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教師風采
⑴ 深圳市蓮花小學的名師風采
蔣一蘭:蓮花小學音樂組組長,任教25年,長期從教音樂教學(尤其低年級)工作。
龍慧:語文教師,大專,小教高級,善於用「變序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把握重點、理解難點、自主學習,對學生的作業指導細致,教學風格抒情細膩,課堂上駕馭能力較強。2003年12月獲深圳市「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羅雯:福田區中青年骨幹教師,校語文學科帶頭人。她教法靈活生動,教態清新自然,深受學生的喜愛。多次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競賽,獲得了優異成績。曾參加全國蘇教版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全國首屆中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案例大賽獲一等獎;全國蘇教版教學課件競賽獲三等獎;全國小學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優質課競賽獲二等獎。
麥加良:男,中共黨員,從事小學數學教學20年,對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教學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培養不少學生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以及考入重點中學。
王桂霞: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福田區中青年骨幹教師,教齡28年,曾獲深圳市優秀教師稱號。
許艾拉:教科室主任,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任學校畢業班數學教學,致力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持續發展,提倡愉快學習,深受學生喜歡和愛戴。
魏曉霞:福田區中青年骨幹教師,校英語學科帶頭人。培養學生參加市、區、校的各級比賽均獲得好成績。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近年來參加了國家級、區級等多個實驗課題,所寫的教學論文榮獲國家級獎項並在省級刊物發表。
⑵ 明光市第三中學的名師風采
該校獲得地市級以上表彰的優秀教師
詹軍老師:男,本科學歷,1991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一級教師,初中政治教研組長,中共黨員,滁州市「中青年骨幹教師」,多年任教初三畢業班,且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優質課評比多次獲滁州市明光市大獎,教學設計、論文評比多次獲省市大獎。
牛宗道老師:男,本科學歷,1998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一級教師,獲滁州市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省物理教學觀摩與評比三等獎;多篇論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及國家基礎教育核心期刊發表。
張冶老師:男,本科學歷,2007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二級教師,中共黨員,獲滁州市優質課大賽二等獎。
王慧老師:女,本科學歷,2007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二級教師,中共黨員,獲滁州市高中英語教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
陶德香老師:女,本科學歷,2006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二級教師,現任高二年級英語教研組長,獲滁州市高中英語優質課大賽二等獎,滁州市高中英語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
薛霽老師:女,本科學歷,1998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獲安徽省數學優質課大賽一等獎。
張娟老師:女,本科學歷,2004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二級教師,獲安徽省數學優質課大賽二等獎,安徽省「優秀教師」,滁州市「教壇新星」,滁州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林必昌老師:男,1995年7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明光市「優秀黨員」,滁州市「模範教師」,連續多年考核獲「優秀」等次,長期擔任高三實驗班教育教學工作,教學成績突出,其中2011年高考中,所帶的高三(6)文科班達本科線30人,有多篇教學論文在報刊和雜志上發表。
汪翠龍老師:男,1994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現任初中語文教研組組長。2002、2007、2011年獲得明光市委市政府授予「模範教師」稱號;1997年至今連續十年考核為「優秀」等級。2007、2010、2011年中考人均分獲得明光市第二名。論文獲國家論文一等獎一篇,三等獎一篇;省一等獎一篇;滁州市一等獎一篇。
丁家和老師:男,本科學歷,中共黨員,高一地理組教研組組長,多年教高三畢業班,班級成績名列前茅,曾獲明光市優秀教師。
吳秀靜老師:男,1989年7月畢業於滁州學院化生專業,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初中化學教研組組長,2000年明光市「優秀教師」;2000、2001年受到滁州市教育基金會表彰;2003年滁州市優質課評比三等獎;2007年明光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2010、2011年初中教師繼續教育主講教師;2011年明光市「模範教師」。
陳濤老師:男,2005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二級教師,明光市「模範教師」,所教班級連續兩年獲得明光市期末統考第一名。
吳長松老師:男,本科學歷,1997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一級教師,中共黨員,2007年被評為明光市「優秀班主任」;2011年被評為明光市「模範教師」。
吳彩雲老師:女,本科學歷,1988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高級教師,滁州市「模範教師」。
