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地理位置
⑴ 宜昌在哪里
宜昌市政府
地址:沿江大道102号
⑵ 宜昌分哪几个区
5个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
宜昌回市位于北纬29度56分~答31度34分,东经110度15分~112度04分,地处长江上游、中游分界处,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的终点,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
(2)宜昌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部分区介绍:
一、夷陵区
夷陵区,古称彝陵,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东连远安县、当阳,西邻秭归县、兴山,南抵枝江、长阳,北与保康接壤,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
二、西陵区
西陵区位于长江的西陵峡口,地属宜昌市,是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万。西陵区辖学院、云集、西陵、西坝、葛洲坝、夜明珠、窑湾等7个街道以及西陵经济开发区和解放路步行街。
⑶ 宜昌市有多少个县
5个县(自治县)。截至2019年4月,宜昌市(县级市)辖13个县市区,即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
1、远安县
位于湖北省西部、居宜昌市之东北。县域之东、东南与荆门市、当阳市毗邻,西南、西与夷陵区为邻,北与保康县、南漳县接壤,四邻边界总长326.07千米。境内东西横距61.3公里,南北纵距54公里。国土面积1752平方千米。
截至2015年,远安县辖6个镇、1个乡;鸣凤镇、花林寺镇、旧县镇、洋坪镇、茅坪场镇、荷花镇、河口乡。远安县共有8个社区、110个村。政府驻地鸣凤镇。
2、兴山县
在湖北省西部,位于长江西陵峡北侧,地处巫山山脉与荆山山脉之间,跨东经110.25′~111.06′,北纬31.04′~31.34′ ,距宜昌市中心区138公里,距省会城市武汉市438公里。截至2017年,兴山县共辖6镇2乡,共计88个行政村,8个社区。
3、秭归县
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4月,秭归县8镇4乡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磨坪乡、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九畹溪镇。
4、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居于湖北省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云贵高原东延尾部,武陵山余脉。东连宜都市,西接巴东县,南抵五峰县,北邻秭归县和宜昌市。位于东经110°22′-110°20′北纬30°12′-30°46′之间。
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12月31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辖8个镇、3个乡,共有5个居委会、154个村委会。
5、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邻近长江干流和湖南省。其境东邻宜都市和松滋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与鹤峰县、巴东县接壤,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毗连,五峰县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8万亩。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辖渔洋关镇、五峰镇、长乐坪镇、仁和坪镇、湾潭镇5镇,采花乡、傅家堰乡、牛庄乡3乡。共有11个社区居委会,97个行政村。同时还有一个飞地经济园区:五峰民族工业园。
⑷ 宜昌市区乡镇有多少
全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61.51平方公里。
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
秭归县、远安县、兴山县、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
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
宜昌,中国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扼长江三峡东口,是长江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的所在地,拥有“三峡明珠”、“中国动力心脏”和“世界水电之都”的美誉。是中华鲟的主要栖息地。
历史
宜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战国时期为楚西塞。西汉初年置县为县治,名夷陵县,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秦、汉以来,宜昌就是历代州、府所在地。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也发生在这里。
[编辑]地理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处于第二阶梯的巫山山脉和第三阶梯的江汉平原的交 汇处,紧扼四川盆地的东大门,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宜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9%,木材蓄积量240万立方米,居湖北之首。在五峰后河等地,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原始森林群落37万亩多,建有大老岭、柴埠溪、玉泉寺、龙门河、清江等六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后河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0多种珍稀动物活跃其中,3000多种高等珍惜植物在那里生长。尤其是五峰后河560余亩原始森林中的珙桐等稀有珍贵树种,是距今1亿多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植物物种的幸存者,被称为世界植物的“活化石”。此外,宜昌的柑橘、茶叶、香菇、蚕茧等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
[编辑]人口
总人口414.93万人,市区人口133.8万人。
