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19 05:57:23

什麼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道德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會或集團為使人們自覺遵循其道德行為准則,履行對社會和他人的相應義務,而有組織有計劃地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它是一定社會或集團的道德要求轉化為人們內在品質的重要條件之一。

在多數國家的學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中國學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實為社會意識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學生一定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目標是:使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具有為人民服務、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自覺地遵紀守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熱愛專業,勤奮學習,勇於創造,大膽實踐,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

(1)品德教育擴展閱讀:


德育內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培育和弘揚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創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教育;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教育;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

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

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往禮儀以及職業禮儀的教育與訓練;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教育;保護環境的教育。

4、遵紀守法教育

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教育;心理咨詢、輔導和援助。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內容外,中等職業學校還要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發展進行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❷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哪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是壞孩子。孩子的道德行為的形成,與他所處的環境和受到的教育有關系,所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為家長尤其是我們搞教育的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道德行為教育。我們教師應把德育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人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曾聽到這樣一個小故事,聽後很有感觸,一個因大意誤診病人的醫生,在死後被打進第一層地獄,而一個不好好搞教育的老師卻要被打入十八層地獄,這是為什麼,因為醫生醫治的是人的身體,而教師卻是塑造人類靈魂的,你要教給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處事,你不僅肩負著學生的知識教育,更肩負著學生的道德教育。一個人知識能力的高低,對他的一生有一定影響,但品德的好環,則影響他的一生。也就是我們知道的一個知識能力不足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一個道德不足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的道理。因為一個品德良好的人,即使智力水平不高,他照樣可在不同崗位上為國家做貢獻。所以,德育為先、德育為首應該成為每一個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自覺堅持的教育方向,同時我們還需要家長的大力支持與合作,不僅要強健學生體魄,更要做到文明學生精神,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那顆顆幼小的心靈,塑造一個個充滿了「愛」的靈魂,讓他們不僅擁有知識,還要擁有一顆仁愛之心。我們應教會學生認識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創造真善美。

❸ 家庭品德教育的意義有什麼

讓你的孩子明白事理 不會產生惡意的心理狀況

❹ 幼兒品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是什麼

一、幼兒品德教育的內容與目標:
(一)萌發幼兒對祖國的愛 對祖國的愛是人類的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珍貴遺產,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動力,從我國的科學家、數學家李四光,華羅庚身上都能看到愛國情思的巨大力 量。 對幼兒來說,培養他們對祖國的愛,要從身邊做起。蘇霍林基要求他的學生,首先要愛媽媽,他說:如果一個孩子連他媽媽也不愛,他還會愛別人,愛家鄉,愛祖國嗎?自己的媽媽,容易懂,容易做,而且為日後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打下了基礎。」 因此,家長要教育幼兒努力給母親、父親、祖父、祖母帶來歡樂,為他們分擔憂愁和不幸,關心、體貼、照顧大人病痛,有好吃的東西要先讓父母和親人吃。還可通過游覽,參觀,旅行使孩子領受到祖國山山水水,江海,河川的美麗風光,知道祖國領土的遼闊,物資的豐富,悠久的文化,這些都能對幼兒進行愛的熏陶,萌發他們對 祖國的愛。 我們還可以採用生動活潑,形式的教育活動。如:節日、故事、繪畫、過生日等,使孩子感到做中國兒童的幸福,知道自己今日幸福是靠老一輩革命家,英雄,科 學家奮斗,犧牲而換來的。
(二)使孩子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文明,禮貌的行為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標志。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是從小開始 長期實踐而形成的。 因此,要求幼兒從小不罵人,不講臟話,待人和氣,熱情,有禮貌,別人講話不插話,不打斷別人說話;要尊老愛幼;在別人家做客時,不亂翻東西,吃飯要守規矩 等等。
(三)培養孩子誠實,講真話的好品質 教育孩子不論拾到什麼東西都要交公,不隱瞞自己的過錯,並要勇於改過。要使幼兒切實做到這些,最主要的是家長教育的態度,如果對孩子的過錯一味指責,是很難培養孩子這一品質的。家長發現孩子說謊時,應分析說謊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如孩子要買彩色筆畫畫,遭到家長拒絕,結果孩子背著家長私拿鄰居家的。有的孩子做錯了事怕挨罵挨打而說謊,有的為了滿足其虛榮心而說謊等等。若是家長不分 青紅皂白批評孩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家長應成為孩子的榜樣。有的孩子待人不真誠,私拿別人的東西,說謊,是因為受了大人不良行為的影響,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使孩子形成根深蒂固的惡習,家長 不可掉以輕心,要處處以身作則。
(四)培養幼兒勤勞,儉朴的品質 幼兒勤勞儉朴的品質是通過勞動來培養的,幼兒勞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自我服務的勞動,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衣,洗臉、刷牙,吃飯,收拾床鋪、玩具等。自我服務勞動能培養幼兒生活的條理性,獨立生活的能力,並為幼 兒參加家務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打下良好基礎。二是家務勞動能幼兒對家庭的關心,愛護,成年後主動關心別人,與各類人員保持良好關系。同時,通過勞動獲得生活的能力,長大後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美滿 和諧和家庭。 通過家務勞動,增強孩子參與意識和勞動觀念。可讓孩子洗碗筷,打掃居室衛 生,撿菜,就近處買小物品等。 通過勞動。可培養幼兒愛惜勞動成果,培養幼兒熱愛勞動和節省,儉朴的好品質。做到不浪費水、電、食品,不與人攀比衣著、玩具,女孩子不化妝,不戴手飾 等。
(五)培養幼兒大方,好客,不自私,能約束自己與人友好相處的品格 目前,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獨居獨食多。培養孩子大方不自私,與人友好相處十分重要,要求他們事事處處不能只顧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共同分享食品和玩具,並能遵守游戲規則,收拾玩具。通過多種活動讓孩子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 培養孩子生活的節律性,按時起床,就寢,進餐,學習做游戲。
(六)培養孩子勇敢、堅強、活潑、開朗的性格 勇敢是指人不怕危險和困難,有膽量的一種心理品質。這種品質與人的自信心和自覺克服恐懼心理的能力結合在一起的,必須從小開始培養。要教育孩子敢於在陌生的集體面前說話,表演;鼓勵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和其他各類游戲活動,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要求孩子在黑暗處及聽到大聲音或遇到打雷,刮風,下雨的天氣不驚慌,不害怕,能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完成任務,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經常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不要隨便指責,嘲笑,挖苦和恐嚇孩子,以免形成幼兒遇事膽小畏縮的心 理。 為培養孩子的勇敢品質,家長要教給孩子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孩子產生足夠的自信心。孩子的膽怯行為大多因缺乏自信心才產生的,而自信心又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識技能基礎上的。例如:幼兒會對雷電、風暴感到恐怖,對黑暗感到不安,就是因為缺乏相應的知識和相應的能力造成的。家長應當給其講解有關知識,教給其一些相應 的技能,方法,孩子的恐懼感就會減輕不少。 如果孩子害怕困難往往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所致,如果孩子確實能力較弱,天賦較差,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但要盡可能符合孩子的實際水平,還應給孩子以具體指導與幫助。當他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後,要立即給予肯定,不管這事多麼 小,多麼微不足道 。 此外,家長還可以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事、故事、電影、戲劇等文藝作品中富有勇 敢精神的形象來影響和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幼兒天生愛動,在動中發展動作,發展智力,發展品德個性。但無控制的動,過分的動,會影響他們的組織紀律和注意力的良好發展。故家長在多種活動中應正確誘 導和培養其自控力,使其成為既活潑開朗,又善於控制自己性格的人。

