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三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三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發布時間: 2020-11-22 06:49:20

『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PPT課件

學PowerPoint模板技巧
PowerPoint模板的應用可能不被人注意。如果能巧妙地利用PowerPoint模板,就可以為我們帶來極大的方便,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

靈活調用模板

PowerPoint提供的模板非常豐富,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用:選擇逗文件地→逗新建地,在打開的任務窗格中可以看到它提供了逗新建地、逗根據現有演示文稿新建地和逗根據模板新建地三種調用模板的方式。

逗新建地下又有逗根據設計模板地和逗根據內容提示向導地等方式。而單擊逗根據現有演示文稿新建地下的逗選擇演示文稿地,可以將現有演示文稿作為模板建立新文件。逗根據模板新建地下則有逗通用模板地和逗Microsoft.com上的模板地等多種選擇,單擊逗通用模板地可以打開逗模板地對話框,選用系統安裝的各種模板。網路模板上文已經做過介紹,這里不再重復。

靈活選用幻燈片模板

PowerPoint XP之前版本調用模板很死板,演示文稿中的幻燈片只能應用同一種模板。PowerPoint XP對此作了很大的改進,你可以給演示文稿中的幻燈片選用各種模板:首先選中逗視圖地菜單下的逗任務窗格地,打開逗幻燈片設計地任務窗格。並在逗普通地視圖下選中要應用模板的幻燈片(如果有多個幻燈片要應用同一模板,可以按住Ctrl鍵逐個選擇),最後再將滑鼠指向任務窗格中顯示的某個模板,單擊右側的下拉按鈕打開菜單,選擇其中的逗應用於選定幻燈片地即可。

套用更多的網路模板

PowerPoint XP自身攜帶的模板總是有限的。不過,可從微軟公司的站點下載更多的網路模板,選擇逗文件地→逗新建地,然後單擊打開的任務窗格下方的逗Microsoft.com上的模板地按鈕,即可打開該站點上的中文模板庫。它包括了逗出版和教育地、逗辦公地、逗簡報地等十四大類共二百多個模板。只要單擊網頁上的模板類型鏈接(如逗出版和教育地),就可以在網頁上看到該類模板的名稱和提供商等內容。按下逗預覽地按鈕即可進行預覽,而單擊某個模板名稱,就會顯示逗模板最終許可協議地,在接受協議後單擊逗在PowerPoint中編輯地,IE就會將模板下載到你的硬碟中,並會自動用PowerPoint打開該模板。如果你對模板的效果滿意,可以用逗另存為地將它保存為模板,以後就可以像普通模板那樣方便調用了。

快速應用配色方案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在PowerPoint中的逗配色方案地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模板,如果你想將某個配色方案應用於多個幻燈片,可以按住Ctrl鍵選中逗幻燈片地窗口中的多個幻燈片,然後單擊逗幻燈片設計地任務窗格中的逗配色方案地,最後單擊任務窗格中你喜歡的逗配色方案地,則所選幻燈片就會使用這個配色方案。如果你想將設計模板、動畫方案或文字版式快速應用於多個幻燈片,也可以使用這個技巧。
右鍵新建自己的文件

先進入C:\Documents and Settings\名\Templates文件夾下,右擊,選擇逗新建地→逗PowerPoint演示文稿地新建一個PowerPoint文件,再雙擊此文件,然後對其中顏色、字體等進行自行定義。最後,選中它,把它改名為pwrpnt10.pot文件。

以後在逗資源管理器地中右擊滑鼠,選擇選擇逗新建地→逗PowerPoint演示文稿地,再雙擊新建的演示文稿,你就會發現,它已經套用了在pwrpnt10.pot文件中的設置了。從而可以製作出自己的個性PowerPoint演示文件,真是方便極了。

『貳』 三年級數學上冊

學習不理想還是去補習班比較好,

『叄』 2014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什麼是周長課件

教學內容分析

《什麼是周長》位於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材44頁——45頁,具體教學內容是認識周長,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在具體情境中,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什麼是周長》是本單元的第一節,是學生在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主要是了解周長的概念,形成並建立初步的認知,為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計算奠定基礎。讓學生在觀察、動手操作中處於主導地位,組織學生用眼看、動手做,鼓勵他們相互討論交流、嘗試交流,啟發他們積極思考、總結歸納。總之,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足夠的時空去發揮、去探索,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建立數學模型,獲取新知。

三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習慣於形象思維,且具備一定的觀察、操作能力,能從活動中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整合思路

數學活動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是否願意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本節課在情境創設、新知學習和知識運用過程中都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具體運用如下:

