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二課後習題答案
A. 高一化學必修二第四章第二節課後習題及本章復習題答案!~
隨書的光碟就有
在「電子書」那個鏈接里
B. 高一化學必修二第93頁習題答案……在線求救!!
2,SnO2+2C--------Sn+2CO
SnO2氧化劑 C還原劑
WO2+2----W+2H2O
WO2氧化劑 H2還原劑
2PbS+3---2PbO+2SO2
PbS還原劑O2氧化劑
UF4+2---U+2MgF2
UF4氧化劑 Mg還原劑
2AU(CN)2-+------2AU+Zn(cN)4 2-
AU(CN)2氧化劑 Zn還原劑
3,2CU(OH)2+C=2CU↓+CO2↑+2H2O
氧化還原反應,
4 氫氧化鈉 過量
過濾
鹽酸
C. 高中化學必修二人教版教科書答案 急@!!!!!!
1、氧化還原反應 化學 電 負 氧化 正 還原 聽夠反應物,反應環境
2、(1)B (2)C (3) D (4) B>A>C>D
3、B
4、C
5、D
6、一次性干電池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是不可逆的,放完電之後就不能再使用。而蓄電池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是可逆的,它在放電時所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在充電時可以逆向進行,使生成物恢復原狀。
7、活潑金屬作負極,不活潑金屬(或石墨)作正極。從發生的反應判斷:發生氧化反應的電極是負極,發生還原反應的電極是正極。
8、廢電池混在垃圾中,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造成浪費。
D. 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2的復習題答案
1.MnO2 + 4HCl(濃)====MnCl2 + 2H2O + Cl2(g)(加熱),MnO2 ,HCl ,高錳酸鉀.2.(1) N2, N2 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2).NH3,氨易液化,液氨氣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的溫度急劇降低。(3).NH3, ,NH3 + H+ ===NH4+(4).銨鹽,NH4+ + OH - ====NH3(g) + H2O3.(1) 2NaCl + 2H2O ===2NaOH + H2 (g) + Cl2(g) (條件是電解)(2).H2 + Cl2 ===2HCl(點燃)(HCl溶於水生成鹽酸)Cl2 + H2O ===HCl + HClO(用於自來水的殺菌,消毒)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制漂白液)2Cl2 + 2Ca(OH)2===CaCl2 + Ca(ClO)2 + 2H2O(制漂白粉)4.C; 5 B ; 6 D; 7 D; 8 B; 9 D10 .有白煙出現。NH3 + HCl ===NH4Cl11.N2 + O2 ===2NO(放電),2NO + O2 ===2NO2, 3NO2 + H2O ===2HNO3 + NONO 能被不斷氧化生成硝酸,硝酸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並與某些物質反應生成硝酸鹽,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所需的氮元素。12.煤燃燒釋放出SO2,SO2經一系列反應生成H2SO4SO2 + H2O ===H2SO3(可逆號), 2H2SO3 + O2 ===2H2SO4, 或2SO2 + O2 ===2SO3 (催化劑,可逆號) ,SO3 + H2O ===H2SO413.檢驗NH4+ :取少量樣品與熟石灰混合均勻後,放入試管中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變藍,說明該白色晶體中含有NH4+檢驗SO42- :取少量樣品與試管中,用蒸餾水溶解,滴入 BaCl2溶液,由白色沉澱生成,再滴入稀鹽酸,沉澱不消失,說明該白色晶體中含有SO42-。14.(1)6.0g (2) 2.23mol/L15.2Cu + O2 ===2CuO(加熱), CuO + H2SO4 ===CuSO4 + H2O程式太難寫了就用文字了,括弧里的是計量數第一章復習題1——5:C B A BC C6.錯錯對錯7. 5% 0.28mol/L8. (從左至右,從上至下) 過量廢鐵屑 操作過濾 鐵銅 硫酸亞鐵和鈉離子 加入硫酸 操作過濾 金屬銅 硫酸亞鐵 操作冷卻結晶9. 1.42g第二章復習題1.(從左至右):二氧化碳 氣體單質 氧氣 強酸2. 2CuO+CO2+H2O=Cu2(OH)2CO33.還原劑是C 氧化劑是S KNO34——10:A C D B C A B 11.用硫酸12.肯定有CaCl2 K2CO3 可能有Ba(NO3)2第三章復習題1——6:B C D D A C 7. (1):銅和氧氣生成氧化銅和一氧化碳(1 1 1 1) (2):氧化銅和硫酸生成硫酸銅和水(1 1 1 1) (3):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1 2 1 1) (4):氫氧化銅加熱生成氧化銅水(1 1 1) (5):硫酸銅和鐵生成硫酸鐵和銅(1 1 1 1)8.壓強變化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生成碳酸鈉和水(2 1 1 1) 水和氫氧化鈉和鋁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2 2 2 2 3)9.