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國慶節中秋節教師節

國慶節中秋節教師節

發布時間: 2021-07-20 00:33:04

A. 中國的端午節,國慶節,元旦中秋節,教師節......是幾月幾號

農歷五月五號

B. 有關國慶節,中秋節,教師節的資料。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org.cn/ch-jieri/zhongqiu/2.htm
回答者: 分類名人 分類上升達人 弦之月NONO - 魔導師 十一級 9-30 11:07
查看用戶評論(10)>>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100% (1) 不好
0% (0)
相關內容
• 中秋節的手抄報因該怎麼做?
• 關於中秋節手抄報
• 有關中秋節的英語手抄報資料
• 怎樣辦手抄報(有關中秋節的)
• 中秋節古詩有嗎,拜託了,手抄報要用
更多相關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中秋節 手抄報
其他回答 共 2 條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我國農歷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中,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的來歷。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由來,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秋節文章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中秋賞月,最盛是宋代。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

>>此處<<查詢相關內容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象葡萄、西瓜等象徵著團圓的水果也被人們擺上餐桌。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恰好是莊稼成熟的季節,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

C. 中秋節,國慶節,教師節,重陽節的簡介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版國主要節日之一。受權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慶節: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D. 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三節對聯

教師節: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而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數數含辛茹苦;
平線直線,交叉直線,異面直線,線線意切情深。 個人覺得很好

E. 教師節、中秋節和國慶節的由來

中秋節起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國教師節
(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 感恩教師節
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世界教師節
( 10月5日 ) 為紀念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頒《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將每年的10月5日定為世界教師節。

國慶節的來歷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F. 關於中秋節國慶節和教師節較短的散文或名言

中秋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國慶節:萬里晴空,壯麗山河,赤旗飄揚.
看九州方圓,普天同慶;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改革開放譜新章.
新中國,如世界巨龍,屹立東方.
今朝如此輝煌,賴黨政國策指方向.
憶崢嶸歲月,生靈塗炭;黎民多難,長夜茫茫.
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換得新生紅太陽.
當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長.

教師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四度春風化綢繆,
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發積霜織日月,
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
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來碩果滿神州。

G. 端午節 中秋節 清明節 教師節 國慶節 按時間順序排列

清明節,端午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

H. 用一句話形容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

教師節:老師,我們身上散發的智慧之光,永遠閃爍著您親手點燃的火花。 中秋節:讓最圓的明月陪伴你和我,讓明月傳達我的心願與祝福 國慶節:走過世紀的風雨,跨過歲月的長河,我們的共和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威武強大。

希望採納

I. 春節,端午節,元旦節,教師節,國慶節,中秋節,植樹節,按先後順序排列

元旦節的日期:每年01月01日。

春節的日期:農歷正月初一。

植樹節的日期:每年03月12日。

端午節的日期:農歷五月初五。

中秋節的日期:農歷八月十五。

教師節的日期:每年09月10日。

國慶節的日期:每年10月1日。



(9)國慶節中秋節教師節擴展閱讀

端午節由來: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熱點內容
歷史游記 發布:2025-09-14 05:10:18 瀏覽:891
歪歪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5:06:45 瀏覽:144
健康教育字 發布:2025-09-14 03:12:43 瀏覽:564
師風師德體會培訓心得 發布:2025-09-14 02:35:01 瀏覽:571
輪指教學 發布:2025-09-14 01:44:11 瀏覽:413
師德師風感受 發布:2025-09-13 23:53:20 瀏覽:790
成都初中數學 發布:2025-09-13 20:04:01 瀏覽:819
星巴克招暑期工嗎 發布:2025-09-13 19:56:46 瀏覽:225
圍棋老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13 19:40:59 瀏覽:683
小學生暑期培訓 發布:2025-09-13 19:33:31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