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暫行規定
A. 班主任工作細則
為發揮班主任在班級教育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班級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並為班主任(班級)評優及發放津貼等提供依據,特製定本細則。
一、考核辦法:
1、班主任考核分為《班主任常規工作考核》和《班級工作成績考核》兩部分,分別佔50%和50%。
2、班主任常規工作考核分採用得分制和倒扣分制相結合的方法;班級工作成績考核為班級綜合考核分。
3、班主任考核分數=班主任常規工作考核分×50%﹢班級工作成績考核分×50%。
二、班主任常規工作考核內容:(每月考核一次)
1、學期初及時制訂本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學期結束前,能及時撰寫班主任工作總結,並按時上交者得5分,遲交者扣2分,不交者扣5分。
2、能認真組織好每周一次的班隊活動課,每學期不得少於15次,班隊活動課時間不得少於40分鍾,要求班隊活動課有主題,有過程,有記錄。每舉行一次得10分,少一次扣10分。(以班隊活動記錄為依據)
3、每天上好晨間談話課,並及時做好記錄。滿分30分,少上一次扣1分。(以學校抽查和晨會記錄為依據)
4、經常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每周至少對1-2名學生作一次家訪或與家長書面聯系一次,每少家訪或書面聯系一次扣10分。(以上交的家校聯系卡為依據)
5、每學期開家長會至少2次,且記錄規范詳細,有雙方意見或建議。每組織一次的5分,少一次扣5分。(以家長會記錄為依據) 6、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能認真組織學生參加,服裝整齊,秩序井然,每次得10分,。(以常規檢查為依據)
7、能做好對班幹部的選拔組建,培養和指導工作,明確分工職責,班級管理無漏洞,經常了解班風,學風情況。每月至少組織1次班級學生幹部會議,要求有會議記錄,每組織一次得5 分。(以班幹部會議記錄為依據)
8、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項集體活動。每缺少一次扣5分。
9、按時參加政教處組織召開的班主任會議,每參加一次得5分,遲到或早退者扣1分,缺席者扣5分。(以會議記錄為依據)
10、積極撰寫有關教育管理方面的論文,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或評比中獲獎,縣級每篇加3分,市級每篇加5分,省級每篇加8分,國家級每篇加10分。
11、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得7、6、5分;省級一、二、三等獎得6、5、4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得5、4、3分;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得4、3、2分;不同獎項可累計,同一獎項以最高獎統計,最多加分不超過20分。(以競賽公布的結果或榮譽證件為准)
12、能科學、規范管理班級,無重大安全事故、違紀違法現象發生,得20分。如果發生重大違紀違法現象,扣20分。
13、學生好人好事經班級推薦書面上報政教處並受到表彰,每人次得5分。
三、班級考核內容:
1、出勤(10分):學生出勤情況,遲到、早退和曠課每人次扣1分。(以政教處抽查和值日教師檢查結果為依據)
2、衛生(20分):教室內外、地面、牆壁、走廊及衛生責任區等處衛生情況。(以值周教師衛生10分制檢查結果為依據)
3、兩操及集會(20分):升旗、課間操學生出勤和紀律情況。缺一人次扣1分,集合拖拉、退場無序者一次扣2分(以值周檢查和學校抽查結果為依據)
4、常規紀律:(總分30分違規一人次扣0.5分)
①課外活動時的紀律情況。(以值周檢查和紅領巾監督崗檢查結果為依據)
②愛護校園花草、樹木、環境,節約水電等資源情況;(以學校抽查和紅領巾監督崗檢查結果為依據)
③愛護電力、消防等公共設施,愛護課桌板凳、門窗壁畫等公共財產情況;(以值周檢查結果為依據)
④日常行為是否規范,紅領巾、隊章是否佩戴並規范等情況。(以值周檢查和紅領巾監督崗檢查結果為依據)
5、教室布置(10分):教室的環境布置情況,要求做到教室布置合理化,桌椅擺放整齊化,潔具放置隱蔽化,教室衛生清潔化。一等得10分,二等得8分,三等得6分。(以值周抽查結果為依據)
(以上五項每周考核一次)
6、參賽:參加各種校內競賽活動(含校運動會),獲一等獎得10分,二等獎得8分,三等獎得6分。不同獎項可累計,同一獎項以最高獎統計。(以競賽公布的結果為准)
四、班主任津貼發放: 班主任津貼按月發放:考核參照以上內容。月考核津貼按月考核成績代金,公式為:14個班級的總月津貼/所有班主任的月考核成績*個人月考核分數=本人所得津貼。
五、班主任的獎罰:
1、根據班主任工作考核成績,學校每學年組織一次優秀班主任的評比,班主任考核總分名列前5名者,有資格參加優秀班主任的評選。
2、班主任如有以下情況者,學校將按考核結果的80%發放月津貼。
(1)、不能經常深入班級、深入學生,不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家長意見較大者;
(2)、因失職、瀆職造成班級較大事故者或對班級學生中出現的違紀行為教育處理不力者;
(3)、因工作不努力、不負責而導致班級班風、學風差或不服從學校安排而導致工作無法開展者。
(4)有體罰或變相體罰班學生的行為者。
六、班級評優按照第二條分數高低取前三名。
B. 班主任班級管理制度
說到制度,我覺得行不通,管理一個班級不是制度能解決的,你不是用制內度取框住他們,你是要去教容育他們。讓他們盡量往正規的人生道路上發展,班主任管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並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要因人而異,因不同的階段而異,大致有以下幾點:
1,必須培養得力的班幹部;
2,要在學生心目中建立一定的威信,不要和學生走得太近,也不要有太遠的距離,
3,要從心裡去愛你的學生,關心他們,盡量不要偏愛優生,要一視同仁。
4,一定得守信用,以身作則。還要在人格上和專業水平上讓學生佩服。
C. 班主任有哪些權利
1.班主任有哪些權利?
