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師用書
1. 臨川一中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5年高考成績:江西省文科前10名,該校有4人;江西省理科前10名,該校有2人,江西省文理科前50名,該校共有19人;江西省文理科前100名,該校共有38人。600分以上該校文科有30人,理科有450人。
2014年高考成績:胡邱鈺同學以654分的高分獲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一名。黃紫衡同學以690分的優異成績獲得江西省高考理科第二名。江西省文科前10名中該校有4人、理科前10名中該校有4人。學校文科26人達600分以上,居全省第一、理科324人達600分以上,居全省第一。一本線以上,學校共有1539人,其中理科1220人,文科319人,居江西省第一。二本線以上,該校共有2814人,其中理科2123人,文科691人,居全省第一。(以上統計均不含保送生和體藝考生)。
2013年高考成績:劉婧、許長發並列江西高考文科第一名,熊鑫昌奪得江西高考理科第二名(撫州市第一名);江西省文理科前10名中共有10人;600分以上共有342人;一本線以上共有1656人(約占報考人數40%);二本線以上共有3002人(約占報考人數70%)(以上統計均不含保送生和體藝考生);41人錄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3人錄取香港中文大學(其中1人獲全額獎學金,1人獲免學費獎學金),1人錄取香港城市大學,18人錄取加拿大、美國、英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名牌大學。
2012年高考成績:10人進入江西高考文理科前10名,61人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776人過600分,一本上線人數為1925人,上線率達40%,二本上線人數為3518人,上線率突破70%,36人錄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2人錄取香港大學,1人錄取香港中文大學,3人錄取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
2004年至2013年10年間,該校共有286人錄取清華、北大。2004年12人,2005年14人,2006年24人,2007年38人,2008年23人,2009年35人;2010年有36人錄取清華、北大,1人錄取香港城市大學,3人錄取新加坡國立大學,2014年則有41人錄取北大清華。每年高考,學校600分以上的人數、一本二本上線人數均為江西省第一。
素質成績
截止到2014年,臨川一中相繼為中國國家隊輸送了2名運動員,向江西省體工大隊輸送了6名運動員,9人參加全國性比賽,1人破全國紀錄,3人獲國家運動健獎稱號。 時間學生姓名競賽名稱獲獎情況2014年吳宜、周晨第四屆好萊塢「天使杯」國際青少年音樂藝術節傑出獎2013年黃艷蘭中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國學使者」個人十佳獎山君「紙藝設計」和「世界遺產保衛者」個人十佳獎2012年黃崇淵等16人第12屆「星星河」全國少年兒童美術書法攝影大賽一等獎喻錚等29人二等獎廖璐雲等12人三等獎 2011年李晉江西省第二屆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大賽高中組二等獎2002年黃睿等2人「新世紀星杯」全國少兒文學作品比賽金獎饒嫻靜等16人銅獎(上表所有資料來源於臨川一中官網: )
競賽成績
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15人參加中國冬(夏)令營,至今已33次獲江西賽區團體總分(個人)前三名,48次獲江西省撫州市團體總分(個人)第一名。高中學科競賽江西賽區授獎大會先後8次(13項)在該校舉行。每年都有一批學生因學科競賽獲得全省一等獎而被保送到北大、清華、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學。
1991年、1997年,臨川一中分獲全國首屆、第五屆生物百項活動團體優秀獎。在全國高初中學科競賽中,至今已有27次獲江西賽區團體(個人)總分前三名。 時間學生姓名競賽名稱獲獎情況2014年陳鈺等3人中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西賽區一等獎胡凱等4人二等獎黃強等3人三等獎2009年——等3人中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西賽區 一等獎——等4人二等獎——等6人三等獎張大峰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暨第24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二等獎2006年吳振華中國高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江西賽區一等獎曹騰華三等獎(上表所有資料來源於臨川一中官網: ) 教材編制 截止到2014年,臨川一中自編的「高中英語聽說訓練教材」(包括教師用書、學生用書、錄音帶、投影片),已由省教材編審委員會和省音像公司審查通過,在江西省推廣使用。臨川一中進行的《「兩本位五環節」教學模式》和」多媒體教學軟體開發研製與運用」兩項試驗,已通過省級驗收。 自製課件 截止到2014年,臨川一中教師自製的教學軟(課)件達200多件,其中國家級獎勵的4件,獲省級獎勵的10件。 課題研究 劉新華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基礎教育現代化實施策略研究》子課題《多媒體軟體研製、開發與應用》的研究試驗工作,於2001年12月通過了中央電化教育館驗收結題。
