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在新技術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等的教育技術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包括各級師范院校和中等學校教育技術學課程教師以及各級電教館、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術人員。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教育技術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新技術教育應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教學系統分析、設計、管理、評價的方法和技術;
3.具有媒體(幻燈投影、電視電聲教材、計算機課件)製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家關於教育、教育技術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
5.了解教育技術學理論前沿、應用前景、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教育技術學、教學系統設計、計算機教育基礎、網路教育應用、遠距離教育、電視教材設計與製作、教育技術研究方法、教育傳播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媒體製作實踐、課程設計與開發實踐、教育實習等,一般安排不少於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或理學學士
『貳』 教育技術學屬於什麼類
教育技術學屬於教育學類。
教育技術作為優化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可謂源遠流長,這種說法則是以教學媒體的運用為前提。人們真正使用教育技術這個術語,並圍繞它形成一個獨立的知識體系,則是19世紀60年代以後的事情,當然它有一個孕育期和生長期,那至多也是近一個世紀的事情。
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賦予了教育技術概念充實的內涵和無限的生命力。教育技術是關於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使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其最終的價值追求是優化教育教學。教育以人為本,以傳授為主。
(2)教育技術擴展閱讀:
一、學科特點
教育技術是在視聽教學方法、個別化教學方法和設計與改進的實驗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科技手段的引入和有關理論(傳播理論、系統科學理論、學習理論等)的影響,形成了以對教學過程的設計、評價技術和教學媒體開發與利用技術為基本內容的教育技術。
教育技術學是在教育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指導思想和理論框架,並逐步從教學方法范疇中分離出來的一門新興的教育分支學科。
它區別於其他教育分支學科的特點不是表現在這個學科的目的任務上——為了改善和獲得有效的學習結果,而是在於它分析、解決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思想、手段、方法和方法論。
二、學科性質
1、教育技術是教育科學領域的一門新興的二級分支學科,是連接教育科學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橋梁。
2、教育技術學是教育研究中的技術學層次的學科。
3、教育技術學是具有方法論性質的學科
4、此外,教育技術學還具有明顯的應用性學科和綜合性學科的特點。
『叄』 技術,教育技術,教育技術學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技術是人類在生產活動、社會發展和科學實驗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期的目的而根據客觀規律對自然、社會進行認識、調控和改造的物質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識經驗等的綜合體。教育技術是技術的子范疇,是人類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所運用的一切物質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識經驗的綜合體,它分為有形的物化形態的技術和無形的觀念形態的技術兩大類。教育技術學是專門用於研究教育技術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是在教育心理學、媒體技術與系統科學方法的發展、彼此滲透、綜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從上述定義中可以看出,這是三個相互聯系而又互有區別的概念,教育技術是技術的子范疇,而教育技術學是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形成的學科體系。
『肆』 教育技術學專業出來是干什麼的
教育技術學專業就業方向: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高、中等學校,各級電教中心、電視台、網路中心、廣告公司以及信息產業各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和開發,主要在教育技術學基本理論、網路技術與管理、信息化教學技術以及電視編導與製作等領域從業。
主要從事教育技術的相關研究人員、高等院校教育技術方面的教師、教學軟體相關研發人員、中小學的計算機教師、文員、記者、編輯等崗位。
(4)教育技術擴展閱讀:
1、主幹學科
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主幹課程
教育技術學、教學系統設計、計算機教育基礎、網路教育應用、網站開發、計算機維護、C語言程序設計、資料庫、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遠距離教育、電視教材設計與製作、教育技術研究方法、教育傳播學。
3、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媒體製作實踐、課程設計與開發實踐、教育實習等,一般安排不少於20周。
『伍』 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區別
電化教育與現代教育技術的區別:電化教育主要研究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電
視等音像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除此之外還研究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虛擬
現實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等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電化教育主要關注「教」,現代教育技術既關
注「教」,有關 注「學」。
『陸』 請問該如何「理解教育技術」啊
我對教育技術的理解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正日益廣泛地應用於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中,它以形象的文字、清晰的畫面、豐富的色彩、悅耳的聲音以及強大的數據管理能力和智能化的軟體深深吸引著廣大中小學生。通過多媒體的有機結合和靈活的應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單一的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力求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必須依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徵,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過去的教育由於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挫傷,影響了他們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長。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必須改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方法,改進教育技術。教育過程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已經開始成為影響受教育者素質水平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信息素養,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記憶、理解能力等。