作為普通教師的權利:教育教學權、科學研究權(學術活動權)、管理學生權(指導評定學生權)、獲取報酬待遇權(報酬待遇權)、民主管理權(參與教育管理權)、進修培訓權。班主任的特有權利:班級管理權、地位待遇保障權、獎勵權、崗位培訓權。
2.班主任在哪幾種常見情形下可能承擔教育法律責任?
(1)《教師法》第37條規定的情形: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後兩項情節嚴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妨礙義務教育的行為:
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應當在該地區或者該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學;因違反規定亂收費而拒絕接受學生就學;以未滿足不合理的入學條件為由拒絕接受學生就學;以學生不能繳納雜費為由拒絕學生就學;對雖有殘疾但不妨礙正常學習的兒童、少年的拒絕接受;對解除管教、解除勞動教養以及工讀學校畢業,但應繼續接受義務教育的少年,因歧視而拒絕接受。
(3)玩忽職守的行為: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9條: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並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學校違反有關規定,組織或者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勞動、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活動的;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學生在學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學校發現,但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後果加重的;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未成年學生的職責期間,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的;對未成年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發現或者知道,但未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導致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的。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27條:因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履行職務中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予以賠償後,可以向有關責任人員追償。
3.班主任的自我保護方式有哪些?
一是班主任全身心地熱愛學生、保護學生,愛生如人、愛生如生、愛生如友、愛生如子、愛生如己,這是對自己最根本的保護。
二是班主任認真學法、守法,依法辦事,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應有的權益,用法律保護自己是最可靠的保護。
三是班主任講求策略,注意方法,將心比心,學會寬容,這是對自己最有效的保護。
4.實施素質教育的四個關鍵環節與核心問題是什麼?
一是課程改革二是德育工作。三是師資隊伍建設。四是考試與評價改革。
5.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有哪些特點?
(1)、德育功能上----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更加重視德育在人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中的作用;更加重視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視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德育的內容上----與時俱進。
更加註重時代性;更加註重針對性;更加註重基礎性。
(3) 、德育的途徑上,更加註重活動育人;更加重視實踐育人;更加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注重從「情感」切入(知、情、意、行);難忘教育,感恩教育,情智教育。
(4)、德育的方法上 (正面教育原則) 更加重視激勵性。
(5)、德育隊伍上更加註重全員育人;更加註重發揮班主任的育人作用。
(6)、德育的方式上,更加重視現代化網路技術在德育中的運用。
(7)、德育推進策略上(德育的一貫性原則)確立持續不斷的推進策略;堅持就是勝利,不能一陣風;反復抓,抓反復。
(8)、德育工作機制上(德育的一致性原則)更加重視建立分工協作的合力機制。
6.江蘇省德育工作「五項主題教育內容」是什麼?
一是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二是突出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三是強化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四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廣泛開展誠信教育。
7.班主任基本工作是什麼?
一是建立班級制度,最初班集體建設的重點。
二是重點放在日常的班級活動(強有力的、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是負起協調各種教育力量的責任。
四是把握班集體活動開展的情況,積累檔案。
8.班主任如何建好班集體?
一是提出前景目標,組織共同的目標。
二是挑選培養班幹部,形成班級集體的核心。
三是培養班集體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四是形成班級集體的正確輿論。
9.班主任與任課教師構建教育共同體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1)、經常與任課教師進行交流溝通。
(2)、協助任課教師開展教育教學。
(3)、邀請任課教師參與班級管理。
10班主任處理偶發事件的原則和方法是什麼?
班主任處理偶發事件的原則是:
(1)、冷靜沉著。(2)、因勢利導。(3)、重在教育。
班主任處理偶發事件的方法是:
(1)、降溫處理法。(2)、變退為進。(3)、移花接木法。(4)、幽默化解法。
D. 最新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頒發在什麼時間
6月左右
E. 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明確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採取適當方式對學生
D |
F. 班主任費國家規定
班主任是有班主任費的
學校不同補貼不同
不過是不是國家規定
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總應該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