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學院
學科、專業:學院擁有歷史學門類的3個一級學科(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和管理學門類的2個二級學科(檔案學、文化產業管理)。設有5個學系(歷史學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世界史學系、文秘檔案學系、文化產業管理學系);擁有6個本科專業(歷史學、世界史、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檔案學、文化產業管理),1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學術型碩士招生專業(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檔案學、文化產業管理)和2個專業型碩士招生專業(文物與博物館、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在教育部第三輪、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山東大學考古學、歷史學、世界史均位列前茅。2016年,考古與歷史學科被列入山東大學「學科高峰計劃」首批重點學科名單。按照《山東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學校重點建設「中國古典學術」等五大優勢學科領域,中國史、考古學名列其中。
2.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詳細地址在線等。。
歷史文化學院(旅遊學院) 黨委辦028-85412314院辦028-85412312
地址:(望江校區)成都市一環路回南一段24號 郵編:610065
答成都市九眼橋望江路29號 郵編:610064
(華西校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號 郵編:610041
(江安校區)成都市雙流縣川大路 郵編:610207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號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文科樓4樓 郵編:610064
Tel :8628-85417695 Fax:85417695
3. 歷史文化學院的英語翻譯
歷史文化學院,英語翻譯是: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詳細解釋:
school 英[sku:l] 美[skul]
n. 學校; 學院; 上學; 群;
vt. 訓練,鍛煉; 教育,教導; 約束; 給…上學;
[例句]Even the good students say homework is what they most dislike about school
就連好學生都說上學最討厭的就是要寫家庭作業。
history 英[ˈhɪstri] 美[ˈhɪstəri]
n. 歷史,歷史學; 發展史; 履歷,經歷; (某地的) 沿革;
[例句]The Catholic Church has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throughout Polish history.
天主教會在整個波蘭歷史上曾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culture 英[ˈkʌltʃə(r)] 美[ˈkʌltʃɚ]
n. 文化; 養殖; [生物學] (微生物等的) 培養; 修養;
vt. 培植,培養;
[例句]There is just not enough fun and frivolity in culture today.
當今的文化恰恰是不夠輕松有趣。
4. 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哪
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就在公交二里半那裡,你坐車到二里半站下車,那裡幾個銀行,就在銀行後面。記住建設銀行前面那裡有條路進去的,你就走那條路。前進十來米的樣子,左邊就是歷史文化學院那。你左拐進去就到門口那,在左邊,只是那門比較小,你要注意。
PS:歷史文化學院在本部!
5. 山東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在那一個校區
1山東大學東校區(新校)--校本部 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 郵編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 化學與化工學院 經濟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經濟研究院(中心)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馬列教學部 大學外語教學部
2山東大學東校區(老校) 濟南市洪家樓5號 郵編250100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 法學院 藝術學院
外國語學院 物理與微電子學院
3山東大學西校區 濟南市文化西路44號 郵編250012
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 口腔醫學院 護理學院 葯學院
4山東大學南校區 濟南市經十路73號 郵編250061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學院 土建與水利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體育學院
5山東大學齊魯軟體學院校區 濟南市舜華路中段 郵編250101
齊魯軟體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
6山東大學南新區 濟南市二環東路12550 郵編250002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學院 土建與水利學院
6.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情況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原華南師大歷史系的基礎上於2005年成立。目前有教職工43人,專任教師37人,其中教授19人(含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1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共23人,占總人數的65.7%,形成了高職稱、高學歷、低年齡的師資結構,能很好地滿足本專業教學科研的需要。我院有省級重點培養教師2人,「千百十」重點培養教師3人,培養規劃合理,措施得力,效果好。我院還通過派出教師到海外講學、訪學和參加學術會議等形式,培養教師。教師愛崗敬業,有廳局級先進教師2人。
