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數字寫法
1. 數字1在田字格中的寫法是怎樣的
數字1在田字格中的寫法如下:
1、首先,要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正確的書寫姿勢十分重要,它是寫好數字的前提。
2、學習書寫數字,一般運用「田字格」本,首先向孩子說明「田」字格的上下左右部位,字體要寫滿左邊的上下兩格(也就是第一個「日」字格),但不能出格。
3、根據每個數字講解書寫的順序,即從何處起筆,向什麼方向運筆,如何拐彎等。
2. 數字有幾種寫法
數字有四種寫法:
1、 中文小寫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2、中文大寫數字: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3、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
4、羅馬數字採用七個羅馬字母作數字,即Ⅰ(1)、X(10)、C (100)、M (1000),V (5)、L(50)、D (500)。
(2)數學數字寫法擴展閱讀:
1、進位數碼與大、小寫數字的對照表
阿拉伯數字 :10,20,30,40,50,60,70,80,90,100
中文大寫數字:拾,貳拾/念,叄拾,肆拾,伍拾,陸拾,柒拾,捌拾,玖拾壹佰
中文小寫數字:十,二十/廿,三十/卅,四十/卌,五十/圩六十/圓,七十/進,八十/枯,九十/枠,一百
2、羅馬數字
(1)相同的數字連寫,所表示的數等於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 Ⅲ=3;
(2)小的數字在大的數字的右邊,所表示的數等於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 Ⅷ=8、Ⅻ=12;
(3)小的數字(限於 Ⅰ、X 和 C)在大的數字的左邊,所表示的數等於大數減小數得到的數,如 Ⅳ=4、Ⅸ=9;
(4)在一個數的上面畫一條橫線,表示這個數增值 1,000 倍,如=5000。
3. 數字怎麼寫好看圖解
詳細解釋:
數,讀音:[ shù ] [ shǔ ] [ shuò ]
部首:攵 筆畫:13 五行:金 五筆:OVTY
基本解釋
數[shù]
1.表示、劃分或計算出來的量:~目。~量。~詞。~論(數學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數的性質以及和它有關的規律)。~控。
2.幾,幾個:~人。~日。
3.技藝,學術:「今夫弈之為~,小~也」。
4.命運,天命:天~。氣~。
數[shǔ]
1.一個一個地計算:不可勝~。~九。
2.比較起來突出:~得著。
3.責備,列舉過錯:~落。
4.談論,述說:~說。~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亦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
數[shuò]
屢次:~見不鮮(亦稱「屢見不鮮」)。
4. 數字有幾種寫法
數字有3種寫法:中文數字、羅馬數字、阿拉伯數字。
中文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羅馬人用字母表示數,Ⅰ表示1,Ⅴ表示5,Ⅹ表示10,C表示100,而M表示1000。這樣,大數字寫起來就比較簡短,但計算仍然十分不便。
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後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4)數學數字寫法擴展閱讀
阿拉伯數字的標准寫法阿拉伯數字的標准寫法:
(1)每個數字要大小勻稱,筆劃流暢;每個數碼獨立有形,使人一目瞭然,不能連筆書寫。
(2)書寫排列有序且字體要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傾斜地寫,。
(3)書寫的每個數字要貼緊底線,但上不可頂格。
(4)同行的相鄰數字之間要空出半個阿拉伯數字的位置,但也不可預留間隔。
(5)除「4」、「5」以外數字,必須一筆寫成,不能人為地增加數字的筆劃。
5. 數學的寫法
LZ您好
分鍾一般是在數字右上角加"表示
譬如5分鍾一般寫作5"
5分3秒一般寫作5"3'
如果前面有小時一般直接用小時的英文首字母h
譬如3小時6分4秒寫作3h6"4'
當然,也有分鍾和秒也用英文首字母表示的情況
3小時6分4秒寫作3h6m4s也是OK的.
