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春潮教學設計

春潮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2-03-11 07:31:35

① 哪位朋友可以提供蘇教版語文12冊<孔子游春>的說課稿啊 急用啊 2600字左右啊 謝謝啊

孔子游春》教學設計之二
秀外慧中

事前准備:讀熟課文,理解文中不懂的詞語,分段。
教學內容:感受泗水美麗的春景;感受孔子有關水的循循善誘的一段話。

一、導入
1、你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板書:孔子
孔子還有句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不論是波平浪靜還是洶涌澎湃,不論是涓涓細流還是浩浩盪盪,不論是清水一泓還是煙波浩淼,都能讓孔子這樣的智者流連忘返,賞心悅目。這是為什麼呢?課文《孔子游春》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迪。
2、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二節
1、春天到了,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遊玩。漲著春潮的泗水河畔,究竟是怎樣的一副景色呢?自由讀讀第二小節,找出描寫泗水春景的句子。
(小黑板)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指讀------齊讀
2、你瞧,那一幕已經被定格在了畫面上。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這泗水河畔的美景。(齊讀小黑板)
3、聽著你們的朗讀,不由讓我想起了朱熹筆下的泗水河畔----(引讀)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此時,我彷彿也來到了泗水河邊,感受到了那濃濃的春意。你們呢?讓我們用朗讀吟出那份春意吧。(齊讀小黑板)
5、這么美的春景,看了怎能不讓人浮想聯翩呢?作者想像的一點也沒錯,---(小黑板)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
6、在每個人心中,母親是最慈愛,也最美麗,作者如此描寫春天,應該懷著怎樣的情感?誰來用朗讀告訴大家。
7、填空練習:這樣的美景是大自然這位偉大的母親造就的。但大自然這位母親僅僅創造了大地、森林、太陽和輕風嗎?你怎麼知道的?(省略號)你會用這樣的句式來描寫我們的大自然母親嗎?
(滾滾的春雷)是她(前進)的(腳步)(漫天的雲朵)是她(潔白)的(衣衫)(茫茫的大霧)是她(神秘)的(面紗)(壯闊的大海)是她(沸騰)的(血液)
8、你們簡直就是詩人,你們用詩一樣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了詩一樣美好的春天。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泗水以及大自然的那份美,同時。(齊讀第二節)
二、學習第八節
1、過渡:浪漫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但孔子充滿智慧和靈性的語言更給我們啟迪。
2、(小黑板)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指讀)
3、這段話你理解嗎?
(1)這段話哪句話最能概括本節的意思?
(2)「真君子」,這應該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你認為怎樣的人才算是「真君子」呢?
(3)是啊,就為了這個目標,許多人曾付出了許多的努力,甚至生命。而在孔子眼中,水也是「真君子」?你認同嗎?
(4)理解並朗讀------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5)水這位「真君子」僅僅只有這些優點嗎?還有什麼優點?(提示:孝敬無論什麼河流,最後都將投入大海媽媽的懷抱。無私奉獻灌溉田地。舍己為人洗凈別人,卻臟了自己)
4、讓我走進這位「真君子」吧,去感受她的偉大吧!齊讀小黑板
5、孔子對學生這么說水,其實他的目的是什麼?(用水來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也要做個真君子)
6、你認為孔子是個怎樣的老師呢? (孔子循循善誘、很聰明充滿了智慧。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卻沒有直接進行說教,而是用水來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
7、或許,這就是孔子成為大教育家的原因所在。這么平凡的水,經過孔子的一番議論,成了真君子,這真稱得上是「宏論」了。那什麼叫宏論呢?(見解高深的言論。)
8、那麼讓我們再來聆聽一下這宏論吧。齊讀小黑板
9、弟子們有沒有領悟老師的教誨呢?你從哪句話中可以看出來?理解:司空見慣
10、齊讀第9節
三、學習第三段
1、綠草如茵的河畔,弟子們圍再老師身邊,……泗水河畔,洋溢著濃濃的師生情誼。這濃濃的情誼源於老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源於學生對老師的教誨的領悟。
2、河畔,孔子和顏回、子路再次暢談,他們又在聊些什麼呢?你又讀懂了什麼?自由讀讀11-17節。
(1)聊了各自的志向。
(2)孔子對兩個弟子很滿意。因為他們的志向都表明他們要做個真君子。
(3)孔子是個平易近人的老師,能和學生一起載歌載舞。
四、小節
1、春意,我們可以用眼感受到,所以我們感受到了泗水河畔那春意盎然的景色,但更濃的春意,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能感受到嗎?你感受到了什麼?
2、是的,所以說,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這濃濃的春意來自大自然的偉大,來自老師的循循善誘,來自學生的高尚志向。
五、作業
~~~~~、孔子游春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孔子游春》

二、教材解讀:

本課是一篇游記,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帶著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動一課,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心,洋溢著師生間濃濃的情誼。孔子乘「泗水河正漲春潮」之際,適時組織弟子「游春」,並以「水」為話題,敘物明理、潤物無聲,善教至極;隨後與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濃至極。文章辭章俱佳、意境深遠,發人深省、回味無窮。

三、設計理念: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法。在探究學習中,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各種學習途徑「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課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論水」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一段的教學過程中,教者首先以「孔子提倡學貴有疑」鼓勵激發學生通過自讀、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大家討論,而後將問題歸納、整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逐個解決(為什麼說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使教化?→為什麼說水是真君子?→省略號省略了其他什麼特點?→孔子論水的用意)。這樣,由易到難、步步深入,重難點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其中為幫助學生解決「為什麼說水有德行,有情又有志向,善使教化?」這一鋪墊性問題。給學生適當提示方法,便於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順利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成功體驗,提高探索學習的興趣。

