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師生
一、 教師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 首先,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教師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任何情況下不說侮辱學生人格的話。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一定要以沉著鎮定、言語文明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即使學生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諷刺,不挖苦,不打擊。 我在剛開始做輔導員的時候就有過這方面的失誤。曾經因為一個女生在課堂上講話,我把她叫到辦公室批評了有半個小時,結果該女生在辦公室嚎啕大哭,弄得我又被動又緊張,把整個初衷搞砸了。這件事每次想起來我都非常的後悔,不就是在課堂上講話的了嗎,有必要如此大動肝火嗎。後來我改變了和學生談話的方式。學生有什麼錯誤盡量的把學生叫到外面去說,而且談話的聲音不大,還給學生解釋的機會。 其次,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現代教育是對人綜合素質的培養,文化課不再是衡量學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標准,所以當學生發展非主流的興趣愛好時,只要是健康的,教師就應該積極鼓勵,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 我班有個學生,有一段時間經常的請假,說是身體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發現他根本沒有病,他在說謊,後來在我的一再追問之下才講了實話,原來是要准備參加一個歌唱比賽,我當時就說,這是好事啊,我支持。還找我們系的聲樂老師幫他指導。他知道我支持他以後就不一樣了,請假次數減少了許多,每次參加歌唱比賽都會高興的告訴我,讓我幫他出主意,我也經常的鼓勵他。他參加了多次的比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再次,老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情感。大學生有豐富的情感世界,他們很重視師生、同學、朋友、親人之間的情感,特別是男女同學之間的情感。作為老師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學生的情感問題。而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對待情感問題,讓學生保持清醒頭腦,使這種珍貴、純潔的情感向著有利與生活、學習,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教師應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應當主動與學生多交流溝通。教和學的互動是在師生的交流中產生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現象。教師只與個別班幹部和「優等生」交流,學生只願與新分配來的青年教師交流。教師在上面講,講完了就走,學生做完筆記就算完成了任務。 首先,教師同學生交流溝通時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大學時期是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並趨向成熟的階段,他們思想活躍。而每個學生又有天賦條件差別,家庭環境的差別,他們的學習動機、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更有一些因家庭不幸,失去了親情,性格扭曲的,或是因社會不良影響染上惡習的。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特殊的世界,這就要求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班上有個學生成績很差,大一開學初經常曠課、遲到,平時沉默寡言,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後來通過同他家人聯系,才得知他的父親早在他六歲時就去世了,母親又改嫁了,他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生活費和學費都是村裡人湊的。了解情況後,我認為他不好好學習可能與他的家庭有關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談心,從感情方面開導他,感化他,關懷他。慢慢地,這位同學開始發生了轉變,下半個學期遲到、曠課現象逐漸減少,上課的狀態有了較明顯的好轉,也開始關心班集體,積極參加班上的活動,各方面表現都有了進步。 其次,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同學生交流要縮小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主動關心、親近學生,要與他們交心談心,坦誠相待。如果教師能以親切的語氣隨口叫出一位學生的名字時,他會感到愉悅,尤其是在師生接觸交往的最初階段,教師能很早記住他的名字,更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出乎意外的驚喜。學生會覺得獲得了老師的尊重,對老師的親切感驟增。相反,教師很少叫某些學生的名字,使這些學生處於「被遺忘的角落」,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失落感。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困難要熱情幫助,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在學生身體不適時問噓問暖;在平時交流中,拉拉家常,這些都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 再次,與學生溝通,還應當勤與學生家長聯系,贏得家長的信任 ,有他們配合做工作,效果會很不一樣。 經常和家長電話聯系,特別是當學生請病假在家時,打電話用關切的語氣問問病情好了沒有,什麼時侯能來上課。對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家長會感動,他覺得老師很在意他的孩子,總是在電話里一再的表示感謝。家長會把老師的關心告訴子女,要求他們做出相應的回報。贏得家長的信任之後,工作開展起來就順利的多,家長會配合協助你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工作。 最後,與學生交流時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在與學生交流時,有時,老師一個微笑,一個目光,一句鼓勵,都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波動,對師生關系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應當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如:師生之間多使用「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批評用語把「壞」用「不好」代替、「錯誤」用「不正確」代替等。有的老師能把學生所做過的錯事記得一清二楚,並在學生犯錯誤時一股腦兒翻出,來個「新帳舊帳一起算」。但結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氣,學生則覺得沒面子,非但不服氣,還會來個「破罐子破摔」。教師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學生談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時機,單一的說教與恰到好處的談話方法所帶來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注意談話的技巧,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細節遠不止這些,只要老師能適時、適地的發現和處理好這些細節問題,就會讓學生感覺到你的善解人意、親切友好和平易近人,把你當成知心朋友。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一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教師應正確處理師生間的矛盾 老師和學生長期相處,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運用生活中的事例經常性地指導學生,教育學生尊重老師,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學會採用適當的方式與老師交換意見,還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業,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齊心奮斗著。 我有一個學生,性格比較偏激,在學校獨來獨往,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安排他做衛生值日他也不做,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毛澤東思想這些基礎課他要麼不上,要麼在這些課上看英語、專業課的書。代課老師和班幹部向我反映他的這種情況,我找他多次談心。他說學基礎課沒用,學英語、專業課對將來專升本有用,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上本科,而且聽說,如果是學生黨員上本科有照顧,他要求我推薦他到黨校學習。經過班級評價他的表現是不符合到黨校學習的,在當期的黨校學習名單中沒有他,我明顯感覺到他對老師有了抵觸心理。我經過多方了解知道從小學開始,他就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以農為生的父母對他寄予厚望。然而,高考前夕的一場疾病使他與本科大學無緣,在家人的勸說下才到我們學校上學。一個周六的下午,我看到他在教室看英語書,我走過去先表揚他刻苦學習英語的精神,又隨意的問他教室的環境如何,他說很乾凈。我馬上說「你知道這教室是誰掃的嗎?」他說「值日生唄」。我說「這是入黨積極分子義務大掃除做的。你想入黨、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這非常好,但實際中你以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沒有?」他低下了頭。我說「你想上本科,並為之努力,這值得同學們學習。但你想過沒有上
『貳』 培育良好的師生關系 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也要培育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溝通是非常必要的,在心裡就把師生關系當成朋友來處就很好溝通了
『叄』 如何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