6. 一年級數學數字1.2.3.4.5.6.7.8.9用什麼本子.是不是田字格
是用田字格本。
田字格兒歌歌:
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示例圖:
(6)數學數字寫法擴展閱讀
田字格是一種用於規范漢字書寫格式的模板,包括四邊框和橫中線、豎中線。是小學初學寫字規范。習字時需在田字格中逐漸將漢字寫規范,能給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構成
田字格包括四邊框和橫中線、豎中線。四個格分別叫做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用途
田字格別看只是四個小格子,其實每個格子都大有名堂,每根線、每個格子,格子中的每個方位,都有其不同的名稱,熟記田字格、牢記各部分名稱,是初學書寫重要的前提。
認識了「田字格」後,欣賞田字格中的漢字,讓孩子感受到每個字都有他的位置,而不能胡亂擺放,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等等。只有在田字格中逐漸將漢字寫規范,這樣才能給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考資料:田字格—網路
7. 小學一年級田字格數學數字怎麼寫
小學一年級數學數字的田字格寫法如下圖所示:
數
拼 音 shù shǔ shuò 部 首 攵 筆回 畫 13 五 行答 金 繁 體 數 五 筆 OVTY
[ shù ]
1.數目:次~。~額。
2.幾;幾個:~次。~日。
3.天數;命運:氣~。在~難逃。
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數學概念。由於生產實踐對計數和測量的需要,首先產生了自然數(正整數),後又逐漸產生了分數、零、無理數、負數、虛數等。
5.一種語法范疇。表示名詞、代詞所指事物的數量。
6.指數學:~理化。
[ shǔ ]
1.點算:~數(shù)。~不清。
2.比較起來最突出:~得上。~一~二。
3.責備;列舉錯誤:~說。~落。
[ shuò ]
屢次:頻~。
(7)數學數字寫法擴展閱讀
相關詞彙
一、數落 [ shǔ luo ]
1.列舉過失而指責,泛指責備:被母親~了一頓。
2.不住嘴地列舉著說:老大娘~著村裡的新鮮事兒。
二、數數 [ shuò shuò ]
1.猶汲汲。迫切貌。
2.屢次;常常。
三、次數 [ cì shù ]
動作或事件重復出現的回數:練習的~越多,熟練的程度越高。
四、數據 [ shù jù ]
進行各種統計、計算、科學研究或技術設計等所依據的數值。
8. 阿拉伯數字田字格標准書寫格式
提起田字格相信每個人都很熟悉,但是對於那些孩子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家長朋友,在離開學校那麼以後在來輔導孩子規范的使用田字格來書寫阿拉伯數字,還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阿拉伯數字1-10在田字格里的書寫標准格式。
1、 「1"象粉筆,是在日子格中從右上角附近起,斜線到左下角附近。不是簡單的將兩角連起來。
2、 「2」象小鴨,起筆碰左線,再向上、向右碰線,略成半圓,斜線到左下角,碰線一橫。
3、「3象耳朵,起筆不碰線,向上碰線,再向下碰線,略成半圓向中間彎,在虛線以上轉向右下方碰線,向下碰底線,最後,彎向上碰線。
4、「4」象小旗,從上線的中間起筆,向左斜線到下格,碰左線再折右碰線。第二筆從右上角附近下去,到下面的當中碰線。
5、「5」象鉤子,從上線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筆,向左下到中格角,再向上超過中線畫一個大半圓碰右線,下線到左線為止。最後,在上面畫一橫線。
6、「6」象哨子。從上線偏右一點起向下方畫一個孤形,碰左線、底線,向上碰右線畫成一個小圓,小圓上面超過中線。
7、「7」象鋤頭。從左上角到右上角畫一橫線,再折線向下,到底線中間偏左的地方碰線。
8、「8」象娃娃。從右上碰線到左線成半圓,拐向右下面成圓碰右線,下線、左線,在向上,在中線以上和原線相交,最後,線到右上角附近稍離起筆處為止。不封口。
9、「9」向勺子。在上格畫一個四面碰線的附近向下角附近向左下面一真線到底線中間。
10、「10」象粉筆和雞蛋。「10」占兩格,左邊一格寫「1」。右邊一格畫一格碰上、下、左、右四邊線的橢圓。
9. 阿拉伯數字的寫法
1/2/3/4/5/6/7/8/9/10的數字大寫是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寫法如下:
不管是阿拉伯數字(1、2、3……), 還是漢字小寫數碼(一、二、三……), 由於筆畫簡單,容易被塗改偽篡。所以一般文書和商業財務票據上的數字都要採用漢字數碼大寫: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兆」本身筆畫已經比較復雜,使用機會也少。
沒有必要再用別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寫作「叄仟伍佰陸拾肆圓」。這些漢字的產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寫數字,屬於假借。數字的這種繁化寫法,早在唐代就已經全面地使用了,後來逐步地規范化成一套「大寫數碼」。
(9)數學數字寫法擴展閱讀:
一、歷史淵源
大寫數字的使用始於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污案「郭桓案」而發布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復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至今。
大明政權建立之初規定:每年全國各布政使司、府、州、縣,都要派計吏到戶部呈報地方財政的收支賬目及錢糧數。各級政府之間及與戶部之間的數字,必須完全相符。
稍有差錯,即被退回重報。由於地方與京城相距遙遠,為節省時間,免去路途奔波之苦,各地便帶上了蓋有官印的空白賬冊。如被退回,則隨時填寫更正。又因為空白賬冊上蓋有騎縫印,不能做別的用途,戶部也就沒有干預。
二、起源時間
計數的數目字用大寫,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現在,雖然解放後有些賬目逐漸改用阿拉伯數字,但是重要賬目;支票匯款;股票國債票據依舊使用大寫漢字數字。
