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篆刻边款教学

篆刻边款教学

发布时间: 2022-01-19 10:19:48

⑴ 怎样练习篆刻边款

新手学习边款可以适当临摹,建议学大家的楷书边款,主要用切刀,经常在要临摹的笔画上比划,比如左尖横主要是从右到左下刀要重然后切下,多试验,慢慢就行了,满意请选满意答案,祝你成功。

⑵ 篆刻,边款怎么

篆刻
边款
是篆刻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如书画作品必须落款一样。刻制边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边款内容。边款内容一般应结合
印章
内容确定,另外可刻
作者
名号、时间、地点等等;2、确定边款若干面。例如方章刻
一面
款,应刻在印章
左面
,刻两面款时,即从正面刻起,总之,最后
款字
总落在左面;3、刻款有阴、阳或阴阳结合款,
字体
最好用
魏碑
行楷
,也可用行、草、篆、隶等字体。4、刻边款一般用
切刀
刀法
,也可用冲刀;5、刻款讲究
章法
,字体大小、分行,款字
上石
后使
石面
典雅、美观。

⑶ 篆刻印章的边款采用哪些方法

印章的边款称为“款识”。石章上的边款兴于明清时期篆刻家的作品中,他们在治印时都刻上边款,甚至把边款当成篆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款的内容,可刻有作者的姓名或雅号,作品的创作日期(如农历的年号)、地点、作品的释文。也可刻上诗、词、句等,也可刻作图案……,内容多种多样。边款的内容与字数不限。边款的拓法一般采用“腊拓”、“墨拓”两种。

⑷ 印章篆刻入门

楼主你好,鉴于你是初学者。我建议你准备,小篆字翻译字典,合金篆刻刀,印泥,石料,砂纸,铅笔,橡皮,白纸,如果你有书法功底的话就不用准备铅笔了,用毛笔就好。

你可以上网络上搜篆刻教学视频。。如果你想速成的话你可以临摹一些好的篆刻作品。。或者去一些教学班学习一下。。再有就是挑选石料时应注意。。对于透明石料,在暗处对着灯光,或对着阳光,检查其质地是否均匀,有类似玻璃颗粒的不要,有很多其它质地的成分的不要,会损坏刻刀。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买著名的石头,如青田,寿山等等,这样的石头一般都质地均匀。不过因为你是初学者还是不要买这种比较贵的石料。。。还有就是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了

1.跑刀

初学刻印,由于握刀不稳,无名指又抵不住印章,用力过猛,往往造成“跑刀”。跑刀一会伤及笔画,二会造成左手受伤,镌刻时要格外注意。防范的办法是:行刀时,右手无名指一定要抵住印章,握石的左手要低于印面1厘米,用力要适度。至于用印床夹住印章镌刻,虽能防止伤手,但遇随形石等仍须以手握石,故两者均需掌握。

2.石屑飞扬

镌刻印章时,首先要磨平印面,这样就容易造成石屑气扬,日久天长对人体有害。故在磨平大批石料和印章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最好用废旧砂轮片来磨,边磨边用清水冲洗,即可避免石屑的危害。另外,镌刻印章时,也会产生石屑,此时不要边刻边吹,而应用右手无名指抹平石屑,使之填入石章凹陷部位。石屑过多,可用手指抹入容器中,接着镌刻即可。

3.刀之锐钝

对于刻刀的锐、钝问题,过去众说纷纭。有的人主张用刀要锋利;有的则认为用钝刀治印古朴浑厚应为上乘。我们认为,刀之所以能刻石,一是硬度高,二是尖刃锋利。尖刃不锋利,刻刀入石就很困难。所以,刀的锐、钝,应理解为刀口开得大小更为合适。锐者,刀口角度小,呈V状;钝者,刀口角度大,呈V状。但刀锋必须快利。锐者以刻小印和朱文印为佳。钝者以刻巨印和白文印为好。二者用途不一,各有千秋。不必硬性规定何者为优,何者为劣。