學院設有歷史學系及歷史研究所、嶺南文史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等專門研究機構,歷史學系下設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和歷史教學法等教研室,擁有收藏豐富、較為齊全的專用資料室和文物室等。目前具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中國古代史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的科研成就頗為突出。近三年來,我院教師在中華書局和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單位出版學術專著計35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歷史》、《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計125篇;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12項,獲得科研經費達數十萬元;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計17項。還積極拓展與海內外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術聯系,近兩年來,請進來講學和派出去訪學的學術活動達30人次。
學院現有多媒體課室3間,微格室3間。有十餘門課程建設了課件及多媒體資源庫。學院資料室還長期訂購《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近百種中外文專業期刊。資料室擁有十多萬冊的專業文獻圖書資料,包括四部叢刊、四庫禁毀書叢刊、古今圖書集成、叢書集成、二十五史、明實錄、清實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民國叢書等。豐富的文獻圖書資料為師生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學院還建設了若干教育實習基地和西安、湖南等專業實習基地,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實習的需要。
歷史系本科專業, 主要培養中學歷史師資和文史工作者。該專業開設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中國歷史要籍選讀和介紹、考古學和史學概論等 12 門專業必修課程;開設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外關系史、中國古代歷史地理、中國近代家族社會史、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宗教文化史、宋元史、明清史、希臘羅馬史、法國史、英國史、美國史等 43 門專業選修課程。另設公共課程和全校性選修課程多門。該專業還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赴相關地區進行野外勘探和實踐。修夠教學計劃所規定的 160 個學分並滿足其他相應要求者,即可畢業並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成績特別優異者,可直接保送攻讀碩士學位。此外,學生在學期間,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兼讀輔修專業、雙專業或雙學位。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網址是:http://lswh.scnu.e.cn。詳細情況可登陸查看。
7.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學院簡介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專業設置全面,現有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3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古代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文獻學、世界史等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及歷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教育部藏學研究基地。
四川大學歷史學科具有悠久的學科傳統,可以追溯至清末的尊經書院和四川高等學堂。1902年四川高等學堂開設外國歷史公共科。1910年,四川大學的前身之一存古學堂即設有經學、史學、辭章等科,其中史學科發展成為歷史系,迄今已逾百年。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碩士生導師46人。在長達百年的辦學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平實、穩健、謹嚴、求新的學術傳統,人才眾多,碩果累累,在國內學術界備受矚目。改革開放以來,學院為國家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本科生1682多人。近五年獲得國家和部省級科研項目100餘項,經費總計1176.68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555篇,出版專著227部、其中教材18部。獲得各種獎項100餘項,省部級以上重要科研獎項30餘項、教學獎5項。其中有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提名1篇,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1名,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2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2名。
學院現有中外文藏書近10萬冊和多種刊物,現代化辦公教學設備齊全,為專業學習和研究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前身為四川大學旅遊系。本專業在國內同行中起步較早,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歷史系基礎上設置了旅遊文化與管理專業,招收專科學生。1992年起,在歷史專業本科中正式開設了旅遊管理與文化方向。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正式增設旅遊管理本科專業。1997年,旅遊系建制。2000年7月12日四川大學旅遊系升格為四川大學旅遊學院。