師生關系 是一種很特殊的關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回作為一名優秀的教答師,除了過硬的教學水平,更加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融入到學生中,學會換位思考,真正理解和了解學生。其次,要有耐心,面對犯錯學生時,要充分了解情況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後,要多關系和鼓勵學生,每個學生都有好的一面,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各個方面,多發現他們的好處,並適當的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潛能。
總之,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老師就要更多的關注學生,走到他們中間去,和同學們打成一片,讓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忘記你是他的老師,而是把你當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肆』 如何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
培養和諧的師生關來系應該從教源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去分析。
從老師的角度來書,只有注入了愛生之情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全面地關心學生。當然,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光有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除了學生之間的關系外,師生關系可說是構成了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方面。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關系。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應當是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的關系,應當是一種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的和諧而親密的關系。在師生關系的相互作用中,作為老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尊重、愛護學生;作為學生也應該有積極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伍』 怎樣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書育人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作保證。本文結合本人工作實踐,談談班主任如何與學生搞好關系。 一、讓師生的愛雙向流動,熱愛你的學生,並讓學生喜歡你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引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動力。一般來說,教師對學生的愛,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主動接近學生。 第二層次是:尊重理解關心學生。作為教師,應對學生訴說的小事感興趣;善於用自己的經驗,經常為他們排憂解難;對學生的缺點錯誤,不應輕率下定論,切忌「一碗涼水看到底」;和言善語,不體罰學生,這是師生情感共鳴的層次。在學生的正當需要中,尊重、理解、關心是屬於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只有滿足這種需要,才能發揮「主體」精神,施展自己才能。教育富有人情味,更易於感染、激勵學生,達到培養提高的目的。 第三層次是:激勵、期待,把愛灑向全體學生的心靈。教師應經常利用多種機會表達或流露對每一個學生的信任和期待,用教師深沉的愛去激勵和發掘每一個學生最大潛能。 教師要完成育人的任務,就得使學生喜歡你、親近你,願意聽你的話,也願意向你傾訴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學生最喜歡的教師前五個項目依次為:很幽默,常與學生討論問題;很民主,不過分要求學生;教法新,有創造性;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一視同仁,不偏心。這反映出學生對教育民主、師生關系有更強烈的追求。很多學生希望自己的老師「上課是老師,下課是朋友」。 當然,讓學生喜歡,並不是要教師無原則地遷就學生。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師的要求 在新時期要達到教書育人所必備的良好師生關系,要求教師應具備以下一些優良品質。 在教育中 ,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首先 ,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其次 ,還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水平、專業知識等。再次 ,要注意如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2 .以身作則 ,為人師表 ;嚴於律己 ,平等待人。 3.發揮教學民主。 4 .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這要求教師及時給自己充電,廣泛接受現代信息,包括教育觀念的更新,接受和融合與教書育人有關的各種社會信息和新的學科知識。在當今,「一本書主義」的教師越來越不受學生歡迎。 在師生關繫上,也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應該把握好現代教師的多重角色。他必須是知識的傳授者;嚴格而民主的管理者;心理調節者;學生的朋友和知心人。 大家都願意接受態度和藹而友善的開導。因此,在做學生的心理工作方面,不應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而應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其需要,以朋友的身份開導他們,這樣學生才會在信任的基礎上接受教師的引導。
『陸』 如何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在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內,首先,教師必須具有高容尚的職業道德.其次,還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水平、專業知識等.再次,要注意如下幾點: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2.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嚴於律己,平等待人.3.發揮教學民主.4.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柒』 論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任何情況下不說侮辱學生人格的話,你能當眾體罰學生。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一定要以沉著鎮定、言語文明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即使學生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諷刺,不挖苦,不打擊。學生有什麼錯誤盡量的把學生叫到外面去說,而且談話的聲音不大,還給學生解釋的機會。
教師應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應當主動與學生多交流溝通。教和學的互動是在師生的交流中產生的,但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現象。教師只與個別班幹部和「好」交流,學生只願與喜歡的教師交流。
老師應正確處理師生間的矛盾
老師和學生長期相處,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就需要老師能夠結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運用生活中的事例經常性地指導學生,教育學生尊重老師,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學會採用適當的方式與老師交換意見,還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業,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齊心奮斗著。
老師應當做到言傳身教
老師在與學生的關系中居於主導地位,老師是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教育和影響學生的。當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老師不僅是學生的師表,而且是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因此,老師要恪守師德、嚴於律己,處處作學生的表率。
教師要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大方、幽默、風趣,真誠寬容的良好品質,自覺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素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
拓展資料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性質、多層次的關系體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生命意義的具體體現。
『捌』 如何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新型的師生關系怎麼建立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師自我了解和了解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條件。 教師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據,了解學生則是對學生因材施教的依據。
2. 師愛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 師生關系是社會制度和人際關系在學校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封建社會的師生關系是師道尊嚴,教師有絕對的權威,甚至對學生進行嚴厲體罰,學生也必須絕對服從。
3.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師觀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 正確的學生觀是教師愛生的基礎,而正確的教師觀則是學生尊師的基礎。
4.教師的民主作風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主因素。 教師的民主作風對生關系的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