語文課程中具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我們對於語文材料應該有理解一致的地方,但在很多情況下,由於各人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領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異,面對同一個語文材料,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語文教育需要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見解。孔子的大弟子路和顏回的性格迥異,特點鮮明,教者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是孔子的弟子,你喜歡誰呢?原因是什麼?」讓學生說說自己與眾不同的喜好,然後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志向」以展示自己獨特的人生理想,也為後面理解體會「孔子關心、熱愛每一個弟子」作了鋪墊。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自然段。

2、體會孔子論文那段話所蘊含的道理。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的情誼。

五、教學准備:課件

六、課時安排: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春天到了,泗水河邊春意盎然。誰來讀讀課文一、二自然段,讓我們再來欣賞泗水河邊美麗的春光。(配以畫面,背景音樂)

(二)精讀3—9自然段

1、過渡:泗水河邊的美景讓孔子的弟子們心曠神怡陶醉其中,孔子卻有些不一樣,我們來讀讀課文3—9自然段,用筆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想想這兒寫了什麼?

2、誰來說說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段文字?寫什麼的?

3、課件出示第八自然段、錄音朗讀。

4、孔子曾說,學貴有疑,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八自然段,看能提出什麼問題讓大家討論?

5、交流、評價 (為什麼說水是真君子?‹重要›)

(為什麼說水有情文、有德行、有志向、善施教化。‹關鍵›)(省略號,還有什麼特點?‹注意了標點›)

(論水的用意?‹思考得更深›)

【板:水→真君子?】

6、同學們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就一個一個地解決

7、解決第一、二個問題

①為什麼說水是真君子?

②為什麼說水有情文、有德行、有志向、善施教化?

(1) 在孔子眼裡,水具有什麼特點?

生自讀、回答(相機釋「善使教化」等)

(2) 為什麼說水有德行、有情文、有志向,善使教化呢?

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出示提示:我們可以抓住孔子話語中的重點詞語說說

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

(3)交流,句式:水好象有 是因為 。

(4)師:水的這些品行實際上是誰具有的特點?

(5)師:所以,孔子說,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老師換了個詞,行嗎?

引導學生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讀這句話!【去?號】

8、解決第三問題省略了什麼呢?

(1) 我們想想,這兒省略了什麼?

(2) 是水的其它特點?也是誰的其它特點?

(3)是水與君子共有的特點,誰能補充的?

引導學生說水的或者說君子的其他特點

(如透明-純潔;無邊無際-胸襟寬廣;

靜靜流淌→默默無聞;海納白川-肚量大、包容等)

(4)小結:水具有那麼多君子般的特點,由此看來

水是真君子呀!【添上!號】

指名讀、評價,讀出贊嘆的語氣。

9、解決第四個問題用意是什麼?

(1)孔子和弟子在泗水河邊遊玩、論水,說:「水是真君子。」他的用意是什麼呢?【板: 弟子 】

(2)既然是為了啟發弟子,教化弟子,我們又該怎麼讀呢?

讓學生試讀

(3)我們大家來當一回孔子弟子,看是不是受到啟發,被感化了。指讀、評價、齊讀

(4)孔子的一番話深深地打動了弟子們的心,難怪弟子們聽了無不驚訝。我們齊讀第九自然段。

(5)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來啟發弟子做人,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平易近人,循循善誘)

(三)精讀10—17自然段

1、過渡:孔子總是想方設法開導弟子,他期待著每一個弟子都能成為真君子。於是,他興致勃勃地和子路、顏回談起了志向。

2、請同學們自己讀10—17自然段,我們看看子路和顏回各有怎樣的志向?用筆畫出有關詞句。

(1)子路的志向是什麼?誰來讀子路的話?(出示12自然段)你准備怎樣讀?(評價,讓大家感受子路直率、豪爽的特點)

(2)再來看顏回,他的志向是什麼?誰來說(出示17自然段)。

3、同是孔子的弟子,你喜歡誰呢?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並展示自己的獨特見解

(相機教學「溫文而雅,深思熟慮,從容不迫」)

4、有志之人就是讓人刮目相看,同學們有什麼志向?想做一個怎樣的人?

(1)指名說,追問:你是怎麼立下這一志向的)

(2)師:一言既發、駟馬難追,請同學們牢記自己的諾言、志向,做個真君子。

5、聽同學們談志向,老師很開心;孔子聽子弟說志向,他有什麼反映呢?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1)學生默讀14—16,討論交流。

(2)師小結:孔子對弟子的志向是一樣的肯定、一樣的欣賞。

6、讀到這里,老師有了疑問:孔子老師與子路、顏回談得那麼投機,是不是有些偏心呢?你從課文哪兒可以看出來。

(1)引導學生自己精讀課文10自然段。

(2)小結:多麼濃濃的師生情誼啊!孔子愛生如子,他主張「有教無類 」,還主張「因材施教」。(出示並作適當解釋)同學們,我們再來讀讀一、二自然段,大家一定會有新的感受。(配樂)

7、師:如此美好的春光,如此動人的師生情,讓我們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出示17自然段)

誰想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四、總結

1、讀完這篇課文,我們對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你喜歡孔子嗎?你現在覺得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

出示:孔子,你是一位 的老師啊!

要求補充完整,有感情地讀一讀。

2、面對這樣一位仁人君子,一位充滿智慧、和藹可親、對弟子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同學們一定有話想說。

孔子啊,您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1、2、8三個自然段。

2、各小組整理收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故事、言論,開展《三人行——我向孔子學習》主題班會。

