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用書作用
① 高中生看教師用書好嗎最好請專業人士回答
開卷有益,首先看你怎麼用,目的何在,教師用書主要特點是有方法性,有學習方法,也有教學方法。兩者都有滲透,不過本人建議,還是有學生用書的好,因為教師用書一般比較繁瑣,題較少,閑話多,註解里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將教學方法的,沒有學生用書來的精煉,兩者皆有針對性,還是節省點時間,多總結,要比看教師用書好的多,教師用書方法再多,都是書上的,自己總結的才是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②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研讀教材、教師用書才有效
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研讀新課標,明確教學目標 1、明確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目標。課改實驗教師,只有首先從客觀上整體把握數學新課程標准對整個基礎教育階段所提出的要求才能達到高屋建瓴的境界。 2、明確每冊教材應該達成的目標。對每冊教材的整體架構和主要知識板塊,課改實驗教師必須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時間分配和重點處理上有的放矢,科學合理。 3、明確每個單元應達成的教學目標。對每個單元的重點知識點必須清楚明白,並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採取合理的學習方式。 4、明確每節課應達成的教學目標。把每一課、每一幅圖中蘊涵的教學因素都發掘出來,要根據教學實際合理地組織教材,在此基礎上再備課。 二、研讀教材內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為一名教師要輕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課,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領會教材的內涵,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只有對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才能駕馭自由。如:每個知識點的主題圖是什麼意思,例題反映了什麼內容,練習要達到什麼目的,等等。充分發揮教科書的資源作用。當然,這也不是說教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教師應在認真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尊重教材和靈活處理教材相結合,並注意教材體現的幾個特點。 1、挖掘教材內涵,為學生提供現實背景 實驗教材的編者費了很多心思在現實生活中尋覓小學數學的精彩鏡頭,並從中選取了具有特定數學信息的現實背景。教師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資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例如: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比一比」中的「小兔蓋房」,教材就提供了較完整的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作為學習新知識的背景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學生熟悉的情境,讓他們進行比較,充分感知「同樣多」「多」和「少」的含義,努力給學生提供一個熟悉的背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注意教材體現的數學與**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非常注意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教育思想。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對教材的延伸與拓展。 如「分類」教學,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去觀察商店物品的擺放。「認識時間」教學,可以讓學生為自己製作作息時間表、了解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這些都能夠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數學知識,又如「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貼近生活的情景資源。課一開始,我們可以問:「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星期天有許多小朋友來到這兒,看看他們在干什麼?」這時候,學生開始觀察整幅圖,回答出有的氣球、風車,有的猜謎、套圈。再引導學生觀察單一的情境圖如習氣球。在學生感受情境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設問提出「還有多少個」的問題,接著讓學生思考「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把學生的注意力又轉移到探討計算方法上來。 這樣的數學題材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現實,學生不僅感興趣,學習熱情高,而且可以知道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需要掌握它。 3、重視教材提供的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在「位置」這一知識教學中,可以把書上的電影院的畫面放回到實際中來,先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再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排數以及座位號的排列規律,為下面找位置的實踐活動做准備。然後學生分組討論,在一系列的准備工作以後,活動開始,學生每人一張電影票自行進場找座位,允許有困難的學生與同伴交流,這時候,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再如教學「平均分」時,我設計了一個元宵節里自己給家裡人分湯圓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把盆子里的15個湯圓平均分在5個小碗里,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十分高漲。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了愉悅的學習體驗,同時使他們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4、注重拓展其他學科資源的聯系 數學與其他學科有密切的聯系。教師要從其他學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資源,提升學生的素質。一位教師在教「百分數的意義」時,讓學生根據「百發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穩」這三個成語說出百分數,學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一位教師在教「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從字母中、漢字中、國旗中、交通標志中找軸對稱圖形。這樣,加強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拓展了學科視野,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也得了很好的落實。 新教材真正體現了標準的理念,在編排設計上體現了教材只是教學的基本資源,為教師留下了較大的改進空間,並提示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經驗體驗,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發揮教育智慧的空間,教師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學生的條件,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效果更佳。
③ 高中生拿教師教學用書當資料好嗎
高中生拿教抄師教學用書當資料好嗎?——如果只是作為偶爾參考一下無所謂,但是長期作為學慣用書就不合適。
學生用書:為了學生學習而編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學習與思考。學生用書無論編寫角度、用語都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進行,關鍵圍繞的是「學生應該如何學」,啟發性強。
教師用書:為了教師備課而編制,目的幫助教師理解課本,有了非常細致的講解。教師用書主要特點是方法指導和講解細致,內容比較繁瑣,關鍵圍繞的是「教師應該如何教」,雖然內容比學生用書要豐富,甚至所有問題都有答案,但是明顯不適合學生作為日常學習使用。
如果學生只是將教師用書偶爾作為參考書籍閱讀一下,從不同角度來理解教材,這樣是可行的。但是長期作為自己學習的用書就不合適,因為教師用書已經把知識的方方面面都列舉過於清晰明白,不能起到一個啟發思考的作用,這樣學生會慢慢習慣「拿來主義」而不是自己去思考。
願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果滿意,請採納!
④ 九十年代的教師用書有什麼特點
90年代的教師用書就是這個學員的實際情況和編者的意圖,讓你知道這節課怎麼編排,怎麼講對學員更有效果?這是教師書的主要作用。
⑤ 請問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後面的光碟有什麼東西,對上課的作用大嗎
您好,主要是看你買的什麼資料,一般的光碟裡面有課件,有名師講解,建議可以看看,希望能幫到你。
⑥ 教學參考書有什麼作用學生是否應該使用
建議使用,但是不是學校發的教參,而是《優秀教案》這種比較優質的教案類參考書。首先這類用書有很多的課外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導豐富的知識,也可以做預習與復慣用。
其次,參考書比較全面,可以很好的讓學生回顧課堂。其中的練習題也適合課後練習,可以起到拓展鞏固的作用。
⑦ 教學參考書有什麼作用學生是否應該購買使用
首先,參考書上有很多課外的知識,閱讀它們可以學到課本以外的豐富知識,有的故事還可以提高學習興趣。
其次,參考書上的練習題普遍比書後的題目難,起到鞏固拓展的作用。
但是,參考書要有選擇的買,第一,難易程度要適宜,第二,講解和題目的比例要適宜。
我個人認為,一本參考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例題上,所以應該好好研讀它的例題。
⑧ 我想買《走遍德國》,但是不知道《學生用書》和《教師用書》有什麼區別的
學生用書就是學生用的,裡面練習比較多;
教師用書是給教師用的,裡面有一些背景資料,還有如何講解的建議;
如果單純自學的話,可以兩本書都買;
如果有老師教,不建議買教師用書,即便買了,上課前也不要先看;可以能上完課後再看,起到比較的作用。
⑨ 教材、教參、教案的區別是什麼
教材就是課本,教參就是教材參考資料,教案就是幫助更好掌握課本知識的課前預習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