❺ 對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哪些

對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有:

一、把自己的言傳身教與學生的自我約束結合起來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為人師表。」在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早來晚走,經常深入班級。有的學生自習時坐不住凳子,就要在這個時間到教室里備課、刻題,這樣做既保持了自習紀律,又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學生作了「示範」。應該說,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從老師的身上,學生們會無形中感到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他們會自覺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地約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
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則應該既要當好母親,又要做好父親,也就是對學生既要慈愛,又要嚴管。正如小樹的成長,既需要澆灌,也需要修剪。實際上,慈愛是愛,嚴管又何嘗不是愛呢?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對那些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要讓他們嚴格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並配以靈活的措施。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們感到他們是生活在充滿溫暖而又有秩序的集體中。

三、把理想教育與刻苦學習結合起來

幫助學生們樹立遠大理想,並且引導他們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對「理想」這個誘人的字眼兒,談起來容易,讓學生們實現起來就困難了。因為在現實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滿著各種阻礙,學生們只有發揚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才能實現理想的目標。所以作為教師,既要用理想激發學生們去刻苦學習,又要幫助他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對於每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容易波動,情緒不夠穩定,遇到困難猶豫徘徊,這些雖然屬於正常現象,但卻很容易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那麼教師就要經常給他們講述學習的目的,激發他們拼搏進取,讓他們清楚刻苦學習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
四、把傳統美德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

把一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跡講給學生們聽,在思想上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這些人物事跡卻代替不了學生們的實際行動,因為學生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新的社會形勢和激烈的競爭在等待著他們,各種不同形式的人生觀、價值觀擺在他們面前,如果不把傳統美德教育與社會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們就很難培養出健康而高尚的品德。當然,在學習上他們的進取心也將受到不良的影響。
五、把嚴肅的紀律與活潑的班風結合起來
一個班級具有嚴肅的紀律是每個學生順利學習的保證,而活潑的班風又能使每個學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嚴肅的紀律與活潑的班風,二者之間不僅不存在著任何對立,而且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只有嚴肅的紀律才能創造一個具有朝氣的班集體,而在一個積極上進的班集體中,每個學生會更加遵守紀律。

總之,德育是培養學生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既需要我們用一句句實話、一件件實事去打動學生,去影響學生,又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採取積極措施去幫助教育學生。

