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師生存狀況的調查

教師生存狀況的調查

發布時間: 2021-02-14 18:33:11

⑴ 教師生存狀況是怎麼樣的,又在提這個永遠說不清的社會熱點,真是說不通

2016年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教師,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神聖的職業,社會對教師期望很高。過去,一提起老師,人們自然就想到辛勤的園丁,彷彿老師就應該無私地奉獻,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教師存在焦慮、煩躁、抑鬱等心理不健康的現象,原因是生活中教師要面對很多的壓力。且看今年最新教師生存狀況報告!

本報告所用數據的調查時間從2016年4月11日開始至2016年6月4日結束。收回在校教師有效答卷417196份,其中,本科教師22435份,高職高專教師13077份,中專教師12888份,高中教師66147份,初中教師144023份,幼兒園和小學教師158165份。調查方式是掛網調查,無抽樣及其檢驗,調查結果僅代表被調查在校教師人群的狀態。以下是報告主要結論。



壓力狀況

八成以上教師反映工作壓力大

「個人財務狀況」是教師壓力首要來源

八成以上教師表示工作繁重

近三成教師處於疲勞狀態

三成以上教師健康狀況差

收入狀況

六成以上教師實際工資收入集中在1001-3000元之間

九成以上教師對實際工資收入不滿意

「家庭負擔重,工資不能完全滿足」是教師對工資收入不滿意的首要原因

九成以上教師認為其工作付出與實際收入不匹配

約四成教師工資三年未上漲

四成教師反映同事之間收入差距大

社會地位感知

近七成教師認為社會不尊重教師職業

八成以上教師認為教師社會地位低

近四成教師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絕對不會再從事教師職業

近五成老師表示不會讓子女從事教師職業

⑵ 誰是老師想了解一下教師的生存現狀。

我媽是教師,反正很辛苦,把老師比作拉住一點不誇張,現在回來得晚還有備課很辛苦

⑶ 誰能提供關於教師職業壓力的調查問卷

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教師生存狀況分析

2005年8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頻道聯合啟動了「2005年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截至2005年9月6日24時,總共有8699名教師填寫了調查問卷。調查完成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採用專業的統計軟體與技術對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並撰寫了本調查報告。 一、教師生存狀況分析 教師生存狀況堪憂,減壓勢在必行 超過8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較大 近30%的被調查教師存在嚴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調查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20%的被調查教師生理健康狀況不佳 超過60%的被調查教師對工作不滿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參考國內外職業健康心理學(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OHP)的研究成果,我們從「工作壓力」、「教師工作倦怠」、「教師心理健康」、「教師生理健康」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五個方面對教師生存狀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A、超過8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較大 以上統計結果表明,有34.6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比較大,兩者加起來佔到了被調查教師的82.2%,說明絕大部分教師都感覺壓力比較大,教師的壓力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必須關注的問題之一。 B、近30%的被調查教師存在嚴重的工作倦怠;有86%的被調查教師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簡稱倦怠(Burnout),是指個體因為不能有效地應對工作上延續不斷的各種壓力,而產生的一種長期性反應,包括情緒衰竭,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情緒衰竭是指個人認為自己所有的情緒資源(Emotion Resources)都已經耗盡,感覺工作特別累,對工作缺乏沖勁和動力,在工作中會有挫折感,緊張感,甚至出現害怕工作的情況。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是指個體會刻意與工作以及其它與工作相關的人員保持一定的距離,對工作不象以前那麼熱心和投入,總是很被動地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成就感低落是指個體會對自身持有負面的評價,認為自己不能有效地勝任工作,或者懷疑自己所做工作的貢獻,認為自己的工作對社會對組織對他人並沒有什麼貢獻。根據國際上這一標準的分類,我們從情緒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三個方面對我國教師的工作倦怠情況進行了分析。 以上統計結果表明,有49.70%的被調查教師人有較明顯的情緒衰竭,只有24.4%的被調查教師情緒衰竭程度較低或者沒有出現情緒衰竭的情況。可以看出,國內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工作中有比較累的感覺,對工作缺乏沖勁和動力,情緒衰竭的程度比較嚴重。這一點,值得教育部門與學校的進一步關注。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玩世不恭維度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3),在玩世不恭這一維度上,有56.10%的被調查教師得分比較高,只有24.40%的被調查教師得分較低。由此可以看出,教師中有超過50%的人對工作不像他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那麼熱心和投入,總是很被動地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或者抱著一種「應付」的心態在工作,有時甚至還會出現不關心教師質量與成效,不關心學生成長的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4)。在所有被調查的教師中,有68.20%的人成就感低落,對工作沒有成就感,只有8.2%的人(也就是說,10名被調查教師中只有1名教師)對自身的評價較高,具有較高的成就感, 認為自己能有效地勝任工作。而一個人在工作是否有較高的成就感,會直接決定個體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在工作中找不著成就感,很難想像他們如何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關於這一點,也值得教育部門、學校與教師關注。 為了對所有被調查教師的工作倦怠情況有一個整個的認識,我們還分別以「一項指標出現工作倦怠」 、「二項指標均出現工作倦怠」、「三項指標均出現工作倦怠」為標准,對所有被調查教師進行了分析。結果如下: 調查結果表明,如果以任何一項指標出現工作倦怠作為標准,有86%的被調查教師出現了工作倦怠。如果我們把「一項指標出現工作倦怠」作為輕微工作倦怠的標准,則有86%的被調查教師至少出現輕微的工作倦怠;如果以「二項指標出現工作倦怠」作為中度工作倦怠的標准,則有58.50%的被調查教師兩項以上的指標出現工作倦怠,也就是說近60%的被調查教師出現了中度的工作倦怠;如果以三項指標均出現工作倦怠為標准,也就是「高度工作倦怠」,則我們可以發現還有29%的被調查教師符合這一標准。 從這一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被調查教師有輕微的工作倦怠,或者說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而有29%的被調查教師,也就是每10個被調查教師基本上有3個出現比較嚴重的工作倦怠。雖然整個教育界對於教師的工作倦怠還沒有高度重視,但是實際上教師的工作倦怠情況已經非常明顯,教育部門與學校很有必要馬上採取措施來幫助教師治療與預防工作倦怠,以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心理健康、生理狀況

