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ode化学

ode化学

发布时间: 2021-08-02 01:10:37

1. 硫同位素分馏机理

硫同位素有两种自然分馏机理:

(1)微生物过程中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我们早已得知,微生物在其硫营养代谢过程中能够使硫同位素发生分馏,尤其是在硫酸盐异化还原(dissimilatory sulfate rection)过程中将产生硫同位素的最大分馏。

(2)硫酸盐和硫化物以及不同硫化物本身之间的各种化学交换反应。

2.9.2.1 硫酸盐异化还原

硫酸盐异化还原(dissimilatory sulfate rection)由大量微生物控制(目前已知超过100个物种,Canfield,2001a),微生物通过还原硫酸盐,同时氧化有机碳(或H2)进行生长。硫酸盐还原菌广泛分布于缺氧环境中。这些细菌能够耐受从-1.5℃至超过100℃的温度条件,以及从淡水至卤水的盐度范围。

Harrison & Thode(1957a,b)和Kaplan & Rittenberg(1964)已做了有关活体培养(living culture)的大量工作,目前已经了解到硫酸盐还原菌能够产生32S亏损的硫化物。尽管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但是关于细菌还原硫酸盐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程度的决定因素仍然处于争论之中。同位素分馏的程度取决于硫酸盐还原的速度,还原速度低时,发生最大分馏,而还原速度高时,则发生最小的分馏。Kaplan & Rittenberg(1964)和Habicht & Canfield(1997)提出,分馏取决于相对速度(细胞/时间),而受绝对速度的影响则不大(体积/时间)。不过,很显然,硫酸盐的还原速度是由溶解的有机化合物活性决定的,但硫酸盐的浓度对还原速度的影响尚不明朗。Boudreau & Westrich(1984)论及,硫酸盐浓度非常低时(低于海水值的15%),其浓度对还原速度的影响将变得至关重要。Canfield(2001b)观察到天然菌群中同位素分馏对硫酸盐浓度并无影响。另一个被认为非常重要的参数是温度,温度控制了天然菌群中硫酸盐还原的环境(Brüchert et al.,2001)。此外,温度相关的分馏差异还与内部酶动力学、细胞性质和细胞内外相应的硫酸盐交换速度的具体温度有关。Canfield et al.(2006)发现,与早期认知相反的是,低温和高温时硫同位素分馏较高,而在中间温度范围中分馏较低。

Goldhaber & Kaplan(1974)已详细描述了厌氧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的反应链。一般情况下,限制反应速度的步骤为破坏第一个S—O键,即将硫酸盐还原为亚硫酸盐的过程。纯培养硫酸盐还原菌产生的硫化物中34S的亏损为4‰~46‰(Harrison & Thode,1957a,b;Kemp & Thode,1968;McCready et al.,1974;McCready,1975;Bolliger et al.,2001)。最近,发现天然菌群中能发生硫同位素分馏的环境非常广泛,可以从代谢很快的微生物垫(microbial mats)环境一直到代谢很慢的海岸沉积物环境(Habicht&Canfield,1997,2001;Canfield,2001a)。

Canfield & Teske(1996)提出在海岸沉积物中,硫酸盐在还原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化物约90%被再次氧化。目前,对硫化物氧化的途径还知之甚少,不过这一过程应涉及硫酸盐、单质硫和其他中间化合物的氧化。因此,对硫化物氧化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尚需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数据显示,硫化物由生物氧化为元素硫和硫酸盐的过程中,仅产生微小的同位素分馏。

J?rgensen et al.(2004)发现,沉积物和静止水体中天然硫化物中34S的亏损可达70‰,远远超过硫酸盐还原菌的分馏能力。根据上面所述,沉积物中多数硫酸盐还原产物硫化物已被再次氧化。这一过程中的化合物中的硫处于中间氧化态,并且不会累积,而是处于待转化状态,可以被细菌歧化。Canfield & Thamdrup(1994)指出,通过反复循环硫化物被氧化为元素硫,以及随后的歧化,细菌能够产生较大程度的34S亏损,尤其是在很多海相硫化物中。因此,硫循环中的氧化作用可导致硫化物中34S的亏损比单纯还原菌产生的亏损要高。