《臨川文化學習網》: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的理論與初中研究》專題學習網站評比中,被評為一等獎。
課題《高中物理網路教程》:通過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與實驗基地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結題。
樂小濤:2002年獲江西省教育系統非典勞動模範稱號,殷國俊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基礎教育現代化實施策略研究》子課題《多媒體軟體研製、開發與應用》的研究試驗工作於2001年12月通過了中央電化教育館驗收結題。
吳宇平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基礎教育現代化實施策略研究》子課題《多媒體軟體研製、開發與應用》的研究試驗工作於2001年12月通過了中央電化教育館驗收結題。
吳宇平承擔的國家「十五」《優秀電影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實證研究》國家重點課題的子課題「 電影課促進中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實驗研究於2005年8月通過驗收結題。 科學論文 論文《淺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電腦需注意的問題》:獲首輪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試驗課改成果評比二等獎,並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於《高中新課程方案的試驗與探索》一書。
論文《多媒體教學的發展過程與反思》:獲2001年第五屆CIETE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論文組優秀獎。
楊學珍論文:《組織液與淋巴的關系》、《淺談青蛙抱對的生物學意義》、《生物學教學中值得商榷的問題》 發表在省級以上的刊物。
張淑梅論文《發揮多媒體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獲國家級三等獎,徐景平輔導學生參加第四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獲全國三等獎。
論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高中教學效率》 省一等獎,黃小梅論文《幾何證明與議論文》 獲國家級一等獎,徐成:論文《淺談差生轉化藝術》 省二等獎。
吳才興論文《歷史課堂教學的生態化構建探析》發表於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第1期。
吳才興、韓光輝論文《圖式教學在歷史課中的運用》發表於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學月刊:中學版》 其他獲獎 時間比賽名稱教師姓名獎項2011年江西省第三屆教師優秀美術書法作品展林海 教二等獎江西省第二屆美術學科『教學能手』評比張菁二等獎謝舟三等獎江西省教學能手決賽張莆二等獎江西省第二屆音樂學科『教學能手』評比鄧黛依三等獎2009年中國「新世紀杯」初中第二屆優質課比賽 唐秋武 一等獎江西省2009年中學數學「教學能手」比賽 張小峰 二等獎(上表所有資料來源於臨川一中官網: ) 校徽
臨川一中的校徽整體是一個菱形,四個角對應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象徵著學校廣納英才,走向四方的辦學宗旨。整體綠色則是為了凸顯高中生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校徽中間標志則是由臨川一中的英文首字母簡寫「lcyz」組合而成,圖像新穎富有創新,像在整個地球里有一片肥沃的土地,最後經過培育的小樹苗開出了新芽。體現了,學校希望把學生都培養成優秀人才的祝願。
校風
團結、勤奮、朴實、求新 臨川一中社團聯合會定期開設不同內容的專題講座。三是開拓社區課程,涵蓋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確定多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同時制定、徵集研究性學習專題,讓學生選擇參加。
其次是全面開展活動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搭建平台。該校校本課程主要通過選修課、活動課、閱讀課及各學科興趣小組、主題班會、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等形式來實現。組建了田徑隊、籃球隊、摔跤隊、舉重隊,體育比賽每年獲得獎牌數十枚。先後開設了美術特長班,成立了舞蹈隊、鼓號隊、合唱隊。心理課和書法課成為學校精品課程,書法愛好者達數百人。 學生社團列表空翼動漫社 詩雨文學社 魔方社 BL心理社 攝影社 Encore外語社 撫州採茶戲社 GPS街舞社 DM音樂社宇望網球社創新社話劇社演講社夢羽羽毛球社足球社記者團籃動青春籃球社旭愛公益社(上表參考資料來源於臨川一中官網: )
2. 南昌哪裡能買到初中數學課本,最後也能買到教師用書
呵呵,你要初幾的?可以登錄人民教育網看看:http://www.pep.com.cn/如果還不滿意,請留言,告訴你的QQ,我再聯系你!