~~~~~~~、孔子游春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孔子游春》

二、教材解讀:

本課是一篇游記,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帶著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動一課,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心,洋溢著師生間濃濃的情誼。孔子乘「泗水河正漲春潮」之際,適時組織弟子「游春」,並以「水」為話題,敘物明理、潤物無聲,善教至極;隨後與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濃至極。文章辭章俱佳、意境深遠,發人深省、回味無窮。

三、設計理念: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法。在探究學習中,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各種學習途徑「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課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論水」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一段的教學過程中,教者首先以「孔子提倡學貴有疑」鼓勵激發學生通過自讀、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大家討論,而後將問題歸納、整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逐個解決(為什麼說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使教化?→為什麼說水是真君子?→省略號省略了其他什麼特點?→孔子論水的用意)。這樣,由易到難、步步深入,重難點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其中為幫助學生解決「為什麼說水有德行,有情又有志向,善使教化?」這一鋪墊性問題。給學生適當提示方法,便於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順利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成功體驗,提高探索學習的興趣。

語文課程中具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我們對於語文材料應該有理解一致的地方,但在很多情況下,由於各人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領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異,面對同一個語文材料,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語文教育需要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見解。孔子的大弟子路和顏回的性格迥異,特點鮮明,教者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是孔子的弟子,你喜歡誰呢?原因是什麼?」讓學生說說自己與眾不同的喜好,然後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志向」以展示自己獨特的人生理想,也為後面理解體會「孔子關心、熱愛每一個弟子」作了鋪墊。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自然段。

2、體會孔子論文那段話所蘊含的道理。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的情誼。

五、教學准備:課件

六、課時安排: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春天到了,泗水河邊春意盎然。誰來讀讀課文一、二自然段,讓我們再來欣賞泗水河邊美麗的春光。(配以畫面,背景音樂)

(二)精讀3—9自然段

1、過渡:泗水河邊的美景讓孔子的弟子們心曠神怡陶醉其中,孔子卻有些不一樣,我們來讀讀課文3—9自然段,用筆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想想這兒寫了什麼?

2、誰來說說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段文字?寫什麼的?

3、課件出示第八自然段、錄音朗讀。

4、孔子曾說,學貴有疑,同學們自己讀讀第八自然段,看能提出什麼問題讓大家討論?

5、交流、評價 (為什麼說水是真君子?‹重要›)

(為什麼說水有情文、有德行、有志向、善施教化。‹關鍵›)(省略號,還有什麼特點?‹注意了標點›)

(論水的用意?‹思考得更深›)

【板:水→真君子?】

6、同學們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就一個一個地解決

7、解決第一、二個問題

①為什麼說水是真君子?

②為什麼說水有情文、有德行、有志向、善施教化?

(1) 在孔子眼裡,水具有什麼特點?

生自讀、回答(相機釋「善使教化」等)

(2) 為什麼說水有德行、有情文、有志向,善使教化呢?

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出示提示:我們可以抓住孔子話語中的重點詞語說說

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

(3)交流,句式:水好象有 是因為 。

(4)師:水的這些品行實際上是誰具有的特點?

(5)師:所以,孔子說,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老師換了個詞,行嗎?

引導學生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讀這句話!【去?號】

8、解決第三問題省略了什麼呢?

(1) 我們想想,這兒省略了什麼?

(2) 是水的其它特點?也是誰的其它特點?

(3)是水與君子共有的特點,誰能補充的?

引導學生說水的或者說君子的其他特點

(如透明-純潔;無邊無際-胸襟寬廣;

靜靜流淌→默默無聞;海納白川-肚量大、包容等)

(4)小結:水具有那麼多君子般的特點,由此看來

水是真君子呀!【添上!號】

指名讀、評價,讀出贊嘆的語氣。

9、解決第四個問題用意是什麼?

(1)孔子和弟子在泗水河邊遊玩、論水,說:「水是真君子。」他的用意是什麼呢?【板: 弟子 】

(2)既然是為了啟發弟子,教化弟子,我們又該怎麼讀呢?

讓學生試讀

(3)我們大家來當一回孔子弟子,看是不是受到啟發,被感化了。指讀、評價、齊讀

(4)孔子的一番話深深地打動了弟子們的心,難怪弟子們聽了無不驚訝。我們齊讀第九自然段。

(5)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來啟發弟子做人,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平易近人,循循善誘)

(三)精讀10—17自然段

1、過渡:孔子總是想方設法開導弟子,他期待著每一個弟子都能成為真君子。於是,他興致勃勃地和子路、顏回談起了志向。

2、請同學們自己讀10—17自然段,我們看看子路和顏回各有怎樣的志向?用筆畫出有關詞句。

(1)子路的志向是什麼?誰來讀子路的話?(出示12自然段)你准備怎樣讀?(評價,讓大家感受子路直率、豪爽的特點)

(2)再來看顏回,他的志向是什麼?誰來說(出示17自然段)。

3、同是孔子的弟子,你喜歡誰呢?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並展示自己的獨特見解

(相機教學「溫文而雅,深思熟慮,從容不迫」)

4、有志之人就是讓人刮目相看,同學們有什麼志向?想做一個怎樣的人?