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這一環節中,出示小螞蟻爬過樹葉的動畫情節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在提供機會,主動參與這一環節中出示課本45頁練一練中的第一題。在學生畫動手畫完這些圖形的周長後又為學生增加幾幅日常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圖片,鼓勵學生畫一畫這些圖形的周長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並自然地過渡到下面的教學過程。在實際測量,深化理解這一環節中課件出示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梯形啟發學生算一算這些圖形的周長,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在闖關游戲,鞏固認知這一環節中課件出示課本45頁練一練中的第三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是否相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通過互相補充,不斷完善,深化理解。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①建立周長的概念。

②結合具體實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親歷「做數學」的過程。

③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習慣,從而使達到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學習、合作交流學習的目的。

(2)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3)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4)課前准備

教學課件 電腦 電視機 水彩筆尺子 繩子

(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天,小螞蟻來到一所小學,很想見識見識小學生怎樣上數學課,老師送它一片樹葉……請看大屏幕,它是怎樣與樹葉交朋友的。

課件演示:小螞蟻爬過樹葉一周的動畫情節。

引導觀察,建立認知:(指著畫面上小螞蟻走過的路線)小螞蟻是怎樣走的?你能像小螞蟻一樣,用你的手指在沿著數學課本的輪廓「指一指」嗎?

(二)提供機會 主動參與

1、 畫一畫,描一描

畫一畫:你最喜歡的樹葉,有興趣嗎?

描一描:這片樹葉的邊線,OK?

(學生們動手操作)

思考:你打算用什麼辦法?

提示:邊畫邊想,從哪裡開始畫,畫到哪裡結束?

(畫完之後,利用課件動畫展示畫邊線的方法。)

提問:你認為這片樹葉的周長指的是哪裡嗎?

小螞蟻說(課件實現):「我爬過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他的話中哪個關鍵詞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過渡:你能畫出樹葉的一周,也一定能畫出下面這些圖形的一周。

課件出示:45頁練一練第1題,再另外增加幾幅圖,如

比一比:看誰畫得又快又好?用我們剛才畫樹葉一周的方法,來畫這些圖形的一周?開始吧……

(學生動手畫一畫圖形的邊線。畫完之後,利用課件演示畫邊線的動態過程。)

2、試一試,說一說

引導觀察:所描出的圖形邊線

摸一摸:數學課本一周的邊線。

試一試:給這些邊線起個名字?

學生各抒己見。

選一選:哪個更確切?(舉手錶決)

參照選擇結果,引導分析,確定概念(周長)。

學生舉例:從我們身邊找一個實例來說明什麼是周長……

說一說:什麼是圖形的周長?(讓不同學生根據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辯一辯,論一論

演示:將一根鐵絲折成三角形的框架

說一說:它的周長在哪兒?

指名學生上台指出。

演示:把鐵絲的接頭放開

質疑:這個圖形有周長嗎?

小組討論

代表匯報討論結果,並簡要說明理由(鼓勵組員補充)

小結:開口的圖形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周長。(指名學生上台板書,齊讀兩遍)

列舉:你熟悉的圖形中,哪些有周長,那些沒有?

(三)實際測量,深化理解

1、量一量

剛才我們畫周長、摸周長,看來周長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做褲子時,裁縫要量一量腰的一周有多長,也就是腰圍。

猜一猜:老師的腰圍,看看誰的眼力最好?(指名學生板書記錄)

部分學生演示測量過程,教師適時指導方法

估一估:自己的腰圍

量一量:你估得准嗎?

2、算一算(45頁練一練第2題)

課件出示:

算一算:這些幾何圖形的周長。

說一說:什麼是三角形的周長嗎?長方形、梯形的周長呢?

啟發:你發現了什麼?

歸納:將圖形各邊的長度加起來就是圖形的周長。

(四)闖關游戲,鞏固認識大家已經初步感知了什麼是周長,願意參加「過三關」游戲嗎?(課件出示45頁練一練第3題)

分組討論: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







(五)完善認識,課堂小結。

談一談,你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麼?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由動畫引入本節課,正投學生之所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整節課起了個好頭。通過觀察螞蟻三次爬樹葉的過程,學生清楚的辨析出什麼才是完整的一周,給後面理解周長鋪平了道路。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前提,應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把學生從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未知的迫切慾望。

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使孩子們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在畫一畫,摸一摸的活動中感悟周長的含義,變「老師講授、學生接受」為「自主發現、共同交流」,在活動中感受到探究數學問題的樂趣。

引導體會圖形一周的長度。

幫助學生近一步掌握畫邊線的正確方法。

圖、文、聲結合,有助於加深學生的記憶。

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並順利過渡到下面的活動。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訂正糾錯、達成共識,了解基本圖形的周長。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現課堂活動的民主化。