3. 連淑能的教學研究
為英漢語言與中西文化、翻譯理論與技巧、跨文化交際學,已發表80多篇論文,撰寫、主編、編寫和翻譯18部論著,代表性的有《英漢對比研究》、《英譯漢教程》(學生用書、教師用書)、《英語基礎語法新編》、《論中西思維方式》、《外語科研的創新問題》、《關於建立漢英文化語言學的構想》、《再論關於建立漢英文化語言學的構想》、《現代語言學的研究歷程》、《牛津劍橋之謎》、《中西思維方式:悟性與理性——兼論漢英語言常用的表達方式》、《英語的「抽象」與漢語的「具體」》、《與外語學生談綜合素質》等,榮獲部、省、市20多項嘉獎。
1984年負責修訂《英語基礎語法新編》(劉賢彬、蔡丕傑、連淑能編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72;連淑能修訂,1984年修訂版),加強對書中的重點和難點的論述,作了較大的修訂、增補和調整,重新出版,先後印刷 7次,共 60萬冊,遠銷大陸及港澳地區。這是我國外語界在「文革」期間以至八十年代罕有的一項重大科研成果。該書首次提出英語五大基本句型之說(SV、SVP、SVO、SVoO、SVOC)。全書以句子為重點,以基本句型為線索,用句法帶詞法,通過層次分析,解剖句子結構,由簡到繁,由繁返簡,輔以簡易圖解。出版之後,收到海內外讀者大量來信,普遍認為「這是一部速成英語語法書」,英語五大基本句型之說也常被英語學者及其教材和論著採用,影響較大,1988年榮獲福建省社會科學(1979-1987)優秀成果獎、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 專著《英漢對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出版後,獲得外語界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外語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博士生導師王宗炎教授特地為本書寫了序言,認為作者在這一領域「身居前列,奮勇爭先,成績比許多人好」,本書「既有理論價值,又有實用意義」,作者「繼承了趙元任、王力、呂叔湘等先生的傳統,同時又採摘了外國學者O.Jespersen, H.W.Fowler, R.Quirk 等等的精華,加以消化熔鑄。腳踏實地,取精用宏,這是他的成功訣竅。」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潘文國教授在《漢英對比研究一百年》(2002)指出,「80年代,英語界出版過一些走從內到外路子的語法書,但全面運用這個方法進行漢英對比研究的,連淑能是第一個。」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論壇(2007)認為,「連淑能先生的這部著作概括了英漢語法差異的精神實質,尤其是宏觀上的差異。這本書對於翻譯尤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全書的安排也非常的獨特。」專家王菊泉教授在《什麼是對比語言學》(2011)一書中評論:「該書出版以後已多次重印,被列為全國外語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必讀參考書或教科書,是英漢對比研究領域和翻譯界過去十幾年間最為普及、影響最為深廣的著作之一。」台灣大路書屋(2002)評論:「本書深入淺出,旁徵博引,論述與實例並茂,學術性與實用性並重,對英漢語言研究工作者、英漢翻譯工作者、英語教師、對外漢語教師及廣大英漢語學習者都有參考價值。」《現代外語》1995年第2期發表盧偉的書評「《英漢對比研究》的特色」,對此書和作者的學術思想作了全面、深入、中肯的評述和分析。遼寧外貿學院教師王瓏瓏評論(2005):「我把這本書視為自己學英語的聖經,它真讓我大開眼界,使我理性地意識到英漢語在語言結構和文化心理上的差異。」中國讀書網讀者評論(2009):「本人多年採用該書作為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的教材,也用作指導科研的參考書,學生非常喜歡,深感受益匪淺。」該書1993年出版後,年年重印,至2010年重印16次,仍供不應求。各地許多院校和讀者把該書用作研究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頗為成功,反映甚佳,認為「該書有較高的學術性、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科學性、系統性」,「適合教學,又便於自學參考」,「書中還留下許多進一步研究的餘地,能啟發研究生繼續深入研究,是一部很好用的優秀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因而榮獲國家教委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優秀獎、福建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等,並被選送參加國際書展。