碳酸鈣加熱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1 1 1) 氧化鈣和水生成氫氧化鈣( 1 1 1)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1 1 1 2)10.明礬的化學式是硫酸鋁鉀 證明有鋁離子;加又氫氧根的物質, 有沉澱 證明有硫酸根:先加鹽酸再加氯化鋇 證明有鉀離子:焰色反應11. 52.94%第四章復習題1.方程式:二氧化錳和鹽酸生成(加熱)氯化錳和氯氣和水(1 4 1 1 2)氧化劑是二氧化錳 還原劑是鹽酸 高錳酸鉀更強2.(1)氮氣 化學性質穩定 (2)液氨 汽化 (3) 氨氣 氨氣和氫離子=銨根離子(1 1 1)(4)銨鹽 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一水合氨(1 1 1)3.(1)氯化鈉和水通電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和氯氣(2 2 2 1 1 ) (2)氫氣和氯氣生成鹽酸(1 1 2) 氯氣和氫氧化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和水(1 2 1 1 1 )4——9:C B D D B D10. ............(對不起啊書上寫的太亂了自己都看不清了)11.氮氣和氫氣高溫高壓加催化劑生成氨氣( 1 3 2) 氨氣和氧氣生成一氧化氮和水(2 2 2 3 ) 一氧化氮和水生成二氧化氮和氫氣(1 1 1 1)12. 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1 1 1 1)13. 加熱14. (1)氯化銨加熱生成氨氣和鹽酸(1 1 1)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加熱生成氯化鈣和氨氣和水(1 1 1 2 2)(2)0.1L15.銅和氧氣高溫生成氧化銅(2 1 1 )氧化銅和濃硫酸生成硫酸銅和水和二氧化硫(1 1 1 1 1)累死我了 希望你能用得上。。。。。
E. 高一必修二化學課本36頁習題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P36:
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應物總能量與生成物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2、熱量;放出
3、C、H元素;CO2、H2O
F. 高一魯科版化學必修一必修二的課後練習題答案 必須說答案 不要買參考書
練習了這么多,沒有人整理發到互聯網上,這種資源是稀缺的,希望你能再次思考這個問題。
G. 高一化學 人教版 必修二 教材第四章 復習題答案
第四章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復習課)
復習目標:
1.進一步了解煤、石油煉制的基本原理及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
2.鞏固高分子材料的相關知識,能從化學視角分析高分子材料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
3.進一步認識化學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增加綠色化學的有關知識。
復習重點、難點:進一步了解煤、石油煉制的基本原理及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
復習方法:歸納、整理、例題講解。
復習過程:
第一課時
[歸納與整理]1、金屬礦物的開發與利用
金屬冶煉的原理與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述]除少數金屬外,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於自然界。由金屬礦物轉變為金屬,一般要經過探礦、開采、選礦、冶煉等階段。金屬冶煉主要是利用礦物中的金屬離子獲得電子變成金屬單質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
[例1]關於金屬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情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金屬元素僅存在於礦物中。
B、金屬元素存在於礦物和動物體內,但植物體內不含。
C、少數金屬元素以游離態存在,大多數金屬元素以化合態存在。
D、金屬元素不僅存在礦物中,動物和植物體內也存在少量金屬元素。
[思路點撥]金屬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無論是礦物,還是動植物體內,或多或少地都含有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元素除了少數化學性質不活潑以游離態存在外,大多數化學性質較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以化合態存在。
故選C、D。
[例2]下列化學方程式,能用於工業上冶煉金屬鎂的是
A、2Na+MgCl2====2NaCl+Mg
B、MgCl2(熔化)MgO+Cl2
C、2MgO2Mg+O2
D、MgO+CMgO+C
[解析]工業上冶煉鎂不能用比鎂還昂貴的鈉作原料去還原MgCl2,可採用電解MgCl2(熔化)的方法。若用氧化鎂為原料,也不能採用高溫分解法,因為鎂屬於活潑金屬,其氧化物熔點很高(2800℃)。可用焦炭在高溫下去還原氧化鎂而得到鎂。故選B、D。
[歸納與整理]2、海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述]主要指海水資源和海水化學資源的利用。從海水中獲得有用的物質和能量具有廣闊的前景,但仍然是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
