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教師
譚千秋,杜正香,劉寧,張米亞
② 感動中國最美教師觀後感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收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於眼淚的背後,我收獲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27日晚上,201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在貴州支教長達9年多時間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被評上「感動中國人物。」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孫麗娜,女,退休高級教師。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退休後兩人沒有選擇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9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貴州的望謨縣、興義市尖山苗寨、貴陽市孟關等地,2010年兩夫婦紮根遵義縣龍坪鎮,繼續他們的支教生涯。但不幸的是,2014年10月25日,十年辛苦,積勞成疾,朱敏才突發腦溢血,累倒在支教的崗位上。雖然朱敏才病卧在床,言語不清,但是只要有人問他:「你想干什麼?」他還是會艱難地回答:「給孩子們上課!」與此同時,一直在為學校奔波的孫麗娜老師仍未停歇,一邊照顧朱敏才老師,一邊在為新建的學校食堂及新教學樓操心著。在眾多愛心企業及貴州省、市領導的幫助下,新的學校建好了,食堂也有了著落。2015年初,孫麗娜、朱敏才夫婦當選「感動中國人物」,27號晚上,捧著獎杯的孫麗娜老師說,她們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貴州的老百姓,是他們圓了我們的支教夢」。孫麗娜老師還說,要是沒有貴州孩子聽他們的課,他們的余熱也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他們還要感謝貴州的鄉親父老們,將孩子託付給他們。「特別是朱老師生病的這段日子裡,要不是貴州人民給予我們的幫助與肯定,我們很難熬過最艱難的日子,就更沒有機會評上「感動中國人物。」據了解,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是繼徐本禹、李春燕、阿里木之後貴州第四個獲獎者。
③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最美教師王幾何
王幾何,他是馬及時的文章里的主人公的綽號。
難道說他能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即就是獲得最美教師頭銜,也應該是實名,不會是綽號吧!
④ 感動中國十佳教師作文600
指導如下:
感動中國十佳教師
十佳青少年
郝妍同學是阿旗三中的一名學生,她從小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嚴格教育,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她勤奮學習,追求上進,成績名列前茅;她品德優良,愛護公物,勤儉樸素,熱愛勞動;她熱愛祖國,理想遠大;她活潑開朗,幽默隨和,團結友愛,體魄健康,還有特長。小學時,郝妍同學在家裡,父母對她非常嚴格,除了學校的作業外,她的媽媽還另外讓她寫其他輔導習題,熟能生巧,為了提高寫作水平,讓她在周末讀書,且每天規定時間娛樂,起到勞逸結合的效果,郝妍同學的媽媽平時還教育他不能說臟話,要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在學校,老師不僅側重同學們的成績,而且還組織各種口語表達活動,使同學們活潑開朗;還教育同學們不能攀比,不能穿奇裝異服,平時就穿統一的校服,這樣使她養成勤儉樸素的品質,他除了學習成績優異外,還熱愛祖國,理想遠大,在六年級,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從此她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起模範帶頭作用。她組織全班同學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業余文化生活,而且使全班同學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進步。
步入初中後她的成績還是一直名列前茅,但追求完美的她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反而對自己更加嚴格的要求。她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她的父母逐漸培養他的自理能力,使她不產生依賴心理;初中的老師要求也非常嚴格,要求同學們勤儉節約,不比吃比穿,在師長的教育下,它的成績保持在前幾名,並在逐漸進步,成為了老師的得力助手,作為學習委員的她,遵紀守法,嚴格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在學習之餘,她還進行體育鍛煉,其次,她培養特長,她在周末練習揚琴,在大課間學象棋等,多方面發展。
作為時代青年的她一刻也不敢鬆懈。她深信只要保持一顆不斷進取,虛心學習的心,並多方面發展,總會在自己的人生畫卷上書寫一幅美麗的篇章!