鼓勵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通過辯論分析,弄清周長的特定對象是封閉圖形。

啟發思考。

在交流中深化認知。

培養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通過舉一反三,深化理解

通過量一量、算一算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和它的應用。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發現問題、自主探索方法,初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發揮小組合作的實效性,使孩子們各盡所能。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兒童的智慧出於手尖上,在動感的實踐活動中,使孩子們把所學的抽象知識積極主動的轉化為「真正的理解」。

自我檢驗,掌握測量方法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通過互相補充,不斷完善,深化理解。

多媒體課件的適時播放,化靜為動,有效地突破了組合圖形的周長這一難點。

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給他們一個梳理知識的機會,通過提示性的引導,讓學生連貫的概括出什麼是周長,補充板書,完善內容,體驗成功的樂趣。

板書設計:

『肆』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PPT課件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北師大版第五冊第44—45頁。
二、教材分析:
《什麼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一節課,本節主要教學內容有:通過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實踐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周長的含義,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計劃一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教材有以下編寫特點:首先通過螞蟻爬過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麼是樹葉的周長;然後又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周長的意義;最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復雜變為簡單的思維方法。課後的練習向學生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力爭做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學習活動中培養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圍、測腰圍的過程中培養估測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六、教具學具准備:
課件、直尺、線、皮尺、各種實物、樹葉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剛才給每個同學都分發了樹葉,今天我們就藉助樹葉來學習知識。大家又會想了,樹葉怎樣才能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呢。首先,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怎麼樣,像不像上美術課?
(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2.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到哪裡結束.)
3.剛才大家描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沿邊線圍著圖形,描了一周)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 (結合實物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呢 我們能幫它取一個名字嗎(樹葉頁面的周長)
老師在課前也描了一片樹葉,誰來判斷一下,老師描出來的是不是樹葉的周長呢?(出示未封閉圖形)
老師描的不是封閉圖形,這種圖形沒有周長。怎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
(引出周長的概念,結合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強調周長的意義.)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通過分一分,畫一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並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長的意義。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准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裡面部分不是周長。再完成課本p45第1題。(強調是邊線)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4)認識平面圖形周長.談話:剛才我們指的都是物體面的周長,現在我們來看看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是什麼圖形 (課件顯示三角形類似p45第2題1圖)這個圖形的周長在哪呢?小黑螞蟻很感謝你們為他做裁判,它為我們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態演示小螞蟻沿著三角形的邊走一周)小螞蟻走的這一周的長就是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三)、自主操作,鞏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那麼平面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求呢?(課件逐一出示:第45頁第2題).
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5頁的第2題.你想怎麼量 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量一量.帶著問題思考,動手.像這種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量出各邊長度,相加就行了.以後遇到這樣的題目我們就這樣做.
2,.量一量樹葉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會量平面圖形的周長了,你們手中都有一片樹葉,那麼你手中樹葉的周長到底是多少,大家想不想知道 怎樣才能得到樹葉的周長呢學習小組可以討論討論.(課件播放輕音樂)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並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集體評議.
3.量一量腰圍
(1)周長在生活中運用也很廣泛:比如,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估計同學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四)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1:這兩個圖形原來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把第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塊,補到第二個長方形中,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的周長的大小.
請小組討論後說明理由
(2)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2:這兩個圖形原來也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把第一個圖形剪掉一塊,現在兩個圖形的周長還會一樣嗎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會了什麼?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並且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
(六)、布置作業
量一量你家桌面,卧室地面的周長.
八、板書設計:

什麼是周長
樹葉葉面的周長
封閉圖形的周長
九、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整體設計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1、我給學生提供充分地進行實踐活動的機會,是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 「 空間與圖形 」 這部分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這節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
2、我為學生創設開闊的、自由的學習時空,讓他們在充滿操作性、探索性、愉悅性的實踐活動中自己探索未知,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徵。我讓學生選 —— 選你喜歡的樹葉、平面圖形;選喜歡的方法量周長。讓每一位學生產生對活動的興趣,在張揚個性的活動中,同學們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或愉悅,增加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3、好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主動合作與交流。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兩次 「 量一量 」 ,一量樹葉的周長,二量老師和同學腰圍。學生自己量樹葉的周長,可有的同學覺得兩只手不夠用,主動請求同桌的幫忙。他們是那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這樣主動的合作與交流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得到高度發展。他們還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即使學困生也不感到困難,輕松學會了「周長」。

『伍』 三年級數學上冊PPT有沒有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過自己親身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通過小組合作與探究,用多種適當的方法來求出平面圖形的周長;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採用在教室中擺放大圖形,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中來,通過走一走、看一看、描一描、測一測等方法讓學生來感知周長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話,積極參與知識的探究,提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難點:知道周長的含義。

教具准備:各類圖形卡紙及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上課前已在教室中間擺放了一個圖形。)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T:今天小朋友們是不是感到特別奇怪,老師在咱們教室中間圍了一個大大的圖形,請你仔細觀察這個圖形,把你的發現跟大家說一說。

