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

發布時間: 2020-11-19 15:48:01

A.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課程培訓優秀學員有什麼

教育部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 教師[2013]6號 各盛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根據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對教師實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要求,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培訓力...

B.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平台的個人信息能修改嗎 本人現在換學校了,想把原來登記的學校改成現在的學校

可以,先在原學校轉出,再在現在學校搜索一下,用身份證號搜索,搜到之後轉入。要用學校管理者的帳號操作。

C. 中小學教師發展網怎樣進行遠程學習

(一)課題名稱
《以博客為平台開展教師網路研修行動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和價值
博客做為網路學習交流的空間,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理念,達到了目前遠程教育所達不到的動態交流學習的目標,是中小學教師開展網路研修強有力的物質手段。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研修的過程,通過博客網路平台,進一步擴展交流空間和學習領域,從而產生進一步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動力,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上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突破
博客做為網路交流交互平台,於1997年在美國出現之後就迅速的發展起來了。在國內把博客做為教師網路研修平台,目前處於自由無序狀態。目前的遠程教育技術與整個教學過程的結合尚不完善,處於「接收-儲存-篩選-應用」這樣一個簡單流程模式,這種「網站式」遠程教育資源有它的優勢,也有的缺陷,那就是不能多方互動,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博客網路的交互性完美地解決遠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網路研修拓寬了教師研修方式,通過網路交流、教師相互學習,科學的研究一條解決教師網路研修有效途徑。研究過程本身就是提高專業發展的過程,通過網路研修也提高了教師的信息網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課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現代教育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理論、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社會心理學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為基礎,規劃中小學教師網路研修研究方案,通過課題研究帶動教師專業發展,整體提高教師素質。
(五)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每個人的知識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處在不斷的發展、擴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知識需要被重新建構。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即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不能是一種外在的灌輸式培訓或者強制性制度要求,教師是主動學習的個體,是成長過程中的人,需要不斷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師專業化發展實質是教師專業素質不斷建構的過程。
2、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成長源於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格形成、發展、成熟的驅動力。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對於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慾望,也就是一種使他的潛力得以實現的傾向」。正是由於人有了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得有機體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自我實現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源動力,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僅可以使自己勝任本職工作,更主要是獲得事業的進步、價值的實現、他人的贊許和尊重,獲得認同感和滿足感,超越自我,實現教師價值。
3、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自1983年由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教授提出以來,迄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已經逐漸引起世界廣泛關注,並成為90年代以來許多西方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加德納認為,支撐多元智能理論的是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和知識領域相聯系的八種智能:語言智能、節奏智能、數理智能、空間智能、動覺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過程就是發展教師不同領域的智能。
4、社會心理學理論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則著重於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系。網路是一個虛擬社會,但每一個參與網路交流的人是實在的,引進社會心理學理論可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教師參與到網路研修這一行動。
5、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數字化學習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為人類能力的提高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強調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是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著密切聯系和繼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對獨立性特點的新型教學類型,對它的研究與實施不僅對發展學生主體性、創造性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教師轉變學習方式,創新教學方式也真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六)課題的界定
1、教師
課題研究對象特定為臨江市中小學教師。
2、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包括師資培育階段、任教階段和在職進修階段,本課題研究中的「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在任教階段不斷發展其專業的內涵,逐漸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3、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
(1)知識系統: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知識、個人實踐知識。
(2)教育能力:前者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學科教學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等。
(3)研究能力:教師參加課題行動研究的能力,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應用於實踐中的能力。
(4)師德素養:積極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優良的教師道德修養,穩定教師心理素質,博大的教育之愛。
4、網路研修
本課題研究以吉林省教師博客網網路平台為系統,通過建立博客,把教師的研修成果發布在博客上,支持教師遠程學習交流。吉林省教師博客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有一個靈活、可靠、安全、可擴展的網管系統,包括設備本身的管理特性和圖形化網路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管理系統和業務。
5、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IT即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有關信息的收集、識別、提取、變換、存貯、傳遞、處理、檢索、檢測、分析和利用等的技術。信息技術是指對信息的採集、加工、存儲、交流、應用的手段和方法的體系。
6、現代教育技術
李克東先生在《新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一書中給出了他的定義:「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七)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通過教師開展網路研修的行動研究,教師在博客平台里實現主動性、交互性、協作性和開放性的學習,獲取其他發布者的相關教育信息,向其他人提出疑問,參與相關討論或者自己發起對某個問題的探究討論,進行合作學習,從而達到專業引領、經驗分享、反思提高、共同進步的目標。
在教師在原有的專業水平基礎上,通過網路,在知識系統、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師德素養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注重教師個體專業發展,形成教師網路研修的一般理論、方法和途徑。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1、准備階段(2007年6月-2007年7月),調查教師的網路研修需要,制定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2007年8月-2008年2月)
全面規劃和實施課題。
3、總結階段(2008年3月——2008年4月)
撰寫《以博客為平台開展教師網路研修行動研究》結題報告。
(九)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要圍繞教師網路研修問題做好文獻綜述,收集了解國內外已有的教師網路研究成果,為本課題提供借鑒和參考。
2、調查研究。通過座談會、教師問卷和教師檔案了解教師現有信息網路技術能力和網路研修需要。
4、行動研究。立足課題研究的實際情況,找准教師進行網路研修面臨的困難,尋找有效對策,提供網路研修物質基礎。
5、案例研究。選取教師網路研修的典型案例,跟蹤考察他的網路研修歷程,研究他的成功經驗的不足之處,從中發現教師網路研修某些規律。
(十)課題研究的原則
1、理論研究與行動研究相結合原則。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原則。
3、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原則。
4、系統性與整體性原則。
5、群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原則。
(十一)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以博客為平台開展教師網路研修行動研究》結題報告。
(十二)課題研究人員情況
課題負責人郭連兵系中學高級教師,通過教育部-微軟(中國)攜手助學項目中級培訓,具備一定的信息網路與課程整合的能力,有教育實踐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承擔臨江市中小學校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中小學教師現代技術教育培訓工作,同時系統管理吉林省教師博客網站,這是本課題能夠順利實施的最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D.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平台怎麼查上一年報名的地方

登錄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平台里後,點「查詢和統計」--->教師學時統計
右側輸入學年....如:欲查詢2011學年的..那就輸入2011至2012 點查詢

E. 為什麼要開展中小學教師培訓

是為了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專展。

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屬,要經歷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專業發展過程。已經踏上工作崗位的教師,雖然經過了職前教育訓練並獲得了教師資格證書,但不意味著他已經成為成熟的專業人員。

在職教師還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發展其專業水平,教師教育倡導教師的職前培養與教師的職後培訓相互銜接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為目標。教師教育打破條塊分割,實現培訓體制一體化。

F. 你認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最有效的途徑是什麼

1、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保證
2、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3、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4、同伴互助——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法
5、專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條件
6、課題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

G.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平台遠程達標後又錯報了遠程的怎麼辦

1、不繳費。2、不培訓。3、聯系培訓機構處理。

H. 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平台怎麼顯示我用戶名不存在阿

我也老是用戶名不存在。怎麼辦!

熱點內容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