應出版社和廣大讀者要求,2010年9月,連淑能教授的《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問世,由國家頂級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年內重印6次,淘寶、當當、亞馬遜、京東等網站都在熱賣。增訂本不僅擴充英漢語言對比的內容,而且探究其相關的社會和文化因素,另外還開辟新專題,論述中西思維方式,從而追根窮源,擴大了對比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增訂本從此升級為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交叉性對比研究。全書深入淺出,旁徵博引,論述與實例並茂,宏觀與微觀結合,學術性與實用性並重,完美地響應了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的重要題詞:「指明事物的異同所在不難,追究它們何以有此異同就不那麼容易了,而這恰恰是對比研究的最終目的。」作者甚為贊賞培根的名言並以此指導此書寫作:「我們不應該像螞蟻一樣只會收集,也不應該像蜘蛛一樣光會從肚子里吐絲,而應該像蜜蜂一樣采百花來釀蜜。」碩士研究生周璐、姜筠(2012)認為,「《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正是作者采百花所釀出的蜂蜜,著實甘甜可口,令人受益匪淺。」
《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出版之後,獲得專家學者和讀者極高評價,見於許多書刊和網站。該書出版才幾個月,互聯網上已好評如潮,現僅摘取幾例:「增訂本是至今我所讀過的最權威、最深刻、最令人啟發的英漢對比研究的專著。該書論及古今中西的哲學、文化、語言、社會、心理、邏輯、思維方式等許多方面,富有指導意義,讀了就會覺得非常有用,多讀不厭。」「此書可以讓你對漢語和英語,尤其是英語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很多章節讀完後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本書對翻譯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讀後很受啟發,足見作者扎實的學術功底和獨到的眼光。」「《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我已經讀了3遍,內容非常豐富、深入,信息量很大,受益匪淺。難怪得了很多獎。增訂本比原版增加了很多非常有用的內容,對英漢語研究者和廣大外語師生都很有用,對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也好用,其中的下篇「中西思維方式」對各行業的人都有啟發,非常難得。就這個專題而言,這是至今為止我認為最好的書。我非常喜歡!感謝高教社出版了這樣的好書!謝謝作者!」「增訂本內容好、質量高、意義大,無疑是一本需要全神貫注、孜孜不倦以求咀嚼消化的好書。」「增訂本是對比語言學的經典著作。」權威刊物《中國外語》(2012年第2期)發表專家的書評說,「有人說,這本書在內容上拓寬加深,字字推敲,是求真的典範;也有人說,這本書在形式上精雕細刻,句句斟酌,是創美的標本;兩種說法互補,全書堪稱真與美的完好結合。求真創美,《英漢對比研究》無疑是深具學術價值的專著典範。」澳大利亞權威刊物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於2013年8月發表書評,對此書予以高度評價。該領域專家、上海左飈教授應邀到幾所大學作此書書評講座,其中也專程到廈門大學外文學院作了講座:「求真與創美:談論著的寫作——以連淑能教授的《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為例」,認為應該把此書作為論著寫作的典範。 《論中西思維方式》(《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第2期,2.5萬字)發表後,許多網站、書刊和論文集紛紛轉載,獲得極高引用率。此後作者陸續作了幾次增訂,分別刊登在:《英漢語比較與翻譯》(4),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語言與文化》(第二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語言·社會·文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中國經典文庫》,2003年;《中華教育雜志》(ISSN1684-0445),香港現代教育研究會,香港教育出版社,2004年;《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沖突·互補·共存:中西文化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最新版本收進作者的專著《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學術界許多專家學者予以高度評價,如:外語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宗炎教授評語:「拜讀寄來大作《論中西思維方式》。