[例3]1991年我國首創以鋁-空氣-海水電池作為能源的新型海水標志燈,以海水為電解質,靠空氣中的氧氣使鋁不斷氧化而產生電流,只要把燈放入海水中數分鍾,就會發出耀眼的白光,則電源負極材料為:___________,正極材料為:___________。正、負極反應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原電池構成的條件,活潑金屬作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惰性材料作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答案:負極材料為:Al;正極材料為:石墨等能導電的惰性材料或活潑性比鋁弱的金屬材料。負極反應:3Al-12e-=3Al3+、正極反應:3O2+6H2O+12e-=12OH-
[例4]從海水中提取金屬鎂的生產步驟有:①濃縮結晶,②加熟石灰,③加鹽酸,④過濾,⑤熔融電解,正確的生產步驟是__________。
[解析]從海水中提取鎂:①把海灘上的貝殼煅燒成石灰,將石灰製成石灰乳。②把海水引入水渠,加石灰乳:。③濾出氫氧化鎂沉澱,加鹽酸溶解:。④將 溶液濃縮電解:。答案:②,④,③,①,⑤。
[歸納與整理]3、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述]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的煉制主要有分餾、裂化和裂解。煤的綜合利用煤的干餾、汽化和液化。以石油煤天然氣為原料通過聚合反應可以獲得用途廣泛的合成材料。
[例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取之不盡的B.煤是由無機物和有機物所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
C.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氫兩種元素,同時還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D.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植物遺體埋在地層下或在地殼中經過一系列非常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
[解析]煤、石油、天然氣三大礦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盡的,A錯;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而不是碳和氫兩種元素,B錯;C正確;石油是由古代動植物遺體在地殼中經過非常復雜的變化形成的,D不確切。答案:C。
[例6]從地下開采出的最主要的三種礦物燃料中,呈氣態的燃料是______,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呈液態的燃料是______,主要含__和__元素;呈固態的燃料是______,主要含有______元素。
[解析]本題考查三大礦物能源,屬於化學素質所必備的常識性知識。
答案:天然氣(此處不能寫「甲烷」),CH4;石油,碳,氫;煤,碳。
[課堂練習]
1、下列變化是化學變化的是
A.石油蒸餾 B.煤干餾 C.乾冰升華 D.煤燃燒
2、冶煉金屬一般有下列四種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氣(或氫氣,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潑金屬置換法;④電解法。四種方法在工業上均有應用。古代有(Ⅰ)火燒孔雀石煉銅;(Ⅱ)濕法煉銅;現代有(Ⅲ)鋁熱法煉鉻;(Ⅳ)從光鹵石中煉鎂,對它們的冶煉方法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Ⅰ)用① B、(Ⅱ)用② C、(Ⅲ)用③ D、(Ⅳ)用④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石油中含有C5一C11的烷烴,可以通過石油的分餾得到汽油
B、已C18以的烷烴的重油經過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先用干餾後用分餾的方法把它們分離出來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煤加強熱使它分解的過程叫干餾
B、煤經過干餾, 可生產出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爐氣等
C、石油經過減壓分餾, 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
D石油通過裂化, 可以獲得汽油、煤油、潤滑油、凡士林和石蠟等
5.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
A、把相對分子質量大、沸點高的烴斷裂為相對分子質量小、沸點低的烴
B、把直鏈烴轉化為芳香烴
C、除去含碳雜質
D、提高汽油的質量和產量
6.C8H18經多步裂化,最後完全轉化為C4H8、C3H6、C2H4、CH4五種氣體的混合物。該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可能是
A、28B、30 C、38 D、40
7、1.6g某鐵的氧化物用足量的一氧化碳還原,將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3g白色沉澱,求此氧化物的化學式.