《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寫數字的來歷》一文是這樣說的:「為反貪樹廉,朱元璋還制定了懲治經濟犯罪的嚴格法令 並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範,實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用『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這就是說,用大寫數字記數,是起源於明太祖朱元璋。
10. 數字的寫法有多少種
五種。
蘇州碼子: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阿拉伯數字:0 1 2 3 4 5 6 7 8 9
羅馬數字: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英文數字:A B C D E F (在十六進制中用到)
中文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蘇州碼子,也叫草碼,花碼、番仔碼、商碼。是中國早期民間的「商業數字」。 它脫胎於中國文化歷史上的算籌,也是唯一還在被使用的算籌系統,產生於中國的蘇州。現在在港澳地區的街市、舊式茶餐廳及中葯房偶而仍然可見。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是現今國際通用數字。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傳播,成為該種數字最終被國際通用的關鍵節點,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羅馬數字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數字)傳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現在應用較少。它的產生晚於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於埃及人的十進制數字。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
(10)數學數字寫法擴展閱讀:
數字的起源:
數字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說起源於我國,史書上說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號曰天靈,其中一人發明了數字,繼而又發明了天干、地支。
亦有另一種說法,數字是發源於古印度,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數字後來被阿拉伯人用於經商而掌握,經改進,並傳到了西方。
西方人由於首先接觸到阿拉伯人使用過這些數據,便誤以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造成了這一歷史的誤會。後來,隨著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傳播,大家都都認同了「阿拉伯數字」這個說法,使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數字,
實際上是阿拉伯人最早開始廣泛使用數字。傳到歐洲後,歐洲人非常喜愛這套方便適用的記數符號,盡管後來人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於習慣了,就一直沒有改正過來。
數字的傳播:
公元七到八世紀,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阿拉伯帝國在向四周擴張的同時,阿拉伯人也廣泛汲取古代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這些國家的科學著作。
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毛卡把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國王)曼蘇爾。
曼蘇爾十分珍愛這部書,下令翻譯家將它譯為阿拉伯文。譯本取名《信德欣德》。這部著作中應用了大量的印度數字。由此,印度數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採納。
此後,阿拉伯人逐漸放棄了他們原來作為計算符號的28個字母,而廣泛採用印度數字,並且在實踐中還對印度數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於書寫。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數字後,很快又把它介紹給歐洲人。中世紀的歐洲人,在計數時使用的是冗長的羅馬數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簡單而明了的印度數字一傳到歐洲,就受到歐洲人的歡迎。
可是,開始時印度數字取代羅馬數字,卻遭到了羅馬教皇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來自「異教徒」的知識。但實踐證明印度數字遠遠優於羅馬數字 。
1202年,義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數學書籍《計算之書》,書中廣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進的印度數字,它標志著新數字在歐洲使用的開始。這本書共分十五章。
在第一章開頭就寫道:「印度的九個數目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隨著歲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紀,中國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與應用。印度數字逐漸為全歐洲人所採用。
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傳來的印度數字,但他們當時忽視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功績,因而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個錯誤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