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發布時間: 2021-07-26 08:51:36

① 江寧天印高級中學啊好啊

江寧天印高級中學好。

學校是江寧區高中布局調整中高標准、高起點新建的一所回高級中學,由答江蘇省湖熟高級中學、江蘇省湯山高級中學、江蘇省陶吳高級中學合並組建,學校創建半年後順利通過省二星級學校驗收,並於2008年底成功創建省三星級學校。



2014年3月學校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學校現有教職工229人,52個班2554名學生。在211名專任教師中擁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有15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2.99%;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區學科教學帶頭人、區骨幹教師共計7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6%。

學校與江蘇省南通市啟東中學,大江中學聯合辦學,創辦了「啟東大江班「,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成績。

② 南京的最好的中學是哪些排名是什麼金陵中學好嗎

一、南京的最好的中學是金陵中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兩校全市排名並列第一。

③ 南京市古雄小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44人,其中專任教師36人,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為100%,具有大專學歷以上的有26人,其中本科3人,占專用教師的81.8%,目前「專升本」和大專在讀的仍有8人。從職稱情況來看,目前學校有高級教師18人,一級教師18人;參加兩輪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的有28人,普通話培訓合格25人。近幾年受到市級表彰的11人,區級表彰的15人,區師德標兵1人,區學科帶頭人2人,區優青1人。2005年,王薇薇老師被評為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並代表雨花台區參加南京市教育教學改革現場會。

④ 南京市建鄴實驗小學的師資力量

祝瑞松,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建鄴區語文學科帶頭人。從教16年,致力於「品質學校」和「生活語文」的研究,發表管理文章、學科論文幾十篇。
竇麗,教導主任,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建鄴區師德標兵。從事小學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及研究十四年。在課題研究、論文撰寫、課堂教學研究中積極探索,不斷實踐著自己教育理想。
趙靜,建鄴區優秀青年教師,區德育先進工作者,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現任教於南京市建鄴實驗小學。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平時還能主動開展教學研究,所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市、區論文評比中獲獎。
張泰興,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建鄴區數學教學骨幹教師。1997年參加工作,從教13年。一直以來,擔任小學高年段數學教學(主要從事六年級畢業班教學)工作,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徐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五一巾幗標兵」。1988年從教以來,堅持潛心了解兒童、真心關愛學生,致力於兒童母語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追求「貼近兒童心靈的教育」。先後獲市區教學競賽一二等獎等。
鄭欣,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沿江區數學學科帶頭人及優秀青年教師。12年來,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經過十多年的磨練,逐步樹立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⑤ 南京一中初中部和南京一中實驗學校初中哪個更好些

南京一中初中部好。南京一中初中部是公辦學校,南京一中實驗學校初中是民辦的,公辦學內校容較好。

南京一中初中部學校管得很嚴。學校老師對於學生管理嚴格,作業和著裝都很好。校風良好,學校穩居下關區第一,尤其是試驗班初三四班特別優秀,每門成績都很突出。

南京一中實驗學校初中雖然建校時間不長,但學校領導主要是從一中本部調過來的,管理還是比較到位的。由於是民辦學校,老師的挑選更為嚴格,老師本身也會更用心。

(5)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擴展閱讀

南京一中初中部簡介

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求真」的辦學傳統,「篤行」的行為准則,「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辦學理念,浸潤出積極探索教育改革、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卓越的教師團隊。初中部的辦學團隊中,涌現出4位特級教師、多位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及一批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學校繼續走內涵發展的道路,以高效課堂為主陣地。依託省市教研部門和高中部優質資源,開展切實有效的校本教研。通過課堂教學開放、課堂教學評議等活動,大力推進新課程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尊重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學校大力推進全面素質教育,文體活動趣味豐富,「陽光社團」異彩紛呈。

⑥ 縣級園丁獎和市級優秀青年教師哪個獎高些

市級優秀青年教師獎高些。
具體可詢問市教育局。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⑦ 知道南京市的十佳青年有哪些人嗎

十佳優秀人員的名單都在文章里,看一下就知道了

一、和諧社區的守望者
江祖國同志離開我們已經半年多了。生前他是滄浪區友聯第二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在他任職期間,他把全部的熱情和精力都獻給了服務社區群眾的平凡事業,即使是在與病魔作斗爭的最後五年裡,他依然直接關心著社區的每一項工作,惦記著社區的每一個困難群眾,勾畫著社區未來的美好藍圖。他的工作是瑣碎的,但關乎民生,深得民心;他的言語是朴實的,但句句出自真誠,打動人心,他以共產黨員的品格和風范,用無悔的人生為黨員的先進性作出了詮釋,用平凡的事跡為和諧家園的建設樹起了一座豐碑。「一個好人走了,但是我們每天都在想著他。」社區的居民們總還是經常來到他辦公過的地方念叨。

