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管理制度
1. 小學班主任怎樣管理小學生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班級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班級管理的實質是管理學生,而管理學生的本質核心是學生人格修養、習慣的培養,大多數家長感到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老師們也普遍認為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孩子們整天想些什麼這可能是老師、家長們最想弄清楚的問題。那麼如何有效地管理學生,讓學生「順」起來,讓學生熱愛班級,健康快樂地學習,是每位班主任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擔任小學班主任工作多年,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以「民主、信任、放手與堅持」作為班級工作主要措施之一。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良好班集體的培養者,要對一個班的學生工作全面負責,是每個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小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團體,他們剛剛踏入學校,正在經歷著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洗禮,所以對於小學生的管理、教育、培養要格外耐心。班主任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不僅要在學習上,而且要在生活上、心理上全方位地進行立體式教學。所以說,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至關重要。
一、民主
小學生是一個剛開始接觸新鮮事物的群體,所以班主任對他們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馬虎,培養幹部時也不能草率行事。我認為,在小學生幹部委任時要進行民主的選舉制度,讓他們從小就有民主思想,也給他們一個獨立思考、獨立辨別事情的機會。在選舉時也要適當引入競爭機制,讓所有同學都有被選舉的機會,而不是傳統的依照成績來任命或變相任命班幹部。這樣的好處是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自己除了課本知識外還有很多方面要學習。所謂的競爭機制不宜過於復雜,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評分系統」、「競爭上崗」等方法來實現,在教育的同時也增加班級的學習氣氛。
二、信任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搞好班級管理得講集體意識。如果說一個班是一艘船的話,那麼班主任只能充當舵手的角色,他不可能將船上的所有角色都一一代勞。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群策群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觀念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才會出現「我為班上獻計策,我為班上添磚瓦」的動人景象。班主任要信任每一個孩子,充分發揮班乾的作用,通過匯報,全面了解全班同學的各方面情況,好現象給予表揚,壞現象及時制止。後進生最忌老師歧視他們,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懷和鼓勵。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師以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僅僅是投向學生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我們要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點,用愛心去感化他們。
三、放手
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培養一支良好的學生幹部隊伍,教會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體的重要保障。班幹部是班主任的喉舌、左膀右臂,也是班級的核心,班風、學風與班幹部作用的發揮有密切關系,所以班幹部的選拔組成、指導培養和根據變化及時調整組合是班主任工作的關鍵內容。班主任的工作計劃要得以實施,必須得到班委會成員的大力協作。因此,班主任除了要選好班幹部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導班幹部如何去開展工作,使他們在明白如何處理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的同時,還明白如何去處理自身與同學間的關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生間容易溝通的優勢,鼓勵班幹部開展工作,使他們在工作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行解決同學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班主任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要讓學生融於班級這個「大家庭」,展現、張揚自我,在與同學的合作中,學會包容、忍讓,相互學習,共同健康地進步成長。
四、堅持