孫龍老師:男,本科學歷,1998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一級教師,滁州市「模範教師」,明光市「優秀教師」,明光市「優秀班主任」,滁州市「優秀團干」。
馬永鋒老師:男,本科學歷,1990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教壇新星」,省數學優質課大賽二等獎(全國三等獎),明光市「模範教師」,明光市首屆「優秀青年」。
李桂老師:男,1992年7月畢業於安徽大學哲學系,中學高級教師。滁州市首屆「教壇新星」,滁州市「骨幹教師」,滁州市教學設計、命題能力、論文評選、優質課一等獎,明光市「模範教師」,所帶班級榮獲滁州市「先進班集體」稱號,發表論文近百篇。
劉羊羊老師:男,本科學歷,2007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二級教師,滁州市優質課大賽二等獎。
呂世平老師:男,雙大專學歷,1977年2月參加工作,中學一級教師,現任初中物理教研組長。滁州市「優秀教師」,明光市教學能手,明光市學科帶頭人,輔導學生參加物理競賽多人次獲得省、地、市級獎。
楊木玲老師:女,本科學歷,1996年7月參加工作,中學一級教師。安徽省優質課大賽二等獎(全國三等獎),滁州市「中青年骨幹教師」。
⑶ 莆田第十八中學的教師風采
1、朱慶霖: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1982年7月畢業於福清師專數學系,中學高級教師。現任莆田第十八中學數學組組長。1993年曾獲得「莆田縣教壇新秀」稱號,2004年被評為市骨幹教師 。
2、吳文賢: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1985年7月畢業於福清師專中文系,中學高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高中語文學科外聘教研員,城廂區課改小組語文學科指導組組長,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教務處主任。曾參與《中學寫作指導與範文例析》一書的編寫,有多篇教學論文和教學總結在CN刊物上發表,指導學生作文多次在市級以上獲獎,因此獲省優秀指導教師兩次,省「伯樂獎」一次,現承擔市級課題《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研究,並擔任負責人。2001年被評為「莆田市優秀教師」。
3、王盛國:男,漢族,196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89年7月福建省教育學院歷史系(大專)畢業,2003年9月參加福建教育學院函授,中學高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地理組組長。
4、陳金發:男,漢族,196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85年7月福清師專英語系專業,2004年參加福師大英語系自考畢業,中學高級教師。多次被評為區優秀教師,2004年9月被評為「莆田市優秀教師」。
5、林文木:男,漢族,196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1989年7月莆田師范大專班中文系畢業,2004年7月福建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函授畢業,中學高級教師,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辦公室主任。一直擔任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多次指導學生作文在市級以上獲獎,2002年撰寫《淺談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論文收入全國優秀論文匯編,2002年9月被評為「城廂區行風建設先進個人」。
6、翁文新:男,漢族,196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1987年7月福師大福清分校英語系畢業,2004年7月福建師范大學英語系函授畢業,中學高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總務處主任。自1987年9月參加工作以後,一直奮斗在教學第一線,2004年指導學生鄭國忠同學參加全國英語能力競賽榮獲省三等獎,陳雪白同學榮獲市二等獎;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文章50多篇,並與他人合編三本論著。
7、占秋添:男,漢族,1967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1990年7月福師大體育系畢業,獲教育學學士學位,主修體操專業,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中學高級教師,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政教處副主任,有豐富教學經驗,有多篇教學論文在學報、CN刊物上發表,其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獲得中國教育叢刊論文評選二等獎,1999年被評為湄洲灣北岸體育先進工作者,2003年所帶的軟式排球隊獲得城廂區第二名,並被城廂區體委評為優秀教師稱號。
8、蔡秀萍:女,漢族,1968年11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1989年7月福清師專英語系畢業,2004年7月福建師范大學英語系函授畢業,中學高級教師,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英語組副組長。
9、蔡建宇:男,漢族,196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88年7月福州師專歷史系畢業,2002年7月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函授畢業,中學一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副校長以及高二歷史教學工作。
10、李桂水:男,漢族,197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0年福建師范大學政教系畢業,中學一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2000年被評為「北岸優秀思想政治課教師」;2003年指導學生獲省政治小論文競賽一等獎,教學能力強,深受師生的好評。
