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暑期支教活動

暑期支教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3-04 05:00:05

1. 大學生暑期15天的支教,意義在哪裡

1、公益和志願者精神是讓大學生涯得以完整的一劑「良葯」。公益和志願者精神,只能通專過實屬踐去習得。在公益行動中,大學生將更加懂得愛與被愛、懂得現實與理想、懂得純真與感動、懂得責任與堅守、懂得團隊與寬容。

2、改善農村兒童的教育狀況,通過輸送年輕優質的師資,實踐創新的教育方法,幫助農村兒童接受更適合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持續推動教育公平。

(1)暑期支教活動擴展閱讀:

支教的環境

我國基本國情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高中地理課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體,前句話需改為「地小物稀」,又因各地自然和社會條件不一,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政策原因,讓物質分配極為不均衡,貧富差距較之以前擴大許多,部分地區「富顯闊,貧求生」,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導。

作為去到異地支教的志願者,首先需要具備生存自理和溝通能力,其次具備教學能力,能長期忍受在艱苦、孤獨的條件下從事教育的毅力和能力,切忌盲目沖動和缺乏理智。

2. 暑期支教

可以詢問本校的校團委,進行組織。個人組織可信度不高。

3. 支教活動主題

LZ可登陸網路支教吧,裡面匯集了5月暑期支教信息,同時還有支教日誌和心得體會。

4. 社會在職人員如何參加支教活動

參與的來方式

一)官自方組織:共青團、學校等機構組織。
1、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
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是由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的青年志願服者扶貧接力計劃全國示範項目。它採取公開招募的方式,每年在全國部分重點高校中招募一定數量具備保送研究生資格,以志願服務的方式到國家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學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同時開展力所能及的扶貧志願服務。服務期滿後,由下一批志願者接替其工作,形成"志願加接力"的長效工作機制。
由此衍生有:碩師計劃、研究生支教團

2、高校社團組織的暑期支教
利用暑假休息時間,到貧困地區開展支教助學互動活動,詳請參與各高校社團活動表。

參與方式:詳情關注團委、學校官方網站。

二)企業組織
企業為體現社會責任,或公益營銷開展的支教互動活動,具體開展時間和方式,因企業不同,而方式有所不同,一般為送教,送硬體等,如:雪佛蘭紅粉筆計劃、愛普生愛心課堂計劃等。
參與方式:關注網路宣傳,一般在新浪、天涯等主流媒體會有專題活動頁面。