二、十米車廂中的巾幗英雄
10米長的公交車廂,既是古城文明形象的窗口,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蘇州公交有限公司女駕駛員顧玉琴14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自己始終不渝的努力,在安全行車、溫馨服務和鑽研技術等方面,不斷地擦亮這個窗口,不斷地夯實這個基礎,成為蘇州公交2200名駕駛員中的一位巾幗英雄。
在4000多個工作日中,顧玉琴已安全行駛里程達51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2圈,做到了無一起責任事故,無一起違章現象。14年的公交車駕駛,顧玉琴總結歸納出了一套「四心、四勤、四主動」的體貼服務工作法。「四心」是對外地乘客耐心,對老弱乘客關心,對問詢乘客熱心,對駕駛車輛細心;「四勤」是腦勤多思,眼勤多看,耳勤多聽,手勤多做;「四主動」是主動問候乘客,主動導乘導游,主動扶老攜幼,主動排憂解難。2004年,顧玉琴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光榮稱號。

三、蘇州的「南丁格爾」
被歷史譽為提燈女神的護理事業先驅南丁格爾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光輝典範,是護理工作者終身的追求目標。陳雪珍,蘇州市立醫院護士長,就是這樣一位堅定的追隨者。25年來,陳雪珍總是這樣要求自己:哪裡最忙、哪裡最臟、哪裡最難、哪裡最需要,自己就要出現在哪裡。病人便秘了,幫他用手掏出來;病人不能洗頭洗腳,幫他們洗;病人發生危急情況,她第一個沖在前面。作為一名護士長,除了給予病人精心呵護外,還帶動護理團隊共同奮斗,研究護理制度,來推動護理事業的發展。護士不是一個驚天動地的職業,護理工作也不可能一鳴驚人。病人無醫,將陷於無望;病人無護,將陷於無助。陳雪珍說,她願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以一點一滴、點點滴滴的方式,無聲地緩緩流進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流進我們黨的衛生事業,流進我們民族體魄的強盛。

四、感動中國的媽媽馬寶鳳
家住平江區東蔣家場的市民馬寶鳳,15年來靠自己的一雙手,苦苦拉扯大3個患有先天性失明的三胞胎孩子。如今,3個孩子已經成為蘇州市盲聾啞學校的優秀學生。在沒接受到平江交巡警大隊的民警以及來自本市和上海、天津等眾多好心人關懷之前,43歲的馬寶鳳,是靠著殘疾人用的三輪摩托車拉腳力去賺錢來撫養三個孩子的,所以,馬寶鳳說,現在她肩上的擔子比過去輕多了,而且孩子們也挺有出息,他們為媽媽譜寫了這樣一首歌:媽媽就是一根青藤,我們就是結在藤上的三個苦瓜,永遠不分離……
馬寶鳳一家人的遭遇不僅感動著蘇州人,今年她還被全國婦聯和天津市有關單位評為2005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母親之一。

五、情系「苦孩子」的花甲園丁
13年前,她從桃花塢中心小學幼兒園退休了。但為了「苦孩子們」的幸福,她退而不休,被「苦孩子們」稱為辛苦的「幸福奶奶」。她就是情系「苦孩子」的花甲園丁———張慧仙。為了摸清桃花塢地區「苦孩子們「的情況,她冒著酷暑,走街穿巷,走訪單親家庭和特困家庭;為了解轄區失足少年的情況,她走遍全市15個派出所。為了使特困生有一個學習、交流、活動的場所,她於2002年在石幢社區創辦了愛心俱樂部,並擔任了輔導員,在「六一」節那天,這位67歲的老人扮成小學生和特困生一起演出。她還是多所民工子弟學校幼兒園的文藝輔導員,為了幫助民工子弟排練舞蹈,她自掏腰包,自己製作兒童上裝、紅裙子、海軍帽等演出用具,她甚至把家中的一大一小2隻錄音機都捐獻給了學校。看到民工孩子快樂地跳著、舞著,張慧仙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麼的開心……

六、馬路上的「臨時指揮」
路上有油,很多人被滑倒,有的人起來拍拍身上的泥水馬上離開,有的人甩開一串罵聲也隨即離去,這時,一名叫胡難得的高三學生卻留了下來,在現場手忙腳亂地指揮著,提醒行人避讓,而且一站就是整整一個小時,直到警察來了,他才悄悄地離去。誰都知道,對於高三學生來說,時間是極其寶貴的,就是在這樣分秒必爭的時刻,為了提醒路人不被滑倒,他毅然當起了「臨時指揮」。胡難得同學所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對許多人來說甚至不屑一顧,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件小事卻將一個人的素質、責任心、公德心徹底地展現出來。早晨浸透油的路面其實便是一面鏡子,經過上面的人的模樣都徹底無誤地被照了出來。有的人光亮,有的人黑暗。