您抓住一個大題目,洋洋灑灑,條分縷析,值得佩服。」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博士生導師許余龍教授認為,「《論中西思維方式》氣勢磅礴,系統深入,富有創見,是至今為止同類論著中最優秀的佳作。大作不僅觀點新穎,對各項研究富有指導意義,而且文筆優美,邏輯清晰,實為不可多得。我把大作印發給我的博士生,大家都十分稱贊,認為寫得很好。」清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羅選民教授認為,「《論中西思維方式》如此系統深入地論證一個大難題,令人欽佩。您出手不凡,是我學習的榜樣。大作收入論文集《英漢語比較與翻譯》,確為之大為增輝。」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楊自儉教授評語:「《論中西思維方式》從哲學的層面上研究中西思維方式,內容豐富,高瞻遠矚,思路開闊,氣勢磅礴,富有創見,觀點清晰,論證充分,文字流暢,從深度和廣度拓展並深化了思維方式的研究內容,對中西語言與文化比較研究有很高的理論指導和啟迪作用,對其他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和各行業、各級領導決策也有很強的指導與應用價值,是一篇優秀論文。」據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外語與外語教學》1994至2004年論文被引用情況的統計分析(見《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年11期專文),《論中西思維方式》被引用38次,居所列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之榜首。據「中國知網」最近統計,此文被引用851次,被下載7777次,也居被引用論文之榜首。 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精品系列教材」的《英譯漢教程》(學生用書、教師用書,連淑能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出版後受到普遍歡迎,陸續收到80多所院校的教師來信、來電,索取樣書,要求訂購,表示將採用作為教材。教材出版後半年多就重印了3次,許多高等院校已經採用作為本科高年級教材,有的刊物已發表書評,高度評價這部教材。《教程》贈送給參加2006年11月在煙台舉行的「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7次全國學術研討會」的200多位專家和學者,獲得了普遍的稱贊和好評,專家大多認為「這是一部盼望已久的精品教材」,「採用啟發式的編寫方法,這還是首次」,「至今國內出版的英漢翻譯教材,好用的很難找到,相信這本教材會得到教師和學生的普遍歡迎」,「這本教材很適合課堂教學,便於教師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也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翻譯理論和技巧,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如此等等。許多教師當場要求購買或訂購這本教材。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吳建平教授認為:「這無疑是一部精品教材,可以超過陸殿揚編寫的《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和其它一些教材。」「相信這部教材會得到廣泛好評。可以預見,很多教師會選用這部教材,就像作者的專著《英漢對比研究》一樣,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和好評,估計年年都會重印下去。教師用書的編法也與別人不同,除了提供參考譯文之外,還提供了教學法提示、論文選題提示等,這對老師和學生有很大的用處和幫助,這也是其他教師用書從來沒有的。這部教材是作者20多年翻譯教學經驗的結晶。」《外語與外語教學》主編、教授徐珺博士認為:「這是一部精品教材,從內容、編法、教師用書等各方面看,都比較新穎、好用。