三)支教組織
參與方式:關注該支教組織網站。

四)個人行為:自行去到支教學校。
參與方式:關注網路需支教老師學校,通過自行聯系協商,約定支教時間和方式。

5. 你對大學生支教活動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

作為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它既是大學生增知識、長才幹、受教育的最佳途徑,也是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提高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環節,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又是滿足大學生渴望健康成長的需要。因此,有組織有計劃地讓青年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活動,實現了教育與社會生活、社會實踐的結合,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最直接、最生動的形式,解決了許多在校園、在課堂不能解決的問題和矛盾。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自20世紀印年代在全國各高校普遍實行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普及、發展、改革.已經越來越受到國家及社會各個階層的重視。團中央、全國學聯已明確提出要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還存在較多問題,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社會實踐活動的持續開展,影響了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尋求合理的解決對策,對推進實踐活動在深度和廣度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本文就社會實踐當中的暑期支教活動之一分支進行研究,在探討大學生暑期支教活動存在問題及成因的同時結合實際提出改進措施。一、 暑期支教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 支教時間過短,脫離實際,活動流於形式大學生暑期支教活動的目的是支援基層教育事業的同時,為自身接受實際鍛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但是,部分支教活動還存在脫離實際的現象:有的打著支教山區的招牌投入較多資金,但是支教時間卻只有一周左右,時間較短,不能夠真正的做到給孩子們真正接觸、傳授知識;還有的沒有進行認真的組織動員和檢查驗收,只要交一份學校證明即可等等。這些現象違背了大學生支教活動的要求,偏離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宗旨,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流於形式。2. 重策劃、輕實施,內容形式單一大多數暑期支教活動都會進行精心的策劃,針對社會實踐活動制定一系列的文件、規定。然而,過於重視對活動的策劃,忽視了活動的實際運作,以及對支教地點的實際了解考察。這就導致了一方面,沒有結合學生所學知識特長、技術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出有效可行的支教計劃,以形成既對提高基層教育有益、又能提高大學生交際能力、創新能力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另一方面,一部分支教活動形式過於傳統單一,缺乏創新。很多大學生的支教活動還局限於支教掃盲、政策宣傳、生產勞動等形式,缺乏向縱深方向發展的改革與創新,不能滿足新時期大學生能力提高的需要,缺乏通過實踐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寬廣途徑。3. 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建設不足社會實踐要真正實現使雙方受益,必須建立相對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而支教活動作為其中一種特有形式,更應該建立長期穩定的支教基地。一方面,由於不注重「互惠互利、雙向受益」的原則,只考慮學生是否得到了實際鍛煉,計劃是否得以順利完成,沒有充分考慮是否滿足了當地學生的需要,是否對社會基層教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是否給孩子和農民帶來了新的知識和信息,最終失去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外部支持。另一方面,由於沒有穩定長期的社會實踐基地,大學生需要花大量精力自己尋找支教場所,不能夠長期有效的對困難地區的孩子進行長期的幫扶教育,從而使支教活動喪失了一定的意義。有的只好到父母所在學校開一張證明.以應付學校的檢查。這樣的情況對大學生暑期支教活動的開展是極為不利的。4. 計劃性和制度不夠完善,經費、資源缺乏保障由於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現實意義認識不足,大學生社會實踐缺乏計劃和完善的制度。除了團委和各院系外,其他部門因缺乏計劃和制度依據而不夠重視。特別是教學管理部門表現冷淡,沒有把社會實踐納人教學計劃中進行統一組織安排,也沒有擺上工作的重要日程,缺乏齊抓共管、分工協作的機制。導致用於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經費不足,難以滿足學生社會實踐的需要。由於資金限制.僅有很少的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影響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際效果,使社會實踐活動缺乏廣泛性和普遍性。暑期支教活動作為其中一種特有形式,也受此影響較大,許多貧困山區由於經濟原因,很難提供支教活動所需的資源保障。二、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對策和建議1. 提高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進而加強對支教活動這一活動形式的重點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我國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要正確認識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要認真組織、加強領導。要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對自身發展的意義,大學生要通過自身的體驗,使自己對社會的了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深入地了解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了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對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充滿信心。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激發大學生艱苦創業的精神。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要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得到深入開展.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的領導。形成大學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的長效機制,促進本校支教活動的更好開展;以加強校內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的管理,擴大對外交流的影響力。2. 建立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政府宏觀管理機制大學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的保障、管理、考核、激勵約束機制需要依靠政府、高校及學生管理部門的力量共同構建。一是建議國務院提出要求,促進各級政府、社會、企業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大學生社會實踐社會化。二是建議教育部把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納入到對學校進行評估的觀測點。三是建議高校把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納入高校的教學計劃,作為—個必修課進行考核,考評結果存入學生檔案,對社會實踐的指導教師也應像擔任其他學科教學的教師一樣計算工作量,並納入教師晉職晉級體系;對學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任務,結合學生的專業和單位的實際情況,確保學生能按時高質量的完成任務,使學生能真正學到東西。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四是能夠真正的為邊遠、貧困地區的基層教育帶來有效的建設發張。3. 廣泛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基地建設要調動政府、學校和社會多方的積極性,本著共建共享的原則,從全社會關心教育、重視教育,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建設支教社會實踐基地,為使大學生有效安排好學習期間與假期的支教實踐活動,必須建立一批穩定的實踐基地。基地建設要長期有效性,讓學生能夠與所建基地保持長效聯系,從而克服短期支教所帶來的弊端。4. 拓寬經費投入渠道,保障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得以順利開展首先,政府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劃撥專項實踐經費。其次。各高校應根據實踐活動的計劃安排,劃撥比較充足的經費。學校要在社會實踐活動經費籌措方面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要從單一撥款的方式轉變為撥款、項目合作和尋求社會贊助等綜合方式,逐步改變社會實踐經費緊張的局面。學校要組建一些社會實踐服務實體,這些實體以科技服務和勤工助學為主要內容,積極吸收廣大師生員工的參與。社會實踐服務實體既可以作為師生實踐的舞台.又可以積累資金。為社會實踐活動提供物質支持。再次,高校應該發揮自身的科研優勢和創新人才優勢,在活動中引進社會化機制,積極接受社會捐助。5. 積極發揮青年志願者的作用,擴大社會影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代表的是青年志願者的形象,志願者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個稱號。而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如今的大學生志願者可以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展示新時期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大學生可以通過青年志願者活動和公益性活動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幫助,推進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理解與共存。可以通過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社會提供服務,形成互幫互助的社會風尚。通過廣泛深入的支教實踐活動,可以使大學生看清社會教育問題、思考相應的解決方案、練就解決問題的本領,為今後在教育事業的開拓創新、積極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6. 關於大學生暑期支教

大學生志願者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特長,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對中小學生進行學業輔導,幫助中小學生在暑假期間能正常地接受知識的熏陶。他們還根據部分中小學師資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狀況,通過組織觀摩課、公開課、集體培訓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提高農村地區教育水平。

7. 想趁著暑假去參加暑期支教活動,有什麼好的活動嗎

現在網上有好多去山區支教的活動可以搜下西部愛心公益網或者攀藤網回等查找更多的相答關支教的最新信息,我最近看到一個「向黔進」攀藤暑期支教活動招募,看著挺不錯的,已經報名准備參加了,其實你也可以了解一下,挺不錯的,都是針對大學生暑期支教的

8. 大學生在暑假期間進行的支教活動是否值得提倡你怎麼

我認為支教活動還是值得提倡,大學生利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 ,為山區孩子奉獻自己的回愛心,也體答現了大學生自身的價值,只是現在的指教活動越來功利化不再單純,但是作為大學生的我還是挺樂於支教的,不用管太多,認真給需要幫助的孩子一些幫助與指導就很欣慰。

熱點內容
宮頸多久查一次 發布:2025-07-13 09:36:59 瀏覽:682
逆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09:16:35 瀏覽:476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
英語考公務員 發布:2025-07-13 05:54:03 瀏覽:243
2017全國一卷語文題型 發布:2025-07-13 05:12:55 瀏覽:652
教師尿褲子 發布:2025-07-13 03:39:22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