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18 22:21:09

什麼是學前兒童音樂教育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是在 0 歲~6 歲兒童學習音樂和參與音樂活動中進行的教育工作。

目的要求:使幼兒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技能,培養音樂素質和能力,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審美感受;培養性格,陶冶情操;發展智力,啟迪智慧;培養健康的體魄;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為成年後的文化藝術修養奠定基礎。

實施場所有家庭、托兒所、幼兒園和其他社會文化教育機構。

托兒所、幼兒園設音樂課和日常的音樂活動,內容包括:唱歌、音樂伴隨下活動(律動、音樂游戲、舞蹈)、音樂欣賞、節奏樂等。

實施和發展嬰幼兒音樂教育, 需要家庭、托兒所、幼兒園和社會等幾方面互相配合。

(1)音樂教育擴展閱讀:

音樂教育分「普通」音樂教育和「專業」音樂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音樂表演基本理論和表演、教學基本技能及藝術實踐知識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音樂教育專業方向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音樂教師

音樂教育核心課程:樂理、視唱練耳、聲樂、器樂(含中外器樂)、和聲基礎、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合唱指揮、歌曲寫作、曲式分析、藝術概論、舞台表演、舞蹈、音樂教育導論、音樂教育哲學、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治療學等。

主要實踐環節有:畢業實習、音樂調研與采風、藝術實踐(展演)、就業指導、畢業設計(論文、音樂會)。

參考資料: 網路-嬰幼兒音樂教育

參考資料:網路-音樂教育

㈡ 音樂學和音樂教育有區別么

有區別的。

1、定義不同

音樂學:音樂學,是一門對於音樂的學術性研究,一般以葛多·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在1885年發表的一篇〈音樂學的范疇、方法和目標〉學術論文作為這門學科的開端。

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別。廣義的音樂教育指凡是通過音樂影響人的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增進知識技能的一切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進行的學校音樂教育。學校教育一般可分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

2、培養要求不同

音樂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音樂史論、音樂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音樂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音樂研究、教學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音樂教育:具有較強的聲樂、器樂表演能力和音樂鑒賞及辨別能力,掌握音樂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備一定的音樂創編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文藝活動和競賽工作的能力;具備一定的音樂教育科研能力。

3、課程不同

音樂學:藝術學、教育學。

主要課程:音樂史、音樂學理論、中外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學、美學、作曲技術理論、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踐、藝術實踐及教學實踐等,一般每學期安排1-2周。

音樂教育:樂理、視唱練耳、聲樂、器樂(含中外器樂)、和聲基礎、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合唱指揮、歌曲寫作、曲式分析、藝術概論、舞台表演、舞蹈、音樂教育導論、音樂教育哲學、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治療學等。

主要實踐環節有:畢業實習、音樂調研與采風、藝術實踐(展演)、就業指導、畢業設計(論文、音樂會)。

㈢ 音樂的教育功能是什麼

是培養孩子們藝術素養的有效工具,在世界各地一般從幼兒園音樂教育都已經開始了。古代中國將音樂視為士大夫應具備的六藝才能之一,至於現今中國正規音樂教育持續到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即初中畢業。普通高中一般也開設音樂課。

作為專業音樂人員一般要經過專門的高等音樂教育,不過在目前從事通俗歌曲和流行音樂的專業人員,大部分都沒有經過音樂專門的高等教育,都是依靠本身的才能和自我學習。

音樂是一種符號,一種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音樂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音樂從聲波上分析它介於雜訊和頻率不變的純音之間,從效果上講它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和表達人的情感。

音樂是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通過音樂人們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體驗。在歌曲中這種作用表現得最為突出。

拓展資料

音樂理論古代偉大音樂家的創作和民歌的流行基本是憑借靈感產生的,後來的學者在研究這些能流行多年的音樂,逐漸總結出理論,其後的音樂家就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創作。

音樂理論證明哪些音樂能被大多數人接受,使人感到悅耳。現代並結合物理聲學的研究結果,使理論不斷發展完善。但音樂理論也有其局限性,現代音樂理論主要是在西方古典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時也面臨無法解釋的現象。

例如根據音樂理論,小二度音是最不和諧的和聲,但中國的琵琶其中有兩根弦的定音卻是大二度音程;現代搖滾音樂根據音樂理論是最不和諧的雜訊,卻受到如此多人的歡迎。音樂理論仍然面臨著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的問題。

㈣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都考什麼啊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考試內容:

專業初試一輪

一、歌曲演唱(清唱)

背唱普通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指定歌曲50首,考試時由考官指定考生背唱一首至數首。

二、綜合音樂素質考查(面試)。

三、鋼琴演奏

背譜演奏兩首鋼琴樂曲(含一首復調作品),程度不限。

專業初試二輪

一、筆試

1、聽寫:音組、音程、單聲部旋律。

2、音樂作品聽辨(高中人音版《音樂鑒賞》除第二單元外的其他曲目為本科招生考試聽辨曲目)。

3、音樂基礎知識問答(包含基本樂理)。

二、口試

1、視譜歌唱:用首調唱名法。

2、文字理解與語言表達。

三、器樂演奏

1、在鋼琴上彈奏音階(所有自然大調與和聲小調)與和弦(包括各調I,IV,V級)。

2、鋼琴即席視奏。

3、樂曲演奏。

(4)音樂教育擴展閱讀:

音樂教育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劃定及錄取方式:


音樂學專業(音樂教育招考方向)文化課成績不低於生源所在省(自治區、
直轄市)本科(文 / 理)藝術類錄取控制分數線【若按照專業設置,以「音
樂表演專業」分數線為准;如設有兩批(兩類)或以上錄取控制分數線,除標明
我院所屬批、類外,以高線為准】的 110%。


注: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音樂學專業(音樂學、音樂藝術管理、音樂治療、音樂教育等招考方向)考生的文考成績,將統一以百分制折算,以折算後的成績與專業課成績合成後排序錄取。折算公式:考生分數 ÷ 考生所在地高
考滿分 ×100。

參考資料來源:中央音樂學院-2019年本科招生簡章


㈤ 澳大利亞音樂教育專業

音樂教育留學旨在讓學生具有較強的聲樂、器樂表演能力和音樂鑒賞及辨別能力,掌握音樂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備一定的音樂創編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文藝活動和競賽工作的能力;具備一定的音樂教育科研能力。

澳大利亞音樂教育碩士申請要求:

1、悉尼大學

Master of Music Studies(Performance)音樂研究碩士(表演方向)

學制:1.5年(2、7月開學)

雅思:6.0(單科不低於6.0)

2、昆士蘭大學

Master of Music音樂碩士

學制:1.5年(2、7月開學)

雅思6.5(單科不低於6.0)

學費:25250澳幣

3、阿德萊德大學

Master of Music(Performance and Pedagogy)音樂碩士(演奏與教育方向)

學制:2年(2、7月開學)

雅思6(閱讀和聽力不低於5.5,口語和寫作不低於6.0)

學費:27000澳幣

4、墨爾本大學

Master of Music(Performance Teaching)音樂碩士(演奏教學方向)

學制:1.5年(2、7月開學)

學費:25024澳幣

雅思:6.5(單科不低於6.0)學校會安排面試,學生要進行不超過20分鍾的西方音樂或現代音樂的演奏。

5、格里菲斯大學

Master of Music Studies(Instrumental Teaching)音樂研究碩士(樂器教學方向)

學制:1-1.5年(2、7月開學)

雅思:6.5(單科不低於6.0)

學費:22880澳幣網頁鏈接

㈥ 音樂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我在高中音樂教育的崗位上工作了十年,到現在還有一些兩難的問題在我的頭腦里揮之不去。
一、音樂教育是知識教育還是智慧教育?知識教育只能使知識得到傳承,而智慧教育可以使知識得到增值。比如欣賞《空山鳥語》,如果老師說這就是《空山鳥語》,作者是誰,這只是知識的傳授。老師應發揮想像力,講出「流水歡歌」「清泉」「雨中邂逅」等不同音樂形象,這是學生智慧的反應,正是學生的智慧使這首樂曲瞬間增值。我們知道,當作曲家創作完《空山鳥語》後,作為音樂家的創作已經完成,而學生欣賞時作為審美主體的「二度創作」才剛剛開始,沒有欣賞者情感的體驗、意圖的激活,作為教材的《空山鳥語》只是冰冷的符號和一串按一定規律組合的音響而已。我們要鮮活的智慧還是要冰冷的知識?我們絕不能用已有的知識、既定的權威來禁錮學生,誰能保證在我們的學生中將來不會出現一個因《空山鳥語》啟發寫出另一首傳世之作的大家呢?所以音樂既是知識教育又是智慧教育。
二、音樂教育是文本教育還是人本教育?文本教育重在共性,人本教育重在個性;文本教育是刻板統一、相對穩定的教育,人本教育是開發潛能、展現個性的教育。我們要敢於沖破自我束縛、他人束縛、文本束縛,應允許學生對同一首樂曲大膽想像、展現個性,而不是拘泥於樂曲本身的文本含義,讓文本為學生服務,而不是讓文本主宰學生,這,就是人本教育的體現。我們不能象教語文數學一樣都一個答案、一種理解,創作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的靈魂哪去了?所以音樂教育不能只是文本教育,更應當是人本教育。
三、音樂教育是大眾教育還是精英教育?大眾教育重在普及,精英教育重在選拔。當我們上輩很多人無奈地說「音樂?我不懂時」,我們學校的音樂教育是不是該捫心自問:我們做了什麼?在現在的教育中,高起點、嚴要求似乎是高質量的體現,學生音高音準還未掌握,對流行音樂還沒形成審美判斷力,就要欣賞古典交響樂,這些舍近求遠、文本倒置、拔苗助長的教學方式是不是選拔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變相反應呢?我們的社會低收入的人大有人在,音樂教育不能自視清高,要准確定位,所以音樂教育只能是大眾教育。而不是少數精英的教育。