與其它已經出版的同類教材相比,這部教材有很多特色,相信它一定會受到普遍好評和歡迎,就像作者的專著《英漢對比研究》、論文《論中西思維方式》和其它一些論著一樣,受到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評價,年年重印,在書刊上常常被引用或轉載,從電腦統計和網上看,被引用率都非常高。」根據已經使用該教材的老師所反饋的信息,這部教材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如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的張文宇老師,任課三個班,共90多名學生。據他從師生評教評學中了解:①學生很喜歡這部教材,普遍認為書中知識豐富、信息量大、練習豐富多彩,對教材及其練習很感興趣,翻譯能力明顯提高,收獲大。②教師也很喜歡使用這本教材,認為教材編法使學生易學,教師易教,便於教學,也便於自學,教學效果比使用其它教材好,如教師反映說(根據原話整理):「這部教材按課堂教學的規律和需要設計,收編提綱式的講解,配以大量形式多樣的習題,給學生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便於教師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只要作必要的備課,一書在手,便可走進教室上課」。
2003年2月,連淑能教授參加「廈門大學語言技術中心」,與計算機科學系、中文系、海外教育學院等12位專家教授組成跨學科、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並重的研究實體,開展語言信息處理和機器翻譯研究。連淑能教授自1981年起研究英漢/漢英機器翻譯,於1986年在美國講學期間與美國八位專家組成研究小組,出席計算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他在會上宣讀論文《語義結構與機器翻譯》,受到與會專家的重視和稱贊,美國「Statesman Journal」 在頭版作了長篇報道並附大幅彩色照片,美國電腦公司IBM、紐約州立大學、俄勒岡大學爭相挽留他,連教授對這些請求都婉言謝絕,如期回國,參加了國家863計劃項目「類人機器翻譯系統研究」,當時課題經費15萬元。(《廈門日報》1998年11月16日曾有報道)。1998年在美國俄勒岡大學講學期間出席計算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宣讀論文《英漢語義結構與機器翻譯》,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重視和稱贊,同時被俄勒岡大學聘為榮譽教授。
199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參加「語言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宣讀論文《漢英語言與中西文化》,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重視。 自1998年至2010年,連淑能教授先後應邀赴許多大學、學會、研討會等作了200多場學術講座,內容涉及廣泛論題,如:牛津劍橋世界一流的教育傳統、論中西思維方式、外語科研的創新問題、論文的選題與寫作、當代國內外高等學校教學方法改革的趨勢、與外語學生談綜合素質、關於右腦開發問題、翻譯課教學法研討、密碼速成英語語法等,深受高校師生和領導們的喜愛,每場報告都座無虛席,掌聲不斷,氣氛熱烈,常常連走道和台上都坐滿了聽眾。連教授還經常和易中天教授一起應邀到廈門市委黨校作報告,至今已作了8場。邀請連淑能教授作講座的大學和機構如: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蘇州大學、湖北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湖南大學、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浙江海洋學院、浙江工商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煙台大學、河南新鄉醫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翻譯學院、江西理工大學、贛南醫學院、贛南師范學院、浙江紹興越秀外國語學院、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鷺江大學、莆田學院、閩江學院、武夷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廈門學習中心等國內許多高等院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全國高師高專科研方法研討會、全國高校英語骨幹教師暑期研修班、全國高教園區(大學城)建設與管理研討會、「學之源」科技開發集團、福建外文學會、龍岩外語學會、廈門市委黨校、廈門市翻譯協會、廈門市公開系列講座、廈門市圖書館、集美圖書館以及廈門大學各級黨政領導、廈門大學網路系列講座、廈門大學80周年校慶科學討論會、廈門大學教學工作會議、廈門大學外語節、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圖書館、馬列部、海外教育學院、廈門大學文理工科研究生、漳州校區、外文學院等單位和團體。