的同學。題干中老師有效地運用了( )。
A.課外輔導法 B.自我教育法
C.讀書指導法 D.品德評價法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班主任來是對學生的良好行為做出了肯定評價,對學生的不良行為作出了否定評價,體現了品德評價法。
【練習題】老師在講解《背景》時,播放了一首歌曲導入新課,將學生帶入為人父母的深愛孩子的情境中,教學中老師滲透的德育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個人修養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老師利用歌曲營造了一種感恩父母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思想道德產生相應影響,體現了陶冶教育法。

② 作為未來教師,試論述德育工作有哪些內容

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內和正確政治觀念的教育容。德育內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為養成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四個方面。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思想教育方面。教師應該注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同時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形成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的理想。
其次,道德教育方面。教師應以「五愛」為目的,以「五心」為中心,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造就高尚的社會主義新人,培養的接班人。
再次,行為養成教育方面。要引導學生強化紀律觀念,責任意識。學校可以通過規章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紀律約束。同時,向學生進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培養他們成長為合格人才。
最後,心理素質教育方面。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努力做學生的「心理醫生」,及時發現並幫助學生克服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幫助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題,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總之,教師應該重視德育工作,將德育貫穿於日常教學工作的始終,做到「課課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③ 新形勢下教師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從全球范圍來看,隨著教師專業地位的逐步確立,有關教師質量和素質的文件進一步頒布和落實;從我國現實情況來看,隨著《教師法》中對教師職業的專門性和教師地位專業化的規定,科教興國政策的不斷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的逐步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隆重出台,教師專業化迅速被推到了教師教育改革的風口浪尖,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迫在眉睫。作為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專業精神」順勢成為學術界普遍關注的焦點。然而,究竟何謂「教師專業精神?」或者說教師專業精神的內涵是什麼?繼之,其研究對象到底是什麼?迄今為止,學術界雖然比較重視「教師專業精神」概念的界定,但由於它是一個內隱性強和個體差異性大的概念,有關它的界說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看,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中,關於這一問題,研究者形成了以下幾種不同的認識和主張。
師德(教師職業道德)說」。早期的研究,一般主張「師德(教師職業道德)說」,認為教師專業精神就是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國外的很多學者大都持這一觀點,並且將關注的焦點集中於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建設、教師職業道德的結構方面。但必須指出的是,國外的「師德說」是基於將教師看作是「道德主體」(moral subject)與道德教育主體的認識上,①認為教師專業精神就是社會所期望的道德規則或原則。在我國,如台灣學者饒見維認為,教師專業精神是指教師對教育工作產生認同和承諾之後,在工作中表現出認真敬業、主動負責、熱誠服務、精進研究的精神。
①Bergem,T.The Teacher as Moral Agent[J].Journal of Moral ecation,1990,(2).

④ 作為教師,如何開展德育工作

德育,道德思想品質教育,平時言行舉止注意分寸,尊老愛幼,尊師敬長,

⑤ 德育教師的工作是什麼,主要做什麼

德育處長工作職責/流程/標准
程 序 內 容 標准 崗位職責
根據總校的辦學理念和工作計劃,制定本部門的德育工作計劃,並組織教師制定和實施德育工作計劃。
針對性、可操作性強 1制訂、執行學部德育計劃、規劃,並經常檢查各班級執行計劃情況。

2、每月進行一次班主任專題培訓,要求做好記錄,寫出體會,並組織進行培訓體會的交流。每兩周分年級召開一次學情分析會
3、檢查每周一次的班會課,要求有主題,有記錄並在班會課後,回收查看班會記錄。
4、組織班主任客觀地完成(結合月考成績)學生行為習慣反饋,向家長反饋孩子在校表現,填寫完畢逐一進行審核,對不合規的,責令重填。每月一次,家校心橋上反饋
5、期末組織班主任給每個學生做出客觀、激勵性的書面評價並進行審核。(以信件的形式)
6、通過值周日檢查與突查,對每位班主任從常規工作與班級工作成績兩方面對班主任進行考核、班級管理排名。
7、確定每學期德育工作研究課題,指導各班級研究外籍學生想教育規律、動態、逐步做到教育科學化、規律化。

8、加強對學思想品德教育和常規管理、並按期進行檢查和總結,使常規要求做到制度化、自覺化。
9每周的值周檢查評比,監控學生的行為舉止,對不合乎規范要求的及時批評指正,確保教育成效的落實。學生發型:不留長發(男生)、不染發、燙發
10、寓教育於活動之中,組織學生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外出實踐活動、社會公益活動。
11、要求每位班主任每月要與本班學生家長進行書面或電話溝通。
12、放假(三天及以上重大節假日)前擬一份《致家長的一封信》,由學生帶回,讓家長全面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工作,了解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和目標。
13、全面深入落實導師制,做到每位教師都有學生指導,每月一次導師個案分析交流。
14、檢查師生互動內容;調查學生了解導師指導情況,對導師工作進行考核。
15、學期結束時,從班主任、學生管理、文化活動開展及家校聯系等方面在做出全面反思,分析得與失,提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與方法。
16、學期末開展學生、班級、班主任的評優獎勵工作。