C、心理健康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6),有38.50%的被調查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只有28.80%的被調查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好。國內現在正在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從調查結果來看,有近40%的被調查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教師如何去培養心理健康的學生?我們又如何能保證這批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因此,在我們推行教育與教學改革的同時,必須高度關注教師的心理狀況。 D、生理狀況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7),有49.20%的被調查教師的生理狀況比較好,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還有20.70%的被調查教師的生理狀況不是很理想,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採取措施來確保教師的生理健康,包括,定期體檢,組織教師參加體育活動等。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不同人群的分析結果

二、不同人群的分析結果 緩解教師職業壓力,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重點應該關註: *男性教師 *江蘇、上海與山西等省市是國家應該關注的重點區域 *與大學、小學相比,更應該關注初中與高中的教師,尤其是初中的教師 A、更大比例的男性教師反映壓力較大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應該會有更大比例的女教師反映工作壓力較大。調查結果剛好與我們平時的這一經驗相反,在所有被調查的男教師中有73.00%的男教師反映有較大的職業壓力或者心理健康問題,而在所有被調查的女教師中只有69.40%的女教師反映有較大的職業壓力或者心理健康問題。從這一結果可以看出,我們在關注教師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應該更關注男性教師,給男教師更多的幫助與支持。 B、江蘇、上海和山西等地有更大比例的教師反映壓力較大 我們對一些主要省、自治區與直轄市的調查結果進行了排序,結果發現反映壓力較大人數比較最高的三省市依次為:江蘇、上海、山西。緊跟其後的依次為:廣西、浙江、湖北、廣東、天津、山東、福建。排在最後三名的省市依次為:安徽、湖南、河南。 C、不同類型學校教師 以上統計結果表明,有75.60%的被調查初中教師與72.50%的被調查高中教師反映壓力較大,這個比例要明顯高於小學與幼兒園、中專與本、專科學校反映有工作壓力教師的比例。因此,關注教師生存狀況應該重點關注高中與初中的教師

