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授課類型】新授課
【教材分析】乘法口訣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材內容的呈現是在學生學「2—6的乘法口訣」以後。由於他們已經具有學習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的呈現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7的乘法口訣,提高學生學習獨立能力。通過學習7的乘法口訣,為接下去學習8、9的乘法口訣和計算關於7的乘除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供了有力幫助。
【學情分析】7的連加法、2-6的乘法口訣都是學生已有經驗,在此基礎上學生經歷7的連加過程,從已有的乘法口訣基礎上交流、探討、編制7的乘法口訣,重在將過去學會的學習方法進行遷移,用來解決本節課的問題,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在編制口訣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獨立探索,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
2.會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初步發展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編制7的乘法口訣,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 練習法;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卡片。
【教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課。
1、看圖,提數學問題。
說起高興的事,淘氣、笑笑、皮皮也有高興的事,請看屏幕,你能說出他們高興的事嗎?你能發現數學問題並提出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這一問題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
2、填表。
生活中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為了觀察方便,我們先選取一些放在這樣的表格里,能看懂嗎?
第一行的數表示什麼?第二行呢?要想解決幾個星期有多少天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你會接著填嗎?生填表。
3、匯報。
設計意圖:藉助表格,找准新知識的生長點,為學生隨後的編制7的乘法口訣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觀察、圈一圈、填一填。
為了更直觀地看到表格結果,借用點子圖進行說明。
師課件示範,生在學習報告單上完成。 生匯報。
設計意圖:利用點子圖,建立數學模型。
2、列式計算。
師:根據點子圖和你的發現 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
生開火車進行,師板書。
3、編口訣,找關系。
1)生自己嘗試編口訣。
獨立做後和同桌交流。
生匯報。師板書。
2)理解口訣的意義。
師:這9句口訣中哪些已經學過了?
師:重點關注新的口訣,你知道口訣是什麼意思嗎?
3)找關系。
師:想一想這些口訣之間有什麼關系?
4、找規律,記口訣。
1)拍手讀口訣。
2)對口令。
師:你覺的哪句口訣難記?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記住它?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編制7的口訣,也學會將過去的學習方法遷移到新課的學習中來,從而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說記口訣的辦法,有助於學生理解口訣的含義。並引導學生對乘法口訣進行個性化的記憶,既降低了學生記憶的難度,也給數學課堂給數學帶來了魅力
5、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師:如果我們計算「7×8=?」時,真的忘了口訣怎麼辦?你能藉助口訣之間的關系解決嗎?
師:淘氣是這樣想的,你能看懂嗎?說一說,從圖中你看懂了什麼?
這個算式你會填嗎?填一填。 7×8=7×□+7×□
觀察等號兩邊的算式,你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了嗎?還可以怎樣填空。
設計意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三、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1、看口訣寫算式。
七八五十六 七七四十九 六七四十二
2、8隻七星瓢蟲身上共有多少個點?
3、一首古詩共有多少個字?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設計意圖:這是幾道很特別的練習題,和生活息息相關,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見到,學生也比較感興趣,把數學和其他科目都聯系起來,讓學生不僅鞏固了乘法口訣以及其應用,還讓他們體會到口訣的重要性,知道口訣的應用面比較廣。
4、計算。7x9= 4x8= 8x7= 2x7=
2x5= 7x1= 6+7= 7x5=
7x6= 3x7= 9x2= 4x9=
四、 全課總結,溝通聯系。
1、 你學會了什麼?(師生共同總結)
2、學習評價。
3、知識拓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7的乘法口訣,這些口訣不僅出現在數學書中,也會出現在我們熟悉的文學作品中,課件出示西遊記的片斷。
五、作業
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
㈡ 教師錄課8的乘法口訣教案設計怎樣寫
在小學二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材中,表內乘除法是全冊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孩子們在背誦幾遍乘法口訣之後,就不願意繼續去背誦。經常是按順序一個挨著一個背時,很熟練,隨意抽出一個就得不出結果。結果,有很多孩子在計算表內乘除法時,計算速度慢,經常出錯。那麼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孩子們背誦口訣的熱情和興趣,熟練掌握口訣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在教學中努力思索,進行各種嘗試。(1)看口訣,明意義。在讓孩子們記憶口訣時,要讓他們明確口訣的由來,知道乘法的基本意義,要讓他們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絕對不能僅把口訣當成順口溜,盲目背誦。這樣,在孩子們實在記不清某句口訣時,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推導出最終的結果。(2)找規律,巧記憶。在1-9這些口訣中,有很多都是有規律可尋的。比如,任一句口訣,和其相鄰的兩句都有聯系。當五七多少想不出時,只要記得五六三十,再加上5就可以得出五七三十五;或者用五八四十減去5得出五七的口訣。也可以用四七二十八加上7或六八四十八減去7得出這句口訣。再例如,2的9句口訣,就是我們原來經常說的雙數,兩個兩個數;5的9句口訣,就是我們平時5個5個數(這些在一年級認識100以內各數時,學生已經非常熟練)。9的乘法口訣,更是有意思,在其口訣得數的數字中間就有規律,(我們的學生曾就此問題撰寫數學日記:奇妙的9)每一句口訣的得數(9、18、27、36、45、54、63、72、81),數字拆開再相加,都等於9,而且前後照應(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更巧的是,9的口訣還可以用我們一個簡單的"手指操"來表示。(具體表現方法略)(3)多形式,多練習。所有的乘法口訣全部學習完之後,我們要讓孩子們熟練掌握,就必須多讀多背。但是,單一形式的讀和背,學生勢必感到無聊,我們必須想出多種有趣的方法,靈活的使用口訣,讓孩子們背得高興,掌握得熟練。如:背誦口訣表,可以橫著背,還可以豎著背、斜著背、拐彎背;在背的形式上,可以自己背,師提生背,生提生背等等。(4)想實物,編兒歌。在孩子們有了一定的口訣基礎上,可以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可以用乘法的相關問題,用口訣的形式編出小童謠。如一首小童謠中有一個數的口訣:一隻蝴蝶2根須,兩只蝴蝶4根須(記憶2的乘法口訣二、1班周曉航)一條紅領巾3個角,兩個紅領巾6個角(記憶3的乘法口訣二、1班呂卉)一隻小狗4條腿,兩只小狗8條腿(記憶4的口訣二、1班張迪雅)一隻手5根手指頭,兩只手10根手指頭.(記憶5的乘法口訣二、1班程家鑫).也有的孩子在一句童謠中,加入幾個數的口訣。一隻烏龜1個頭,2隻眼睛4隻腳;兩只烏龜2個頭,4隻眼睛8隻腳;.(記憶1、2、4的乘法口訣二、2班孫浩源)總之,要想讓孩子們熟練掌握乘法口訣,我們就必須想出多種方法,鼓勵孩子們練習,為他們以後進一步學習乘除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