[编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宜昌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88亿多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近80亿元,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水电、载电体、化工、食品医药、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宜昌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编辑]交通
宜昌是鄂西渝东的交通枢纽。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域232公里,宜昌港为长江八大港口之一,枝城港为全国四大煤炭中转港之一,318国道横贯全境,宜黄高速公路延伸至三峡坝区,焦柳铁路在枝城与长江交汇,三峡机场是全省重要的航空港。
[编辑]旅游
宜昌集雄山与大川、历史古迹与现代工程、自然风光风光集峡、山、水、洞于一域,与人文景观与一体,拥有各类旅游资源601处,其中世界级3处、国家级30处、省级40处。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高峡平湖”的出现,将形成一批世界级的旅游品牌。
著名的葛洲坝枢纽工程和宜昌市区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黄陵庙、三游洞、龙泉洞、下牢溪、桃花村、金狮洞等景观错落其间,险峻的西陵峡似游龙串连其中。以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圣人关羽、学者扬守敬为代表的古代名人文化;以巴人遗风、土家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三国古战场、三游洞为代表的历史遗迹和以神农架、大老岭、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胜地,构成了“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的旅游城市形象。
[编辑]矿产
市域内已探明矿种53种,大矿床14处。其中磷矿储量12亿吨,占全国的17%、全省的70%,是全国六大磷矿区之一。石墨已探明储量1685万吨,是全世界四大优质石墨矿床之一。铁矿储量17亿吨,占全省的31%。其他如煤矿、重晶石、花岗石、金、银、钨等矿藏,都具有较大的工业开采价值。
⑸ 宜昌周边县地理位置人口简介
宜昌
位于长江北岸、三峡东口。古称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全市现辖六县、三市、四个城区,人口400万,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
宜昌西接长江三峡,溯流直达巴蜀,东连两湖鱼米之乡,顺江畅达宁沪,自古便是鄂西川东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峡口明珠”之美誉。
宜昌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楚西塞。西汉初年置县为县治,名夷陵县,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宜昌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土特产品柑桔、香菇、柿子等产量丰富。宜昌市风光集峡、山、水、洞于一域,发展旅游业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天然的“高峡平湖”,面积1084平方公里,巍巍大坝横跨峡江之上,犹如水上长城。
宜昌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和汉代名妃王昭君的故乡,留有屈原祠、昭君村等名胜古迹。宜昌东北部的当阳、枝江、远安一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魏蜀大战和吴蜀间的夷陵大战都发生在这里,留下了长坂坡、关陵、关公显圣处、麦城、回马坡等三国遗址。宜昌西南的长阳、五峰一带,以巴文化、土家族风情和山水风光见长。
宜昌这座美丽名城,风光旖旎,是素以三峡旅游为城市,享受沿江开放城市的各项政策。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宜昌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重要数据和景观
区号:0717
邮编:443000
区划:下辖西陵区、东山开发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秭归县、远安县、兴山县、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景观:葛洲坝等
宜昌四大特色资源
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宜昌市江河纵横,密葛洲坝电厂布成网,水量丰富,并且地形地质条件好,何流落差大,因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这是宜昌市经济的最大优势之一。长江流经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经市域 153公里。此外,还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条。宜昌市内河流总长3793公里,河流密度计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蕴藏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量达2500万千瓦。集中分布在长江的三峡、葛洲坝、清江的隔河岩、高坝洲,相距仅几十公里,是我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装机21台,总容量27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57亿千瓦小时;即将竣工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装机4台,总容量120万千瓦;正在兴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本市三斗坪,东距宜昌市城区40公里;设计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0亿千瓦时;还有高坝洲电站、水布垭电站等五个大中型水电站和已建成的387座小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将达23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从而使宜昌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建设基地,并将成为全国的能源中心。
矿产资源数不胜数
宜昌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湖北兴发集团已探明的矿物有49种,占全国已知矿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矿产有磷、铁、煤、锰、铬、铅、汞、金、银、铜、锌、硅、石、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种矿产地1044处,其中,工业矿床462处,大型矿床14处。磷矿是全国六大矿区之一,储量在11亿吨以上;已探明铁矿储量约10亿吨以上;锰矿储量达1167万吨以上;硅石储量达3499万吨;银钒矿储量639万吨;石灰石矿储量在8亿吨以上;石墨矿储量在7万吨以上;汞矿储量37万吨以上;铬铁矿储量3万吨;蛇纹石储量1亿吨以上;石膏矿储量达2440万吨以上;煤矿储藏量5亿吨;黑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贵金属矿分布较广而且含量高,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化工原料和建材、治金辅料矿最具有开发前景。
