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4步驟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4步驟

發布時間: 2021-03-05 20:42:11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 教師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 首先,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教師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任何情況下不說侮辱學生人格的話。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一定要以沉著鎮定、言語文明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即使學生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諷刺,不挖苦,不打擊。 我在剛開始做輔導員的時候就有過這方面的失誤。曾經因為一個女生在課堂上講話,我把她叫到辦公室批評了有半個小時,結果該女生在辦公室嚎啕大哭,弄得我又被動又緊張,把整個初衷搞砸了。這件事每次想起來我都非常的後悔,不就是在課堂上講話的了嗎,有必要如此大動肝火嗎。後來我改變了和學生談話的方式。學生有什麼錯誤盡量的把學生叫到外面去說,而且談話的聲音不大,還給學生解釋的機會。 其次,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現代教育是對人綜合素質的培養,文化課不再是衡量學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標准,所以當學生發展非主流的興趣愛好時,只要是健康的,教師就應該積極鼓勵,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 我班有個學生,有一段時間經常的請假,說是身體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發現他根本沒有病,他在說謊,後來在我的一再追問之下才講了實話,原來是要准備參加一個歌唱比賽,我當時就說,這是好事啊,我支持。還找我們系的聲樂老師幫他指導。他知道我支持他以後就不一樣了,請假次數減少了許多,每次參加歌唱比賽都會高興的告訴我,讓我幫他出主意,我也經常的鼓勵他。他參加了多次的比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再次,老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情感。大學生有豐富的情感世界,他們很重視師生、同學、朋友、親人之間的情感,特別是男女同學之間的情感。作為老師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學生的情感問題。而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對待情感問題,讓學生保持清醒頭腦,使這種珍貴、純潔的情感向著有利與生活、學習,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教師應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應當主動與學生多交流溝通。教和學的互動是在師生的交流中產生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現象。教師只與個別班幹部和「優等生」交流,學生只願與新分配來的青年教師交流。教師在上面講,講完了就走,學生做完筆記就算完成了任務。 首先,教師同學生交流溝通時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大學時期是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並趨向成熟的階段,他們思想活躍。而每個學生又有天賦條件差別,家庭環境的差別,他們的學習動機、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更有一些因家庭不幸,失去了親情,性格扭曲的,或是因社會不良影響染上惡習的。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特殊的世界,這就要求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班上有個學生成績很差,大一開學初經常曠課、遲到,平時沉默寡言,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後來通過同他家人聯系,才得知他的父親早在他六歲時就去世了,母親又改嫁了,他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生活費和學費都是村裡人湊的。了解情況後,我認為他不好好學習可能與他的家庭有關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談心,從感情方面開導他,感化他,關懷他。慢慢地,這位同學開始發生了轉變,下半個學期遲到、曠課現象逐漸減少,上課的狀態有了較明顯的好轉,也開始關心班集體,積極參加班上的活動,各方面表現都有了進步。 其次,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同學生交流要縮小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主動關心、親近學生,要與他們交心談心,坦誠相待。如果教師能以親切的語氣隨口叫出一位學生的名字時,他會感到愉悅,尤其是在師生接觸交往的最初階段,教師能很早記住他的名字,更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出乎意外的驚喜。學生會覺得獲得了老師的尊重,對老師的親切感驟增。相反,教師很少叫某些學生的名字,使這些學生處於「被遺忘的角落」,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失落感。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困難要熱情幫助,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在學生身體不適時問噓問暖;在平時交流中,拉拉家常,這些都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 再次,與學生溝通,還應當勤與學生家長聯系,贏得家長的信任 ,有他們配合做工作,效果會很不一樣。 經常和家長電話聯系,特別是當學生請病假在家時,打電話用關切的語氣問問病情好了沒有,什麼時侯能來上課。對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家長會感動,他覺得老師很在意他的孩子,總是在電話里一再的表示感謝。家長會把老師的關心告訴子女,要求他們做出相應的回報。贏得家長的信任之後,工作開展起來就順利的多,家長會配合協助你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工作。 最後,與學生交流時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在與學生交流時,有時,老師一個微笑,一個目光,一句鼓勵,都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波動,對師生關系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應當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如:師生之間多使用「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批評用語把「壞」用「不好」代替、「錯誤」用「不正確」代替等。有的老師能把學生所做過的錯事記得一清二楚,並在學生犯錯誤時一股腦兒翻出,來個「新帳舊帳一起算」。但結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氣,學生則覺得沒面子,非但不服氣,還會來個「破罐子破摔」。教師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學生談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時機,單一的說教與恰到好處的談話方法所帶來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注意談話的技巧,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細節遠不止這些,只要老師能適時、適地的發現和處理好這些細節問題,就會讓學生感覺到你的善解人意、親切友好和平易近人,把你當成知心朋友。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一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教師應正確處理師生間的矛盾 老師和學生長期相處,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運用生活中的事例經常性地指導學生,教育學生尊重老師,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學會採用適當的方式與老師交換意見,還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業,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齊心奮斗著。 我有一個學生,性格比較偏激,在學校獨來獨往,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安排他做衛生值日他也不做,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毛澤東思想這些基礎課他要麼不上,要麼在這些課上看英語、專業課的書。代課老師和班幹部向我反映他的這種情況,我找他多次談心。他說學基礎課沒用,學英語、專業課對將來專升本有用,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上本科,而且聽說,如果是學生黨員上本科有照顧,他要求我推薦他到黨校學習。經過班級評價他的表現是不符合到黨校學習的,在當期的黨校學習名單中沒有他,我明顯感覺到他對老師有了抵觸心理。我經過多方了解知道從小學開始,他就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以農為生的父母對他寄予厚望。然而,高考前夕的一場疾病使他與本科大學無緣,在家人的勸說下才到我們學校上學。一個周六的下午,我看到他在教室看英語書,我走過去先表揚他刻苦學習英語的精神,又隨意的問他教室的環境如何,他說很乾凈。我馬上說「你知道這教室是誰掃的嗎?」他說「值日生唄」。我說「這是入黨積極分子義務大掃除做的。你想入黨、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這非常好,但實際中你以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沒有?」他低下了頭。我說「你想上本科,並為之努力,這值得同學們學習。但你想過沒有上

