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學生觀和教師觀

學生觀和教師觀

發布時間: 2021-07-20 05:27:34

Ⅰ 一個現代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教師觀和學生觀

一.教育
(一)素質教育內涵:
1.以提高國民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
2.面向全體學生。指導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少部分人的發展。
3.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發展不是片面的,而是應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4.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要善於發現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每個學生都具有個別差異性,老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因材施教。
5.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發展學生的個性,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記憶,可以結合關鍵詞總結:「提速個性創兩全」。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
1.由教育者為中心專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
2.由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3.由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由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為了方便記憶,大家可以簡單記憶:「學習過人」。
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1.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規律,老師要按規律教學;學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因此,老師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有進步的空間,允許學生犯錯;學生是發展過程中的人,不能否定學生的發展。
2.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完整的人,促進身心都全面發展;學生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學生和成人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不能把學生看作成人,應該把學生看作是一名學生,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權責的主體,具有自身的權利和責任。
為了方便記憶,大家可以簡單記憶為:「兩獨一發」。
三.教師觀
(一)角色的轉變:
1.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2.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4.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二)行為的轉變:
1.對待學生要尊重贊賞。
2.對待教學要幫助引導。
3.對待自己要反思。
4.對待其他教育者要合作。
教師觀主要從角色和行為兩個方面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分析,體現不同角色和行為中教師承擔著不同的職責。

Ⅱ 河北教資考試:學生觀和教師觀順口溜是什麼內容

學生觀
口訣:二獨一發
(1)學生是發展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具有獨版立意義的人
教師觀權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口訣:「促進」「研究「開」「社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二)教師行為轉變
口訣:你我他它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與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Ⅲ 從教師觀和學生觀兩個角度分析,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不一定非要做讓學生喜歡的老師,而是立志於做讓學生感激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不一定是個好主意,大學里大部分學生喜歡的都是什麼老師,我覺得不要把大學生的心智水平想像的太高,很多人並沒有特別客觀的判斷能力。我在多年以後回想起我的那些老師們,很多老師我當時特別喜歡,

Ⅳ 教師職業理念中學生觀和教師觀有沒有什麼口訣簡單好記一點

教師職業理念可總結為三觀,分別為素質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素質教育觀: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主旨的理念。素質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德智體美和求知的精神、並且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勞動。為國家培養四有公民奠定基礎。學生觀:是指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擁有一顆學生心。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並且意識到學生發展的潛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教師觀:(1)首先要樹立自己終身學習的意識:建立專業理想、拓展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成就專業自我。(2)理解教師職業的責任與價值,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與信心。教師職業理念還包括要具有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等精神品質。愛國守法: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的職責與責任。愛崗敬業:必須高度忠誠於教育事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善於解惑。課前要認真備課、課上專注授課、課後認真批改作業。關愛學生:明白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耐心為學生解決人生疑惑。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維護學生的利益。

怎麼把學生觀和教師觀區分理解

1、教師觀:

新課改以來,人們對教師在基礎教育新課程發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體現在:(教師不再只是一個課程知識的被動傳遞者,而是一個主動地調試者、研究者和創造者;教師不再是一個真理的壟斷者和宣傳者,而是一個促進者、幫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積極能動的教師形象取代了消極被動的教師形象。

2、學生觀:

學生觀,是教育工作者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的身心特點、發展潛能、素質目標及評價標准等問題的中的看法和觀點。怎樣看待學生,把學生看成什麼樣的人,對學生採取什麼態度,一直是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問題。「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課改的學生觀包涵一下三點:

一、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出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二、學生是獨特的人

1、學生是完整的人

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3、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不可以由教師任意捏塑。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學生是權責主體。

Ⅵ 什麼叫教師觀和學生觀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學生觀是指教育者對學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著教育行為,決定著教育者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傳統學生觀把學生視為被動的客體,是教育者管轄的對象,是裝知識的容器;而現代學生觀則認為學生是積極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正在成長著的人,

如何樹立正確的教師觀 教學觀 學生觀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清楚地了解教師的

中國思想認識的重要性是非常清楚的:你的工作目標是「人」 (不是「東西」),你的任務是仔細研究人,理解人,關心人,誰尊重和精心培育。你想看到:

中國的在校學生,他們有一個「現實的人類社會」。這意味著,在教育過程中與其他物質生產過程的不同,教育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有自己的主動性,導致教師的作用是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必要的外部,並且主觀能動作用的是他們得到內部開發。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教師,教育要求的積極性,力爭使學生接受和內化自己的需求,才能使學生的活動,教師期望的結果。

中國二,愛護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
中國

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你的學生,不要傷害他們的自信和自尊。自信和自尊是一個人積極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的內在動力,以尊重為盡可能一樣馬卡連柯的人。獨立高中增強意識,總覺得自己像一個長大了,希望能得到老師的理解和信任。如果教師能夠愛和了解他們,信任他們,平等,對他們的民主的態度,可以讓他們接受教師的要求,內化為自發需求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是忠於隨著學習踏進學校的大門的願望,並期待著成績的學習,期待盡快成長為有用的人才。要盡量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請記住:促進孩子的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固執地努力刻苦學習最強大的力量,是他們的自信和自尊。當孩子有這些勢力記住,當你是教育專家,您將得到尊重孩子。而一旦這種預期的火花熄滅它的能量的力量無法相比的話,你變得無能為力,即使是最有影響力的兒童的精神智慧,最先進的手段,他們將成為一個的東西。

中國三,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中國

因為學生生活的人們的現實,就必須有自己的理解,情感,意志,性格和行為,這就決定了,我們培養的人,無論是人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也應該有不同的性格的人的專業,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是極其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
中國

四,引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中國
關於學生管理,要改變那些專制控制,保姆或看護人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的羊。這些管理方法的學生被忽視或不理解現在的學生表
中國登錄到到網的優勢地位。要做到這一點,沒有自信,只能培養馴服工具的企業精神,卻找不到,歸納,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創意人才。高中生渴望擁有更多的獨立性,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的各種活動。此外,我們也應該看到,即使他們還不成熟,但他們的獨立活動已顯著改善。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能夠管理自己,自己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為他們提供機會,施展才華創造自己的獨立活動的情況,並引導他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總之,關於如何處理學生問題,我們往往簡單地把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並在學生的學習中,學生理解和尊重學生做得還不夠,這就是我們違反規律教育的表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否認的,但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表現在滿足孩子需要愛和尊重,並應反映在學生的自信的光芒,自尊,自強的精神,它應該體現在啟發學生的指導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上,不應局限於把學生的主動性。
中國

Ⅷ 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教師職業道德 口訣

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
(一)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4、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
【教育意義】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潛能。
(二)學生是獨特的人:
1、學生是完整的人;
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3、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教育意義】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學生是獨立於教師頭腦之外,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學生是責權主體。
【教育意義】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熱點內容
歷史游記 發布:2025-09-14 05:10:18 瀏覽:891
歪歪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5:06:45 瀏覽:144
健康教育字 發布:2025-09-14 03:12:43 瀏覽:564
師風師德體會培訓心得 發布:2025-09-14 02:35:01 瀏覽:571
輪指教學 發布:2025-09-14 01:44:11 瀏覽:413
師德師風感受 發布:2025-09-13 23:53:20 瀏覽:790
成都初中數學 發布:2025-09-13 20:04:01 瀏覽:819
星巴克招暑期工嗎 發布:2025-09-13 19:56:46 瀏覽:225
圍棋老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13 19:40:59 瀏覽:683
小學生暑期培訓 發布:2025-09-13 19:33:31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