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本科教育
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教育部動真格了!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對外公布,未來,高校要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學生閱讀量和體育鍛煉時間並納入考核。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各個環節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推動高校及時把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推動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基地更大范圍開放共享,支持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
根據《意見》,未來,大學將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科學合理制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嚴格全過程管理,嚴肅處理各類學術不端行為。
❷ 大學畢業前有清考每個大學都有么,體育。。
大學畢業前沒有清考。
教育部密集印發了《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和「新時代高教40條」等文件。教育部要求,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要結合辦學實際修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新方案要從2018級學生開始實施。
文件還要求,要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提出全面整頓教育教學秩序,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加快振興本科教育,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
(2)振興本科教育擴展閱讀:
《通知》的相關規定:和「水課」「清考」說再見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認真查找課堂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嚴管、嚴抓教學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時間節點,落實責任到人,把從嚴管理的規矩立起來、把課堂教學建設強起來、把課堂教學質量提起來。
在學習過程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❸ 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採取哪些措施
1、從生活實際中引入相關的數學知識
數學來源於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自己的生活與數學知識可以融為一體」。
2、實踐操作能力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小學生的認知過程是一種知識再生產的過程。如果教師能為他們創設一個實踐操作環境,讓他們多動手擺擺、弄弄,加大知識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對未知世界有所發現,並能運用已學到的規律去解決新問題,這樣就能使他們在獲取新知識時,也學會了學習。
3、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實現反向促進學生對知識更深入的理解。
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體現了數學問題的生活化,能幫助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它也能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
(3)振興本科教育擴展閱讀
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教育部持續開展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行動,採取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久久為功的方式,大力推進「三抓」「三促」。
1、抓領導、促管。讓學校的領導高度重視本科教育,在管理制度上讓它嚴起來。
2、抓教師,促教。讓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精力、教學水平強起來、高起來。
3、抓學生,促學。讓學生忙起來,嚴把畢業生出口質量關。通過這「三抓」「三促」,高等教育特別是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實實在在提起來了、實實在在地強起來了、實實在在地高起來了。
❹ 江西本科教育將迎來大變革 掛科之後不再有清考機會
6月12日,記者了解到,《江西省教育廳關於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已經印發,我省本科教育將迎來大變革。我省的目標是,到2035年,形成具有江西特色、國內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建400個省級一流專業點
《實施意見》提出,推進一流學科、專業建設,打造特色專業。我省將分批建設400個左右定位明確、建設水平高、人才培養質量高、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的省級一流專業點。
各高校要編制本校專業建設規劃,適應江西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主動布局航空、電子信息、中醫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以及兒科、學前教育、養老護理等民生急需相關學科專業。
◎推動跨校選課實施課程共享
我省將加快課程資源建設,推動課堂革命。建設省級一流課程500門左右,積極培育建設國家級一流課程。
完善江西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管理中心建設,深入推動跨校選課,繼續實施課程共享計劃。統籌協調推動跨校合作分類建設課程,實現共建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大力支持建設一批一流的線上、線下以及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吸引國際知名高校來贛辦學
我省將實施卓越計劃,結合科研訓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畢業設計,讓學生及早進入實驗室,進入科研團隊,鼓勵教師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用於本科教學。
創造條件支持高校學生到國外高水平大學開展學習交流。積極吸引國際知名高校來贛開展合作辦學。
◎完善評價機制全面取消清考
我省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出進一步完善學分制,探索實行榮譽學位,推進輔修專業制度改革,完善學分互認機制,推動健全學分制收費管理制度,鼓勵學生跨校、跨學院、跨專業選課,以利學生以多種方式獲得學分。
我省將完善學生學業評價機制,全面取消清考。
記者注意到,對於大學「學渣」們來說,如果哪門課程掛了科,補考也沒通過,在畢業前參加學校安排的清考,是拿滿學分按時畢業的最後機會。一般來說,清考的考試要求都不太高,這也使得清考被質疑是最後關頭的系統性「放水」。
