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夢令的詞眼是什麼
詞眼指全詞中最精彩和關鍵性的字。
詞眼:「醉」,李清照已完全陶醉於美酒、美景、美情之中。
《如夢令》教學設計 作者 靜逸齋主人 日期 2008-4-21 21:34:00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學習,想像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學習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品讀字詞,想像詞境,領悟情感,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2.有感情地吟誦詞,並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背誦古詩。
2.比較詞和詩的不同。
4.揭題,交流李清照的資料。
二、讀詞
1.聽配音朗讀;自由讀詞,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正音:興、藕;齊讀。
3.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4.小結:這首詞描繪了詞人與朋友一起郊遊的經歷。
三、品詞
1.細讀課文,展開想像,引導學生捕捉看到的畫面。
2.討論,交流。
· 溪亭日暮
⑴引導學生想像畫面,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溪亭日暮圖」;讀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像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會幹些什麼?品讀「沉醉」:還有什麼也醉人呢?
⑶朗讀:讀出濃濃的醉意。
· 藕花深處
⑴想像「藕花深處」的畫面。
⑵李清照怎麼會來到「藕花深處」的?抓住「誤入」、「深處」,體會詞人的心情。
⑶朗讀。
· 一灘鷗鷺
⑴想像「一灘鷗鷺」的畫面: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讀出「一灘鷗鷺」的壯觀。
⑵品讀兩個「爭渡」,比較疊句,感受熱鬧有趣的場面,體會著急歡快的心情。
⑶抓住「驚」:「鳥驚人也驚」,體會「一灘鷗鷺」帶來的驚喜,朗讀。
3.小結。
⑴詞的特點:33字,凝練、含蓄。
⑵詞眼:「醉」,李清照已完全陶醉於美酒、美景、美情之中。
⑶齊讀全詞。
http://blog.wxe.net/user1/153/archives/2008/22992.html
㈡ 如夢令 常記溪亭 教案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花庵詞選》中題為「酒興」。 玩詞意,似為回憶一次愉快的郊遊而作。詞人命舟備酒,暢游於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靄中,回舟誤入曲港橫塘,藕花深處。這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繽紛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給詞人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顯現出她開朗、活潑,好奇、爭強要勝的少女的天性。於是有爭渡之舉。當輕舟穿行於荷花之中,看著棲息在花汀漁浦的鷗鷺驚飛,她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的活力。這種活力就從詞短促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中洋溢而出。 這首詞楊金本《草堂詩余》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誤作無名氏詞,《古今詞話》、《唐詞紀》誤作呂洞賓詞。從「誤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詞之放逸已超出了「閨秀詞」的范圍,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黃升的《花庵詞選》、曾慥的《樂府雅詞》都把它作李清照詞,應當是可信的。
【今譯】
還時常記得出遊溪亭,
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
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
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
大家爭著劃呀,船兒搶著渡,
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注釋〕
①溪亭:臨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爭:同「怎」。
〔賞析〕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游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致。這首《 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 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末,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 」,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㈢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的中心思想!只要中心思想!不要什麼教案!
抒發了作者遊玩盡興後回歸愉快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寫出了河上的美麗景色
僅供參考
如不對還望見諒
㈣ 《如夢令》李清照練習及答案
1.(1)《如夢令》這首詞的作者是___,詞中表現作者心底歡娛的詞語是___,詞中與「誤入」互為照應的是「___」和「___」。
4.對《如夢令》一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表現了詞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暢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盡興暢飲而大醉,也包含了詞人為初秋溪邊美景沉醉之意。
C.「驚起」句讓我們聯想到當時鷗鷺受驚紛飛,主人公心驚酒醒,倍感舒暢的情景。
D.朗讀時,第一句節奏可劃分為「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沉醉、不知歸路、爭渡。 C
㈤ 因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一時興起,仿得詞一首,不知是否符合該詞的要求,請指教。謝謝。
如夢令 春遊信江畔
雲碧峰巒新翠,
隔岸花面映綴。
佇立柳香中,
眺望碧落流水。
沉醉,沉醉,
悠然不須言會。
改了幾個字,總體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