1、向主管領導提出班主任配備建議,並領導班主任有計劃開展各項工作。
2、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研究學生思想教育內容,交流總結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經驗。
3、指導班主任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督促、檢查計劃的落實情況。
4、指導和督察班級管理,檢查、評比進行量化考核對班主任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和評估。做好優秀班主任的評選工作。
5、指導各班主任做好學生德育操行評定工作。
團結、評價客觀公正
1、負責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督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負責處理學生違紀情況和學生中的偶發事件。
2、深入班級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做好後進生的轉變工作。
3、安排好留校學生的活動,組織好學生的文體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和實踐活動。
4、負責學生的獎勵工作。做好優秀班集體、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的評選工作。
5、定期培訓學生幹部,充分發揮他們的骨幹作用,指導班主任抓好班務管理,搞好班風,學風建設。
及時、典型
1加強衛生保健工作,教室保持清潔;組織學生定期體檢;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2、對安全隱患做到防患於未然,及時有效地處理突發事件。學生安全教育及時到位,杜絕財產丟失等安全事故。
無偷盜現象
1、指導班主任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工作,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地開好家長會議。
2、做好家長的來訪接待,負責收集家長的意見,及時向主管領導和學校反饋。
1、負責落實導師制的實施,明確導師職責要求,制定導師工作評價考核方案。
2、幫助學生選擇導師,根據學部情況進行合理調整。匯總全學部「導師制」師生結對一覽表,建立師生互動檔案。
3、安排導師工作個案分析交流會。
1、做好期末學生鑒定評優和獎勵工作。對班主任和班級德育工作進行全面考核,進行總結評優。
2、對本學期德育工作進行總結。

⑥ 我想要一篇老師德育工作總結 有的 請發下 謝謝

本學期學校德育工作中,結合我校實際,努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動空間,使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以再提高,體現學校德育工作的導向、動力、保證作用,實現了本學期德育目標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就德育工作中隊伍建設、過程管理、活動開展方面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堅持「德育為首」,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規,增強了教師遵紀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覺性,促進了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不斷提高,樹立了良好的師表風范,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逐步形成。
2.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規范班級管理工作。學校修訂完善並下發了《班級工作規范》和《班主任工作手冊》,進一步規范了班主任工作,完善了班級工作考核機制。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強班主任培訓工作,強化了班主任隊伍建設,培養了一支素質優良、精幹實效、開拓進取的班主任隊伍。
二、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為德育工作長期堅持的重點。
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貫穿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了警鍾長鳴、常抓不懈。充分利用集隊、集會、早讀課、班隊活動課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規范學生的課間活動,要求學生在校園內不玩危險性的游戲,以杜絕不安全隱患。二是加強安全值日、值勤工作,確保學生上學、放學或在校園內活動的安全。為加強校園安全工作,安排教師到門衛室輪流值勤,巡視校門口及校園安全情況;學生放學,值日保安按時清校,保證保證校內不滯留學生。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把安全的職責意識分解落實到各班主任和任科教師的工作中,讓每一位老師樹立安全的責任意識,切實保證了校園的安全穩定。三是在上好校內法制安全教育課的前提下,每學期請校外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來校作法制教育報告,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定人幫教、轉化,杜絕了在校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四是繼續開展警校共建活動,由消防中隊、交警隊官兵定期為老師、同學們上安全知識課,講解安全自護、安全逃生等知識,傳授交通指揮手勢,組織安全疏散演練等,提高了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以講交通安全故事、唱交通安全歌曲、辦交通安全牆報、做交警禮儀隊員等活動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從而達到了「培養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宣傳一所學校、延伸整個社會」的目的。
三、以「德育生活化」理念為指導,著力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強化行為的內化,爭創先進學校。
根據《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和《防城港市實驗小學生一日常規》要求,我們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爭創「文明班級」和爭「海洋之星」活動為載體,積極構建了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勵」機制,並形成以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評價制度。
1.繼續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防城港市實驗小學生一日常規》,要求三年級以上學生能熟記於心。同時進一步加強了評價體制,通過「海洋之星」評比活動來培養學生熱愛班集體,為班集體榮譽爭光的良好班風。
2.以班級建設為抓手,強化了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訓練,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各年級結合學生所在年級段的特點,習慣養成目標開展了系列活動,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3.少先大隊加大了「紅領巾監督崗」「紀律監督崗」「衛生監督崗」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有關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管理,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風尚。
4.利用學校「小螺號」廣播站、宣傳櫥窗、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大力進行宣傳教育樹立先進和典型,讓全體學生都能向好學生學習,同時對不好的行為習慣也要給予曝光。
5.抓好學校的各項常規,創建優良校風。以德育處、少先隊管理為一體,認真組織主題班(隊)活動,採用豐富的形式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提高了主題班(隊)活動課的質量。使全體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校風。
四、結合「六一」兒童節、「國慶」節等紀念日,以各種途徑積極開展以養成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環保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愛國教育等為內容的主題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