❷ 如何建立良好 的師生關系

北省邢台縣皇台底中學 王玉鳳
在現代教育教學中,處於主體地位的是學生,而教師不在處於中心,只能發揮主導地位。可見師生關系的建立很重要,作為教學的兩個主體因素:教師與學生,一個教,一個學,是教學的兩條主線索,師生關系如何?將影響著一切有關的教育教學活動,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下面淺談我的幾點見解。
一、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起來。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的觀點,形成了現代教育思想模式。作為教師必須接受思想的轉變,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體系中,教師是教育者,領導者、又是服務者,學生是受教育者,被領導者、又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要高度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熱愛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另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他們又是不成熟的,需要教師給予引導和幫助。因此,學生又必須尊重教師。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關鍵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怎麼樣,包括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所以,兩者的有機結合至關重要。教學中在教與學的同時。應時刻牢記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二、樹立教師威信使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對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以往的教育者、樹立教師威信,都是靠行政手段建立的,表面上你對學生施加壓力,其實,反面上是增加學生的反抗心理,教學效果逐漸減退,而真正的教師威信,我覺得它必須是依靠教師素質和教育水平來建立的。教師素質即作為教師這個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特殊性格,包括童心、公正感、自製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保持一顆「童心」,從學習,生活到思想上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僅可以了解學生,而且樹立了教師威信,教師對待學生,不論學生背景如何,都需要堅持公正,一視同仁。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學生的「頂撞」或「冒犯」,作為一個人民教師,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身份,不允許也沒有權利對學生發脾,以至做出失去理智的情感發作。只要樹立了教師威信,就可以使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從而融洽師生關系。
三、加強師生交往,從中了解學生。沒有深入到學生中間經常與學生交往,就無從產生親密無間的關系。首先,師生交往最大的目的是從中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建立適當管理學生的方案措施,從而融洽師生關系,達到促進教學的作用。面對剛接手的新班級,一開始由於學生了解不多。所以,許多工作開展起來存在困難,因為相互不了解就是最大的障礙。逐漸一個多星期過去,我開始進入狀態了,學生一下課,總喜歡與我談心,從中我逐漸了解了學生,現在基本上對學生都有相互對立的管理措施。
師生之間要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一般要經歷「接觸、親近、共鳴、信賴」四個步驟,與學生交往的態度,一定要親切和藹,富於耐心。其實,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交往,其中,允許包含教師的脾氣發泄。師生交往關鍵在於堅持,教師如果能堅持到底,學生必會信賴教師,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只要擁有一顆真誠的愛生之心,學生對你只能是尊重與敬畏,真正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得以建立。