不过,微生物实验和近地表研究结果相反。ODP硫酸盐在孔隙水中的还原模型证实,自然菌群能够产生的硫同位素分馏高达70‰以上(Wortmann et al.,2001;Rudnicki et al.,2001)。Brunner et al.(2005)研究指出,在过量硫化物、基质有限、硫酸盐无限提供、且无需涉及氧化硫循环的转变途径的条件下,可产生大约-70‰的硫同位素分馏。

另外,观察发现,对天然硫化物硫同位素分馏有重要影响的是,硫酸盐还原发生在开放系统还是封闭系统中。由于开放系统具有无限的硫酸盐储量,系统中同位素的持续亏损并不会导致物质的丢失,典型的例子是黑海和部分深海区。这种情况下,H2S具有极度亏损的34S,而硫酸盐中34S的损耗和变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封闭系统中,储库中优先损失轻同位素,这在未反应物质的同位素组成上得以体现。残余硫酸盐和H2S中的34S变化模型如图2.21所示。该图显示,残余硫酸盐的δ34S值随着硫酸盐的消耗而稳定升高(在对数正态分布图中显示线性关系)。H2S的衍生物曲线与硫酸盐曲线平行,二者的间隔取决于分馏系数的量级。如图2.21所示,当约2/3的储量被消耗后,H2S中的同位素将比原先硫酸盐的同位素变得重一些。总硫化物的δ34S曲线逐渐接近原始硫酸盐的初始值。不过,应注意的是,共变硫酸盐(covarying sulfate)的视封闭系统(apparent closed-system)的表现特征和硫化物的δ34S值,可用开放系统中不同硫同位素之间的差异扩散来解释(Jrgensen et al.,2004)。

近年来,有关同位素33S和36S的分析加强了对硫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Farquhar et al.,2003;Johnston et al.,2005;Ono et al.,2006,2007)。长久以来,由于硫同位素分馏严格遵循质量分馏定理,因此一直以为33S和36S并不含有其他信息。据高精度硫同位素信息研究,细菌还原硫酸盐遵循质量关系,这一关系与平衡分馏关系稍有不同。Young et al.(2002)指出在关系图中,图上两种硫储库中的混合33S与34S并不呈线性关系。因此,具有相同δ34S值的样品可能具有不同的33S与36S值。这可以区分不同分馏机理和生物合成途径(Ono et al.2006,2007)。例如,与硫歧化反应相比,细菌还原硫酸盐显示出稍微不同的分馏关系(Johnston et al.2005)。因此,多种硫同位素分析可用于识别现代环境中是否具有或缺失特定的硫代谢,或当地质记录中出现某一硫代谢时,多种硫同位素分析可发挥其独特作用。

图2.21 封闭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的瑞利(Rayleigh)曲线

最后应提及的是,硫酸盐具有两个生物地球化学同位素系统:硫和氧。实验室内(Mizutani & Rafter,1973;Fritz et al.,1989;Bttcher et al.,2001)和自然界沉积物(Ku et al.,1999;Aharon & Fu,2000;Wortmann et al.,2001)中都已观察到,硫和氧同位素的耦合同位素分馏现象。然而,Brunner et al.(2005)声称,δ34S-δ18O值之间并不存在特征的线性关系,而是取决于特定细胞还原速度和氧同位素的交换速度。尽管硫酸盐中氧同位素与环境水的交换速度极慢,但是通过亚硫酸盐与水进行交换,硫酸盐中的δ18O值很明显取决于水的δ18O值。

