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业
农业生物与自然界生物的不同:
1、农业生物是人工栽培种植或养殖的生物,自专然属界生物是自然野生的生物;
2、农业生物指的是有经济效益的生物,自然界生物指的是所有存在的生物;
3、农业生物是经过人工栽培选育繁殖,形成规模生产的生物,自然界生物是在天然状态下的自然环境中,依靠自身遗传基因和环境影响繁衍后代的生物。
2. 怎么理解生物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有:①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粮食问题,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销售额1995年为7.5×108美元,2002年为4.25×1010美元,8年间增长了约56倍,估计2005的士达6.0×1010美元,2010年将达到2.0×1011美元; ③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抗逆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抗虫、抗除草剂作物的应用则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高维生素含量的转基因作物将为数亿贫困人口的健康带来福音.故答案为: ①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粮食问题,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销售额1995年为7.5×108美元,2002年为4.25×1010美元,8年间增长了约56倍,估计2005的士达6.0×1010美元,2010年将达到2.0×1011美元; ③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抗逆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抗虫、抗除草剂作物的应用则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高维生素含量的转基因作物将为数亿贫困人口的健康带来福音
3. 生物农业的领域
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非化学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几大领域,其中,转基因育种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领域;非化学方式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是保证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4. 生物农业的发展前景
生物农业按照自然的生物学过程管理农业,适当投入能量和资源,维持系统最佳的生产力。生物农业强调通过促进自然过程和生物循环保持土地生产力,用生物学方法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这是欧洲的常用提法,同美国有机农业近似。
一、生物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下:
1、农业生物技术是解决人类食品问题、而同时不使自然环境受破坏和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传统的生物技术在发酵、堆肥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为更有效,并能降解更复杂的化合物和更多的废弃物提供了机会,对于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新兴技术。生物技术将环境治理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植物和微生物清除环境污染物和土壤毒物已被公认取得显著成效;
2、研究和开发了多种类型的能代替化学杀虫剂的生物农药,以此大大减少了化学污染。正在研究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生产新型可降解塑料,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以及利用废物处理,开发对环境无害的生物能源和食物等。因此,环境生物技术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解决废物处理、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以及土地污染物的清除等问题,它在全球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随着愈来愈多的生物技术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进入商品化阶段,生物技术为未来世界农业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系列基因农作物新品种正逐步走向市场。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组织培养或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一些有益的新性状引入植物中得到的。将有更多的优良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并为消费者接受。为了争夺未来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许多国家制订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法规及重大支持措施。
4、世界各国正在竞相聚集和培养人才,投入大量资金,以鼓励和推动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了争夺21世纪的生物技术的制高点,美国的“面向21世纪的生物技术”计划,日本的官、产、学一体化推进21世纪的生物技术计划等,中国的“863高技术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都把农业生物技术列为优先领域,力图占据农业生物技术的前沿。农业生物技术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21世纪。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仅次于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最迅速,效益最显著的领域,它将成为下个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生物农业的领域:
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非化学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几大领域,其中,转基因育种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领域;非化学方式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是保证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5. 那些属于生物农业产业
0生物农业是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靠各种生物学过程维持土壤肥力,使作物营养得到满足,并建立起有效的生物防止杂草和病虫害的体系。(农业生态学)
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非化学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几大领域,其中,转基因育种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领域;非化学方式害虫控制和生物农药是保证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6. 生物动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澳大利亚农场主亚历克斯•波多林斯基摸索出一套按照生物动态原理整治土地的方法,他把这种方法叫做生物动态法。生物动态农业的主要理论是根据作物的天然需要供给营养。这样可使作物更健壮。整个生物动态农业活动的基本点是调整土壤结构。为了改进土壤质量,波多林斯基用牛粪制造“500溶液”土壤营养剂,以促进土壤中腐殖质的形成。“500溶液”的刺激作用,蠕虫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根的生长,这一切都是一个统一过程的组成部分。
生物动态农场的土壤比较黑,比较松,人走上去双脚会徐缓地陷入土壤里。作物的根较长,扎得很深,以便充分吸收土壤里的养分和水。如果土壤里有胶体,土壤就能保持水分。在自然界,土壤水不含可溶性元素,这些元素存在于腐殖质胶体内。存在于胶体中的植物所需元素可随时供植物吸收。而不会被蒸发掉,也不会被浸析出来。这就像果冻里的糖和水,可以拿在手里,随时能吃,而不会从手指缝漏掉。波多林斯基说:“借助我们的溶液,我们可以把普通堆肥变成腐殖质胶体,它在自然条件下向植物提供营养。”
生物动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在没有化肥或毒物情况下生长出来的食粮。向生物动态方法转变是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澳大利亚1990年有4100多平方米土地按照生物动态原理栽培作物。生物动态农场的生产价值和普通农场大致一样,但纯利润多得多,因为它不需买化肥。
7. 生物农业和 植物工厂一个概念么
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的新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基于对植物、动物基因学和蛋白质学的认识。很多专家认为只有依靠生物技术,发展中国家才能战胜饥饿,全球因人口增长而产生的食品短缺才有望得以缓解。通过利用动植物中的特定基因,可以实现用更少的土地种植的作物,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生产作物。利用生物技术,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口感等。美国的St.Louis是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快的地区。该地区被认为是生物产业带,著名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即在该地区。生物技术用于育种是一种快捷、有效的育种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以改变动植物的品质。例如,科学家在西红柿中植入抗成熟的基因,可以延长西红柿的货架期。在植物中引入对人体无害的抗虫基因,可以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在水稻中介入产生维生素A的基因,可以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另一个可能的应用是生产食用疫苗,利用水果、蔬菜生产抗肝炎、霍乱等传染病的疫苗。克隆技术用于动物,可以保留高品质动物的高产性能。市场上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主要是转基因的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转基因植物以其优异的品质很快被农户接受。2001年,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达5300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19%。
8. 农业生物与自然界生物有什么不同
农业生物和自然界的生物是有本质上的,不同农业生物的话,它是通过人工筛选的,那么自然界的生物它是自然界筛选的。
9. 生物农业中通常所说的套作,轮作,间作是什么意思
套作是前一茬作物即将收割,在末收割前将后一茬作物下种种植。如小麦快成熟时套种夏玉米、大豆等作物。
轮作是几种作物轮流种植,如晚稻收割后冬种油菜、萝卜、小麦等作物。
间作是几种作物相间种植,如玉米留2一3行种红薯再留1行种大豆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