旅游资源驰名中外
宜昌市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三峡人家风景区市之一。全市已开放的旅游点350多处,享有盛誉的有100多处,长江三峡画廊及三峡水利工程坝址中堡岛、葛洲坝水利枢纽为全国旅游热线,世界著名。长江三峡四百里画廊在1985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1年又荣登"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榜首。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热点。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位于本市境内,其奇峡险滩,令人叹为观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称。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巴人遗址和三国古战场遗址,被誉为" 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当阳玉泉寺,清江小三峡,兴山高岚风光及其栩栩如生的卧佛,宜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故里,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和的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乡,千姿百态的五峰、远安天然溶洞群,著名的三峡洞、金狮洞、白马洞、龙泉洞、长生洞、燕子洞等迷宫奇观,风采各异美不胜收,神秘的原始森林等,众多的山水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宏伟的葛洲坝程、隔河岩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林特资源珍贵奇异
宜昌市适宜的气候,优质的土壤,为红色大鲵各种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林业、特产是宜昌的一大优势资源。全市林、果、药品种类有766个。从峡谷到山顶有常绿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河谷地带有热带的棕树、樟树和亚热带的柑桔、茶树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区有松、柏、杉、桑、乌、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钱输、领春木、银雀、银杏、连香、珙桐等珍贵树木。全市宜林山地约1885万亩,有林地12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400万立米,森林覆盖率48%,居湖北省第三位。1991年远安县已实现绿化荒山,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县。在五峰后河、长阳乐园、兴山后坪、宜昌大老岭等地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存下来的森林群落37万多亩。生长有陆地脊椎动物363种;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其中稀有珍贵树木47种。宜昌是著名的柑桔产区,有12个优良品种,其中脐橙、锦橙、蜜桔钦誉海外。茶叶资源丰富,产量居湖北省第一位,有优良茶叶27种,其中传统的"宜红"茶驰名中外,新开发的"春眉"发茶在1992年4月香港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峡州碧峰"、"珍眉"等珍品在全国广受好评。宜昌盛产药材,各种中药材有309种。草类植物繁茂,牧草有249种,可利用草场993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0%,国家农业部投资在宜昌境内建立三片南方草地畜牧业基地。
⑹ 宜昌市夷陵大道的地理位置
宜昌市夷陵大道是宜昌市城区西北-东南向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其前身为汉宜公路,建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点为云集路,终点为伍家岗白沙路。
⑺ 宜昌经纬度
宜昌经纬度是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海拔从2427米(兴山县仙女山)至35米(枝江市杨林湖),垂直高差达2392米,呈现出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态势,平均坡降14.5‰,形成山地(高山、半高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三大基该地貌类型。
(7)宜昌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12月,宜昌市辖13个县市区,即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县市区:
1、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
2、当阳市,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邻三峡宜昌,东连荆州古城,北通襄阳隆中。1988年10月,撤县建市。
3、伍家岗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离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的西陵峡口约 10公里,距三峡水利枢纽约38公里。
东连猇亭区,南与点军区隔江相望;西与西陵区毗邻,北与夷陵区接壤。东西横距14公里,南北纵距最宽约9公里,最窄约1公里。是鄂西和川东一带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进出三峡必由之路,川鄂交通之咽喉。
⑻ 宜昌市区有哪几个区
宜昌市区抄共管辖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五个区。
(8)宜昌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宜昌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中游与上游分界处,“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全市共辖三市五县五区;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