2.9.2.2 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

与细菌还原不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ction)是一种非生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硫酸盐是通过热量而非细菌作用还原为硫化物(Trudinger et al.,1985;Krouse et al.,1988)。关键问题是,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能否在100℃的温度下,而又刚好高于微生物还原温度限值之上进行(Trudingeretal.,1985)。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如果还原时间足够,有机化合物能够在100℃的温度下还原硫酸盐(Krouse et al.,1988;Machel et al.,1995)。热化学还原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一般应小于细菌还原硫酸盐的分馏。不过,Kiyosu & Krouse(1990)进行的实验表明,10‰~20‰的硫同位素分馏发生在200~100℃的温度范围内。

总之,细菌还原硫酸盐的特征是在非常小的空间内产生较大而不均一的34S亏损,而热还原硫酸盐则产生较小和“更均一”的34S亏损。

2.9.2.3 同位素交换反应

对共存硫化物相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曾有许多理论探究和实验成果,通常认为分馏值是温度的函数。Sakai(1968)和Bachinski(1969)曾就约化配分函数比(reced partition function ratio)和硫化物矿物的键强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描述了这些参数与同位素分馏之间的关系。与硅酸盐中的氧同位素类似,34S在共存硫化物相中的富集也有一个相对顺序(表2.9)。同位素平衡条件下的三种最常见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中,黄铁矿最富集34S,而方铅矿最亏损34S,闪锌矿的34S富集程度居中。

表2.9 各硫化物相对于H2S的平衡同位素分馏中系数A的确定(103lnα=A(106/T2))

( 据 Ohmoto & Rye,1979)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硫化物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目前认为,最适用于通过硫同位素来确定温度的矿物对为闪锌矿-方铅矿。Rye( 1974) 曾指出,Czamanske & Rye ( 1974) 确定的分馏曲线与流体包裹体充填温度 ( 370 ~125℃) 的拟合程度最佳。相比之下,黄铁矿比方铅矿的矿石沉淀范围大,导致这两种矿物的形成往往不在同一时期,因此黄铁矿-方铅矿矿物对不适用于确定温度。其他硫化物矿物对的平衡同位素分馏一般太小,因此不适用于地温计。Ohmoto & Rye ( 1979) 仔细研究了可用的实验数据,总结出了他们认为最佳的硫同位素分馏数据。不同的硫化物相对于 H2S 的硫同位素分馏系数如图 2. 22 所示。

矿床中的硫同位素温度之所以引起争议,原因之一就是采用激光探针和离子探针测量所观察到的硫化物矿物中具有很强的34S 分带现象 ( McKibben &Riciputi,1998) 。

图 2. 22 不同硫化合物相对于 H2S 的平衡分馏系数( 据 Ohmoto & Rye,1979)

2. 我想问一下,大学化学专业的课程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比如说矩阵,行列式,微积分,或者正态分布这些

一类,二类,是科学和工程,三,四各经济阶层.
一类最困难的,最大范围,包括:
第一部分:
一个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
二,1元函数微分
3 ,1元功能
4微积分,向量代数和空间
5解析几何,导数学会
六,七
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
8,
ODE
第二部分:线性代数
的决定因素
二,三
矩阵,向量
四,五
线性方程组,特征值值和特征向量
六,III二次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个随机事件和概率
两个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三维随机变量及其
4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5,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6,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七,八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II难度降低的范围也大大降低,还有部分没有可能性.包括:
第一部分:高等数学
一个函数,极限,连续
二,1元函数微分
3,1元函数微积分
4,多功能微积分

3. moshushideshoushangzhaohhuode化学元素是怎么回事

我看了半天,终于知道楼主你要问什么了,魔术师的手上着火的化学元素是怎么回事?是么,没什么,不光魔术师能做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能做到,原因是一些燃料的燃点低于肌肉和皮肤的燃点,所以燃料燃烧的时候手并不会着火,最简单的例子是浸润了酒精的纸片,点燃后可以看到整张纸都在燃烧,但是纸片没有损伤。在花式调酒里面也有把酒精点燃抹在手指上燃烧的效果。至于烫不烫,反正我没试过,想来肯定是烫的,不过就一会,不可能一直烧着,所以忍一下也就过去了,类似的易挥发的燃料还有很多,酒精是其中一个典型。