(1)指名說,追問:你是怎麼立下這一志向的)

(2)師:一言既發、駟馬難追,請同學們牢記自己的諾言、志向,做個真君子。

5、聽同學們談志向,老師很開心;孔子聽子弟說志向,他有什麼反映呢?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1)學生默讀14—16,討論交流。

(2)師小結:孔子對弟子的志向是一樣的肯定、一樣的欣賞。

6、讀到這里,老師有了疑問:孔子老師與子路、顏回談得那麼投機,是不是有些偏心呢?你從課文哪兒可以看出來。

(1)引導學生自己精讀課文10自然段。

(2)小結:多麼濃濃的師生情誼啊!孔子愛生如子,他主張「有教無類 」,還主張「因材施教」。(出示並作適當解釋)同學們,我們再來讀讀一、二自然段,大家一定會有新的感受。(配樂)

7、師:如此美好的春光,如此動人的師生情,讓我們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出示17自然段)

誰想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四、總結

1、讀完這篇課文,我們對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你喜歡孔子嗎?你現在覺得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

出示:孔子,你是一位 的老師啊!

要求補充完整,有感情地讀一讀。

2、面對這樣一位仁人君子,一位充滿智慧、和藹可親、對弟子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同學們一定有話想說。

孔子啊,您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1、2、8三個自然段。

2、各小組整理收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故事、言論,開展《三人行——我向孔子學習》主題班會。

② 急求,古詩《詠露珠》 作者韋應物 的教學設計

一、導入
《詠露珠》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小詩。此詩生動地描繪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滴露水,落到展開的碧綠荷葉上,化身晶瑩透亮的水珠,滾來滾去,煞是好看。
二、作品原文
詠露珠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三、詠露珠作品譯文
秋日的荷葉上凝著一滴晶瑩的露珠,那是暗夜裡從玄天之上墜下的。搖晃著彷彿要掉下去一樣,看著它滾來滾去的而不是停著不動,オ知道原來它是的而不是方的。
四、詠露珠作品簡析
這一首五言絕句,生動地描繪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滴露水,落到展開的碧綠荷葉上,化身晶瑩透亮的水珠,滾來滾去,煞是好看。「不定始知圓」說的是,作者看到露珠在荷葉面上滾來滾去,這才知道原來它是圓形的。
五、詠露珠作者簡介韋應物,唐代詩人。

③ 孔子游春 優秀教案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靜,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瀾起伏。活潑歡快的泗水從大山中滾滾而來,又不知疲倦地奔騰而去。孔子動情地望著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們不知老師在看什麼,都圍攏過來。子路問道:「老師在看什麼呢?」
孔子說:「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們都用疑惑的眼光望著老師。
顏回說:「老師遇水必觀,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講給我們聽聽?」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一番宏論,無不驚訝。誰能料想,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老師竟能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

