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會經常組織、開展教育行業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本人感覺挺好!而且會議質量也不錯。
② 上海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搏士生畢業後主要從事什麼單位
從事與專業有關的工作的話,可以去高校教書,去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具體從事什麼工作,要看自己的發展定位、就業願望等綜合決定了。
③ 中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據說老師都不錯的所長比較嚴
考完再選導師的
張少雄,姜國軍,龐青山,劉鴻,曾山金
康玉堂
④ 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是做什麼的研究方向是什麼
我們高教所每年都訂安徽高等教育研究所辦的內部資料,《高等教育與教學研究研究動態》、《高教周報》。它們是面向全國發行的內部資料。具體研究方向不清楚,你可給他們打電話詢問。
⑤ 全國有哪些高校有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師大,東北師大,陝師大,華東師大
⑥ 大學里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在大學里地位高嗎有多高
好像都不太高。實在是杯具啊!
⑦ "什麼是高等教育科學研究"
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歷史可追溯到近代。清末張之洞、盛宣懷、康有為、梁啟超等學者都曾提出過有關高等教育目標、學制、留學教育的主張。民國時期,隨著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蔡元培、胡適、梅貽琦、張伯苓等更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高等教育問題,發表了不少有一定學術水平的高等教育文章。新中國建立後,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對探索建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面。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才真正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 一、高等教育科學的起步(1978—1984) (一)高等教育研究的機構和組織的建立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會上明確提出: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這為我國科學和教育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國科學大會精神的鼓舞下,各地高校加快了教學和科研工作改革的步伐。受政治運動影響中斷多年的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悄然復甦。潘懋元、劉佛年、朱九思等教育家開始大力倡導高等教育研究工作。1978年,潘懋元發表《必須開展高等教育理論的研究》、《開展高等教育理論的研究》等文章,不失時機地發出開展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呼籲。他在闡述高等教育理論研究重要意義的同時,提出要建立一門高等教育學 。這兩篇文章的發表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對中國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啟蒙作用。 1983年5月27日,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期待已久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終於宣告成立。蔣南翔任會長,何東昌、曾德林、季羨林、唐敖慶、李國豪、錢令希等任副會長,於北辰任秘書長,潘懋元、朱九思等38位高等教育界領導和專家任常務理事。大會通過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章程(討論稿)》,確定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基本任務是:協調各省、市、自治區高等教育的研究規劃,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高等教育重大問題的協作研究;組織有關高等教育學術會議,交流科研成果和經驗;編輯出版有關高等教育的情報資料和學術書刊;開展國際高等教育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發起、籌備和成立,正如中國教育學會給第一次籌備會議的賀電所稱:「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創舉」。這一歷時三年多的艱苦工作,實際上是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涉及面廣泛、參加人數眾多的一場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宣傳、啟蒙和普及運動。這場運動促進了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廣泛建立,培養了一大批熱心高等教育研究的積極分子,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後,全國已經設立的地方性高等教育學會和各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聯成一個系統,初步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網,使中國高等教育研究開始向有組織的方向發展,為此後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1年2月,潘懋元擬定的《高等教育學大綱》(討論稿)經過研究室內部的多次討論修改後鉛印600份,寄發全國有關單位和專家,廣泛徵求意見。《大綱》發出之後,得到許多單位和學者的熱情鼓勵和支持。經過幾年的艱苦工作,1984年7月,由潘懋元主編的中國第一部《高等教育學》上冊終於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下冊於次年問世。潘懋元主編的《高等教育學》是中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第一部具有相對完整體系的高等教育學專著,它的出版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正式建立。 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編寫第一部《高等教育學》、進行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的同時,高等教育科學部分分支學科的研究也逐步開展起來。 (三)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生教育的初步開展 研究隊伍的建設是影響高等教育研究發展的關鍵因素。除了積極吸納高校幹部教師加入到高等教育研究隊伍外,通過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培養一批專門的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人才,是壯大高等教育研究隊伍、促進高等教育研究深入和持續發展的根本性措施。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研究專門機構——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室在這個方面進行了重要的探索。 繼廈門大學率先招收了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生之後,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工學院等院校也在其後幾年陸續開展了高等教育學科的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生逐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研究隊伍中一支重要力量。 (四)這一時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點 ——高等教育研究成為專門的研究領域。 ——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開始起步。 ——「普通教育學科範式」開始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範式。 ——科學的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開始受到重視和運用。 二、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1985—1998) (一)「高等教育研究大國」的形成 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科的建立,為中國高等教育研究事業的持續、健康、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組織機構、研究人員、刊物、論文、專著等數量都迅速攀升至世界前列,中國從此成為「高等教育研究大國」 。 1.遍布全國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和組織 2.日益壯大的高等教育研究隊伍 3.數量眾多的高等教育研究刊物 4.層出不窮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 (二)高等教育學科群的形成 ——高等教育學科建設:高等教育學及其分支學科的建立、改造、發展以及有關的理論研究。 ——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應用理論研究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教學工作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管理工作研究等高等教育實踐研究。 (三)這一時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點 ——高等教育研究事業的規模得到迅速擴充。 ——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重點轉向分支學科建設。 ——對高等教育學學科若干理論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 三、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進展(1999年以來) (一)高等教育研究事業的鞏固與發展 1.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調整和充實 據了解,近年來全國不同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發展狀況差異很大。大體又分為三類:第一類在研究力量和研究條件上得到充實和提高,有的還成為高等教育學科碩士點或博士點;第二類基本維持原狀;第三類在機構改革中被裁員,甚至被撤銷或被合並到其他部門。 2.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生教育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但直到90年代中期,發展速度一直比較緩慢。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我國學位授權審核制度的重大改革,學位點的建設步伐大大加快,直接推動了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生教育的大發展。 (二)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新進展 近年來,我國新出版的高等教育學著作有十多部。作者既有老一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專家,也有中青年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出版的高等教育學著作相比,近年來出版的一些高等教育學著作在高等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上做出了有價值的探索。 (三)近年來高等教育研究的特點 ——高等教育研究的質量和專業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高等教育學科建設進一步受到重視, ——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更加密切。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
⑧ 中國多少大學 發展規劃處與高等教育研究所 合署辦公
只有個別學校有高等教育研究所這種機構
⑨ 復旦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所
各個學校復試時,的確會有側重
但不代表你沒機會
關鍵個人知識能力
⑩ 請問普通高等學校包含研究院研究所么
不屬於,普通高校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學和職業學院,研究院和研究所他是科研單位,大學是培養學生的,主要是學知識和技能,科研單位主要是研究的是研究型人才。級別比普通高校高,一般專業性較強,相對於初中給高中培養人才,高中給大學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