4. 什么是ODE

”ODE“:abbr. 1-十八烯 (1-octadecene) 、n. (ode) 赋;颂歌;颂诗

1、读音:英[əʊd]、美[od]

2、短语:

Ivy Ode常青颂

Psalmus Ode聆听赞歌

Miyuki Ode大出美幸

3、例句:And hetriesto"prevent"themwith hishumbleode.

弥尔顿努力想用谦逊的颂歌来“阻止“他们。

(4)ode化学扩展阅读:

”ODE“的同近义词介绍:mantra

1、读音:英['mæntrə]、美['mæntrə]

2、表达意思:n. 咒语(尤指四吠陀经典内作为咒文或祷告唱念的);颂歌

3、短语:

Mantra yoga语音冥想瑜伽 ; 曼陀罗瑜伽 ; 念瑜伽 ; 咒语瑜伽

Gayatri Mantra曼陀罗 ; 歌雅特瑞曼达拉 ; 一种圣歌 ; 智慧之母

Mantra Trilogy曼特拉曲罗吉酒店 ; 曼特曲罗吉酒店

5. 急!请问高手ODE是什么化学试剂啊

网上给出的是定向腐蚀剂,可以参考 http://dict..com/s?wd=ode

6. 来源于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该类代谢主要产物有二酮哌嗪(diketopiperazines)、异氰(isocyanides)、多肽(pep-tides)和肽醇(peptaibols)。

6.2.5.1 二酮哌嗪类

该类物质来源于环二肽,由两个氨基酸脱水而成,具有epipolythiapiperazine-2,5-dione结构单元。胶霉毒素(gliotoxin)(127)来自G.flavofuscum,具有高度真菌和细菌抗性,由于对哺乳动物具有一定毒性,故未得到医学临床应用。胶霉毒素(gliotoxin)是具有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其生物合成为L-苯丙氨酸和L-丝氨酸的环二肽途径(Kirby et al.,1980),将硫酸盐中的S原子加到胶霉毒素(gliotoxin)上,合成过程中芳香族氧化物可能起了中介作用,在T.virens中形成的是R,R-非对应异构体,在明枝霉属(Hyalodendron spp.)中形成的是S,S-非对应异构体。T.longibrachiatum产生的胶霉毒素(gliotoxin)能够抑制R.solani和P.ultimum的生长,抑制MIC=60μg/mL。epitrisulfide(128)来自T.virens,它也经常从特氏青霉(P.terlikowski)分离到。

绿粘帚霉素(gliovirin)(129)尽管结构复杂,但在本质上仍属于二酮哌嗪,来自两个苯丙氨酸的缩合反应(Stipanovic et al.,1994)。简单的二酮哌嗪(130)来自T.koningii(Huang et al.,1995a),包含酰胺结构,构型在脯氨酸与亮氨酸之间,它们也分离自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轮枝菌(Verticillium spp.)和笋顶孢霉属(Acrostalagmus spp.)。从T.longibrachiatum中得到了胶霉毒素(gliotoxin)的类似物(131),对S.aureus有抑制作用,其MIC=13μg/mL(Nakano et al.,1990)。该类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式见图6.12。

图6.12 来源于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二酮哌嗪类物质

6.2.5.2 异氰衍生物

具有异氰功能团的代谢产物,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其C链连接一个N原子,通式为RNC,具有挥发性的污秽气味,很长时间来一直被化学家所关注。从木霉中得到的异氰具有典型的5环结构,并经烯基、羟基和环氧基等氧化而成(Chang,2000)。对这类代谢物质的结构研究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不稳定性,在不少文献中存在对结构描述的混乱现象,有人发表了关于结构修正的论述,本章提到的结构多为修正以后的。这类物质主要来自T.hamatum,T.harzianum,T.koningii,T.polysporum和T.viride。

