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19 15:15:43
教學目標
1認識與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理解正負數德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讀寫正負數,
2、 過程與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探究過程,能正確區分正數、負數和0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過程中,體會正、負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正、負數,能夠用正、負數表示意思相反的量,並會讀寫正、負數,初步感知正、負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正、負數的意義,對正、負數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負數的大小。
Ⅱ 如何認識負數的教學要求以及教學設計整體思路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
2、能正確地讀、寫正專數和負數,明確0既不屬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能用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相反意義的量,感受符號的簡潔及使用負數的優越性。
4、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教學重點: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引入新課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師:敘述三個實例
①公交車開到好又多站時上車6人,開到街心公園站時下車6人。
②我們學校三年級本學期轉入12人,四年級轉出10人。
③張阿姨買股票,二月份賺了8000元,三月份虧了3000元。
(2)嘗試
把實例中的數據記錄下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關鍵要讓別人一眼就能看懂你要表達的意思。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