㈦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概念是什麼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是指立足幼兒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和幼兒師范學校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教學實際,以幼兒教師從事幼兒園音樂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觀念與教育知識技能為核心,面向學前教育實踐,建構了多側面、多角度的教學內容。

具體包括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概述、組織與評價、活動設計與指導(歌唱活動、韻律活動、音樂欣賞活動、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音樂游戲活動)。

學前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中最具特色的內容,是學前兒童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7)音樂教育擴展閱讀: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實施策略:

1.融入生活策略。

音樂來自生活,是對生活在各種生活的現象和事件進行藝術的提煉和反映。應挖掘學前早期兒童生活中的音樂教育因素,將音樂教育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結合。使音樂教育具體體現在他們生活的過程中和行為中。

音樂融入學前早期兒童生活是件令人高興的事。生活處處有音樂是形成學前早期兒童熱愛音樂的基礎。

2.重復策略。

只要稍進行觀察就能發現學前早期兒童喜歡重復作一件事,心理學上叫「常同行為」,這是兒童特有的行為類型之一。心理學解釋為:學前早期兒童在生活中心情動盪不定,所以要通過「常同行為」來確保安穩感,並從中感受到心情上的愉快。

音樂教育可利用學前早期兒童喜歡重復這一心理特點。讓他們常聽優美動聽的音樂,經過多次重復的音樂體驗。不僅能促進聽覺的發展,還能促進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當一首歌(樂)曲聽到耳熟能詳後,可增唱(聽)新一首歌(樂)曲,以此類推,音樂視野不斷擴長,對音樂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好處的。

3.綜合策略。

綜合是指音樂之間綜合和音樂與非音樂之間的綜合。

音樂與非音樂之間的綜合,有利於幫助學前早期兒童更好的理解音樂。如音樂與美術融合即聽覺與視覺的結合。使音樂更形象更具體。如音樂與文學的結合,音樂結合兒歌或朗誦可提高學前早期兒童文學的修養和語言發展及加深對音樂的感受。

人的生理運動方式與音樂節奏相關,音樂與身體動作結合,可促進學前早期兒童的律動學習,表達音樂情感。學前早期兒童處於人類身心發育的第一個飛躍期,他們的成長需要教育的刺激,音樂教育無疑是學前早期兒童理想的教育組成部分。

樹立科學的學前早期兒童音樂教育觀。研究適合於學前早期兒童發展的音樂教育實施策略。對音樂教育在開發學前早期兒童音樂潛能和發展他們的音樂智力及促進他們身心全面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㈧ 請問什麼叫音樂學專業

音樂學抄是研究音樂的所有理論學科的總稱;音樂學專業包括藝術學與教育學兩個方向。學習該專業的學生需掌握大量的音樂史論、理論、中外民族民間音樂、音樂美學等,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的能力,以及作曲技術基礎和相當的文學功底。

教育學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加試和學習鋼琴、聲樂兩門專業課,而聲樂一般則都是美聲與民族唱法。就業方向:主要到高、中等專業或普通院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

(8)音樂教育擴展閱讀

《音樂學》音樂學偏向理論、研究、教育等方向。

考試內容: 樂理、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含中外管弦器樂及鍵盤樂器)、和聲基礎、音樂史、音樂學理論、中外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學、美學、作曲技術理論等。

培養方向: 將來能具備一定音樂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高、中等專業或普通院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㈨ 音樂教育的育人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1、陶冶學生情操:音樂通過其本身的魅力以及傳授知識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的品質形成。音樂對於陶冶學生情操是在學生學習音樂時悄無聲息地、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情感產生影響。

音樂教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音樂本身的魅力去影響其他人,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與音樂產生共鳴。

2、開發學生創造力:音樂教學中會引入一些節奏、唱歌、節拍、作曲等內容,這些教學內容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音樂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課程標准》也明確指出要把「鼓勵音樂創作」作為一項基本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教學,創造性教學也是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教學方式。所以音樂教學中的創造性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著重要意義。

3、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音樂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元素。優秀的音樂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在選擇音樂作品時認真選出適合學生學習的音樂作品,認真了解不同音樂類型所發揮的作用,教師就可以靈活選擇並且最大限度地發揮音樂的作用。

(9)音樂教育擴展閱讀: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越來越深入,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音樂教學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音樂教育對於人的身心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尤其對於小學生的影響更為明顯。小學生學習音樂與欣賞音樂,能夠從不同的音樂中獲得不一樣的知識,開拓視野,也能通過音樂影響其身心發展。

熱點內容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
化學鈣符合 發布:2025-05-10 05:29:00 瀏覽:463
師德師風培訓實施方案 發布:2025-05-10 03:16:08 瀏覽:975
好老師tv 發布:2025-05-10 02:49:55 瀏覽:376
物理高一必修二課本 發布:2025-05-10 01:54:35 瀏覽:287
60e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0 01:24:13 瀏覽:80
武邑歷史 發布:2025-05-10 00:45:53 瀏覽:398
生物質燃燒機銷售 發布:2025-05-10 00:34:09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