第一个分离得到的异氰类物质,是1956年从P.notatum中分离得到的青黄霉素(xanthocillin),10年后发现第二个代谢产物木菌素(dermadin)(132),包含一个功能团,其抗菌活性已于专利中进行描述(Coats et al.,1971),尽管在此期间一些其他的异氰物质已被分离到,但多数来自水生M.Cecilia。木菌素(dermadin)的甲酯化衍生物(133)来自T.hamatum(Brewer et al.,1979),随后又发现了异氰菌酸(isonitrinic acid F)(134),其二醇异构体(135,136)和螺内酯(137,138),均来自 T.hamatum菌株 HLX 1379(Boyd et al.,1991)。从T.koningii中也分离到绿木霉菌素(trichoviridin)(139),是黑色素合成抑制剂,采用家蚕(Bombyx mori)幼虫的血淋巴进行测定,发现它在通风光照条件下可从黄色变为黑色,其IC50=13.1μg/mL,而对照曲酸的IC50=397μg/mL,结构已通过化学方法和X射线晶体分析进行了验证(Brewer et al.,1979)。

异氰菌素(isonitrins)A(140),B(141),C和D(142)来自T.hamatum,分析确认异氰菌素(isonitrin)C就是绿木霉菌素(trichoviridin),异氰菌素(isonitrin)A具有广谱高效生物活性,能够抑制S.aureus,B.subtilis,大肠杆菌(E.coli),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C.albicans和S.cerevisiae的生长(IC50范围为0.2~12.5μg/mL),可作为动物的饲料添加剂使用(Fujiwara et al.,1982;Brewer et al.,1982)。

化合物143,144是羟基-环戊基异氰结构物质,141 是MR304 A(145)的异构体,来自T.harzianum(Lee et al.,1995b)。MR304A抑制比基尼链霉菌(S.bikiniensis)、黑色素瘤细胞B16的黑色素合成,并抑制蘑菇的酪氨酸酶活性,但无抗菌效果。来自另一T.harzianum的MR566B(146)和MR566A(147)对蘑菇的酪氨酸酶抑制IC50分别为47μM和1.72 μM,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的抑制MIC分别为2.21 μM和0.1 μM(Lee et al.,1997a,1997b)。

从T.koningii发现了环五烯类homothallin Ⅰ,Ⅱ及其衍生物(148~152)(Mukhopadhyay et al.,1996;Faull et al.,1994),该类物质对瘤胃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还发现它们与Phytophthora spp.卵孢子的受精有关,也能抑制哺育动物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

黑色软海绵(Halichondria okadai)上分离到的 T.harzianum 可产生环戊烯酮 A~C(trichodenonesA~C)(153~155),对P388的细胞毒性分别为0.21μg/mL,1.21μg/mL和1.45μg/mL(Amagata et al.,1998)。

来自木霉的一批结构相关联的化合物,缺少异氰基团,例如,T.hamatum产生的pentenocins A,B(156,157),立体结构未知,对白介素-1-β-转换酶(ICE,caspase-1)的抑制浓度为575 μM和250 μM,该酶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将不活泼的先驱物质——白细胞介素-1转变为有活性的形态,该活性物质与炎症的发生有关(Matsumoto et al.,1999)。该类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式见图6.13。

图6.13 来源于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异氰衍生物

6.2.5.3 多肽和肽醇(peptaibols)

有两种改良的二肽,命名为木霉环肽(trichodermamides)A,B(158,159),来自海水生T.virens,trichodermamide B有显著的体外细胞毒性,对人类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IC50=0.32μg/mL,trichodermamide A对P388,A-549和HL-60具有较弱细胞毒性(Garo et al.,2003;Liu et al.,2005a)。