11、楊清泉:男,漢族,1973年10月出生,1996年7月省電大政教系畢業,中學二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有多篇教學論文和總結參加區市交流並收入匯編,其中論文《實施素質教育為先》榮獲市二等獎,2003年5月加入城廂區思想政治研究會。16、黃清水:男,漢族,197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1996年7月福師大英語系畢業,莆田市骨幹教師。2001年參加首屆全國英語技能大賽,獲莆田賽區第一名,全國二等獎;2001年9月起承擔省級課題「張思忠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獲市級「園丁獎」二次;國家級「優秀輔導教師獎」一次;撰寫的論文有三篇在CN刊物上發表,教學能力強,深受師生的好評。
12、王和仁:男,漢族,1970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2年7月福州大學化學系畢業,中學一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現任莆田第十八中學化學組組長。多年來,一直擔任高中化學工作,指導學生參加市級以上獲獎達10人次,多次被評為市「園丁獎」,教學能力強,深受師生好評。
13、鄭秀鶯:女,漢族,1969年5月出生,1990年7月福清師專物理系畢業,2004年7月福建師范大學物理系函授畢業,中學一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
14、鄭開國:男,漢族,1967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現任莆田第十八中學物理組組長,莆田市骨幹教師。自1988年7月莆田師專生物系畢業以來,一直擔任畢業班物理教學工作,是省級課題「中學物理探究性學習」課題組組長,城廂區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學科帶頭人,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市級獲獎達六人次,並多次評為市優秀指導教師和園丁獎。
15、呂金宗:男,漢族,1967年3月出生,1989年7月福建農學院畢業,中學一級教師,莆田市骨幹教師,現擔任莆田第十八中學高二生物教學工作。
16、阮萬北:男,漢族,1971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1997年7月莆田師范大專班美術系畢業,中學二級教師,莆田市城廂區美協會員,莆田市骨幹教師。1994年以來,一直從事美術高考班教學工作,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省書畫競賽獲獎,2004年教學論文《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注意》被選入大型教育文集《中華教育改革文論》二卷中,並獲獎。
17、朱美瓊:女,漢族,1968年10月出生,1991年7月莆田師范大專班英語系畢業,中學一級教師。2001年被評為「區優秀教師」,2001年指導學生參加奧林匹克英語競賽獲市二等獎,有多篇教學論文和總結參加市交流並收入匯編,2004年被評為「莆田市先進教師」。
⑷ 如何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
一、 骨幹教師發展的方向
如何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營造自己的精神與智慧家園,從事職業過程中完成一份事業,以有為求有位。
我認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要對自己做好正確的定位,規劃好職業發展方向,具有良好師德修養、先進教育理念、扎實專業功底、精湛教學技能、出色教研創新能力,在教育思想、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效果等方面形成獨特的成果,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學會等待、傾訴、分享、合作、選擇、創新,成為學生尊敬的人、家長放心的人、群體認可的人、實績突出的人、傳幫帶的人,成為本地區乃至更高層面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領軍人才,最終實現「四高」和「四轉化」,推動本校、本地區乃至全市的新課程改革。
四高:一是高素質,具備現代化教育觀念,具有愛心、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有合作、競爭的精神。二是高學歷,達到本科及以上學歷。三是高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具備組織教學、指導學習、引導探究的創新能力。四是高水準,具備科研的能力,善於總結和提練,能做出優異的成績。
四轉化:一是由「接受型」轉變為「開拓型」,教師應主動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主動迎接新科技的挑戰,主動開拓自己發展領域。二是由「單一型」轉變為「復合型」,教師從只會一門學科轉到教多種課程,有精湛的教學技藝,掌握和運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三是由「經驗型」轉變為「科研型」,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對先進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選擇、運用的能力。四是由「同類型」轉變為「特色型」,教師應改變統一的教學風格,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獨特的教學特色,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二、骨幹教師要塑造高尚的師德魅力
師德是一種人格魅力,是一名教師內在思想、自身涵養的體現,是教師發展的根本保證。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
(一)言行魅力——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教育是一種以人格來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教師要做學生言行的風向標。
教師在學生面前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孔子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學生,從而使師生之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會感到教師就是他的榜樣,教師的人格魅力將影響學生的一生。
因此,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教師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素質;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教師要帶頭做到。隨手拾起地上的一個紙團、把講桌上的粉筆盒擺好、以飽滿的熱情出現在學生面前等等,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著學生、激勵著學生,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同時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