注意了这几点就应该没问题了。。。。祝你成功。。。望采纳。。谢谢

⑸ 篆刻印章的边款该怎样刻,内容都有哪些

刻边款,篆、隶、草体多用双刀。行楷多用单刀,即一刀一笔。镌刻边款,可按笔顺刻。明人文彭所刻边款,沿用了刻碑帖的方法,即先将字写在印章上面,然后用双入正刀刻出,字体线条流畅,但缺乏苍古之气,今人运用很少。黄易沿习丁敬用单入切刀法刻边款。据传,黄风气镌刻边款右手握刀不动,左手拿石章就锋而刻。每刻一字。印章必旋转多次,方寸之地刻上百十字,印面光洁如初,别有一番风韵。近代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等篆刻大家刻款,使用的也是丁黄之法。其中,白石老人刻款,先将横画一次刻出,旋印后再刻竖现,最后补齐其他笔画,字体刚劲古拙,自成一格。 初学者镌刻边款,最好使用行楷小字。行楷小字一般都是直接奏刀。但运刀时要注意行气,并用刀角入石,用力钉下。刻“点”时,将刀角插入石内,自下而上用力一按即可。刻“横画”时,先用右刀角着石一按,刻出横画收笔韵味。然后,自右向左横向行刀,至笔画终点,用右刀角向左弯一按即刻出起笔。刻“竖画”时,先将右刀角锲入石内,自上而下向前行刀,至笔画终点便可。“长撇”刻法也是将右刀角入石,先重后轻向左一冲即可。行楷中很少有捺笔,边款中的捺笔多为“反捺”(即长点)代替。总之,镌刻边款,要注意发力适度。否则,会因用力过猛而刻“花”。 另外,镌刻边款还需要注意石质的优劣。行刀时,用力要有轻重之分。石质松脆的宜轻不宜重,过重则笔画崩成一片,无法辨认。但过轻也不好,过轻拓出的边款字迹不清,影响印章的整体效果。

⑹ 篆刻的边款应该如何练习,不像印文一样有,有字典可查。

篆刻边款是篆刻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篆刻边款的概念如同书画作品题款,对字体无明确要求,但又与书画题款风格明显不同,即要求有金石趣味,许多名家好采用楔形刀法刻制印章边款,当然采用何种刀法并非绝对。至于如何练习,这里很难几句讲清。
从你的问题中可以推断,你目前学习篆刻还不太系统,建议你先看看邓散木所著《篆刻学》一书,内里系统地介绍了学习篆刻的相关知识(当然也包括你问的边款问题的答案),相信你可通过它更深入地了解篆刻艺术。

⑺ 篆刻边款如何刻

所谓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它起源于隋唐。当时制印部门的工匠,只是在一些官印周围刻上制印年记、编号和释文等内容,虽然还称不上艺术,但已形成了边款艺术的雏形。

正是有了这些简短而又草率的原始边款,后来明清乃至当今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边款艺术才得以发展起来。

下面,我们用一张图,以刀口的视角,形象展示边款刀法:

⑻ 篆刻中如何刻边款、拓边款

首先,刻边款,尽量不要用篆体,要让人一目了然,看得懂,一般都是印文正刻,很好刻的。
其次,拓边款,
拓制印款的方法有湿拓与干拓两种,湿拓之流行于清末,而干拓之法则在民初才有,兹分述之。

湿拓

湿拓又为称为水拓或墨拓,它的拓法与拓碑碣上的文字相同,必先用水湿后墨拓,所以有后者两种名称,其实三者是一体的。

拓款用的工具有机老虎、拓包、白芨、墨、砚、水、纸、刷子、丝绒、新笔和小瓷盘等。稯老虎亦称稯刷,是用稯丝扎成圆形稯刷子,这种稯刷高一寸半或三寸左右,直径也是一寸半,是用选好的细稯丝作成的,捆扎其紧,下端露出来的稯丝密而齐,是用来压击纸张使之遇凹下陷用的。此地买质细密的稯老虎不易,可以用用久久了的须刷,将之修,便很好用。有的用头发捆成柱,代替稯刷,更为好用,只是制作起来甚难罢了。拓包是四寸方极薄的纺绸一块,将棉花团一个,搓成约一寸大小,外包一层卡其布,再把纺绸包在外面,扎紧上端而成的,可以视需要作大小各两三个备用。纺绸不易找,可用平面缎氶或细的尼龙布代替,总以细薄为佳。白芨是用以浸水,一日夜之后,便浸出类似胶水的水液出来,如果将白芨切片,以温水浸一小时亦可。用这种液体,刷在印侧上,可以将印谱纸适当性地粘贴着,然后方可墨拓。印谱纸一定要细而薄,不可有渣子,否则,拓制时即不清楚。墨拓时应用新研的墨汁,不可用宿墨,墨汁中更不可有墨渣。笔宜用新笔,用以刷水上石。
工具准备妥善之后,拓时先将石章置薄书本上,以防撞伤,再以白芨水湿石侧,水以适度为上,然后把印谱纸置在石上,使其正直,且控制其高度,预留错印的位置。纸着石后,因有水份,故能贴符其上,此时,再用一小张棉纸或毛边纸,覆在印谱纸上拓款的部位,共同按压,并以刷压击,使印谱纸经压击之后,纸能陷入石上字迹的凹处为度。上覆的纸,很易碴损,可换纸两三次。因为中国手工纸很有弹性,可以稍事伸缩,所以印谱纸不会破裂的。压紧后,将最后的棉纸揭去,下面的印谱纸则已渐干,要看纸面的湿干程度,大约有九成半干时,就可以用拓包着墨拓制了。
拓包上墨,是先将新研好的墨汁,用笔蘸至小瓷盘内,以拓包蘸瓷盘上的墨,再用小拓包蘸取大拓包上的墨,相互拍打,至墨色匀净时,由石上无字处渐渐拓至有字,拓时墨淡,一次拓过,只是薄薄一层,必需拓三、四次乃至五、六次才能全黑。拓时先后后重,至全黑后,可以用拓包横竖擦击,以取其黑亮。拓好后,等纸干透,便可轻轻揭下。如欲墨拓处乌黑而发光,更可以于拓后以丝绒在印款处磨擦,使墨色之处,发出光泽。
拓款有很多要点,如纸张的选择、拓色蘸墨之多少、拓时用力的轻重、压击时用的衬纸与力量的大小、稯刷的好坏等,均需一一体会,才能由工作时获得经验,有了丰富的经验,拓边款便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否则,一个边款要拓一小时左右,试想一部印谱,纸有一二百方印,如果一一拓制,岂不成为浩大的工程了。