學院現設有四個系及一個研究所:飯店管理系、旅行企業管理系、旅遊規劃及景區管理系、旅遊文化系,及旅遊規劃與開發研究所。目前每年平均招收本科生60餘人,碩士研究生40多人。學院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的綜合學術優勢,有堅實的學科理論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旅遊資源尤其是人文旅遊資源的規劃與開發方面有相當的理論造詣和實踐經驗,曾先後主持參與了十餘項地方旅遊發展規劃和旅遊課題研究,目前學院已出版專著和教材20餘部,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近80餘篇,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學院現有教師18名,其中高級職稱者7人,占總數的38.8%;博士3人,佔16.7%,在職博士生5人,今後兩三年內博士比例將達到44.4%;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4%。全校教學與科研人員中,高級職稱者比例在48.28%左右,博士比例在26.8%左右。相比之下,本院在全校范圍內的「雙高」比例並不低。由於中青年教師占絕大多數,所以可以預期今後幾年內本院「雙高」人數將繼續攀升(這還未將引進人才計算在內)。此外,還有部分教師曾在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留學或進修。概而言之,本學院師資隊伍特點體現為:職稱、學歷「雙高」比例較高、專業門類齊全、年齡結構合理。教師專業包括旅遊經濟、工商管理、旅遊規劃、專業外語、博物館學、建築學、宗教學、考古學、歷史學、生態學等等。這樣一支隊伍可謂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具有較強的發展後勁。近三年來,為國家培養碩士研究生37人,本科生144人。
旅遊管理碩士學位授予點是四川省最早設立的旅遊類學科碩士點,專業設置全面,有一定的學科優勢,在中國西部高校旅遊學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目前,我院共有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旅遊企業管理、飯店管理、旅遊文化4個研究生研究方向。
旅遊學院起步較晚,但起點高、人才眾多,近年來取得了多項學術成果,受到同行的矚目。據不完全統計,本學院近年出版專著20餘部,發表論文85篇左右,提交相關部門審定通過的調研計劃30餘份。同時獲得各種獎項20餘項,其中「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與區域旅遊經濟的成功結合」獲得四川省普通高校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學院擁有較完備的教學科研設備,現有中外文藏書10餘萬冊和多種刊物,有微機室、閱覽室、資料室各1個,多媒體教室1間以及現代化設備的學生實驗用房,為專業學習和研究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8.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我是河大歷史文化學院大一的。我們學院分四個專業:歷史學、世界歷史、文博專業(就是文物及博物館)、旅遊管理 除了旅遊管理專業是二本以外,其餘三個都是一本。分數也不高,過一本線就可以。
至於教學質量可以這么說:河大歷史系在河南絕對是最牛的。雖然鄭大歷史也很牛,但它畢竟缺少百年歷史的韻味。2012年就是河南大學百年校慶了,你要考上的話,在大二大三就能趕上校慶。 想想中國才有幾個大學有一百年的歷史。
還有,如果要報的話報歷史學專業,世界歷史和文博都不太強,人也很少。 再給你說一點的是:河大教授研究宋朝歷史絕對全國前三。若不喜歡宋史也沒關系,其他歷史也很不錯。像我們明清史的老師是南開的博士生,他老師是中國明史學會的會長。我們世界上古史的老師是復旦大學的博士生,他專門研究古羅馬一個人物,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們的輔導員是南京大學的博士生,他專門研究猶太人的,在中東呆過一年,據說懂希伯來文。
不多說了,歡迎來河大
9.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學院歷史
山東大學素以「文史見長」,歷史文化學院是一個歷史悠久、學術積淀深厚的學院。
1901 年官立山東大學堂(濟南)創建之初即開設歷史課程。後在濟南省立山東大學( 1920 年後)、青島山東大學( 1930 年後)、齊魯大學、臨沂抗日根據地山東大學中,歷史學科有極大的發展。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楊向奎先生兼任中文、歷史兩系主任。五十年代,歷史系獨立成系。五六十年代 , 歷史系匯集了楊向奎、趙儷生、陳同燮、黃雲眉、鄭鶴聲、童書業、張維華、王仲犖8位著名教授(史稱「八馬同槽」) 以及丁山、趙紀彬、吳大琨、許思園、劉敦願、韓連琪、孫思白、華山、龐朴等一批知名學者,創辦了《文史哲》(楊向奎先生為第一任主編),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山東大學贏得了 文史見長 的盛譽。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實行學位制後,歷史系擁有了國務院審批的第一批博士點(中國古代史)和碩士點。王仲犖、張維華、鄭鶴聲、韓連琪、劉敦願、田昌五等前輩學者培養了一批青年學術人才。另有一批中壯年教授成為各個研究領域中的著名學者。
八十年代,山東大學考古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外關系史、中國經濟史及史學理論研究均在學術界有較高地位。尤其是王仲犖、鄭佩欣、陳之安等先生的魏晉隋唐史研究和以路遙、孔令仁、李德征、陸景琪等為代表的義和團研究,在海內外學術界有著巨大影響。八十年代,在路遙教授的親自主持下,在五十年代的基礎上又開始了近二十年的大規模的義和團資料的田野調查。路遙教授仍在繼續招收和培養義和團方面的研究生,以他為主任的 山東大學義和團運動與近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心 是國際公認的義和團研究重鎮。
八十年代以來,王仲犖、葛懋春、李德征、呂偉俊等先後擔任歷史系主任。 1996 年 7 月,山東大學在原歷史系的基礎上組建歷史文化學院。下設歷史系、考古系、檔案系、旅遊系( 2000 年劃歸管理學院)。2003年設置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現有上述四個專業。院長為著名考古學家方輝教授。
10. 歷史文化學院口號
那是文化學院的考核,到底什麼的話?覺得可以說拿一些歷史中的元素來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