(二)情感魅力——思想情感更是力量
作好溫馨的親情教育,強化思想情感更是力量。感情上的溝通是實現師生之間思想溝通與碰撞的「紐帶」。學生對教師是否尊敬和信賴往往是靠學生的主觀判斷和情感體驗來決定的。因此教師要經常深入學生,多找學生談心,體察學生的心理動態,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加大情感投入,讓學生感受到你時刻在關心他、愛護他。
1、感恩教育中產生情感。讓學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黨之恩,社會之恩,老師之恩,養育之恩,知遇之恩,幫扶之恩……感恩教育中產生師生情感,使「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生根、開花、結果。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懂得尊重,懂得珍愛。
2、談心中增進情感。談心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通過談心,既可以相互交流思想,解開思想上的某些「疙瘩」,又可以增進老師和學生的感情。教師平時要同學生常接觸,多聊天,學生才樂意向老師倒出心裡話。和學生談心時,要講究語言藝術,要誠心誠意,要先交出「心」來,做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後進生或有特殊問題的學生談心時態度更要誠懇和悅,耐心啟發,用感情來引發學生的共鳴。這樣,才能把自己和學生的心談到一起,促進教育教學的和諧進步。
3、師愛中升華情感。師愛是師德的核心。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只有了解,才能理解,才能關愛,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情緒變化等方面作深刻的了解。當前,問題學生、留守學生、貧困學生、單親學生等弱勢群體因長時間失去父母的呵護和管教,學業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易產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語、情緒低落等現象,有的孩子成績波動甚至下降。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師愛是「嚴慈相濟」。嚴格就是一種愛,愛學生要做到:嚴而有「格」,有一定的標准嚴格要求學生,以人為本,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嚴而有「度」,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嚴而有「恆」,對學生的教育要有耐心、細心、責任心、恆心。嚴而有「方」,講究方法方式,讓學生能夠接受,讓學生永遠生活在希望之中。教師角色要做到「嚴師、慈長、益友」,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於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師愛就是尊重、理解、寬容、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壓制學生。理解、寬容學生,就是要善待學生的錯誤,把錯誤當成學生的人生體驗,用優點融化缺點,多給學生進步的階梯。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教師要多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體驗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在成功中找回自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向師性。
(三)表揚魅力——表揚是學生持續發展的武器
善用表揚的武器是新時期教師師德的一個新魅力。成功的教育是一個善用表揚武器的教育。表揚是被人理解的高級需要,當人的精神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滿足時,就會產生相應的學習動機,迸發主動持久的學習激情。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行,許多舊的教學觀念已被新的課程理念所取代,大多數教師對學生的態度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智能一元論轉化為智能多元論,發展強勢智能,由以批評鞭策為主轉為以表揚激勵為主。
1、表揚的適時性。要按照學生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時機對其進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於表揚而言,「時機」的選擇就是一個藝術。過濫的表揚就像廉價的商品,不被人重視。因此,表揚不能太隨意。
2、表揚的適度性。表揚的目的不是「吹捧」學生,而是要讓學生依據教師的表揚和對自己實事求是的評價,明白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更好地認識自己。 恰如其分的表揚會讓人覺得你有誠意,言過其實的表揚則易招致懷疑。
3、表揚的靈活性。表揚要因人而宜,採用不同的形式。具體化的表揚用語由於針對性強,更易於學生接受,起到的效果也更佳。同樣一件事,對性格外向的學生,也許一個點頭,或者一個微笑即可達到效果;而對自卑、性格內向的學生,則應大張旗鼓,當眾稱贊一番。教師驚喜的表情、贊許的笑容、一個沉默、一個期盼的眼神這些都是表揚,都能起到良好教育的效果。有時,冷處理就是一種表揚和鼓勵。
(四)激情魅力——激情是高效課堂的活力源泉
教師要講究儀表美、心靈美,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一,更要講究教學激情,讓學生在樂學中成長。教師的激情源於對生活的熱愛,源於對教育的忠誠,源於教師自身的多才多藝,源於教師的童心,源於教師對工作的責任心。