選自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12冊《孔子游春》

點評:
面對司空見慣的流水綠波,孔子竟然能從中發現如此深奧的道理,並巧借流水教導弟子,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樣,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眾生,永不停歇;有情義,謙下和順;有志向,無懼無畏;而且還善於教化別人,洗凈人們內心的污垢……
孔子並沒有居高臨下的空洞說教,而是臨水沉思,借水喻人,發人深思。孔子偉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藝術於此可見一斑。
一、導航台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桃紅柳綠,草色青青,春風盪漾,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河水也漲起來了,泛起陣陣的微波,南來的燕子在水面上掠過,轉眼間飛出去很遠、很遠。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一切都顯得富有生氣,在這樣的時節,到郊外的河邊遊玩,該是多麼令人愜意的呀!兩千多年前的一天,大學問家、大教育家孔子就帶著他的弟子們來到泗水河邊,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他們暢談、高歌……享受著自然、人生的美好。
課文《孔子游春》由寫景入手,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泗水邊絢麗燦爛的春景圖,彷彿讓讀者也身臨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們在泗水河畔游賞,聆聽孔子對弟子的教誨,為他們師生之間的親和而感嘆。
文章共1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寫在大好的春季,孔子和弟子們到景色宜人的泗水河畔遊玩。
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寫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從中看出深奧的道理。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寫孔子和弟子們在河畔撫琴歌唱。
第四部分是第11~17自然段,寫孔子聽弟子子路、顏回暢談志向,興奮之至。
這篇文章對泗水河畔景色的描寫十分優美,講孔子和弟子們在河畔遊玩的其樂融融的景象表現得淋漓酣暢,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智的啟迪。我們可以憑借這些詞來記住文章的線索——
泗水春景——觀水悟道——河畔娛樂——暢談志向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段落欣賞點評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欣賞】
相信讀了這部分內容,同學們一定沉醉在這段文字彌漫出的濃濃美感里了。第一、二句是在寫泗水河畔的春景,雖然著字不多,但卻暈染出春天泗水畔的色彩。你瞧——
陽光普照,眼前一片明亮、燦爛,桃花開了,殷紅如雲;柳樹綠了,搖擺著柔美的身姿。那嫩嫩的草兒,青得逼你的眼,這景象真是令讀者也眼前一片明艷。春風習習,它輕輕的,柔柔的,想必它像是柔軟的小手撫過臉龐。春風是優美的,美得似悠揚的琴聲……這樣明媚的春光,大自然也越發的美好。三、四兩句用總分的形式寫大自然向偉大的母親。第三句總寫,第四句則是具體寫,從地上寫到空中,把大地比作偉大母親的胸懷,用森林比作她的長發,以太陽比作母親明亮的眼睛,微微的春風就像是母親的輕輕絮語,這些比喻非常形象,盡情抒發著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喜愛。最後,用省略號來結束這段文字,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和豐富的想像空間。這段文字繪就了孔子和弟子們游賞的背景,給人以美的意境。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欣賞】
浪漫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孔子的心情卻不平靜,浩盪的泗水撩起他飛揚的情思,在弟子們疑惑的目光里,在他們好奇的探詢下,便有了孔子這一段充滿智慧和靈性的宏論。他意味深長地說出來,其中的深長意味究竟何在呢?君子是對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稱。而水在孔子的眼裡就是君子,而且是真君子。在孔子的眼中,水具備了君子所有的品性。水似乎有德行,你看它奔流不止,沒有固定的形狀,向下流去,和順溫柔,真似君子溫文爾雅恬淡的性情。而穿山岩、鑿石壁的水又似乎擁有剛強的一面,胸懷志向,百折不撓。水又能洗滌萬物的骯臟,還萬物本真潔凈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風范。在列舉了水的諸多品性之後,用「由此看來」
做一總結,歸納出水是真君子的論斷。古人曾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從孔子的這段話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敏銳的洞察力,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那麼孔子為什麼跟弟子們說起這些呢?孔子是一位善於教育的老師,在這里他通過自己對尋常之水的領悟來啟發弟子成為翩翩君子應努力的方向,雖不是直接的灌輸和說教,但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三、金手指表達方法提示
在系列的活動中突出重點寫
春暖花開,柳綠桃紅的時節,人們外出踏青賞玩,古人稱之為「游春」,今人稱為「春遊」,意思相差不多。在這游賞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變化、地點的轉移,會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場景。比如這篇《孔子游春》中就有對泗水春景的描寫、孔子觀水而發宏論、師生在泗水河畔圍坐撫琴高歌、師徒三人談論志向等情景,人物的一系列活動構成了一幅幅動態的畫面。作者對人物一系列活動中的每一個場景並沒有平均用力去寫,有的寫得具體詳細,如孔子觀水而發宏論、聽弟子說志向;有的則簡略概括,如師生在泗水畔撫琴歌唱,使文章顯得跌宕起伏、錯落有致,重點突出,使讀者對孔子及弟子們的游春活動留下較深的感受和印象。這樣的表達對我們同學有何啟示呢?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會經歷許多的活動,這其中有些活動內容豐富,不限於一個環節,可能是由多個階段或多個相對獨立的小單元構成。如果我們要以這些活動為寫作內容,完成習作時,我們該如何處理材料,進行布局呢?我們可以借鑒這篇文章在結構上使用的方法,將活動中的某些重要環節做具體的描述。像《孔子游春》中孔子觀水而發宏論這部分寫得是很具體的,先敘述孔子觀水沉思引起弟子們的好奇,然後寫弟子們的探詢,再寫孔子的富有深意的回答,最後寫弟子們聽後的反應。雖然只是全篇文章中一部分,但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的卻是完整而清楚。如果一篇文章有了這樣具體的環節,又怎能不會令讀者印象深刻呢?而《孔子游春》中孔子聽子路、顏回談論志向的那部分也具有同樣的效果。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真切可感的具體畫面,使讀者進入了文章所描繪的意境之中。
對系列活動做全面的介紹並著重具體描寫其中的某些環節,這樣,文章便會不落於一般的平鋪直敘,也不會陷入繁瑣的贅述,而給人一種剪裁得當、行文富有節奏的感覺。那麼在完成這樣的習作時要注意些什麼呢?首先對系列的活動要有總體的介紹,可以像《孔子游春》第1自然段那樣對事情做一交代。其次,無論是概括寫的,還是重點寫突出的環節,應是系列活動中的部分,不可游離於其他的不相乾的內容里去。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我們同學一定有過春遊或秋遊的經歷,學了這篇《孔子游春》,你一定對其中的重點部分印象深刻,你能從你的活動經歷中選擇一個環節寫具體嗎?
2、這學期我們的課文中有許多老師的形象,如海倫·凱勒的老師安妮·沙利文、莫泊桑的老師福樓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們的教育方式怎麼樣?你喜歡嗎?所說你的看法——