進行班級管理可以說是班主任及班幹部在「執法」。要「執法」就要「製法」,除國家的法律法規、《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和學校的校規校紀外,每個班也制有自己的班紀班規。這些都是原則,不能違背。班主任不能「說話不算數」,更不能「朝令夕改」。因為這些「紀」和「規」都是「執法」的依據,是每個學生的行為准則。失去這個准則,班主任將失信於學生,其結果可想而知。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做事情只講「五分鍾熱情」,可以肯定:「那是不行的!」為什麼?因為班級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時間。首先需要時間去實踐,其次需要時間去驗證、去擴大。尤其現行的班級和學制密切相連,舉個例子:小學學制六年,那麼相應的班也存在六年。因此,我認為:班級管理貴在堅持。沒有堅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於事無補。
班主任要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沒有天賦。蘇霍姆林斯基說:「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學者、作家、演員,並非每個人都能發明火葯,但每個人應當成為自己行業上的能手——此乃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們的學生就如要開採的寶藏,要琢磨的美玉,只要精心開鑿,他們就會越來越「順眼」。所以管理學生不應只是壓制,更應是尊重理解。
2. 誰有有效的小學班級管理細則
小學班級管理細則
小學班級管理細則(一)
一、宗旨:加強學校的規范管理,促進學生行為由規范向養成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
二、具體辦法:
建立班級管理量化考核制度,每班每月考核分50分,分項進行考核,各項分值扣完為止,不實行倒扣分。
1、考核分由大隊部、德育工作小組、校園巡視員、校園110等共同評定。
2、本項得分直接記入班主任、副班主任學月考核得分。
三、扣分細則:
一、早自習
1、遲到1人次扣0.5分;
2、未佩帶領巾標志1人次扣0.5分;
3、個人衛生情況差1人次扣0.5分;
4、到處亂跑1人次扣0.5分;
5、大聲吵鬧1人次扣0.5分;
6、干擾他人早讀1人次扣0.5分;
7、早讀情況特別好可酌情加0.5-1分。
二、眼保健操
1、1人未做扣0.5分;
2、做操時說話1人次扣0.5分;
3、做操時出教室一人次扣0.5分;
4、做操時竄桌1人次扣0.5分;
5、做操情況特別好可酌情加0.5-1分。
三、課間操
1、出操時未做到路隊制快、靜、齊扣0.5分;
2、到達指定地點未按要求散開扣0.5分;
3、隊伍排列不整齊0.5分;
4、班主任或副班主任未到位扣0.5分(特殊情況除外);
5、學生未參加課間操1人次扣0.5分;
6、領操質量差扣0.5分;
7、學生做操懶散,動作不規范1人次扣0.5分;
8、做操過程中有說笑、打鬧等現象1人次扣0.5分;
9、上下樓梯擁擠,造成不良影響視其情況扣1-5分;
10、課間操情況特別好可酌情加0.5-1分。
四、課間活動
1、未在指定區域活動1人次扣0.5分;
2、上下樓梯未靠右行走1人次扣0.5分;
3、不講衛生,在地上滾爬或玩不健康游戲1人次扣0.5分;
4、不文明、亂吐口痰、說臟話或大聲喧嘩1人次扣0.5分;
5、在教室、走廊或樓道間狂奔亂跑或做不安全游戲1人次扣0.5分;
6、攀爬陽台、翻窗1人次扣2分;
7、不愛護花草,公物視其情況1人次扣0.5-1分;
8、出現打架等不安全現象1人次扣1分,造成嚴重後果扣2-5分;
9、課間活動安全、文明、有意義可酌情加0.5-2分。
五、中午就餐
1、就餐時間在教室外逗留1人次扣0.5分;
2、未按時組織學生就餐扣0.5分;
3、就餐時教室里無老師扣2分;
4、未排隊打飯菜,秩序差扣1分;
5、未吃完飯離開教室1人次扣0.5分;
6、有剩菜剩飯現象1人次扣0.5分;
7、未到指定地點洗碗1人次扣0.5分;
9、就餐情況特別好可酌情加0.5-1分。
六、清潔衛生
1、桌凳、衛生工具擺放不整齊扣0.5分;
2、講桌椅上凌亂無序扣0.5分;
3、地面不整潔扣0.5-1分;
4、瓷磚未擦乾凈扣0.5分;
5、天花板上出現蜘蛛網扣0.5分;
6、門窗、玻璃不幹凈扣0.5-0分(靠教學背後一側除外);
7、花壇內未清掃干凈扣0.5-1分;
8、出現衛生死角扣1分;
9、垃圾未倒扣0.5分;
10、隨地亂扔垃圾一人次扣1分;
11、蓄意破壞環境衛生1人次扣2分;
12、打掃並保持良好可酌情加0.5-1分。
七、路隊放學
1、未在規定時間內組織學生放學扣0.5分;
2、班主任或副班主任未按時到位組織扣0.5分;
3、隊伍不整齊,精神風貌差扣0.5分;
4、路隊紀律差,秩序混亂扣1分;
5、過馬路的學生擅自過馬路一人次扣0.5分;
6、放學期間發生打架等不安全事故視其影響扣1-5分;
7、路隊放學特別好可酌情加0.5-1分。
3. 小學班主任到底應該怎麼管理班級
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級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當一個班主任容易,當好一個班主任,管好一個班集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一、「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班主任要想管好一個班集體,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班級公約,以制度去管理學生外,要靠班主任去細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師的思想、行為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班主任,影響更為直接。所以,班主任應該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做起事來也得心應手。我覺得班主任想管好一個班級就應該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凡是要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並且做得最好。這樣,才能影響和感染學生,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誠心」去捕捉每一顆心靈