教師上課的激情表現在樂教上。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在教學中要創造「憤」、「悱」」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良好的學習動機。教師親切和藹的笑容,期待鼓勵的目光,適當的手勢動作,一旦成為學生的情感體驗,而這種體驗通過教師嚴謹、簡潔、幽默的語言,自然適中的語調,飽滿的教學激情,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對學生的仁愛與嚴格要求結合在一起,便形成一種魅力,扣人心弦。這種激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並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成為學習的主體。繼而通過教師的形成性評價,激情鼓勵,學生能調整學習態度,正確認識學習中的不足。樂於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有意識地克服困難,樹立自信心,培養社會交往能力,體驗成功樂趣,有利於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激情教學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學生知識的合作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現代教學活動應是教師「樂教」與學生「樂學」的和諧共振,是激情教育與新課改教育的完美結合。
三、骨幹教師要堅持學習
(一)終身學習,受益終生。很多骨幹教師總滿足於追求皮毛層面的長進,津津樂道於操作樣式、行動套路和教學經驗的交流,光顧做表面文章,執著於教學技巧和工匠之術,相當於「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自然難以登堂入室和進階升格。此時,骨幹教師需要熟讀精思、勤學苦練、厚積薄發和融會貫通,自覺地追求教育教學的精髓,全面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人文素養、教育素養和人際智能,讓學習成為終身的需要。
(二)會教書,更要會讀書。中小學骨幹教師要充分利用時間自讀、自悟,把讀書作為必修內容,廣泛深入研究教育科學和學科名著,思考和研究相關問題,深入研究語言表達藝術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深入研究誘導與啟發學生的藝術,深入領悟師生互動的策略、藝術和情感交流的智慧,深入掌握教育教育改革前瞻性理論,等。要認真參加校本培訓及各級各類骨幹教師培訓、課改培訓、遠程培訓,並做到學以致用。要多「走出去」,感受名校、名師風采,博採眾長。要堅持廣泛積累和廣博汲取,要注重從人文社科書籍、生活大眾雜志、教育理論著作和學科經典名篇的閱讀中學習和萃取教育教學的理念與思想,注重從人際交往與生活實踐中提煉和汲取教育教學的訣竅與智慧,一定要牢記並將「人人都是導師、事事隱藏哲理、處處皆是學問」的意識融入血脈中,並時時刻刻將之發揚光大。
(三)骨幹教師的研修是充實的,也不會停止的。三年來,我參加了初中思品「遠程國培」;拜讀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策略》、《教育新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新課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做最好的老師》、《用心做教育》等十餘部教育專著,撰寫讀書筆記和研修日誌達3萬余字(已上交培訓學院和省教廳備檔);聆聽了魏書生、李鎮西等十餘名著名教育專家的講座(白天8:30—18:00聽講座,晚上完成研修日誌和跟帖),參觀了成都七中、樹德中學、武侯實驗中學等十餘所省內名校,觀摩了30餘位名師的教學,與省內名師開展了10餘次 「同課異構」活動。真真切切感受到名校、名家、名師的風采,互相切磋,互相促進,信息得到大量的匯總與交融,頭腦得到風暴式的理念更新,教育激情再次被點燃。
⑸ 教師風采牆個人簡介
楊老師,本科學歷,中小學高級教師。樂港鎮塔瑞小學校長,曾當選樂平市政協委員,樂港鎮人代代表,自1995年任校長以來,工作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始終以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來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多次獲樂平市優秀教師光榮稱號,所撰寫的論文多次獲獎。教育感言:當普通人,做平凡事,服務教師,服務學生。
吳老師,中小學一級教師,1981畢業於上清師范,現任塔瑞小學副校長,從教36年來一直在平凡的三尺講台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教學基本功扎實,注重實效,善於反思。連續所帶幾屆畢業班,在升學考試中均取得好成績,深得家長的好評。他的教學感言:教書育人不能忘,讀書是一輩子的重要事。
邵老師,大專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塔瑞小學少先隊輔導員,這是一位三「心」班主任,「愛心、耐心、細心」是他的法寶。二十多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勤勤懇懇,踏實肯干,熱於助人,孩子們喜歡他,家長們信任他,他也因此獲得「樂港鎮優秀輔導員」稱號。他堅信: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汪老師,1994年畢業於景德鎮師范,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塔瑞小學總務主任。樂平市首屆「2132」名師培訓工程骨幹教師,這是一位多才多藝,勇於創新,勤奮踏實的老師。從教二十多年來,多次參加省市級教學競賽,均獲一等獎。
多次獲得樂平市優秀教師光榮稱號,撰寫的多篇教學論文在省市乃至全國論文評選中獲獎。積極參與省市級課題研究,成績顯著。他的教育感言:把機會讓給學生,把精彩留給學生,把掌聲送給學生,把希望帶給學生。
袁老師,大專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塔瑞小學教導主任,從事教育工作20年,愛崗敬業,責任心強,2014獲春華秋實數學優質課二等獎,個人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他用心經營著教育,用愛溫暖童心,他相信生命因閱讀而幸福,教育因執著而精彩。
⑹ 慈利縣第一中學的教師風采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慈利一中的優良傳統。現任208名教職工中,專任教師177人,本科以上學歷156人,本科在修21人,中級以上職稱131人,特級教師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8人,市級骨幹教師6人,黨員教師79人,縣學會理事長,國家、省級學會會員,市、縣學會理事,省、市級研究學會會員等46人,有9人是張家界學科帶頭人 。
先後有25人當選為省、市、縣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其中有3人兼任了領導職務。有三分之一的教師分別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省、市、縣級勞模,省級優秀教師,市、縣師德標兵、立功人員等稱號。共有離退休教師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