參考答案:
1、BD 2、B 3、D 4、B 5、AD 6、BC 7、Fe2O3
第二課時
[歸納與整理]3、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基本知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述]綠色化學在環境檢測、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人們在研究治理環境污染時逐漸發現,僅依靠開發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術對環境的改變是有限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污染的預防對消除污染將更有效,於是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的綠色化學應運而生。
綠色化學的基本內涵是對產品和產品的生產過程採用預防污染的策略來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綠色化學的理想在於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不再處理廢物,這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
綠色化學的研究主要圍繞化學反應、原料、催化劑、溶劑和產品的綠色化開展的。這里著重介紹提高原子利用率。
①開發綠色反應,提高原子利用率
原子經濟性在化學合成特別是有機合成中,減少廢物的關鍵是提高選擇性問題,即選擇最佳反應途徑,使反應物原子盡可能多地轉化成產物原子,最大限度地減少副產物,才會真正減少廢物的生成。美國著名有機化學家TROST在1991年首先提出「原子經濟性」的概念:認為高效的有機合成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個原子,使之結合到目標分子中(如完全的加成反應:A+B==C),達到零排放。原子經濟性可用原子利用率來衡量,其定義可表示為:
原子利用率 == × 100%
經濟性的反應有兩個顯著優點: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廢物的排放。
[復習交流]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圖表。
[課堂練習]定時:20分鍾
1、閱讀下文請回答
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上提出了「預防污染」這一新概念。綠色化學是「預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標是研究和尋找能充分利用的無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在化工生產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下列各項屬於「綠色化學」的是
A.處理廢棄物 B.治理污染點 C.減少有毒物 D.杜絕污染源
2、下列有關污染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酸雨主要是空氣中的NO,經氧化與水反應生成HNO3所形成
B.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是氟氯烴等物質
C.溫室效應主要是因空氣中CO濃度增高造成的
D.發電廠排放大量的廢熱入河、海中,會使流徑的水域溶氧量減少。
3、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各種污染數不勝數。下列名詞與環境污染無關的是
①溫室效應;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學污染;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富營養化。
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
4、工、農業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滌劑是污水中磷的一個重要來源(洗滌劑中含有磷酸鈉)。關於處理污水時要不要除去磷的說法正確的是
A.磷是生物所需的營養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污水排到自然水中引起藻類增殖,使水變質,必須除去
D.磷對人無毒,除去與否都無關緊要
5、自然界「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
A.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
B.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工業上大量燃燒含硫的燃料和金屬礦石的冶煉
D.汽車排放的尾氣和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的氣體
6、在我國中西部大開發中,某省為籌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徵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認為可行的是
A.建在中西部乾旱山區可以脫貧致富
B.應建在水資源豐富和交通方便的遠離城市的郊區
C.企業有權自主選擇廠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區