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就應當首先了解學生,誠心與他們交朋友,用心去捕捉每一個幼小的心靈,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想學生。特別是注重誠心與學生交朋友,要和他們談心,學生有缺點,批評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同時批評學生要因人而異,講究時機、地點與方法,不誇大、不諷刺、不挖苦,要誠心誠意幫助學生改正缺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要求,不光要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更重要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多為學生出主意,讓學生覺得你是真心實意為他著想。要和學生平等相處,以誠相見,做到如師如友,亦師亦友。不要高高在上擺班主任的架子,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做個熱心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要積極主動,誠心解決好。只要教師用心去觀察了解學生,發現每個學生心靈深處的微妙變化,並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告訴學生,坦誠相見,這比直接把結果告訴學生收效要好得多。
三、 用「愛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
班主任應該用愛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無論對人對事都要公正、平等,特別是對待後進生要真心實意,不要給學生一種「老師做個樣子」的感覺。平等可以營造融洽,愛心可使枯木復甦,耐心可以修好「破罐」。班主任雖然不可能將自己的精力在同一時期平均分給每一個學生,但只要我們心中裝著全體學生,用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就一定能夠發現學生身上潛藏的智慧和創造力,挖掘出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
四、「留意」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
一個班幾十名學生,各人有各人的個性特點。這就需要班主任平時留意觀察、了解、掌握每位學生的脾性,注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因材施教。當今時代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既要讓學生全面發展,又要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因此,班主任平時要留意了解學生,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取得盡可能多的進步。
總之,作為班主任的應時時處處以自己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感化學生,誘導學生,教育學生,關心學生,鼓舞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把學生培養成新一代「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良好班風的形成,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文化素質的提高,班主任作用至關重要.要把一個班級帶好,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幾方面全面發展,畢業後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班主任必須具有"媽媽的心、媳婦的腿、婆婆的嘴",緊緊抓住愛、勤、導三個要素,創造性地勞動.
4. 如何建立班級管理制度
一、班級管理制度要全面、系統化。
一個先進的社會,一定是一個高度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的社會,班級管理雖然不能說是法制化,但也必須強調有一個健全的制度。我認為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班訓。這是班級的格言,讓每一個學生都記住並理解它的內涵,成為學生言行的標准。
2、班級常規管理制度,包括:
①安全管理制度。學生的安全是教學正常開展的重要基礎,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的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安全制度的制定應具有全面性,同時還要注重細節。
②衛生管理制度。給師生一個干凈的工作和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講究衛生的習慣,做一個時時處處講衛生的小標兵。
③課堂常規。良好的課堂習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前提,在強調給學生減壓形式下,向課堂要質量已成為教師工作的核心。
④作業常規。高質量的作業能正確的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學生作業隨意性大,作業態度不端正,反饋的信息就是不準確的,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
⑤和其它制度配套的獎懲制度。小學生大部分是增強好勝的,如果班級有相應的獎懲和競爭制度一定能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但獎懲要適度,重精神,輕物質,登獎懲制度與紅領巾爭章台配合使用一個不錯的選擇。
3、班級的目標體系。首先是班級目標,內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學習、衛生、紀律等,可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其次,根據班級目標每個學生也要制定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這些目標的制定可以增加集體的凝聚力,也是學生前進的動力。同時還應制定為了達到目標的努力計劃,讓學生知道做什麼,怎樣做。
二、班級管理制度要民主化和人性化。