減壓勢在必行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關鍵

三、減壓勢在必行,管理是出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是關鍵 A、壓力源 減壓勢在必行,管理是出路 管理進步一小步,教師生存狀況改善一大步 教師為什麼會感覺壓力很大?為什麼部分教師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對中國教師來說10種最主要的原因依次為: 調查結果表明(見上表),造成中國教師生存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可以劃分為:薪酬與回報(包括工作得不到客觀、公正的回報;工作缺乏成就感;經濟負擔);管理制度與體系(包括規章、制度與要求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被動地適應單位各種改革;工作得不到領導的理解與支持);績效管理(包括過多僵化的考核與評比;負擔過重);社會環境(包括社會地位不高;學校與家長過分關注學生的分數)。因此,提高教師的生存狀況也必須從這四個方面下手,包括:一、對教師的能力與業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在職位評價與業績評價的基礎上確定教師的薪酬,建立一套總體薪酬回報體系,在提高對教師物質回報的同時,關注教師的工作體驗;二、重新梳理學校管理的業務流程,吸引教師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為教師各項工作的開展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三、借鑒企業的做法,在教育系統中引進績效管理體系,給教師制定SMART的工作目標,並通過適當的指導、反饋來為教師提供支持;四、改變教育的觀念,注重學生勝任特徵(Competency)的培養,而不要過分關注學生的分數。 B、加大培訓力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學生需要教育,教師更需要教育 雖然中國教師的生存狀況不佳,存在較大的職業壓力與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他們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又缺乏了解;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壓力;很大一部分教師在遇到壓力的時候,都是採用「逃避」「迴避問題」「消極等待」等策略,這就使得教師的生存狀況一步步在惡化,要改變中國教師的生存狀況,我們就必須去改變這一現狀,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培訓與支持。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14),有21.60%的被調查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不太了解,而只有10.60%的被調查教師了解心理健康知識。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就讓他們很難根據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採取對應的措施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們很有必要給教師提供心理健康知識方面的教育與培訓,以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應對壓力的方式

雖然中國教師的職業壓力很大,但是並沒有正規的渠道教會他們怎麼去應對壓力。而根據國外的研究成果,壓力是動力,還是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如何去應對。結果表明(見圖15),23.70%的被調查教師並不了解應該如何去應對壓力,有67.10%的被調查教師雖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卻是通過非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只有9.20% 的被調查教師是通過正式渠道了解到的。可以說,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做得非常不夠,教育部門與學校很有必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通過正規的渠道與方式為教師提供「如何應對壓力」「壓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以幫助教師去有效地應對壓力。 面對壓力,中國教師是如何去應對的?調查結果表明(見圖15),只有16.80%的被調查教師會去「積極解決問題」,而絕大部分被調查教師,要麼是「尋求社會支持30.60%」,要麼是「逃避25.30%」、「迴避問題11.90%」或者「消極等待15.40%」,而這些方式可能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教育部門與學校有必要去教會教師如何去應對壓力,以把壓力的負面效應降到最小化。 C、提高管理水平 教育管理,切忌殺雞取卵

要改善教師的生存狀況,必須有領導的重視,實際情況如何呢?調查結果表明(見圖16),大部分被調查教師(91.80%)認為,領導並沒有重視教師的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問題。很大一部分學校的領導僅僅關注「學生的分數」,到頭來反而忘記了「學生的分數」取決於「教師」,盲目地關注分數,而不關注教師,最後只會取得適得其反的結果。學生是學校的客戶,教師同樣也是學校的客戶,只有100%教師滿意,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才能讓社會對教育100%滿意。要提高教育的質量,我們必須高度關注教師,為他們創造一流的條件與氛圍,為他們工作的開展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穩定」「持續」地發展。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不能減負但可以減壓