④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

教案

[結構分析]
這首詩歌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麗,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
全詩共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寫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節):寫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
這兩部分運用前後兩次出現的「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貫通起來,以對長江「贊美」、「依戀」的真摯感情作主線,把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力量無窮、貢獻巨大融為一體,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進而升騰起對祖國
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
(板書:長江之歌)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
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的地方。
3.你們對長江了解多少呢?
4.放錄音。
《長江之歌)歌詞豪放,歌聲雄渾,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描紅田字格中8個生字。
(3)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 依戀 盪滌 塵埃 磅礴 灌溉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乳汁 哺育 挽起 盪滌 塵埃 灌溉 奔去 各奔東西
(2)指名逐詞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美好的儀表舉止。
依戀:留戀,捨不得離開。
盪滌:洗滌。
塵埃:塵土。
磅礴:氣勢盛大。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裡。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分節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5.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交流。
三、指導寫字
1.指導寫字。
乳:左右基本等寬。
汁、哺、挽、滌、埃:左窄右寬。
灌、溉:左窄右寬,因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些。
2.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 觀看系列片《話說長江》片斷,聽《長江之歌》。《話說長江》這部系列片讓我們感受到了長江那宏偉、壯觀的氣勢,作者說——
2. 出示: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引讀。
3. 自由讀,說說讀了詩句想了解什麼?
4. 交流、討論。
5. 精讀第一節:
(1) 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資源?
(2) 交流:
出示: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雪山」在祖國的最西部,「東海」在祖國的最東端,長江能從祖國的最西部走來,向祖國的最東部奔去,說明她的源泉是無窮的)
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
(3) 默讀第一小節,思考: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兒女」:只有母親才會哺育兒女,在這里把長江比作了母親,而且長江哺育的是各族兒女,可見這位母親的胸懷是多麼寬闊。)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拉在手裡,讓它們緊密聯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指導學生看地圖,並聯系實際想像體會「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導朗讀:這一句我們要讀得深情。
6、精讀第二節。
(1) 聽錄音,思考: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 交流: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①「遠古」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指導朗讀第一句:「走」、「奔」句與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國土」:祖國的領土那麼大,長江能將它們一一灌溉,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推動新的時代」: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展,力量是無窮的)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
(①「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聖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4)指導朗讀第2節。
(5)指導背誦第2節。
四、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上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麼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3.練習朗讀。
五、學唱歌曲
精彩片斷
生:(舉手)老師,我有一個地方很不明白。
師:(微笑地)噢,請講。
生:(讀課文)「你從遠古走來,巨浪盪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盪在天外。」這里,「巨浪盪滌著塵埃」,「濤聲回盪在天外」我感覺太深奧,怎麼也搞不明白!
師:(忍不住笑了)是嗎?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呀!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它。大家自由讀讀這一句,四人小組再討論討論,等會兒把你不懂的和讀懂的都說出來。
(眾生品讀,討論)
師:好,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老師,「盪滌」是什麼意思?
生:「盪滌」就是「洗」的意思。
生:我知道「巨浪盪滌著塵埃」的意思。「巨浪」就是指浪很大,巨浪把塵埃全部洗掉了,長江水就一定很清澈了。 (眾生笑)
師:(微笑著)是這樣嗎?有不同的意見嗎?再換個角度想一想。
生:我覺得不是這樣,我認為長江盪滌的塵埃,應該是長江兩岸景物上的塵埃,長江一路走來,將一路的景物洗刷一新,讓人感覺到處是清新的,充滿了生機。
生:我同意他說的,因為文中說「我們贊美長江」,為什麼要「贊美」,就是因為長江是為別人服務的,它讓一切充滿了生機。(眾生聽得聚精會神)
師:同學們的思考很有深度,老師佩服你們,你們還讀懂些什麼呢?
生:老師,我現在已理解了「濤聲回盪在天外」這一句的意思,這是說「濤聲很大」。
生:老師,這一句我是這么理解的。長江向未來奔去,聲音響亮,充滿力量,無所畏懼地勇往直前。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大家聯系第1節,長江的這種精神、這種力量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什麼?
生:(爭先恐後地)這就是長江的豐采與氣概!
師:是啊,長江正是有這樣的豐采與氣概,才值得我們贊美它,崇敬它,長江不愧是一條偉大的河流,讓我們讀好這一句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 (殷曉燕)
[評點] 學生提出疑問,教者並不迴避,也不直接灌輸答案,而是抓住疑點,啟發思考,把主動權留給學生。當學生說出並不正確的答案時,教者不立即否定,而是耐心啟發其他同學深入思考,各抒己見,並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教者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體現得很充分。當學生基本讀懂後,教者又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聯繫上文,揭示精髓,使學生獲得認識.上的升華,實在是教學到位了。 (殷高富)
參考資料
《長江之歌》: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沿途匯人許許多多支流,形成一個龐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積超過.180萬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
和江西湖口之間為中游,湖口以下為下游。
長江,無論就長度、流域面積或水量來說,都可稱得上我國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賦得送賈島謫長江
【唐】李洞
敲驢吟雪月,謫出國西門。行傍長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攜過竹寺,琴典在花村。飢拾山松子,誰知賈傅孫。

⑤ 長江之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讀准「乳、哺、滌、贊」鄧子的字音,自覺地積累「風采、氣概、哺育、源泉、依戀、盪滌、磅礴」等詞語。

2、 能帶著贊美、自豪的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結合有關資料理解「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等詩句的含義。

3、 能體會詩歌表達的中華兒女對偉大祖國的真摯、自豪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能帶著贊美、自豪的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你從遠古走來」、「你向未來奔去」等詩句的含義。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課件

學生准備: 預習課文、收集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聊長江,激發情趣

1同學們,古老的中國有兩條河,那就是長江和黃河,長江與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長江和黃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機盎然。今天,我們先來領略一下中華第一條大河「長江」的風采。(指幻燈片說:這就是長江)

2板書「長江」,你對長江有哪些了解,我們來交流一下。(用一句話來介紹長江某一方面的內容)

3長江,它九曲回腸、奔流不息;它氣勢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燦爛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贊美了它啊!今天,老師這兒就有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我們來學習一下。(板書:之歌)

4你知道這首歌嗎?你知道有關這首歌的什麼?