學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級文化氛圍中,會表現出一種愉快的心情、積極進取的精神。創設平等和諧的教育氛圍,提倡師生之間互相尊重,培養學生的民主精神是班級管理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班級管理的民主化要體現在兩個環節,一是在制定製度時,要讓學生全員參與,共同討論最後形成共識。二是制度本身要體現民主、平等,不能厚此薄彼。
人性化則表現在制度要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獎和懲只是手段,學生的發展才是目的,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則要重獎輕懲,而懲還需講究藝術性,絕對不能出現罰款、體罰和變相體罰的情況,比如:如果學生上課講小話,就罰它在課間為全班同學唱一首歌;有人亂扔垃圾,就罰他監督其他同學,直到有人被抓到等等。小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這些處罰雖小,但已經能給他們產生警示作用了。
三、班級管理制度要有可執行性。
制度不是用來欣賞的,而是用來執行的,因此,在制定之初就應考慮它的可執行性,不能空談闊論。例如有的班級規定「學生不準打架、不準抽煙」後面就沒有了,如果有學生打架了教師應該怎麼辦的,按什麼來執行呢?若是在後面加上「違者扣考核分10分,並寫一篇不少於300的檢計,通知家長共同教育」這樣有了可執行性,才能對學生起到批評教育的作用。
管理制度有了可執行性,還要有執行的人,如果只靠班主任一個人來執行是不行的,一是沒有體現管理的民主化;二是加重班主任的工作量。這時,就要發揮班幹部作用,班主任要培養一批得力的班幹部,讓他們有分工又有合作協助教師做好班級管理制度的執行工作,這樣又減輕了班主任的負擔,又鍛煉了班委,一舉兩得。
四、班級管理還要強調溫情化。
當然制度是生硬的,冰冷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還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真正做到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成為學生信任的成長導師。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之暖和愛心之情,學生才能理解班級制度化對他們成長的雙重作用。
制度的建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班級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而形成的。我們所建立的一切制度都要適合學生,否則就如無水之泉、無本之木,喪失它存在的基礎。
5. 班主任班級管理制度
說到制度,我覺得行不通,管理一個班級不是制度能解決的,你不是用制內度取框住他們,你是要去教容育他們。讓他們盡量往正規的人生道路上發展,班主任管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並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要因人而異,因不同的階段而異,大致有以下幾點:
1,必須培養得力的班幹部;
2,要在學生心目中建立一定的威信,不要和學生走得太近,也不要有太遠的距離,
3,要從心裡去愛你的學生,關心他們,盡量不要偏愛優生,要一視同仁。
4,一定得守信用,以身作則。還要在人格上和專業水平上讓學生佩服。
6. 四年級組管理制度(如何管理班主任)
1、貫徹黨和國家有關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執行黨組織和學校關於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決議,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實施《小學德育大綱》、《小學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小學生守則》、《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以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2、組織實施德育工作,定期逐一分析和書面評析學生思想狀況並採取相應措施。堅持開展以德育為主題的常規活動及有關的大型活動。組織好學生的思想品德評定工作。
3、落實校外德育基地,做到有計劃、有過程落實、有總結,配合教科室搞好德育科研工作。
4、具體領導和班主任工作,認真實施《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例會,研討班級管理工作;組織好班主任工作的經驗交流和優秀幹部、三好生、文明班級等評比活動;協助校長搞好班主任的選配工作,抓好青年班主任的培養教育工作。建議安排班主任和班級德育輔導員的職務津貼。
5、配合有關部門工作。配合教務處搞好科學德育滲透工作,學籍管理工作;配合少先隊做好隊的工作。
6、負責處理學生偶發事件;提出對違紀學生的處理意見。
7、負責學校安全衛生工作,抓好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和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8、負責抓好班主任的考核工作。
7. 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班級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班級管理的實質是管理學生,而管理學生的本質核心是學生人格修養、習慣的培養,大多數家長感到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老師們也普遍認為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孩子們整天想些什麼這可能是老師、家長們最想弄清楚的問題。那麼如何有效地管理學生,讓學生「順」起來,讓學生熱愛班級,健康快樂地學習,是每位班主任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擔任小學班主任工作多年,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以「民主、信任、放手與堅持」作為班級工作主要措施之一。