小結: 不能減「負」,但可以減「壓」 不能減負,但是減壓,根據國際上最新的研究結果,可以把對人的工作有影響的因素劃分為兩類:「要求」與「資源」。當「資源」能滿足「要求」時,任職者應該可以圓滿地完成他們的工作,而當「資源」不能滿足「要求」時,則任職者會產生職業壓力,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所以,從管理的角度,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讓「資源」能滿足「要求」。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的資源;使要求更合理化;變「要求」為「資源」等多重渠道來讓任職者的「資源」能滿足「要求」。 培養出色人才,這是我們對教師的硬要求,這些硬要求我們絕對不能降低,而且會逐步提高,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為教師提供資源」、「通過管理變要求為資源」與「使要求更合理化」來幫助教師更高效地完成他們的工作。比如說,很多老師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不可否認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但是也有可能是教師的「時間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如果我們能夠為教師提供時間管理方面的培訓,也許我們可以在不減少工作量的同時,縮短他們的工作時間,這個時候我們給他們提供的「時間管理培訓」就是我們向他們提供的一種「資源」。再比如,現在很多學校都要求教師學習計算機操作,這是我們對教師的「要求」;如果我們能夠給教師提供計算機操作方面的培訓,給他們配備相應的硬體,等他們掌握計算機操作之後,可以通過網路檢索資料,分享信息……,我們對他們的「要求」就可以轉化為他們的「資源」了。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不減「負」,而通過「提供資源」、「變要求為資源」、「使要求更合理化」等多重方式與渠道來為教師減「壓」。這是我國教育系統改善教師生存狀況值得嘗試的一條思路。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助力教育改革 選:現在很多學校並沒有重視教師的選拔,或者在選拔的時候僅僅關注候選人的知識、技能是否達到了學校的要求,忽視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候選人是否願意做教師,是否適合做教師?最終的結果是,選出來的人具備相應的知識與技能,但是並不喜歡教師事業,工作的時候「身在曹營心在漢」,在這種情況,我們如何去談為教育做貢獻,如何來保證教學的質量。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有必要引進現代人才招聘與選拔系統,建立教師的勝任特徵模型,並採用包括「心理測驗」、「結構化面試」、「情境模擬」、「工作樣本」等多種方式來提高人才選拔的質量,確保挑選出一批「懂業務」「愛教育」的教師。 育:學生需要教育,教師更需要教育,更需要培訓與開發,包括一些技能的培訓,比如時間管理,管理上級,人際溝通、問題解決等方面的技能;潛能的開發,比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教育系統和學校有必要通過培訓與開發需求分析,來建立現代化的學校培訓體系,為教師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 用:我國教育系統長期以來採用的是「經驗」管理,整體的管理水平仍然比較低下。要進一步推進教育改革,有必要強化教育系統的管理體系,在管理的過程中,借鑒企業的做法,引進現代的績效管理體系,通過「目標設定」——「指導、反饋」——「績效考核」——「獎勵開發」的良性循環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 留:這幾年教師的待遇雖然有所提高,但是與社會整體水平相比,還是偏低。教育系統與學校一方面應該考慮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待遇水平;另一方面也應該重視現代化薪酬管理體系的建設,以確保薪酬系統的公平、公證性。此外,在重視物質激勵的同時,學校有必要通過組織文化建設、組織氛圍建設、精神獎勵等多重渠道來為教師提供全方位的回報。 調查說明: 「2005年中國教師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調查採用網上自願匿名填寫的方式收集數據,因此不能代表所有教師,對於上網比例少的教師來說並不具備代表性。盡管採取了多種措施過濾不合理數據,但是仍然有可能包含了某些精心製作的假數據。調查採集樣本的分布並非十分均勻(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城市和發達省份),對某些參加者較少的地區,本調查數據可能不具有代表意義。

⑷ 「四川農村教師生存狀態調查及分析」第34頁的最後一行是什麼~謝謝~!!

這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的工資水平在當地處於中等水平。

⑸ 教師的生存現狀您認為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是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
(遠的不說,說說那個彈丸之國日本吧 他們國家的教師是極其受尊重的!也因為這樣,他們國家的教師也是極其難以取得的一個職位)
其次就是國家對教育行業的投入跟關心!~
(國家每年投入的教育資金有多少,跟以前所佔國家資金比例怎麼樣,又有多少落實!~?為什麼現在上學的學費仍是那麼高??)
還有就是教師的工資待遇跟福利
(教師,教書育人,那麼國家給這個辛勤的行業的待遇跟他們的勞動有多少符合)
最後也得指出教師的「為人師表」,所以國家在教師的聘用方面也得有正規先進的思想
(教師,不僅要教書本知識,也要有意無意的教學生們怎麼做人!我過古代就多老師極其尊重,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所以老師必須是一個合格的老師才能勝任老師)

⑹ 求一篇關於當前中國農村小學教師生存現狀及對策的調查問卷

每周課時多少?復
住房條件如何制?
醫療保障條件如何?
職業病防止情況如何?
年薪多少?按時發放多少?
師生比例多少?
課時相同的一線教師與領導管理人員勤雜人員比例多少?
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發生沖突時不論原因都是教師的錯?
教師被學生及學生家長欺負(毆打)校領導壓制教師的理由是什麼?
教師投訴校領導,甚至教育主管部門,有什麼結果?

熱點內容
高校師德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22 14:04:49 瀏覽:565
五好教師下載 發布:2025-07-22 12:37:05 瀏覽:729
師德考細則 發布:2025-07-22 11:58:05 瀏覽:453
熱鍵沖突怎麼辦 發布:2025-07-22 11:43:10 瀏覽:557
猥褒怎麼念 發布:2025-07-22 10:21:39 瀏覽:456
教師技能大賽方案 發布:2025-07-22 09:15:41 瀏覽:92
師德模範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2 07:53:42 瀏覽:25
考個教師 發布:2025-07-22 06:50:45 瀏覽:523
課堂點睛五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22 06:25:33 瀏覽:783
教師角色定位 發布:2025-07-22 05:21:38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