一、現代教育技術
(一)現代教育技術概況現代教育技術是一門新興的教育分支學科,其研究對象是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基本內容是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現代教育技術即指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各種先進技術、設備作為教學手段,進行個別化教學、分層教學,探究式、創造式、最優化等教學方法體系,並使之不斷現代化,教學媒體用幻燈、電影、錄音、錄象、投影、電視、激光視盤、計算機、多媒體、衛星教育、遠程信息網路等。信息技術是當今科學技術中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影響地廣泛的領域,是世界范圍內的時代潮流。現代教育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運用。它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並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與學的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改變。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再現、集成、交互、擴充、虛擬等功能。
(二)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現代教育技術在信息儲存、傳遞和呈現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質量,使學生可以通過衛星傳輸及互動式電視聽課,通過網路與教師進行及時地雙向溝通,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時空限制。
2、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將許多教師或作者編排得很好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實例集中起來,從而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現代教育技術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使整個學習過程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自我操作性,易於使學生進入信息交換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自信。
4、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實現雙向交互,學生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個性化學習,教師通過特定教學軟體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定。
5、現代教育技術由於採用了衛星傳輸和信息高速公路等現代科技技術,不僅覆蓋面大,而且速度快,學習者只要擁有多媒體計算機並實現聯網就可以獲取大量所需信息。學習成本也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
『柒』 什麼是教育技術學
「教育技來術學是現代教育學發展的重要源成果,教育技術參與教育過程,是對教育過程模式的優化提升,使得教育過程的組織序列更具邏輯,系統優化了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教育技術作為優化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可謂源遠流長,這種說法則是以教學媒體的運用為前提。人們真正使用教育技術這個術語。
『捌』 教育技術學的就業方向是什麼
就業方向:教育技術的相關研究人員、高等院校教育技術方面的教師、教學軟體相關研發人員、中小學的計算機教師、文員、記者、編輯、繼續考研深造,考取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
主要方向:教育技術學基本理論、網路技術與管理、信息化教學技術以及電視編導與製作。
(8)教育技術擴展閱讀
本專業學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教學系統分析、設計、管理、評價的方法和技術;
3、具有媒體(幻燈投影、電視電聲教材、計算機課件)製作的基本能力;
4、具備計算機網路設計開發、常用軟體熟練應用的能力以及影視編輯製作的能力;
5、具備計算機硬體、區域網等小型網路維護的能力。
『玖』 教育技術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有什麼區別
教育技術學是現代教育學發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術參與教育過程,是對教育過程模式的優化提升,使得教育過程的組織序列更具邏輯,系統優化了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
教育技術的內涵:
包含教學手段的硬體、軟體和方法組成的系統是完整的教育技術的概念。換句話說,教育技術是教學硬體、軟體和教學方法組成的系統。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名稱不同在於現代教育技術加上了「現代」二字,要弄清它的概念,我們必須先弄清「現代」的含義。中文關於「現代」的解釋是:現在這個時代。英文解釋有兩種:
一是「Modern」,譯為:⑴近代的,現代的;⑵現代風格的,新式的,現行的,時髦的。
二是「Contemporary」,譯為:⑴發生,存在; 生存或產生於同一時期;⑵同一瞬間發生的;⑶自始至終同時存在的;源出同一時代的;⑷當代的或彷彿當代的,現時的。
可見, 由於對「現代」這個詞的理解不同,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也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種指新出現的教育技術,與之對應的是傳統教育技術,這種理解強調對傳統的革新;另一種指正在使用的教育技術,它包括傳統教育技術和新出現的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中國的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起始於上世紀80年代,引起自美國,當時國內稱之為電化教育。當時電化教育活動中使用的幻燈、電影等媒體比原始口耳之學以及後來的印刷媒體用於教學,其傳播方式躍進了一大步,已屬現代教育技術的范疇,但這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現代教育技術,只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
1998年李克東教授在給華南師大電教系研究生關於《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研究》專題講座中指出,應用於教育的現代信息技術包括:
⑴模擬音像技術;⑵數字音像技術;⑶衛星廣播電視技術;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⑸人工智慧技術;⑹互聯網通訊技術;⑺虛擬現實模擬技術。可見,重點是放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
『拾』 教育技術能力的核心是什麼
一。核心復內容:制
教育技術核心能力就是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能力,能利用這些媒體,資源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的能力。
二、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三。什麼是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被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也包括教師資源、教具、基礎設施等,廣義也應該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內容。從廣義上來講,教學資源可以指在教學過程中被教學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撐教學的、為教學服務的人、財、物、信息等。從狹義上來講,教學資源(學習資源)主要包括教學材料、教學環境及教學後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