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纪昌学射教学点评

纪昌学射教学点评

发布时间: 2022-03-28 00:27:19

❶ 《纪昌学射》的名家赏析或者鉴赏。越快越好。

学习一定要下苦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还表现了纪昌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的精神。 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本文阐述了无论学什么技术都没有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进行训练的道理;同时说明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就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文中飞卫要纪昌掌握的要领是:1.尔先学不瞬。2.视小如大,视微如著。

❷ 纪昌学射感悟的道理

第一,真正有本领的人,一定是经历了刻苦的努力。要学习一种技艺,必须依照准则严格练习。先练基本功,打好基础,按部就班,循序而进,从浅入深,踏踏实实,才能尽得其巧。同时还告诫人们,学习任何技术,需要自己有毅力,如果不肯勤学苦练,那么做什么也是难以成功的。

第二,真正有本领的人,是从来不说自己有本领的。

❸ 纪昌学射告诉我们什么启示

学习要持之以恒,刻苦学习才能学友所成。但学习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❹ 纪昌学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因材施教,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刻苦用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本文阐述了无论学什么技术都没有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进行训练的道理;同时说明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就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4)纪昌学射教学点评扩展阅读:

内容介绍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❺ 纪昌学射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纪昌学射》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以目承牵挺。三年之后,虽锥末倒眦[zì]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máo]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眨眼)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感悟
学习一定要下苦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还表现了纪昌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的精神。 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本文阐述了无论学什么技术都没有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进行训练的道理;同时说明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就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❻ 纪昌学射的感悟四百字

我帮你打出全文吧!!背景
《纪昌学射》出自《列子·汤问第五》。

《列子》作者列御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人。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ou]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zi],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着,而后告我。”

昌以牦[mao]悬虱于牖[you,窗户],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jin]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fu]膺[ying]曰:“汝得之矣!”

译文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里,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瞬)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国的牛角当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的手舞足蹈,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选摘
1.而巧(过)其师

过:超过

句译:技艺又超过他的师傅。

2.(虽)锥末倒眦

虽:即使

句译: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或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里

3.视(微)如(着)

微:细微

着:明显

句译: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容易

4.而悬不(绝)

绝:断

句译: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

5.视小如大,视微如着

看小物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容易

6.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过了三年,感觉像车轮一样大了。

感悟

学习一定要下苦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学习要把基础打好,不要整天把时间用在学习的形式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部分难题上。真正的学问不是靠难题和形式主义能得到的 ,而是靠刻苦,诀窍。

还表现了纪昌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的精神。

飞卫教纪昌学射箭的故事可以给后人这样的启示: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❼ 听孩子讲纪昌学射的故事后怎样写评语

非常好!完整的讲述故事内容,而且还有自己的体会。

语文课堂最成功的评价语言

01

避重就轻,鼓励为主

杭州天杭实验学校张琦老师在抛出第一个问题之后,要求学生手举高,注意到学生在场心理后改为:“如果你知道,你就示意我一下,对我抛个媚眼。”在大家的笑声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个男生回答了一处文本信息,找的不准确。张老师顾左右而言他,对他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勇气大作赞赏,说很好地打消了她最为远来客的紧张。并且提醒他:“找的不错,就在这句话附近了。”在另一个同学的回答中,张老师说:“我觉得你这句话之后还可以有个——但是”,像这样的评价,老师不是一个总在提问的刁难者,而变成了一个帮助者,带学生慢慢往文本更深处溯游。

新世纪实验学校的吴伶俐老师在《观舞记》的赛课中,请一个女生寻找并朗读课文中的一个段落。

生1读

师请生2点评:找得对不对,读得好不好?

生2:不好,找得并不准确,应该在第16段,……,读得声音也太轻了没有感情。

师在明确具体语段肯定生2后,仍不忘对生1进行评价:我觉得她读得挺好,作为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女生,能大胆发言在这么多听课老师面前亮相,好样的!

从上述例子来看,这里激励性的评价语都有助于开放性的对话与合作,同时兼顾情感需求和目标需求。其实激励的目的根本是在于促进学习,在公开匹配全体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承上启下的联系学习内容,这样既不会使得评价语言过于空洞、虚妄,同时也使得问题教学更有效度,更有参与性。

02

因势利导,步步深入

丁芳华老师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并用一个字说出小石潭给人的印象。

生1:清

师:这个字好,我们试着给它组词看看

生2:清脆

生3:清澈

师:有水平,听觉、视觉都有所涉及了。

生4:“水尤清冽”中的“清冽”,可以解释为水格外的清凉,应该是触觉。

师:从我们刚才远距离的观赏到近距离的触碰,诗人是如何做到的?

生:伐木取道……

师:费劲艰辛触碰到的清凉之水和平易得到的一样吗?

生5:我读出清闲的快乐来了,这里有闲适逍遥之乐,更有急切盼望之后的喜悦啊。

整堂课,学生就是在丁老师的引导下情景研读,老师并没有直接点出情景交融来,随处点一点,却遍地花开,学生自然地想到物我和谐的意境来。层层深入到文本内核,到最后深化对柳宗元“一乐一忧”的感情加以解读时,完全是顺势推导,自然而然了。

❾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纪昌学射》介绍:

其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

(9)纪昌学射教学点评扩展阅读: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虱子在纪昌的眼中渐渐变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用这种方法 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秆作为箭,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毛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

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却没有尘土扬起。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地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❿ 纪昌学射的感悟

学习一定要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还表现了纪昌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
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因材施教,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刻苦用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本文阐述了无论学什么技术都没有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进行训练的道理;同时说明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就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文中飞卫要纪昌掌握的要领是:1.尔先学不瞬。2.视小如大,视微如著。
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名师的教导和学生的虚心好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纪昌是一个勤奋好学,有恒心和毅力,对事业执著追求的人。
这个故事同时告诉我们:学习要把基础打好,不要把整天的时间用在学习的形式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部分难题上,真正的学问不是靠难题和形式主义能够得到的。

热点内容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 发布:2025-05-14 13:22:51 浏览:775
带班主任的老师 发布:2025-05-14 13:20:39 浏览:240
氧化铝化学 发布:2025-05-14 13:03:56 浏览:339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 发布:2025-05-14 12:54:28 浏览:435
牛津高二英语 发布:2025-05-14 12:18:39 浏览:888
2014温州师德培训心得 发布:2025-05-14 11:26:56 浏览:663
彩虹6号多少钱 发布:2025-05-14 10:03:47 浏览:316
欧文投篮教学 发布:2025-05-14 06:35:52 浏览:580
对配班老师的评价 发布:2025-05-14 06:34:41 浏览:344
师德的人物 发布:2025-05-14 06:33:09 浏览: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