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體罰
㈠ 今天被班主任體罰打手板了,超用勁,嗚嗚——疼啊!怎樣打不疼
我們語文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隨機叫學號來回答問題,有學過的,還有沒學過的,只要沒答上1個問題就用我們班專用50厘米的鐵尺打手板10下。我被打了5次,疼死了
班主任劉妍體罰學生,廣州市白雲區教育局發布聲明稱接報後高度重視,立即聯合公安等部門迅速介入,成立專項調查組對該事件進行調查,事件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日前,據家長小島里的大海爆料,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年級五班副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劉妍疑似體罰6歲孩子至吐血送至搶救。
在家長已告知孩子有哮喘的情況下,劉老師仍然對其進行體罰,體罰很重,孩子後來在車上大口吐了很多血,高燒引發神經受損,留下手抖的後遺症,而孩子之前是小提琴演奏的小能手。甚至還向家長要了六萬塊的照顧費,收了很多高檔禮。
廣州市白雲區教育局發布聲明:5月30日,微博網友「小島里的大海」反映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名教師涉嫌體罰學生。接報後,我局高度重視,立即聯合公安等部門迅速介入,成立專項調查組對該事件進行調查。事件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2)班主任體罰擴展閱讀
導致虐童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
一、人員管理隨意、選拔渠道單一,選拔機制不健全
雖然很多學校都有一套選拔機制,但更細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就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招聘的時候人為因素的影響非常明顯。
招聘的過程主要是憑經驗直覺和現場講演情況來作為參考對象,沒有對教師素質能否勝任進行測評,沒有採用科學的人才考評方法,人才選拔渠道單一。
教師資源儲備不扎實,負責招聘的基本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缺乏必要選人識人的專業技能,人才選拔機制不健全。很多小學老師為無證上崗,或者「先上崗,後考證」,導致部分老師職業道德和素質低下。
二、不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教師缺少歸屬感和成就感
在很多中小學學校中,由於對校園文化作用的理解不夠深入到位,對校園文化建設機制的把握還不夠系統、科學。
認為學校只要有學生、教師、校園就夠了;認為學生在學,教師在教就足夠了;還有部分教職工認為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是一些務虛的行為;也有一些局外人認為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美化校園環境、建設文化活動設施、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是奢侈、是浪費、是搞花架子等。
㈢ 舉報一下我們班主任體罰學校,如圖
我支持你,老師應以教育為主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2款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第15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小析數學成績不好,老師就對他罰站,用木板或教鞭打手心,老師的錯誤做法嚴重侵害了小析的人格尊嚴和其他合法權益。《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48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因此,對老師的違法行為,小析可以同父母一起向校領導或者向學校上級機關反映,要求責令老師糾正其錯誤做法,也可以要求對其給予行政處分。當然,對老師這種侵犯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要求學校的主管部門處理,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主管部門不進行處理,則可以以主管部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判令進行處理。老師教育好學生的方式有好多種,為什麼要選擇這種違法亂紀的呢
㈣ 初中班主任能體罰嗎
不可以,你可以帶著家長去教育局投訴,或者去找校長溝通,都什麼年代了啊
㈤ 班主任為什麼打罵學生
肯定是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生氣了,才會出現打罵學生的情況,我想如果不是把老師氣急了,老師也不會動手打人。你如果是一名學生,你們班主任打你罵你了,肯定不理解,但是大了你就會明白老師的用心了,你如果是一名家長,更要理解老師這樣做,是為了你孩子好。你可以看一下畢淑敏的《我為什麼要打你》。
㈥ 我們的班主任是這樣體罰學生的
根據你所說的,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成才成人,體罰本身就不對,罰錢更是違背了師德。
㈦ 被班主任掌摑 體罰侵犯了學生哪些權利
您好!我國《義務教育法》第16條規定:「嚴禁體罰學生」;《教師法》第37條明文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也明文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國家用法律「說話」,規定教師體罰學生是一種違法的行為,並且嚴厲打擊這種行為,但是仍有許多教師敢於頂風作浪,繼續著他們體罰學生的「事業」,這些人是教師隊伍中的敗類。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2款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第15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小析數學成績不好,老師就對他罰站,用木板或教鞭打手心,老師的錯誤做法嚴重侵害了小析的人格尊嚴和其他合法權益。《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48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謝謝閱讀!