這些講座分別論述以下專題:系統介紹世界一流大學牛津與劍橋的教育傳統、辦學經驗、如何教學與科研等與我國教育改革密切相關的問題,並與我國的高等教育現狀作了深入的比較,找出牛津與劍橋的奧秘所在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比較中西文化和思維方式;論述外語科研的創新、論文的選題與寫作、外語學生的綜合素質、英語學習的捷徑、國內外高等學校教學方法改革的趨勢、開發右腦、增強智慧與綜合素質等論題,被譽為「牛文化的使者」。在講座中,連教授也闡述了自己對我國高校改革和如何進行教學、科研的看法,每場報告都深受歡迎和好評,引起了聽眾的強烈反響,國內報刊、網站曾有多篇報道。
4. 鷹潭地區幼兒教師招聘的技能展示要展示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2015年鷹潭的面試公告還沒有公布,我們以2014年的為參考借鑒:http://jx.zgjsks.com/html/2014/ggxx_0619/4632.html;幼兒的技能展示還是很重要的。幼兒園教師崗位 1.面試內容:由說課(教材為江西高校出版社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教師用書)、彈唱、舞蹈三部分組成,總分100分。2.面試流程:面試共分三個項目一次性完成,即說課、彈唱兒童歌曲(電鋼琴彈奏並演唱抽取的曲目)、舞蹈。課題由面試工作領導小組工作人員在面試前20分鍾隨機抽取(所有考生同一說課課題、另抽取彈唱曲目),舞蹈作品由考生考前自選作品准備。每位考生准備時間為30分鍾。說課:1號考生說課、彈唱、舞蹈表演准備時間30分鍾,面試時間15分鍾。順延15分鍾由2號考生領取說課課題、抽取彈唱曲目並准備,以此類推。說課時間為7分鍾以內,分值為30分。彈唱:彈唱抽取的兒童歌曲,時間為5分鍾以內(一分鍾熟悉電鋼琴),分值為40分。舞蹈:表演一個自備的舞蹈作品,時間為3分鍾以內,自備U盤(mp3格式)或光碟DVD音樂,分值為30分。考生面試結束直接進入考生休息室,等待公布面試成績,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後方可離開考場。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5. 2015江西鷹潭市教師招聘面試的內容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有關江西教師招聘面試公告的內容,請點擊資格復審及面試公告匯總。
http://jx.zgjsks.com/html/2015/ggxx_0709/9225.html
鷹潭市中小學教師崗位面試主要採取寫教案、說課的方式進行,幼兒園教師崗位面試主要採取說課、才藝展示的方式進行。
(一)中小學教師崗位
1.面試滿分100分,分為寫教案和說課兩部分,各50分。
2.面試教材為鷹潭市現行各個年級所使用的教材(按崗位分別對應小學、初中、高中);某些沒有學生用書的學科,只提供課題,不提供資料。課題由面試工作領導小組工作人員在面試前20分鍾隨機抽取。
3.面試時間:寫教案為90分鍾;說課為15分鍾以內。
4.面試要求(1)寫教案用紙和教材由面試單位統一提供,書寫教案時只能用藍色或黑色一種顏色筆。考生不得攜帶任何書籍和資料以及通訊工具進入考場。一經發現取消本次招聘資格。
(2)教案寫好後上交由評委評閱(考試結束後,教案成績經復核後網上公示)。考生不得離開寫教案考場,說課結束後,不得返回寫教案考場,直接從說課考場進入考生休息室,等待公布說課成績,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後方可離開考場。
(3)寫教案結束後,由工作人員組織考生抽簽,按抽簽順序確定說課順序。說課課題與教案課題一致,說課稿由考生自行准備。
(二)幼兒園教師崗位
1.面試內容:由說課(教材為江西高校出版社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教師用書)、彈唱、舞蹈三部分組成,總分100分。
2.面試流程:面試共分三個項目一次性完成,即說課、彈唱兒童歌曲(電鋼琴彈奏並演唱抽取的曲目)、舞蹈。課題由面試工作領導小組工作人員在面試前20分鍾隨機抽取(所有考生同一說課課題、另抽取彈唱曲目),舞蹈作品由考生考前自選作品准備。每位考生准備時間為30分鍾。
說課:1號考生說課、彈唱、舞蹈表演准備時間30分鍾,面試時間15分鍾。順延15分鍾由2號考生領取說課課題、抽取彈唱曲目並准備,以此類推。說課時間為7分鍾以內,分值為30分。
彈唱:彈唱抽取的兒童歌曲,時間為5分鍾以內(一分鍾熟悉電鋼琴),分值為40分。
