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的責任
應該是五意識吧!希望幫助到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推動著教育領域的各項改革。要適應**益深化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應具有下列五種意識。
一、目標意識。
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特點是個人單獨面對學生的腦力勞動。它具有相對的封閉性與自由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就容易出現隨意性,「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在實際情況中,這種缺乏目標制約的教學是不乏其例的,所以,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都要有明確具體的目標。亦即結合學校實際、學生實際、教師自己實際,制訂有近有遠、有小有大的目標,象登山一樣,一石級一石級地往上攀。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科研工作的成就,都要靠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二、質量意識。
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教師一定要確立強烈的質量意識,這是《教師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師事業心、責任心以及蠟燭精神的具體表現。有了強烈的質量意識,可以調動教師潛在的諸多力量,會為當好教師、教好課、教育好學生而去刻苦鑽研教學,注重知識更新,艱苦細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育人。
三、竟爭意識。
教育教學中的競爭是客觀存在的。學校內,班級之間、年級之間、學科之間、科室之間,都存在著平等的競爭。開展各種類型的教改活動,是把競爭機制引進課堂的好形式,它使領導、教師、學生都認識到,為適應現代科技的飛躍發展,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合格人才,就必須把競爭機制貫徹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尤其要貫徹到教師教育教學的具體工作中去,從而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奮發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作為自己投身教學改革的內推力,驅使教師主動奮進,更新觀念,堅持不懈地改進自己的教學,常教常新,不斷地超越自我,爭取並保持教育教學的高效益。
四、積累意識。
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教學藝術的發展與提高,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確立積累意識。許多教師在介紹成功的教學經驗時深有此感。積累一般分為兩種:無意識的積累與有意識的積累。無意識的積累也叫自然積累,缺乏目標性,有隨意性,年長月久雖然也有所得,但對提高教學質量來說,效應是較低的。有意識的積累也叫自覺積累,根據明確的目標,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一則總結成功的經驗,一則吸取失敗的教訓。怎樣積累呢?如堅持寫教學札記,製作資料卡片,錄音帶貯存等。此外,還應學習先進經驗,經過信息加工,從而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五、創造意識。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教書育人;而人是最活躍、最富有創造性的。可以這么說,教師每天都是向新活的對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因為學生的思維常常是處在變化發展的動態之中的,是天天新的。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不能墨守陳規,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原地踏步式」;而要求具有創造意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基礎,思想狀況等實際,不斷地精心設計教學,改革教法,指導學法,創造新經驗。只有這種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教學才能常教常新,課堂上才能充滿活力,教育質量才能不斷提高。
『貳』 教師的基本職責是什麼
教師的基本職責是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教書育人」是指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書育人的具體內容: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2)教師職業的責任擴展閱讀:
教師的義務: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叄』 教師的責任是什麼
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教師的責任無處不在,教師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責,不會明白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影響的將是幾代人甚至是國家的未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
教育部周濟部長曾闡述了當代教師面臨的三項主要責任,即崗位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每天所做的極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終牢記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有些事情看起來很難,其實做起來非常簡單,就看你想不想做。
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指教師的教育責任,還包括教師的社會責任。教育責任,集中體現在學校中的學生身上,對於天真無邪的學生,教師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鑄造新的靈魂,使之成為有益於社會的群體。教師對學生的負責,就是對社會、對民族、對未來的負責。現實生活中,有的教師缺乏責任感,即使是學生在教師眼前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現象,也視而不見,導致學生走向犯罪的道路,這不能不歸結為教師的責任。教師的社會責任,是指教師治理周邊環境所擔負的責任。處在變革的社會中,學校時常受到「大眾文化」的侵襲,一些不健康的活動不時給學校管理帶來麻煩,影響學校的正常的教學。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擔當起保護學生的責任。自覺抵制一切侵害學生的行為。
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著我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實踐證明:一個受到良好責任教育並有責任意識的教師,也比較容易有所作為。一個對國家與社會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既能給學生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又能幫助學生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一名教師要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要履行自己的責任。
『肆』 老師的責任是什麼
呵呵,傳道,授業,解惑。
雖然有點兒假
『伍』 教師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教師在培養人才過程中的實際作用。可歸納為:
(1)傳播和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使之延續與發展;
(2)依據教育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特點,通過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與體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3)宣傳社會思想,發展與創造新的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4)廣泛為社會服務。
(5)教師職業的責任擴展閱讀:
《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義務作了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陸』 教師的職業責任有哪些
古代: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修身治國平天下
現在:老師賺錢養家升職,學生逃課專上網打dota
教師是人屬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更應該是使人類和自己都變得更加美好的職業。他們鑄造著學生的靈魂,也陶冶著自己的情操。這個世界要有更美好的明天,就必須要有博愛的思想,教師作為育人者尤需具備。所以教育工作是光榮而神聖的,要做好它不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更需要無私奉獻的精神。
『柒』 教師的崗位職責是什麼
(一)模範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熟悉和遵守學校教學工作的有關規定。
(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樂教敬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履行教師聘約,積極承擔教育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按規定保質保量地完成一定數量的教學工作任務。
(四)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教育改革,努力掌握教育規律,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五)刻苦鑽研科學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生產實踐和科研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和業務水平。
(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七)全面關心、愛護學生的成長,努力作好教書育人工作,寓德育於教學過程之中,寓愛心於嚴教之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7)教師職業的責任擴展閱讀:
教師職業要求
以愛崗敬業為榮,以敷衍塞責為恥。
以開拓創新為榮,以因循守舊為恥。
以勤勉博學為榮,以懶惰膚淺為恥。
以關愛學生為榮,以漠視學生為恥。
以廉潔從教為榮,以崗位謀私為恥。
以因材施教為榮,以千篇一律為恥。
以團結協作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儀表端莊為榮,以不修邊幅為恥。
以尊重學生為榮,以辱罵學生為恥。
『捌』 教師責任是什麼
第一,對學生抄負責;
第二,對襲學生家長負責;
第三,對教師集體負責;
第四,對國家社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