㈧ 小學班主任如何看待體罰現象
一、對於社會上出現的教師體罰學生現象的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中已明確規定禁止體罰學生。但是,還是有少數教師我行我素,照罰不誤。這是因為,這些教師太迷信體罰的管理功能,忽視適當的體罰,可以起到警戒作用。但是,體罰既是有傷害性的行為,自然得有個度的要求,還有個動機要求警戒。在小孩子逐漸長大,逐漸具有理解是非好歹的能力時,說服性的教育和感化性的教育是方向和最終手段,而體罰作為適當的輔助手段而應逐步取消。我個人認為體罰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讓學生打掃衛生,做一件有益於班級和同學的事,寫檢討等等。體罰最重要是讓學生警醒以至於不再犯,而不是發泄老師心中的憤怒和不滿。體罰也可以人性化性,不一定是肉體的懲罰,而且體罰學生時不應該帶有蔑視、不尊重和殘害的成分。
教師總以為自己在校絕對權威不容冒犯。教師對學生不良行為的處罰,是因為學生的行為妨礙了自己預設程序的進行。所謂雙邊活動、啟發性原則,對於絕大多數教師來說已是空中樓閣。由於教師放寬了處罰的范圍,由於教師無力創設使學生輕松自如的環境,所以他們就在課堂內外頻頻實施體罰,給教育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危害性極大。
1、難以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度。雖然體罰可能達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種行為的目的,卻很難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度。體罰與變相體罰只能使學生學會逃避體罰,而不是誠心轉變態度,改正錯誤。
2、難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殺雞儆候式的體罰使學生在行為上謹小慎微,時時、事事消極防衛,害怕教師。這就不利於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勤奮學習的思想品質,也不利於班集體形成文明、和諧、輕松的氛圍。
3、體罰會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焦慮。這就不利於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反而會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經常體罰會提高學生對體罰的極度反感,學生對體罰反應遲鈍,逐漸失去對體罰的敏感。為了達到應有的效果,教師往往又要加重體罰,這樣就導致體罰的惡性循環,帶來不堪設想的教育後果。
4、體罰還會導致師生關系緊張,使師生產生沖突乃至對抗。這既損害了教師的社會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
我個人認為懲罰要有度,教育要有愛,愛要善於欣賞,愛要善於引導,愛還要善於感化,愛同樣需要懲罰!但要溫柔地懲罰,用愛的藝術托起生命的厚重,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師教育的源泉,有了愛才有教育的生機。盡管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沒有愛的教育卻是不成功的教育。
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特別是在育人方面應該學會藝術的處理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解決。很多時候學生的心理是很敏感的,需要老師細心的呵護。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斷的犯錯,在犯錯的過程中不斷發現不足從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自己。所以對於學生的錯誤老師應該學會寬容和理解,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過來。懲罰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
體罰也應該從學生的性格和犯錯程度入手,每個學生的性格和抗挫能力不同,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就像做衣服一樣量身定做才是最合適的。首先,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委,問清原由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處罰學生;然後從他們的性格入手,用適合他們性格的方法去教育他們,不能光用打人和體罰,這樣不僅違法,而且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也降低了老師的人格。體罰給學生的身心帶來了嚴重影響。
事實上,教育學生只用體罰和變相體罰的老師,也就是不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老師,學生心裡只有憎恨。作為教師應有一種奉獻精神,在工作中,我認為應該採用以下措施:
1、軟方法處理。體罰必然引起更嚴重的師生沖突,自己生氣不說,也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不妨使用試用軟方法處理。面對學生故意的對抗行為,不是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情緒,以顯示老師的權威,而是調整消極情緒,運用教育機智,不僅避免了師生沖突,融洽了師生關系,帶使學生主動承認錯誤,並發展了學生的特長,真可謂一舉多得。
2、表揚式教育。教師在學生違規時,應採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方法,使學生心服口服,而不是一味地去體罰學生,收到較好的效果。
3、即興教育。即興教育,即把學生錯誤的行為引導到正確的軌跡。例如有位班主任在下課時發現幾個同學把掃帚當作棍轉,他走上去不予批評,而是說:你們連下課都為班級做好事,打掃班級衛生,真是難能可貴。我相信你們的掃地水平一定不錯吧,今天放學後,你們再為班級做一次好事,怎麼樣?這幾位同學高興地接受了教師的處罰,同時,也領悟到拿掃帚玩是錯的,而打掃衛生是對的。
實踐證明,每個同學都會犯錯誤,但希望老師用科學的手段來教育學生,只要方法得當,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材。
㈨ 班主任劉妍體罰學生具體事件經過是怎麼樣的
日前,據家長小島里的大海爆料,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年級五班副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劉妍疑似體罰6歲孩子至吐血送至搶救。
在家長已告知孩子有哮喘的情況下,劉老師仍然對其進行體罰,體罰很重,孩子後來在車上大口吐了很多血,高燒引發神經受損,留下手抖的後遺症,而孩子之前是小提琴演奏的小能手。甚至還向家長要了六萬塊的照顧費,收了很多高檔禮。
廣州市白雲區教育局發布聲明:5月30日,微博網友「小島里的大海」反映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名教師涉嫌體罰學生。接報後,我局高度重視,立即聯合公安等部門迅速介入,成立專項調查組對該事件進行調查。事件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9)班主任體罰擴展閱讀:
目前事件已經引起當地教育局重視,已成立專門的調查組調查。曉曉認為,這件事班主任無論是「收禮」、主動向家長索要錢財還是無故體罰學生,任何一條學校都不該「不管不問」!現在學校的態度感覺不只是在包庇班主任,似乎該學校整體就是這樣的「教學風格」!
網路時代,大眾的輿論是有力量、有影響力的,為何這所學校寧願跟輿論對抗,也要保全班主任劉妍,希望涉事學校能夠盡快給受害者家長一個合理的解釋,不要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㈩ 班主任可以體罰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