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良好班集體的培養者,要對一個班的學生工作全面負責,是每個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小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團體,他們剛剛踏入學校,正在經歷著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洗禮,所以對於小學生的管理、教育、培養要格外耐心。班主任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不僅要在學習上,而且要在生活上、心理上全方位地進行立體式教學。所以說,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至關重要。 一、民主 小學生是一個剛開始接觸新鮮事物的群體,所以班主任對他們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馬虎,培養幹部時也不能草率行事。我認為,在小學生幹部委任時要進行民主的選舉制度,讓他們從小就有民主思想,也給他們一個獨立思考、獨立辨別事情的機會。在選舉時也要適當引入競爭機制,讓所有同學都有被選舉的機會,而不是傳統的依照成績來任命或變相任命班幹部。這樣的好處是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自己除了課本知識外還有很多方面要學習。所謂的競爭機制不宜過於復雜,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評分系統」、「競爭上崗」等方法來實現,在教育的同時也增加班級的學習氣氛。 二、信任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搞好班級管理得講集體意識。如果說一個班是一艘船的話,那麼班主任只能充當舵手的角色,他不可能將船上的所有角色都一一代勞。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群策群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觀念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才會出現「我為班上獻計策,我為班上添磚瓦」的動人景象。班主任要信任每一個孩子,充分發揮班乾的作用,通過匯報,全面了解全班同學的各方面情況,好現象給予表揚,壞現象及時制止。後進生最忌老師歧視他們,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懷和鼓勵。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師以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僅僅是投向學生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我們要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點,用愛心去感化他們。 三、放手 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培養一支良好的學生幹部隊伍,教會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體的重要保障。班幹部是班主任的喉舌、左膀右臂,也是班級的核心,班風、學風與班幹部作用的發揮有密切關系,所以班幹部的選拔組成、指導培養和根據變化及時調整組合是班主任工作的關鍵內容。班主任的工作計劃要得以實施,必須得到班委會成員的大力協作。因此,班主任除了要選好班幹部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導班幹部如何去開展工作,使他們在明白如何處理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的同時,還明白如何去處理自身與同學間的關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生間容易溝通的優勢,鼓勵班幹部開展工作,使他們在工作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行解決同學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班主任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要讓學生融於班級這個「大家庭」,展現、張揚自我,在與同學的合作中,學會包容、忍讓,相互學習,共同健康地進步成長。 四、堅持 進行班級管理可以說是班主任及班幹部在「執法」。要「執法」就要「製法」,除國家的法律法規、《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和學校的校規校紀外,每個班也制有自己的班紀班規。這些都是原則,不能違背。班主任不能「說話不算數」,更不能「朝令夕改」。因為這些「紀」和「規」都是「執法」的依據,是每個學生的行為准則。失去這個准則,班主任將失信於學生,其結果可想而知。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做事情只講「五分鍾熱情」,可以肯定:「那是不行的!」為什麼?因為班級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時間。首先需要時間去實踐,其次需要時間去驗證、去擴大。尤其現行的班級和學制密切相連,舉個例子:小學學制六年,那麼相應的班也存在六年。因此,我認為:班級管理貴在堅持。沒有堅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於事無補。 班主任要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沒有天賦。蘇霍姆林斯基說:「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學者、作家、演員,並非每個人都能發明火葯,但每個人應當成為自己行業上的能手——此乃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們的學生就如要開採的寶藏,要琢磨的美玉,只要精心開鑿,他們就會越來越「順眼」。所以管理學生不應只是壓制,更應是尊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