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春泥計劃總結
① 春泥計劃,春泥代表誰
代表的就是關心青少年的成年人,借用「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典故,起名春泥計劃的意義就是關懷愛護青少年
1、公益和志願者精神是讓大學生涯得以完整的一劑「良葯」。公益和志願者精神,只能通專過實屬踐去習得。在公益行動中,大學生將更加懂得愛與被愛、懂得現實與理想、懂得純真與感動、懂得責任與堅守、懂得團隊與寬容。
2、改善農村兒童的教育狀況,通過輸送年輕優質的師資,實踐創新的教育方法,幫助農村兒童接受更適合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持續推動教育公平。
(2)暑期春泥計劃總結擴展閱讀:
支教的環境
我國基本國情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高中地理課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體,前句話需改為「地小物稀」,又因各地自然和社會條件不一,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政策原因,讓物質分配極為不均衡,貧富差距較之以前擴大許多,部分地區「富顯闊,貧求生」,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導。
作為去到異地支教的志願者,首先需要具備生存自理和溝通能力,其次具備教學能力,能長期忍受在艱苦、孤獨的條件下從事教育的毅力和能力,切忌盲目沖動和缺乏理智。
③ 什麼是春泥計劃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江全省浙推廣開展的一項工作。是以農村行政村(含版撤村建居的社區)權為單位,依託現有各類場所,集聚整合社會力量和資源,在中小學寒暑假、傳統節日和雙休日等校外時間,組織引導農村未成年人開展實踐體驗活動。是浙江省加強和改進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春泥計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化大省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而舉辦或者設立的各項文化活動。全國各試點單位都有不同的行動辦法。例如:春泥書屋、春泥講堂等等。
④ 2021年暑假期間,溫州的學校可以託管嗎
為切實解決小學生(幼兒)暑期「看護難」問題,積極回應廣大家長的關切,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和國家、省、市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並結合浙江省文明辦《關於做好2021年暑期「春泥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的指南》和我市實際,溫州將組織開展小學生(幼兒)暑期託管服務試點工作。
暑托班服務內容和課程設置?
在做好看護的同時,小學可提供適當科技、藝術等特色課程服務,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課程組織實施建議安排開班儀式、結業儀式,「童心向黨」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黨史教育、價值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講堂、勞動教育、音體美教育、安全教育、網路素養教育、觀看微電影、輔導完成暑期作業,以及社團活動、經典閱讀、科普教育、素質拓展、中華傳統體育、STEAM教育、發明創造、山水田園課程、手工製作、科技展覽、非物質文化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等,並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教育資源。共青團組織可協助開設「流動少年宮」「流動科技館」以及相關課程。幼兒園開展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
暑托班如何收費?
堅持「自願、公益」的原則,採取財政補貼、適當收取託管服務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義務教育學校可根據課程、師資等實際情況以縣為單位制定收費標准。幼兒園暑期託管收費按照《關於加強幼兒園收費管理的通知》(溫發改費〔2013〕250號)精神執行。暑托班可以為學生提供午餐,費用由家長承擔。家庭困難學生免收託管服務費。
⑤ 春泥計劃工作計劃
7月14日晚,永嘉縣的省「春泥計劃」試點工作在張溪鄉小長坑民族村啟動,啟動儀式在一場由當地的小朋友和少數民族村民與到該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的大學生一起精心編排的《走進畲鄉,共享奧運精神》聯歡會中拉開序幕。
今年,根據省里關於「春泥計劃」試點工作相關要求,通過全面調研,永嘉縣最終確定張溪鄉小長坑民族村為「春泥計劃」試點村。該村位於永嘉北部山區,座落在永嘉縣四海山森林公園腳下,全村共102戶,408人,其中畲族人口121人,未成年人47人,留守兒童17人,2007年被縣政府命名為小長坑民族村,是永嘉縣目前唯一的少數民族村。
為改善當地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永嘉縣文明辦當晚為該村圖書室捐贈了200多冊適合青少年閱覽的優秀圖書,引導未成年人努力形成「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風尚,並幫助其改善圖書閱覽室的硬體設施。溫州醫學院的學生志願者也到該村開展主題為「讓山鄉孩子離奧運更近」的暑期社會實踐支教,為他們普及奧運知識,傳播奧運精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游戲及趣味體育運動,讓山鄉孩子們過上一個快樂的、離奧運更近的暑假。
12月3日至4日,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龔吟怡一行到江山調研「春泥計劃」試點工作。
為加強江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江山市選擇20個行政村開展「春泥計劃」試點工作。按照「理念品牌化、載體特色化、操作項目化、機制長效化」的要求,江山市堅持邊試點邊完善邊推進,先後開展了「春泥三結對」、「春泥四送」、「春泥五進」、「春泥六賽 」等四大主體活動,實施了「春泥講堂」、「春泥樂園」、「春泥書屋」、「春泥長廊」、「春泥基地」等五個一批項目建設。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整個活動呈現「立足本土重教育、物教並重抓基礎、部門聯動強合力」等特點,全市上下關心關愛農村未成年人成長的氛圍進一步濃厚、陣地進一步夯實,環境進一步優化。
龔吟怡一行先後前往鳳林鎮白沙村、石門鎮清漾村、清湖鎮和睦村等地實地考察調研,並召開相關部門和試點村鎮代表座談會,詳細了解「春泥計劃」試點工作進展成效、基層幹部群眾意見建議等。
龔吟怡指出,「春泥計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化大省建設的重要內容。為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各級黨委的重要職責,各級各部門都要把「春泥計劃」作為一項政治工程、未來工程和民心工程,持之以恆實施好。下一步,要制訂規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村的范圍;要堅持邊試點邊完善,健全學校、家長、社會三結合機制,努力實現「有陣地、有人、有錢」和「全日制、全覆蓋」目標;要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工作、考核、獎懲和經費保障機制,以制度確保「春泥計劃」工作的長效運行;要拓展「春泥計劃」的內涵,遵循未成年人成長規律和心理特點,以道德教育為主,拓展傳統教育、才藝教育和社會實踐等內容,使這項工作更有吸引力,更具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