❻ 品德教育的名言

1、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呂坤

2、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4、當一個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會來照耀著他。——馮學峰

5、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謨克利特

6、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

7、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8、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9、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哀。——布萊克

1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11、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12、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13、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呂坤

14、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孟德斯鳩

15、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6、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謝覺哉

17、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郭小川

18、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呂坤

19、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20、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曹植

21、東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22、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23、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24、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魯迅

25、我們以人們的目的來判斷人的活動。目的偉大,活動才可以說是偉大的。——契訶夫

26、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27、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普希金

28、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徐特立

29、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30、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秋瑾

❼ 怎樣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孩子進行品德教育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行為,才能對自己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第二,學校老師、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也對孩子品德教育起著重要作用。所以,為孩子擇校時,尤其是選擇培訓機構時,一定要選擇有良好師資的教育機構。像我們招聘老師時,教學水平重要,師德更重要!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品德方面的教育

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表現。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特徵,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對一生有重大的影響。現在不少家長在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注重智力開發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品德教育。「等孩子長大懂事了,再教育也不晚。"這是一種頗有代表性的看法,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它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品德教育也要從幼小時抓起,才能有好的效果。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向母親和父親講,從兒童懂事的初期起,就應該讓公民的品質在兒童心靈中形成、樹立和鞏固起來。公民意識和公民情感發源於兒童時代,播在兒童心靈中的一粒小小的種子,會長出茁壯的幼芽,長出深根。"由此可見,對兒童早期的品德教育是何等重要。作為家長首先要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兒童感受到父母的情意和家庭的溫暖,在具體方法上要根據孩子「知、情、行」的發展以及外界的要求來決定。所謂¨知」是指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使他們初步知道具體的行為准則。最好從形象事例教育著手,因兒童的形象思維較先發展,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英雄模範和發生在孩子身邊的好人好事,往往會獲得孩子的敬仰,並引起他們模仿的自覺性。也可通過看電視、連環畫等形象化的藝術手段,來形成對人的道德認識,陶冶情操,培養性格,啟發行動,使他們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逐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情』』是指對待是非的感情態度,父母對好的言行、習慣表示滿意、欣慰,並願意學習和模仿,對壞的言行和不良習慣表示不滿和厭惡。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感就是榜樣,可使兒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行」是指兒童良好品德和意志行為的培養,給兒童創造實踐的條件。譬如,願意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愛吃的東西也樂意和大家分享等,並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這樣做。
總之,對年幼的孩子要少說空洞乏味的大道理,側重於行為習慣的培養。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就可適當增加一些道理上的講解,使他們逐步養成尊敬父母和師長、團結友愛、文明禮貌、忠誠老實、正直善良、勤勞儉朴、熱愛祖國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❾ 家長如何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

第一位的教育方法是身體力行,做孩子最好的榜樣,家庭成員中爸爸媽媽或者祖父母輩的表現首先是最直接的學習來源,孩子看在眼中,在無形中就會感覺到、學習到良好的品德。第二種方法就是陪孩子一起看與品德教育相關的影視作品、圖書繪本等(其實基本上所有的兒童作品都是包含品德教育的),最好能看完後與孩子進行交流,這也是一種效果不錯的辦法。第三種就是鼓勵孩子去做有良好品德的事情,父母的贊揚和鼓勵作為獎勵,孩子就會漸漸體會到一個有良好品德的人才是自身、家庭、社會最需要的。自己的生活體會,希望能夠幫到你。

❿ 到底什麼是「品格教育」.對於「什麼是品格教育 」

是用來描述對孩子未來在個人和社會生存有幫助的的教學。

品格教育的共同目標是在協助年青人能成為道德成熟、負責任、合群、自律的成人。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成為社會中負責任一員。

關於兒童品格教育,認識品格不是借口頭來教授的,而是藉行為來傳遞的。 學習、工作、生活都是做好的體驗塑造環境。 能體驗多少,就可以認知多少。 能認知多少,就可以內化多少。 能內化多少,就可以行為多少。

實現方式:通過書籍和其他媒體講故事。用好故事為榜樣來啟發孩子和年輕人。它教他們關於誠實, 正直和如何幫助社會;品格教育論壇,主要致力於品格教育交流的網上平台。

(10)品德教育擴展閱讀:

在經歷一陣素質教育的提倡之後,品格教育也逐漸被更多的機構和人們所重視。如何對品格下定義,作出解釋,以及在學習生活中對日常行為模式給予一種品格塑造的意識,這也正成為更多家庭教育養孩子時所急切關注的。

因為更多的人們知道,行為的表像只是內在品格的體現,一個內在品格的塑造需要在生活中有生長的環境,從孩子起就在家庭與校園以及社會中構建起一個安全自由的成長的空間,愛的空間。

2013年在北京有一家品格親子俱樂部專注於兒童品格教育,在幼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生活社區中致力於此項目事業的推廣和實踐。

熱點內容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