1.結合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組織主題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如:在「三八」節,我們開展了「感恩」主題班會觀摩活動。「五一」節組織中高年級學生開展的主題為「學會感恩體驗親情」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父母親的艱辛,真正從內心感受父母親對家庭的付出,對自己的關愛,體驗到濃濃的親情和勞動的艱辛,讓學生學會感動、學會感恩。結合清明節,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系列活動,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結合「植樹節」,我們開展了「我為學校添新綠」活動;在「八一」節進行愛軍擁軍和國防教育;「九九」重陽節組織了敬老活動;教師節組織了「師情難忘、師恩永存」尊師主題活動;「十一」國慶節組織愛國主義黑板報競賽;十月十三日舉行少先隊隊史教育及愛黨愛國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這些主題活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繼承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的教育,增進了學生愛家、愛國情感,提高了道德素養。
2.大力開展環保教育和綠色文明教育。通過宣傳櫥窗、校園廣播積極宣傳環保的重要意義,通過上好綠色環保主題隊課,教育學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美化、凈化我們的校園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同時組織開展以「愛護校園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的爭當綠色小衛士、爭創綠色班級,美化校園環境,愛護大自然和生態資源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愛鳥周、世界環保日、無煙日等組織學生開展上街宣傳環保知識,清洗牆面各種垃圾廣告等實踐活動,通過實踐體驗,使學生樹立了良好的環保意識。

五、辦好家長學校,抓好「三個結合」教育,發揮校外資源的整合優勢,促進學生發展。
堅持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社區教育為依據,以家庭教育為基礎,積極開展「三合一」教育活動。本年度,學校開通了校訊通。班主任充分發揮「校訊通」的作用,加強家校聯系,讓家長及時了解到孩子的學習動態,互相反映學生表現情況和提出教育建議。學校也定期召開全校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情況,傾聽家長意見,進一步加強了家校的溝通,大大地增加了教育效益。同時我們認真落實家長學校的組織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利用家長會給家長發放有關家教資料,舉辦家庭教育講座,進行科學家教方面的指導,幫助家長掌握與子女溝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在家長的培訓學習中,我們還特別重視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以及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子女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導和該類家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讓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家長學校的培訓學習做到了目標明確,計劃落實,規范嚴格,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們在雙休日、長假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還要求班主任進行頻繁的家訪工作,做到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從每月的查閱的情況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能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地與家長取得聯系,互相了解孩子們在學校、家庭中的表現,互相送上有針對性的建議或意見。此外我們充分發揮校外輔導員、學校家長委員會、德育基地的作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警校共建活動,積極動員全社會參與學校德育工作,充分發揮校外活動場所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得到有機整合,形成了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良好局面。
六、探索嘗試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必須重視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要求教師積極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做好學生心理的疏導。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學主渠道,開展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定期開設了心理健康輔導課,並通過其它學科課堂滲透以及教師與學生溝通、交往等,將每天早晨正式上課前、課間休息時、放學後等時間轉化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時機,將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了實處。學校設立了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促進了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針對學校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子女人數增加的情況,學校還特別加強了對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引導,保證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七、存在問題
1.全員育人方面,教師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長對學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工作仍需加強。
3.需更加註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正常化、規范化,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八、今後工作設想
1.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突出全員育人觀念,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務育人,教書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觀。
2.加強德育科研,探討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實效性。
3.繼續抓好班主任工作,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4.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將在原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從學校實際出發,不斷更新觀念,努力使德育工作邁上新的台階。
總之,我們一切從孩子出發,扎扎實實地走過來的,並且,我們還將扎扎實實地走下去,朝著培養合格公民、高素質人才的目標,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使我們的德育工作更富有成效。

⑦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怎樣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

做好德育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則:

1、德育知識教學必須和實踐相結合,稱為知行統一的原則,這樣的德育才能擁有實效。

2 、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3、要對整體教育中,要有的放矢,學會因材施教,保護好學生的個性發展,對於不同性格,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靈活應對。
4、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德育通常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

熱點內容
nba黑歷史 發布:2025-09-12 14:28:24 瀏覽:240
化學高一必修二 發布:2025-09-12 13:59:58 瀏覽:139
快樂英語小報 發布:2025-09-12 13:33:29 瀏覽:989
跳舞基礎教學 發布:2025-09-12 12:23:15 瀏覽:119
康愛多網上葯店怎麼樣 發布:2025-09-12 11:40:45 瀏覽:553
如何養 發布:2025-09-12 09:30:54 瀏覽:760
黃島教師編制 發布:2025-09-12 09:09:04 瀏覽:870
蟲奉行什麼時候更新 發布:2025-09-12 08:55:11 瀏覽:133
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發布:2025-09-12 08:45:51 瀏覽:72
數學里的集合 發布:2025-09-12 07:36:16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