肽醇(peptaibols)是肽族物质,含有高比例的不寻常的a,a-二羟甲基丁酸(Aib),一个含有氨基醇C 末端和一个酰基化的N末端。多肽的副族划分标准如下:长链多肽(18~20残渣)、短链多肽(11~16残渣)、liptopeptaibols(包含7或11残基,N端的油脂被乙酰基所酰化),长链19/20残基多肽活性更高。

该家族第一个物质为丙甲菌素(alamethicin)(160),分离自T.viride(Brewer et al.,1987),尽管获得了其结晶体,也确定了其结构,但后续的研究发现丙甲菌素(alamethicin)其实是一种混合物,包括至少12种物质,每一种物质均为包含20个氨基酸的肽类。丙甲菌素(alamethicin)有两种主要构型,一种是18位置上为谷氨酸盐,另一种是谷氨酸,它们主要对G+细菌具有抗性,后来从Trichoderma spp.,Gliocladium spp.及其他生物体中相继发现了大量的该族代谢产物(Bruckner et al.,1989),这些物质结构相似,只在氨基酸的某一个位置或某几个位置上体现了结构差异,反映了非核糖体代谢机制的特点。丙甲菌素(alamethicin)对Staphylococcus spp.具有抗菌活性,对粪肠球菌(E.aecalis)抑制浓度为31μg/mL,对脊柱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s)的抑制浓度为100μg/mL,对鼠口服LD50=80mg/kg,对R.solani,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F.oxysporum f.sp.niveum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发现木霉菌素(trichodermin)与丙甲菌素(alamethicin)联合作用时对菌丝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潘顺等,2008)。

结构与丙甲菌素(alamethicin)不同、包含20个氨基酸残基的次级代谢产物还有:来自T.viride的铃鹿菌素(suzukacillin)(161)、来自T.polysporum的多孢菌素(polysporins)(New et al.,1996)、来自 T.reesei和土星孢木霉(T.saturnisporum)的副孢霉素(paracelsins)和土星孢菌素(saturnisporins)(Ritieni et al.,1995)、来自T.polysporum和T.koningii的木霉孢素(trichosporins)、来自T.koningii的康宁霉素(trichokonins)、来自T.longibrachiatum的分枝木霉素(trichobrachins)、来自 T.koningii的粘帚霉潮解素(gliodeliquescins)、来自T.polysporum和T.koningii的木霉孢芬(trichospofins)等(Bruckner et al.,1990;Huang et al.,1995b)。

铃鹿菌素(suzukacillin)对B.subtilis和A.niger的抑制浓度分别为10μg/mL和100μg/mL,对动物的球虫病也有防治效果,对鸡喂食0.005%~0.01%的铃鹿菌素(suzukacillin)可防治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Katz et al.,1985);从T.viride菌株63C-I培养物中也分离到了铃鹿菌素(suzukacillin),结晶后得到SZ-A,通过HPLC-ESI-MS进行结构鉴定,表明该物质的主要氨基酸构成和序列同以前发表的资料一致,只是在15位置上被乙酰化,其中21%为SZ-A4,序列为Ac-Aib-Ala-Aib-Ala-Aib-Ala6-Gln-Aib-Lx9-Aib-Gly-Aib12-Aib-Pro-Vx15-Aib-Vx17-Gln-Gln-Fol。氨基酸位置改变的有:6(Ala/Aib),9(Vx/Lx),12(Aib/Lx),17(Aib/Vx)和15(Val/Iva)(Krause et al.,2006)。副孢霉素(paracelsins)对七种重要的林木病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卤虫藻(Artemia salina)则具有细胞毒性(Maddau et al.,2009)。