5介紹《長江之歌》的來歷。

這首歌的歌詞豪放,歌聲雄渾,唱出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也唱出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想不想欣賞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隨著話語的結束伴奏旋律逐漸消失)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邊了解歌詞邊來欣賞這豪邁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獨唱《長江之歌》)。

2 聽了這首歌,看了有關長江的這么多介紹,你不禁產生了怎樣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機引導:為長江而自豪,長江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一起來把課題讀好。

3作者想贊美長江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讀讀、品品,用你的眼睛去發現,用你的心靈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讀體會,一定有滿滿的收獲。

三、檢查交流

1首先,你要讀好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燈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贊美長江什麼?(自由交流總結: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板書:

無窮的源泉

母親的情懷

3你還發現作者贊美了幾次?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

4鼓勵大家正確、流利、感情朗讀,女生讀第一部分,男生讀第二部分。

四、帶著問題學習探究

1剛才大家讀了課文,讀得不錯,我們讀書就是應該這樣,仔仔細細地讀,認認真真地讀,帶著感情來讀。在文中作者說——(引讀)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詩想了解什麼。

(一) 精讀第一節

(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 指導朗讀:先柔和,後有氣概

(3) 默讀第1節,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 指導朗讀:深情

(5)指導朗讀最後一句,要讀出「贊美」「依戀」的感情。

(6)齊讀第1節。指導背誦第1節。

(二)精讀第二節

(1)默讀第二節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指導朗讀第一句: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導朗讀

(4)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5)指導朗讀第2節。

(6)指導背誦第2節。

五、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麼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引讀: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讀交流,讀出贊美、自豪的情感

六、總結背誦

1全詩飽蘸贊美之情,謳歌了長江的外在特點和豐富內涵,引發我們無窮的遐思,震撼著我們的靈魂,陶冶了我們的情操。讓我們飽含深情地背誦《長江之歌》。

2作業:練習寫詩句:

你從——

你向——

你用——

你用——

背誦《長江之歌》

廣泛閱讀,了解長江的變化,為我們的母親河——長江描繪未來的宏偉藍圖

16、長江之歌

雪山 東海

是無窮的源泉

遠古 未來

哺育 挽起

有母親的情懷

灌溉 推動

⑥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原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陳後主(陳叔寶)所創。原詞以佚。隋煬帝、溫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最為出名《春江花月夜》的是初唐、盛唐之交詩人張若虛的代表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以孤篇蓋全唐」,歷來為人們所傳頌。這是一首長篇歌行,採用的是樂府舊題,但作者已賦予了它全新的內容。張若虛在詩中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而在明凈的詩境中,又融入了一層淡淡的憂傷。詩人將真切的生命體驗融入美的形象,詩情與畫意相結合,表明唐詩意境的創造已進入爐火純青的階段。
[編輯本段]原文二首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張若虛
體裁:樂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yàn)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tīng)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zhēn )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古字中讀xiá,xié是近代編入的聲調)。
斜(xié)月沉沉藏海霧,碣(jié)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詞語解釋

⑴灧灧:波光閃動的光彩。⑵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⑶霰:雪珠。⑷流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⑸汀:水中的空地。⑹纖塵:微細的灰塵。⑺月輪:指月亮,因月圓時象車輪,故稱月輪。⑻窮已:窮盡。⑼但見:只見、僅見。⑽悠悠:渺茫、深遠。⑾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有青楓浦。這里泛指遊子所在的地方。⑿扁舟:孤舟。⒀月徘徊:指月光移動。⒁妝鏡台:梳妝台。⒂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⒃搗衣砧:搗衣石、捶布石。⒄相聞:互通音信。⒅逐:跟從、跟隨。月華:月光。⒆文:同「紋」。⒇無限路:言離人相去很遠。(21)乘月:趁著月光。(22)搖情:激盪情思,猶言牽情。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月光像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
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送信的天鵝能夠飛翔很遠但不能隨月光飛到您身邊,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但不能游到您身邊,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閑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⑦ 你從雪山走來,青藏高原是你頂天立柱的脊樑。你從東海走來 之後是什麼

「你從雪山走來,青藏高原是你頂天立地的脊樑;你向東海奔去,潺潺流水是你永恆的歌唱」

以上是《長江之歌》教學設計的內容。原歌詞如下: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盪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盪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泉,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啊, 長江!

(7)春潮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長江之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由胡宏偉作詞,王世光作曲,首唱是季小琴。該作品旋律激昂,歌詞氣勢磅礴,通過對中國的第一長河——長江的描寫與贊美,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

「長江之歌」題意是關於長江的歌,唱長江的歌,贊長江的歌。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它是永遠值得贊頌的。同時也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贊頌之情。

⑧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的是什麼美景

次北固山下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是千古傳頌的名篇,其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備受稱贊的名句。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江南景象,但時近春節,頭頂大雁,發出了「鄉書何處達」的感嘆。全詩意境優美,情景交融,抒發了詩人旅居外地時深切的思鄉之情。