(學生從外形上來說,直線曲線上來說,從對稱性上來說。)

T:觀察得真仔細,小朋友們以後觀察任何東西都要像今天這樣仔細。好啊,那咱們觀察過了,老師接下去就想請一位小朋友來走一走了。(教師示範:請一位小朋友仿照老師的走法,從一點出發,沿著這個圖形的邊線走一圈,請其他小朋友注意觀察。)(學生走)

T:走得棒不棒?(棒!)你們觀察得更棒,老師獎勵大家一個問題:剛才這位小朋友他是沿著這個圖形的什麼走了一圈?(邊線或輪廓)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個圖形的邊線或者說是輪廓叫作「周長」(板書:圖形的周長)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一)教學周長

T:那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麼是周長嗎?(學生交流。)

教師演示:我們從任一點出發,繞著它的邊線走了一周,又回到這一點,那麼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1)教師出示若干平面圖形()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圖形來比劃一下它的周長;

(2)觀察一下身邊的事物,你能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嗎?(我們還發現了物體表面的周長,板書:物體表面的)

T:我們發現了不光圖形有它的周長,物體表面也有它的周長。

(3)印一印,描一描:利用你桌上的物體,選取它的一個面,用印一印的方法,描出這表面的圖形的周長。

(① 印當中來發現不封閉圖形;②老師也准備了兩個圖形,請你來描一描它們的周長:這什麼這個不描呢?)(我們從一點出發,繞著圖形的邊線走,不能回到這一點,這個圖形叫不封閉的圖形,那你覺得什麼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所以在數學上我們可用一句更加簡潔的話來概括: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請你判斷下面哪些圖形能計算周長(能,請坐好,不能,請舉手。)

(二)探求周長的方法

T:認識了周長,下面請你想想辦法來求求周長吧。

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四人小組了。

小組活動:老師把黑板上展示的基本平面圖形放入每個小組的信封里,請各各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求周長的方法

交流:說說看,你們小組是怎樣來求的?(測量、繩子圍、對稱性……)

小結:我們剛才在求周長方法時,發現一個圖形比較平直就可以用尺子來量,比較彎曲就可以用繩子來量,還發現對稱的圖形只要求一半就行了……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我想知道這片樹葉的周長有幾厘米,怎麼辦?

(2)我用兩根同樣長的繩子圍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誰的周長大?

(3)T:那你能這些方法來求一下剛才印下來的物體表面圖形的周長嗎?

(引到地上的教室中的大圖形,以他們在上課時找到的特點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求周長了。)

※(4)小明的書桌面是一個長120厘米,寬50厘米的長方形。如果在它的二個角上分別裁去一個邊長為5厘米的正方形,問你圖形的周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圖)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T:通過咱們一節課的共同學習,你收獲了什麼?

『陸』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小樹有多少棵ppt課件

不久前聽來了一位教師執教源的《小樹有多少棵》一課。下面是教學實錄:
一、引入新課
師(出示書中的情景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發現有3捆小樹,每捆10棵。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三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樹有多少棵?(師板書)誰能列出算式?
生:3×20。(師板書:20×3)
二、合作探究
師:20×3你會做嗎?(生紛紛舉手)你會算了,還有第二種、第三種演算法嗎?先想一想再到小組中和夥伴們交流一下。
(生第一次小組合作)
師:(合作後)誰願意說一說你是怎樣算20×3的?
生1:我是用豎式計算的。先寫一個20,再在20的「0」下面寫一個3……(生說,師板書豎式)
師:你列出了豎式,但沒有算出結果。(師將豎式擦掉)誰還說?
生2:我先用2×3=6再把後面的「0」落下來。
師:為什麼先不算「0」而乘把 「0」填在後面呢?請把你的想法說給小夥伴們聽一聽。(學生第二次小組合作)
生:(合作後匯報)2×3=6後面少了一個「0」要加上。
師:也就是說2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0,3個20是60,所以用2×3=6的後面要填上「0」。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去做?

熱點內容
舞蹈教學組合 發布:2025-09-19 15:23:55 瀏覽:747
教學課件ppt模板免費 發布:2025-09-19 14:32:50 瀏覽:169
成都最美教師 發布:2025-09-19 13:09:19 瀏覽:871
寫作教學 發布:2025-09-19 09:54:54 瀏覽:485
初三數學動點題 發布:2025-09-19 09:23:23 瀏覽:958
高考制度歷史 發布:2025-09-19 08:57:08 瀏覽:69
小學師德考核登記表 發布:2025-09-19 07:44:03 瀏覽:662
生物材料報告 發布:2025-09-19 05:12:45 瀏覽:413
語文老師總結 發布:2025-09-19 04:58:43 瀏覽:352
感恩教育詞 發布:2025-09-19 01:46:11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