❸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於:1、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2、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專3、促進教育教屬學活動的順利進行;4、提高教育教學效果;5、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4、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

❹ 教育學教師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了解和研究學生、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正確處理師生矛盾等。

1、了解和研究學生

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談話,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個性、興趣、知識水平、學習態度和方法、身體狀況等,以便更好地教育學生。

2、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師應牢固樹立民主思想,熱愛所有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公正地處理問題,用更為寬容的態度去接納學生的獨特個性行為表現,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

3、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一般師生之間的聯系與交往要經歷四步:接觸—親近—共鳴—信賴。

4、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難免發生矛盾。教師要善於駕馭自己的情緒,冷靜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視自身的問題,敢於作自我批評,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釋等。



(4)建立良好師生關系4步驟擴展閱讀:

師生關系的禁忌:

1、忌冷漠無情。教師首先應該意識到,對學生的冷漠無異於否定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師常常被稱為是人類最崇高的職業,因為他們擔負著把人類創造的文明傳授給新一代的神聖使命。

學生在渴求知識的年齡,對老師的期望和信任,某種意義上不亞於對親生父母,這就決定了師生之間的交往離不開情感。

2、忌傲慢與粗暴。教師更不能對學生傲慢和粗暴。只有缺乏修養的教師才會表現出這些行為。傲慢的教師原本想顯示自己如何有能耐,然而真正的能耐是由學生感受到的,而不是自己標榜和炫耀的。教師的粗暴也許能暫時鎮服學生,但是這種方法永遠不可能征服學生的心。

❺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發揚教育民主;