書名: 次北固山下
作者: 王灣
類別: 五言律詩
創作年代: 唐朝

目錄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注釋
譯文
改寫
作品鑒賞
主題歸納
作者簡介
名句解析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注釋
譯文
改寫
作品鑒賞
主題歸納
作者簡介
名句解析
展開 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注釋
本詩選自《全唐詩》。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暫時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北臨長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行舟:乘船前行 6.綠水:長江 7.前:向前航行。 8.平:漲平,潮水漲得與岸齊平。 9.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 10.風正:風順(而和)。 11.懸:掛。 12.海日:海上的旭日。 13.殘夜:夜色已殘,指天將破曉。夜將盡而未盡的時候。 14.舊年:未盡的一年。 15.江春入舊年: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到。 16.鄉書:家書(家信)。 17.歸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18.邊:唐代口語,義同「處」,泛指某處。 19.歸雁洛陽邊: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譯文
遊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碧綠的江水向前行。 春潮正漲,兩岸江面顯得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風拂面。 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才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改寫
第一句:船家搖櫓聲把我吵醒,睡眼朦朧地瞧了瞧遠方的景象,江面上一層薄霧使遠處的青山忽隱忽現。山好似那樣的遙遠,甚至看不清那本有的青黑色,而我路途終點可能還在山那邊的那邊。山的倒影拉的好長,小舟悄悄地在翠綠色的明鏡似的湖面上行駛,好像生怕把什麼驚醒似的。晚霞映照著湖面,一切都成了火紅色。這一些好像都變得太快,水裡的魚兒也好奇地把頭露出來瞧個明白。 第二句:潮水這時已漲了起來,江面顯得更為寬闊,此刻長江之上只有我一葉孤舟。我站在船頭,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著這寬闊的江面,望著那火紅的天空,有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之感。微風吹來,船帆滿起。小舟奮力向前駛去。耳旁鳥、蟲的鳴叫時高時低,時緩時急。躺下來盡情享受大自然帶給我的一切。 第三句:再次醒來時已是黎明,但月亮仍還在天空掛了半邊。昨晚的一切都顯現在眼前。再看看那初生的太陽,心中不禁感到黑暗過後便是黎明,一種希望之感在心中油然而生。突然想起新年將至,想起家中老母、妻兒,想起家中黃牛…… 第四句:而此不能與親人團聚,心中不免有些悲傷,但一想到自己正為國家而奔波、忙碌,悲傷之感也就漸漸淡下。每當這時,就會動手寫一封家書。此時家書已寫了好幾封了,只是不知怎樣寄回給家鄉。大雁正好北歸,書信帶我情回。只請大雁送信歸。「兒遠行在外,望母勿恐兒不歸。大雁南飛家在北,而我遠行不久歸。」 相關試題 《次北固山下》一詩中,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理趣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風平浪靜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於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次北固山下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嶽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里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於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裡人。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該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盪漾,小船輕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描摹長江下游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春景和鄉思和諧交融。 總之,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而引發的懷鄉情思,熔寫景、抒情、說理於一爐。全詩和諧優美,妙趣橫生。堪稱千古名篇。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於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嶽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據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於字里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馳譽當時,傳誦後世,但並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優美的。
編輯本段主題歸納
詩中詩人借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流露出詩人鄉愁鄉思的真摯情懷,也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和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羈旅行役詩(類型)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王灣(公元693年~751年),是唐代詩人。字型大小為德。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玄宗先天年間(712年~713年)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開元五年(717年)唐朝政府編次官府所藏圖書,9年書成,共200卷,名為《群書四部錄》。王灣由滎陽主簿受薦編書,參與集部的編撰輯集工作,書成之後,因功授任洛陽尉。約在開元十七年,他曾作詩贈當時宰相蕭嵩和裴光庭,後來不幸去世。 王灣"詞翰早著"。現存詩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首詩詞已被選入了初一人教版、蘇教版和北師大版的教科書中,深受讀者的喜愛。《河嶽英靈集》題作《江南意》,字句頗有不同。這首詩是王灣在先天年間或開元初年游歷江南時所作,格調壯美,意境開闊,預示了盛唐詩歌健康發展的前景。據說開元中,宰相張說曾親自將這首詩題寫於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明代胡應麟認為詩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二句,是區別盛唐與初唐、中唐詩界限的標志(《詩藪》)。可見這首詩在當時及後世受到普遍重視。 其詩《全唐詩》有收錄。事跡見《唐才子傳》。 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贊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由此,這兩句詩中表現的那種壯闊高朗的境象便對盛唐詩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直到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表達出極度欽羨之情。
編輯本段名句解析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唐殷璠在他的《河嶽英靈集》中評這兩句詩說:「詩人以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張說怎麼對人說,可惜殷?沒有交待,但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他將這兩句詩「手題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確。如這里的「生」與「入」二字,不僅使得這一聯對仗工穩,更妙在這兩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殘夜」、「江春」與「舊年」兩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聯系,而且還因之而生動起來。太陽從幽暗的大海上一點點升起,如子之脫離母腹而漸現,這一「生」字實在是形象極了。太陽剛升,大地還基本處於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這個「殘」字寫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動的,卻又是無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陽,卻又因太陽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動,任你江南雖還是舊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卻已將江邊的柳樹塗上了一層春色。這一「入」字很不客氣,它幾乎是帶有強迫的楔入,寫出了新生的銳氣。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見,而特於「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點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環境與所見。這些字都下得簡潔而極有分寸。因為他不止是寫出了歲暮臘殘的景象,而且也寫出了此一時具體的視覺之差距,故而顯得生動鮮活。舊年不肯退去,然而終於阻擋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卻又似乎並不管你願不願意,而要硬性地楔入,這一「入」字確有警人的不可阻擋之勢。張說好提攜後進,銳意改革,和他之欣賞此新舊遞替之詩意,恐不無關系。這也許就是他要手題於政事堂的原因。 加分啊

熱點內容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