用ESI-MSn-IT和GC/EI-MS方法研究海洋T.longibrachiatum的代谢产物,得到两组主要的肽醇(peptaibols),分别为长链(20氨基酸)和短链(11氨基酸)类型。利用该方法也鉴定了新的短链抗菌肽,发现了9种肽类化合物,其中8种为新结构物质,分别为:分枝木霉素(trichobrachins)AI-IV(Aib9-Pro10序列)和分枝木霉素(trichobrachins)BI-IV(Val9-Pro10序列),还有以前曾经发现过的 Pro6-Val7和Val9-Pro10等物质(Mohamed-Benkada et al.,2006)。

来自T.koningii菌株SMF2的代谢物能够抑制G+细菌和病原真菌的生长,经液相色谱加质谱确认结构,发现这类物质主要为已知的多肽,包括康宁霉素(koninginins)Ⅵ,Ⅶ和Ⅷ,在宽pH范围和温度下具有抗菌活性,高压灭菌后活性依旧能够保持,对蛋白水解酶不敏感,还发现康宁霉素(koninginin)Ⅵ具有典型的螺旋结构(Song et al.,2006)。

包含19个氨基酸残基的有下列物质:来自 T.harzianum的哈茨木霉素(trichorzia-nines)(Bodo et al.,1985),哈茨木霉素(trichorzianins=trichorzianines)TA和TB(162,163)对B.cinerea选择透过性膜的β-葡聚糖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加入磷脂酰胆碱后作用则反转,因为β-1,3-葡聚糖受抑制后细胞壁的合成也受到了抑制。来自T.koningii的康宁木霉素(trikoningins)对 S.aureus 有抗菌活性,但对 E.coli则无效(Auvin-Guette et al.,1993)。来自 T.longibrachiatum的长枝木霉素(tricholongins)(Rebuffat et al.,1991),分离自硬毛木霉(T.strigosum)、T.erinaceus、软毛木霉(T.pubescens)、子座木霉(T.stromaticum)和螺旋木霉(T.spirale)的硬毛木霉素(trichostrigocins),具有防治弯孢壳属(Eutypa spp.)顶梢枯死病和葡萄藤树干埃斯卡病(Esca spp.)的作用(Degenkolb et al.,2006)。

第一个得到的有18个氨基酸残基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来自T.viride的木霉毒素(trichotoxins)(Bruckner et al.,1985),后来分离自T.harzianum的木康霉素(trichokindins)和木霉嗪(trichorzins)的结构也得到了证实(Hlimi et al.,1995)。木霉嗪(trichorzins)PAⅡ,PAVⅢ(164,165)对不同种的柔膜菌纲的脂质体具有破膜作用(Béven et al.,1998),6种木霉嗪(trichorzins)PA(18-残基)具有影响细胞膜渗透调节的能力,对8种柔膜菌纲如无胆甾原体(Acholeplasma)、支原体(Mycoplasma)和螺原体(Spiroplasma)的抑制MIC为3.12~50μM,且氨基酸序列改变之后活性依旧保持,如在位置4和7上将Aib替换为Iva,在C端将Trpol替换为Pheol,活性依旧。后来还发现了一个新的1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命名为子座木霉素(trichostromaticins),还有一种携带自由C端缬氨酸的物质,命名为致密木霉素(trichocompactin)Ⅻ(Degenkolb et al.,2006)。