舞蹈:表演一個自備的舞蹈作品,時間為3分鍾以內,自備U盤(mp3格式)或光碟DVD音樂,分值為30分。
考生面試結束直接進入考生休息室,等待公布面試成績,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後方可離開考場。
(三)面試時間與地點:
面試時間:2015年7月26日上午8:00開始。
鷹潭市直屬、龍虎山風景名勝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學校教師招聘面試地點:鷹潭市第一中學。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6. 過零丁洋賞析
這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詩句格調沉鬱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7. 江西教招面試如何試講
試講時,時間要規劃好,做到心中有數,並要有條理,思路清晰。相關注意事項如下:
1、重難點及詳略的把握
重難點部分要詳細講解,不重要的地方可一句帶過。講課過程中重點突出,可以配合板
書邊講邊總結邊重復。
在試講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知識點全市重點或全部講解都不夠深入,也就是詳略不得當
的現象。對於這個問題,如果在前面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細寫講稿時,對重難點分析合理並
且對各知識點所要佔用的時間安排合理,那麼在這里也會比較容易克服,只要在講課過程中
嚴格按照教學過程設計的時間講解知識點,就應該不會出現偏差。
建議考生在教育書店選購一本配套的教師用書(參考書),裡面有相應的重點難點分析
和配套的教案,不一定全篇照搬,可以借鑒。
2、各知識點、步驟之間的過渡
如「以前我們講了……通過預習我們又初步了解了……今天我們介紹……」「剛才我們
學習了……下面我們接著探討……」這樣的話自然地將評委吸引到另一個教學環節之中。課
堂要保持連貫性,一旦過渡不好,就會造成學生的思維斷層,或者出現使學生注意力分散等
問題。所以在試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運用過渡性語言,可以適當地應用假想性過渡性知識來
進行知識點間的銜接。
3、板書內容及字體大小
試講的要求是必須有板書。板書有條有理,配合講解,書寫時一定要注意字跡工整,根
據具體環境調整字體的大小。板書忌空、滿、亂、散,潦草,差錯。要注意排列美、外觀美
和組合美。講解板書內容時要側身,不要擋住黑板。
一般而言,板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正板書與副板書。正板書內容為這節課所學知識點
的框架,副板書則是用來進行一些演算或列舉等。
4、語言、語速、語氣及語調
語言規范,語速適中,語氣溫和,語調抑揚頓挫,
最後,在做好以上各部分之外,還要注意些細節問題,試講者的手機一定要設成靜音或
是關閉,千萬不要因為手機聲音沒關而影響了你的發揮。
對於試講的總體要求如下:
1、聲音宏亮,有抑揚
2、教態大方,顯自然
3、內容正確,講層次
4、板書規范,很美觀
5、課件呈現,也恰當
8. 江西教育出版社作業本的答案怎麼要提取碼,提取碼是什麼
2019年江西教育出版社的配人教版的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習題答案
9. 江西臨川一中
臨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優秀重點中學。現有在職教師486人,其中特級教師8人,享受國務版院津貼1人,高級教師166人,一權級教師188人,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負責人及市學科帶頭人18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18人,教師中研究生學歷32人。全校現有教學班125個,在校學生9800人。校園條件 學校老校區105畝。教學設施齊全,達部頒標准。多媒體教室、電子視聽閱覽室、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畫室、琴房、健身房、400M標准跑道的田徑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居全省先進水平。
10. 大家好,我是今年參加教師招聘的考生,現急需江西高校出版社的幼兒園大班的教師用書,請問哪裡可購買
您好,中公江西教師網為您解答: 你可以到當地的書店或者圖書館看一下,一般都有的,或者在網上搜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上也有教材可以看一下。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