七、「漣水雷鋒」沈保山
沈保山,江蘇漣水人,6年前從蘇北來到蘇州以修理家電為生。沈保山是因為脾氣倔,才從家鄉漣水到蘇州的。可到了蘇州後,沈保山的倔脾氣一點也沒改。多年來,只要是殘疾人求助,他總是不肯收費;對於顧客,他則以誠相待,不僅告之電器損壞的原因,還教給顧客正確使用的方法。在他從業過程中,他發現行業內普遍存在不少欺客、騙客現象,於是他主動聯系媒體自揭行業內幕,目的是幫助更多的人識破家電維修的戲法,並讓那些靠坑人賺昧心錢的人再也混不下去。他的這一勇敢而善意的舉動引起了許多讀者強烈的共鳴,一時間蘇州服務業該怎樣誠實待客,成為市民議論的社會熱點,而他也被大家譽為「漣水雷鋒」。

八「助學紅娘」張壽華
張壽華,蘇州大學放射與公共衛生學院的退休教師,從1996年秋天開始,經他牽線搭橋構建的「一幫一」助學工程便在蘇州醫學院(蘇州大學醫學院前身)開展起來。9年來,在他的幫助下,258名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學院和蘇州市重點中學的貧困生每人每月獲得了來自蘇州市社會各界資助的100元左右生活費,總金額達115萬元。另外,他聯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為貧困生辦理了32份「陽光學生卡」,總保額為192萬元。他還募得價值4萬多元乳清蛋白高級營養品、價值近3萬元的衣服和學慣用品,並成立了蘇州市「托起明天的太陽」助學組,為86位貧困生提供一定的資助……他被師生們親切地稱為「助學紅娘」。

九、背著同學去上課
王晶是太倉市第二中學初三(5)班的學生,同班同學王慧從小因病殘疾,雙腳不能走路,每天上學都由父親接送,而課余時間的其他活動,她都不能參加,連上衛生間都成問題。王晶自從小學五年級與王慧同班後,就主動承擔為她服務的工作。不足90斤的王晶硬是背起了患殘疾的王慧,幫助她從自己教室到電腦室、生物室、語音室上課,完成學業,至今已有5個年頭,並且還一直繼續著。王慧以前總是為自己沒有腳而遺憾,但現在她為有了王晶這樣一個樂於助人的朋友、有了王晶借給她的一雙腳而感到萬分的欣喜和滿足。如今,同學們也在王晶的帶動下,自覺加入到幫助王慧的行列中,慢慢地,一個熱情助人、關心他人的良好氛圍在校園內彌漫開來……

十、對每個孩子的未來負責
李大國,安徽六安人,我市第一家民工子弟學校———蘇州市平江區明星學校創辦者。
和所有民工子弟學校校長一樣,李大國的辦學之路歷經坎坷,尤其在辦學的第一年,可他有的是「辦法」:租花房作教學用房;賣掉老家新蓋的樓房換來學生的書本、粉筆、黑板和課桌;用妻子打工賺來的錢給教師發工資……最艱難的時候,夫妻倆過年時,連回家的車票都買不起。辦學難,但李大國沒有退縮,「對每個孩子的未來負責」的信念,讓他一路堅持了下來,並且慢慢取得了可喜的發展。學校從當初的56個學生,發展到近3000名,由當初的5間花房,發展到最興旺時的5所學校。李大國給學校取名為「明星」,是希望讓每個在遠離家鄉的城市裡求學的民工子弟,培育起自尊和自信的人格,讓他們明白自己通過發奮圖強,都可以成為「明星」。

熱點內容
油條英語 發布:2025-05-20 17:28:23 瀏覽:864
數學建模違紀 發布:2025-05-20 15:47:52 瀏覽:330
師德師風建設匯報 發布:2025-05-20 14:34:14 瀏覽:310
中石油英語 發布:2025-05-20 14:31:04 瀏覽:120
一秀英語 發布:2025-05-20 14:08:34 瀏覽:384
發育生物學大會 發布:2025-05-20 08:28:15 瀏覽:273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5-20 07:56:43 瀏覽:983
戰國志歷史 發布:2025-05-20 07:48:16 瀏覽:879
普陀山歷史 發布:2025-05-20 07:39:33 瀏覽:606
2017高考語文試卷安徽 發布:2025-05-20 06:36:58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