⑼ 篆刻中如何刻边款

具体的刻法是:用刀角切刻下去,“点”以刀上锋侧势切刻,“横”以刀锋由右向左下行刀,下刀时略重,“竖”下刀时略重,“转折”一般单刀刻,转折处分两刀完成,有时看起来像一刀。懂得单刀楷书边款刀法后,多临多练即可掌握。至于行草印款可取法邓石如、吴让之,魏碑可取法赵之谦,篆书可取法吴昌硕诸家。
印款的创作应注意两点:一是文字可记事、记兴、记时,也可发表艺术体会与见解,但文句要清雅有味;二是印款的章法与形式要考虑与印面搭配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
边款刻制的方法,大约可分三种:切刀刻、冲刀刻、划刻。前两种所用的刻刀是平口双刀,后一种是用三面刃的尖刀刻成的。
用切刀法刻边款,是一般篆刻家最乐于使用的方法,刻制时持刀如持毛笔状,将刀口右侧着石,用力下切,如刻「点」,则纯以右边刀尖下压并向左上方略抬而成,自然形为一小三角形。刻「横划」,则将刀口放平,以右边刀尖下压,并稍向左前方推动,便成为一个弦长钩短的不等边三角形,而弦的部份,往往是平的或略向上扬的,与书法的横划一样。刻「撇」的时候,与横划相同,但用刀的方向不同,是由右上方着刀下压,向左下方略推即可。「竖划」的刻法是由笔划开始处入刀下压,如划短则一刀可成,划长则渐向下冲移,至笔划尽处为止。刻长划多兼用冲刀,尤其是长的直划,常常如此。刻「钩」则除刻直划如上述外,并另起一刀,由直划下端着石,向左前方推动,自然便连成一钩。刻「捺」多借长「点」为之,由下方向上刻,使长点之虚尖,对准应连接的部份。如必需刻成一捺时,则由长点之下端,另起一刀,用刀口左面刀尖对准长点尽止处,而向右方压切,则虚尖在右方,而形成捺的形式。
冲刀的刻法,与切刀着力点大致相背,拿刀的方法也不一定与切刀法相同,大多用「推刀」的刻法来刻。如刻一横,切刀着力在右下角,刀也是从右下角入,但冲刀法则由左边处处入,向右面实处冲刻。切刀法刻出的笔划宜短,而冲刀法刻出的笔划可长些。切刀法是石不动而刀动,何雪渔、丁敬身便都如此。冲刀法比较雄厚疏落,而切刀法则整饬工稳。
切刀与冲刀之外,有直接用尖刀划刻成字的,刻法与写字相同,但用的刀是三面刃(或四面刃)的尖刀,因为用这种尖刀来刻的边款,大多是草书,刻时腕力要强,方能与写字一样,使转向背,均能刻出。清代的邓石如、吴让之便是能手。但也有先以莫书写在右侧上,再用冲刀的方法刻出的。

热点内容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
财富地理博客 发布:2025-05-16 08:15:18 浏览:567
语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上册 发布:2025-05-16 05:07:12 浏览:666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
徐老师来巡山投稿 发布:2025-05-16 00:26:18 浏览:571
桑巴双人舞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15 22:29:39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