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梅班主任
A. 孩子應不應該承受一些社會壓力
要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現在的教育都在強調興趣、自主、快樂。論文、講座都是圍繞這些方面講。其實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既然這是事實,我們為什麼還要欺騙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孩子。著名優秀班主任劉利梅老師《給家長的話》中說道:讓學生直面學習中的困難,打破快樂輕松學習的神話,這是每一個明智的師長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的將不僅是知識,更有毅力、恆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學習沒那麼輕松、快樂。
其次,每個人都會有惰性。我們成人不是這樣嗎?材料馬上要上交了,才不得不從休息的時間中擠出一些來去完成;如果學校沒有檢查,我相信很多老師批改的作業認真程度將會下降。這里並不是說學校不檢查,大家就都不好好工作,其實大家在教學上的態度依然是很認真的,只是有時候「懶」了,有時候「拖」了,有時候想等明天再去完成吧!所以,意志力更加薄弱的學生身上的惰性可能多於成人。表現在作業上:作業不反饋,或者是反饋時全是表揚,用不了一周,學生的作業質量就會下降;課堂上,如果總是一種很輕松的環境,總是對學生進行表揚,用不了幾天,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對上課講的知識就會「不注意」。如果有一周的時間,學生每天都開開心心,上課輕輕鬆鬆。周末進行一次測驗,考試的效果肯定不好。
過於輕松、快樂的環境會讓孩子完全沒有壓力,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懶惰的本性就會跟家明顯地暴露。課堂應該是心情適度放鬆,大腦時刻緊張的。面對作業也應該是嚴肅、認真的。如果老師「太好說話」,學生就會被懶惰佔領,「很輕松」地就把作業完成。
雖然現在的小孩子很苦,要做很多功課,還要上很多的補習班。但是,踏上社會難道就很輕松嗎?大家都知道保險行業的工作,如果你今天不努力賣保險單,明天可能就拿不到工資。面對生存,我們要知難而進;面對學習,學生也必須知難而進。而來自於教師的壓力就成了很多學生克服困難的動力。「為了明白不被老師批評,我必須把這道題做出來!」「為了明天不被同學們笑話,我今天必須把這一段背過!」在壓力下,他或許就在慢慢地克服困難,而意志力也在慢慢增強。
王慶喜說:「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哈佛大學的學生為什麼那麼刻苦地學習?廢寢忘食。一方面真的是有興趣,願意鑽研。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壓力——來自於課堂的壓力和學校體制的壓力。課堂上,如果你沒有看很多書,你就沒有發言權,沒有發言你就得不到學分,學分達不到你就會被淘汰。而教師同樣有壓力,因為學校的學生都是自己選擇老師的,如果你的課沒有人來聽,你就面臨著失業。所以,你每天都必須給自己充電,研究自己的理論。
學生不好好學習,或許他們的動力還不足,興趣還沒有,但是壓力或許也是一個重要的外因。
所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壓力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B. 全國著名班主任有哪些
孔登峰 衛文超
C. 全國優秀班主任劉利梅是哪的人在哪個學校教書
劉利梅老師是 陝西榆林人 在榆林市第五中學任教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