⑤ 感動中國的老師
2007
李麗:用輪椅畫出愛心軌跡
李麗在1歲時患小兒麻痹症,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
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
【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詞】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5年時間,溫暖8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2008年度:
李桂林 陸建芬:懸崖小學的支教夫妻 燭照深山
男,42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教師.女,41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代課教師。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製的雲梯,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下,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里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雲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來到這里,村民的落後與貧苦深深的震撼了這對彝族夫妻。強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堅定了紮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與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書育人,共培養了六屆學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從外村慕名而來的。李桂林本人還兩度被評為縣優秀教師。
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涼到今天的精神巨變,與這兩位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分不開的。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頒獎詞: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阿來:鄉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
閻肅寫下這樣深情的評價: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2010
為留守兒童辦學的女大學生李靈:心靈放歌
事跡:2002年,李靈從河南省淮陽師范學院畢業。她回家後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用家裡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學費全免,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7年來,李靈為了辦學已經欠了8萬元的外債。 為了自己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暑假,向父親要了200元隻身來到鄭州。她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沿街收購各種書籍。烈日下,李靈騎著破三輪車穿街過巷,拿著秤一斤斤地回收舊書本。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姝威這樣評價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後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託,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 張瑞敏: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頒獎辭: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⑥ 近幾年感動中國教師事跡
壹-支月英
19歲的南昌姑娘不顧家人反對,隻身離家堅守深山36載
(6)感動中國的教師擴展閱讀: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推選標准
我們對「年度人物」的定義是:人物事件發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次活動以「感動公眾、感動中國」為主題,推選人物須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特點。
1.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獲得重大榮譽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在各行各業具有傑出貢獻或重大表現,國家級重大項目主要貢獻者;
3.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參考資料:感動中國-網路
⑦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老師
有盧永根、支月英、莫振高、孫麗娜、格桑花開等。
1、盧永根
盧永根(1930年12月2日—2019年8月12日),出生於香港,作物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前校長。
盧永根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盧永根夫婦一共捐出8809446元,這是他們畢生的積蓄,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
他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盧永根的秘書趙杏娟說:「錢都是老兩口一點一點省下來的,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錢。」
2018年3月被選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4、孫麗娜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退休後兩人沒有選擇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
他們的足跡9年遍布貴州的望謨縣、興義市尖山苗寨、貴陽市孟關等地。2010年兩夫婦紮根遵義縣龍坪鎮,繼續他們的支教生涯。
生在貴州黃平,長在貴陽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鄉師資嚴重缺乏,退休後放棄在北京悠閑自在的生活,去山區義務支教。
盡管已經古稀之年,但他們表示:「只要我們還能動,就希望在這里繼續教下去,讓山裡娃也能和城裡娃一樣,能大聲流利地說好英語、學好英語」。
山區洗澡難、買菜難、乘車難、看病就醫難,各方面都極不方便。卧室跟廁所共用一面牆,夏天臭氣熏天,孫麗娜晚上要戴著兩個口罩才能睡覺。
因為長時間在山區生活,加上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孫麗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視力只剩下0.03,檢查身體時還發現體內重金屬超標。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危險疾病。但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帶給孩子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因為長時間在山區生活,加上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孫麗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視力只剩下0.03,檢查身體時還發現體內重金屬超標。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危險疾病。但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帶給孩子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他們義務執教不拿一份報酬,在省吃儉用資助貧困生的同時,還在積極為學校建電腦教室、修學生食堂,四處聯系爭取支持和幫助。
夫婦兩在北京治病期間,仍心繫山區的孩子,為他們捐來了20台電腦。孫麗娜還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給她和丈夫的10萬元獎金轉贈給了學校,用於建電腦教室。在支教9年後,他們被中央電視台評為「最美鄉村教師」。
5、格桑花開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幫辛鄉小學的一名教師。 2000年,格桑德吉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畢業之後她毅然回到西藏。為了勸學,12年來格桑德吉老師在極危險的道路上頻繁往返;
為了孩子們不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毅然上路;為了把學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艱險、大雪封山時,作為校長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師一樣,過冰河、溜鐵索、走懸崖峭壁。
十三年來,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門巴族孩子從最初失學率30%,變成到今天入學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學、20多名考上大專、中專。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門巴族的「護夢人」。
⑧ 結合感動中國人物中優秀教師談談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我認為要成為優秀的人民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耐得住寂寞
優秀的人民教師心系學生,除了備課,授課,改作業,沒有精力照顧其他,沒有太多朋友,其實內心很孤獨,夜深了還在批改作業,想著如何教育好學生,很多老師幾年就轉行了!向優秀的老師致敬,你們太偉大了!
第二:抵得住誘惑
優秀的老師有很多機會,比如培訓機構,政府公務員,還有一些大型的企業經常會向他們拋出橄欖枝,優秀的老師不忘初心,堅持教書育人,實屬難得。向優秀的老師致敬,有你們我們的下一代會更好。
第三:扛得住壓力
老師的工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優秀的老師目標是教書育人,但是學校也是江湖,優秀的老師不看重職稱評選,不喜歡孤獨宣揚自己,為人低調,他們既要扛住生活的壓力,還得繼續前行,老師您太偉大了,向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