5.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❻ 談談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好壞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處理好師生關系就成為教育成敗的一個關鍵。
一、教師的師生觀
1.如父子嗎?許多教師都存在著師徒如父子的錯誤教育觀念。而這種觀念是
封建社會形成,認為學生與老師之間如父子關系一般,隨便可以打罵。但是當今社會,如果還存在這種觀念,師生之間怎能和諧融洽呢?又怎能接受教育呢?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概念也要進步,作為現代教師更應該進步,應樹立社會主義的教育觀念,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2.何看待老師。小學生喜歡的教師是: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學生,態度親切、
二、打開心靈的鑰匙
尊重與信任,在這點上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是如此。只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 相信學生、 熱愛學生,激發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去努力,最終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的學生。
三、師生關系的意義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施教的重要條件。叫司要達到教育培養學生的目的,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積極的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親密合作,是調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的一種內驅力。如果師生關系緊張,互不關心,雙邊活動就難以進行。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是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優良教風和學風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具體表現雜教育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教師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備課,採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既滿腔熱情又嚴格要求的優良教風;學生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 刻苦學習、 勤於思考、 虛心求教的優良學風,都有賴於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可見,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沒有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師生關系是現代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任務和作用不同,但在政治上 、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師生的目標也是一致的,教師為社會培養接班人而工作,學生成為合格的接班人而學習。師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可見,現代師生關系是一種尊師愛生、 民主平等、 團結互助的新型人際關系;是一種久遠的、 使人終身留戀的美好的人際關系。
四、師生關系的表現
師生之間的關系表現形式是多方面,而且各種形式之間四互相制約、 影響的。
師生間的組織關系和工作關系。師生間的組織關系是由學校的機構職能決定的,學校時候專門培養人的教育機構。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構成了學校組織關系的基本內容。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組織關系在不同社會制度和教育思想指導下,其性質是不同的。如封建社會受等級制度所控制,師生的組織關系四一種宗法關系,學生對教師必須服從;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強調個性解放,以兒童為中心,貶低和否定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社會主義里學校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職能和教育過程規律反映,故而它既主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強調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師生之間工作關系,是由學校機構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形成的關系。而該關系是由工作目的所決定的。當某一工作目的確定後,教師和學生便在其工作關系的維系下開始活動。這種活動,既受叫司和學生主觀態度的影響,又要受各方面能力水平所制約。如教師的教育能力、 教學水平、 職業道德等,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 思維水平、 個性心理特徵等。所以,師生之間良好工作關系的建立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率。
師生間人際關系和心理關系。師生間人際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一種關系。這種人際關系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直接交往而建立起來的。之所以把其作為主要關系,並不在於其關系的本身,而在於教育過程所產生的效益。要形成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教師就要真誠地關心、 愛護、 理解、 鼓勵學生,以達到感情上的融洽。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更多的是一種心理關系的體現。師生之間始終存在著思想、 情感、 興趣、 愛好等心理活動的雙向交流。通過這種交流,師生之間可以建立起友好、 理解、 親近、 依戀的心理關系,形成有利於教育活動的心理環境。所以,要創造條件,加深師生之間的了解、 縮短師生之間心理上的距離,從而建立起真誠的師生關系。
五、建立良好的尊師愛生關系
尊師愛生是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徵。尊師愛生關系不僅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建立良好的尊師愛生關系是師生的要求,也是師生的責任。
尊師,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尊重教師的勞動。其次,要求學生能夠尊重教師的人格和尊嚴。得到學生的尊重是教師的一種最大需要和滿足。教師也會有缺點和犯錯誤,但學生應該通過正當途徑誠懇地提出意見,決不允許嘲笑、 諷刺、 挖苦教師。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懂得尊師是人類的美德。
愛生。這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直接體現。

❼ 論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 教師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任何情況下不說侮辱學生人格的話,你能當眾體罰學生。教師在與學生談話時,一定要以沉著鎮定、言語文明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即使學生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諷刺,不挖苦,不打擊。學生有什麼錯誤盡量的把學生叫到外面去說,而且談話的聲音不大,還給學生解釋的機會。

  2. 教師應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應當主動與學生多交流溝通。教和學的互動是在師生的交流中產生的,但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現象。教師只與個別班幹部和「好」交流,學生只願與喜歡的教師交流。

  3. 老師應正確處理師生間的矛盾

    老師和學生長期相處,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就需要老師能夠結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運用生活中的事例經常性地指導學生,教育學生尊重老師,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學會採用適當的方式與老師交換意見,還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業,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齊心奮斗著。

  4. 老師應當做到言傳身教

    老師在與學生的關系中居於主導地位,老師是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教育和影響學生的。當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老師不僅是學生的師表,而且是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因此,老師要恪守師德、嚴於律己,處處作學生的表率。

    教師要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大方、幽默、風趣,真誠寬容的良好品質,自覺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素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

拓展資料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性質、多層次的關系體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生命意義的具體體現。

熱點內容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
一年級數學競賽試題 發布:2025-07-12 06:54:47 瀏覽:673
自己班主任 發布:2025-07-12 06:37:42 瀏覽:926
場合英語 發布:2025-07-12 06:32:53 瀏覽:782
物理的應用題 發布:2025-07-12 06:29:51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