其他短链肽类物质有来自T.viride的木绿菌素(trichovirins)(Bruckner et al.,1992),来自T.harzianum的哈茨菌素(harzianins)HA(14-残基)(Rebuffat et al.,1995),来自T.koningii的康宁木霉素(trikoningins)KB(11-残基)(Auvin-Guette et al.,1993),来自T.harzianum的木霉罗素(trichorozins)(Wada et al.,1995),以及来自T.viride分生孢子的木霉罗芬(trichorovins)(Wada et al.,1996)等。来自T.longibrachiatum的木霉金素(trichogins)A(Auvin-Guette et al.,1992)和来自 T.viride的木霉十烯素(trichode-cenins)(166)是脂肽醇的典型例子(Fujita et al.,1994)。与众不同的是来自T.polysporum的木霉聚素(trichopolyn)Ⅰ,Ⅱ(167,168),由R-2-甲基葵酰基酯化N端的氨基酸,在C2位置上的2-氨基-6-羟基-4-甲基-8-氧代癸酸残基,以及不寻常的C末端共同构成(Mihara et al.,1994)。木霉聚素(trichopolyn)对 B.subtilis,E.coli和C.albicans的抑制浓度分别为6.25μg/mL,100μg/mL和6.25μg/mL(Ooka et al.,1966),对鼠皮下注射抑制LD50=5mg/kg,其类似物对鼠混合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且活性高于环胞霉素A(Iida et al.,1999)。

抗阿米巴素(antiamoebin)(169)是驱虫剂,巨孢霉素(hypelcins)(170)对B.subtilis,E.coli和红色毛癣菌(T.rubrum)的抑制浓度分别为25μg/mL,100μg/mL和100μg/mL(Fujita et al.,1984)。

柔膜菌纲的支原体无细胞壁,DNA不形成核结构,为革兰氏阳性,是寄生在动物和植物上的致病微生物,这些特征使柔膜菌纲成为抗菌肽研究的重要靶标。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对多肽的敏感性不同,原因可能是真核生物质膜上有甾醇类物质存在。然而,柔膜菌纲特别是支原体和螺原体的细胞膜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多肽的活性因此不能起作用,由此可推测柔膜菌纲的细胞膜似乎是多肽非特异性离子载体的靶标,而肽类物质常常来自于非核糖体合成途径。通过研究环孢菌素(cyclosporin)(171)的合成,显示在某种程度上,外源氨基酸可被吸收并用于改变代谢物的结构。定向合成在木霉中已得到验证,例如向T.harzianum和T.longibrachiatum的培养基中添加Aib,Glu或Arg,能够导致代谢物种类减少,有时则可产生新的类似物(Leclerc et al.,2001),这些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培养过程而得到人们需要的多肽类物质。由于本族代谢产物结构类似,此处只列出了部分物质的结构,具体见图6.14。

7. 一些有趣的化学视频,最好清晰度高一点,化学视频不是物理视频,要有趣

《疯狂化学》
http://www.guokr.com/post/559668/这是2
推荐全部一起看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5OTE1MDY0.html
棒的飞权起

8. jiangzhaode天然水怎样变成饮用水处理初中化学

一、饮用水中存在的危害
1、饮用水每毫升都有上十万个细菌,肠胃好的人喝了没事,但对于免疫力低或者是小孩、老人,很可能会引起腹泻和相关疾病。
2、世界上有80%的病菌都与水有关,寄生虫、病毒、病菌污染有关。
3、水中的细菌超标会造成对身体器官的损害,威胁到人体健康。

二、饮水除菌的方法
1、加热煮沸。将水加热煮沸是最简单的灭菌方法。
2、紫外线杀菌。紫外线只能消除细菌的活性,灭活后的细菌菌体残留在水中,部分特定体质的人群仍可能会因此出现过敏反应。
3、物理过滤。有效地将病菌与净水进行分离,从而达到除菌的效果。

9. IPOODE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IPOODE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IPOODE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热点内容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
历史课前演讲 发布:2025-07-09 20:27:46 浏览:635
三年级数学同步 发布:2025-07-09 20:04:31 浏览:338
高考全国卷化学 发布:2025-07-09 19:48:29 浏览:845
如何查看聊天记录 发布:2025-07-09 19:15:55 浏览:807
化学元素族 发布:2025-07-09 17:19:25 浏览:656
贵州大学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9 17:12:01 浏览:609
教师工作坊与教师成长 发布:2025-07-09 17:03:02 浏览:547
王玉班主任 发布:2025-07-09 15:27:17 浏览:201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发布:2025-07-09 11:50:06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