7、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燒時向大氣排放的SO2,工業上將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請寫出燃燒時,有關「固硫」(不使含硫的化合物進入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8、汽車尾氣(含有烴類、CO、SO2與NO等物質)是城市空氣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換器」(用鉑、鈀合金作催化劑)。它的特點是使CO和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環境循環的無毒氣體,並促使烴類充分燃燒及SO2的轉化。
(1)寫出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催化轉換器」的缺點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氣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氣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
A.開發氫能源 B.使用電動車 C.植樹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練習講解]
1、分析:研究化學問題時都應該注意綠色化學。綠色化學的具體內涵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5點:①減量,即減少用量,減少「三廢」排放;②重復使用,諸如化學工業過程中的催化劑、載體等,這是降低成本和減廢的需要;③回收,可以有效實現「省資源,少污染,減成本」的要求;④再生,是變廢為寶,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⑤拒用,指對一些無法替代,又無法回收、再生和重復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顯的原料,拒絕在化學過程中使用,是杜絕污染的最根本辦法。
2、分析:A.酸雨主要是SO2與氧氣反應生成SO3與水反應造成C.溫室效應是CO2濃度增高所致,答案:BD。
3、解析:關於環境污染的知識,學生要充分了解哪些方面、哪些行為會造成環境污染。本題中潮汐是一種自然現象,大脖子病是由於人體中缺碘引起的疾病,這兩個名詞與環境污染無關.其他的與環境污染有關。答案:B。
4、解析:含磷的污水是水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這種含營養元素(N、P、K等)的污水排入自然水中,會使水中微生物和藻類大量繁殖、生成、腐敗,從而使水中的溶解氧大量減少引起水中生物死亡、水質惡化,降低了水的使用價值。答案:C。
5、分析:自然界中的酸雨主要是硫酸雨,這是由於大氣中SO2和SO3含量過高造成,形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大量燃燒含硫的燃料和金屬礦石的冶煉,汽車尾氣的排放不是主要原因。
6、分析:本題涉及化工廠選址等問題,首先要關心環境問題,要考慮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減低成本等要求。
7、分析:此題所涉及的內容和工業生產、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有些內容可能學生不知道。解答本類題目關鍵是對所給的信息進行充分的加工,利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已有的經驗解答題目。此題關鍵知道酸雨的形成是由於燃煤產生大量的SO2溶於水,即有反應S+O2=SO2。加入生石灰後必發生反應SO2+CaO=CaSO3,將SO2轉化為CaSO3而不排放到大氣中,同時知道CaSO3不穩定將和空氣中的O2發生反應,即:2CaSO3+O2=2CaSO4。
8、解析:提示信息:CO和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環境循環的無毒氣體,並促使SO2的轉化。聯想:CO和NO反應,生成的無毒氣體只能是CO2,故(1)2CO+2NO====2CO2+N2;接觸法制硫酸中SO2的催化氧化,故(2)答案是:SO2轉化為SO3,產生硫酸酸霧。認真閱讀題干「控制城市空氣污染源的方法」,(3)的答案應選A、B。
答案:(1)2CO+2NO====2CO2+N2 (2)SO2轉化為SO3,產生硫酸酸霧(3)AB
H. 高中化學必修2答案
利用酒精燈還原氧化銅,或除去銅絲中的氧化銅
加熱
CuO+C2H5OH→CH3CHO+Cu
在外焰上加熱是為了升溫開始反應.移到
內焰上是使銅絲在乙醇的環境下冷卻
而防止因銅絲紅熱而在空氣中被氧化。
I. 高一化學必修二人教版第一章復習題答案
1(1)A:NA,B:K,C:MG,D:AL,E:C,F:O,G:CL,H:BR,R:AR.R;
(2)氫氧化鋁+氫氧根=偏氯酸根+2水
(3)B>A>C
(4)H2O,2H2O+2K=2KOH+H2,>7
(5)NABR,黃
(6)18
2.B
3.A
4.D
5.D
6.A
7.D
8.A
9.(!)A:NA,B:O2,C:CL2,D:H2,E:N2,F:NA2O2,I:HCL,J:NH3
(2)2NA+O2=NA2O2(加熱),2NA2O2+2CO2=2NA2CO3+O2,H2+N2=2NH3(高溫高壓,催化劑,可逆反應),HCL+NH3=NH4CL
(3)2氫離子+碳酸根=水+二氧化碳
10.(1)-218.4 -183 1.43
112.8 444.6 2.07 H2S H2SO3,H2SO4
H2SE SEO2,SEO3 H2SEO3,H2SEO4
H2TE TEO2,TEO3 H2TEO3,H2TEO4.穩定性變化規律:逐漸減弱
(2)氧,硫,SE,TE的熔點和沸點從上往下,隨核電荷數遞增而升高;密度從上往下,隨核電荷數遞增而升高。
(3)可以研究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的變化規律,或研究它們與氫氣生成氣態氫化物的難易程度以及氫化物的穩定性的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