我省不少高校教師表示,取消清考,有利於大學「嚴出」,減少大學生在校期間「混日子」的現象。
◎推廣非標准答案考試
我省提出,強化以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為主的評價導向,實行多種形式的學習成績考核,規范平時成績評定依據,推進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考分離,推廣非標准答案考試。
「標准答案不一定是那個唯一正確的答案,我們真正要了解學生『想了多少』,而不是『背了多少』。」我省有高校教師認為,大學考試重點考查的應該是學生有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而不是找學生要一個確定的答案,推廣非標准答案考試,可以引導學生融會貫通、主動了解學科前沿知識。
◎實現教授全員為本科生上課
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堅持把課堂教學作為教師工作的第一要務,推動高層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學第一線,實現教授全員為本科生上課,建立高校教授給本科生上課情況發布制度。在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職務)晉升中施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
❺ 中原工學院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對於學校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對於學校來說意味著落實了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核心指標。
❻ 教育部給本科教學打分,如何應對「水課」
由於專業的師資力量比較缺乏,多數專業課都是由非專業的老師來教學。課堂的內容比較乏味無趣,學生收獲比較小。這種課程被稱作水課。在大學里存在著許多這樣的水課。大部分學生會選擇逃課,在課堂上睡覺,看書,玩手機,打游戲等方式來消磨時光。
❼ 大學生入學時專業為一流學科,現在不是了,應該怎麼對待
不是工科實驗班,但是我們學院有很多工科考轉來的學生(沒錯,經管學院有很多工科考轉來的學生)。從分數線來看,工科實驗班(一級學科群)是去年武大在我省招生中的最低分。如果你有強烈的報考武大的願望,分數又不一定夠,那麼可以考慮(還是推薦測繪或者遙感,分數不高)。不過以這個分數,華科的環境工程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相比華科,武大的工科還是比較遜色的(剔除部分專業,估計這些專業很少有在工科實驗班的劃分)。工科實驗班隨機分配到不同的學院。聽說不同院校的GPA松緊程度好像不一樣,分流的時候要看GPA和意願。武大工科實驗班分流方案出來了,還是以新生志願和GPA為主。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是這樣。當初是武大招生的一個坑。原來高考通過後用成績分一次流,現在用GPA成績分兩次流。如果是這樣的話,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會在高考中選擇進入哪個學校和專業。目前工科實驗班以機電類專業為起鬨頭,不僅從整體上提高了整個工實驗班的招生分數。入學後專業要選兩次,增加了不確定性。真的是個大坑。新增專業:2020年武漢大學新增人工智慧、數學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西班牙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四個專業。並提供各地轉專業的權利。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和學習能力,自由選擇1-2年入學後想去的專業。電氣自動化學院、動力與機械學院、土木建築學院、水利水電學院由原來的四大類調整為工科實驗班(一級學科群),這意味著考生在入學一年後,可以在這些學院涉及的15個專業中自由選擇專業。轉專業的權利不限於以上專業。除了享受國家和學校規定的招生特殊政策的院校外,其他專業符合「轉出無門檻、轉入有條件」的要求是沒有問題的。
❽ 大清考和重修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清考:是大學一門課程結業時,若期末考試沒有通過,然後參加補考也沒有通過,但學校又不允許重修,或重修考試仍然沒有通過,於是就在畢業前再給學生一次考試機會。
2、重修:大學考試某一門課未通過(一般是必修),下一個學年重新上這門課,並重新考試。
二、進行時間不同
1、清考:在畢業時進行。
2、重修:在新學期進行。
(8)振興本科教育擴展閱讀: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全面整頓教育教學秩序,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加快振興本科教育,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認真查找課堂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嚴管、嚴抓教學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時間節點,落實責任到人,把從嚴管理的規矩立起來、把課堂教學建設強起來、把課堂教學質量提起來。
在學習過程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同時要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❾ 省里要抽查本科生論文,都會查什麼內容
畢業設計(論文)原文、開題報告、任務書、中期檢查、答辯記錄及成績評定表等過程材料與完成情況進行抽查。
一、任務書
1、任務書封面格式不統一;
2、指導教師下達任務書內容不詳盡,過於簡單,目標不明確。部分任務書無指導教師和教研室主任審閱簽字及日期,或日期填寫為畢業設計(論文)結束日期;
3、任務書中畢業設計(論文)題目、開題報告、畢業設計(論文)終稿中題目不一致。
二、開題報告
1、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案及計劃不詳細,工作計劃直接照搬指導教師或學院工作計劃現象較為嚴重;
2、開題報告工作計劃中無具體時間安排,或工作計劃時間安排不合理,甚至出現開題報告完成時間在任務書下達時間之前;
3、部分開題報告只有指導教師簽字而無指導意見,部分甚至無「同意或不同意開題」字樣,少部分沒有教師指導過的痕跡。
相關政策
教育部下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再次強調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此外,上月底,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有關情況。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是落實《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進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一次戰略行動,是新時代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打造教育「質量中國」的戰略一招、關鍵一招、創新一招,是中國高等教育一次「質量革命」。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關於2017屆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抽查結果的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