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上的今天5月31

歷史上的今天5月31

發布時間: 2021-08-01 23:20:05

歷史上的今天:5月21~31日,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日子

黃岡起義爆發哦

⑵ 歷史上的今天(5月15日)

·1912年5月15日,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的身份被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的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可以用「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這句話來評價。辛亥革命後(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目前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學學科都是它的強項。在2006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十四位,也是亞洲排名最高的大學。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源頭之一,也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根據地之一,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⑶ 歷史上的今天8月31日發生了什麼大事件

一、國內事件

1、1449年8月31日 明朝「土木之變」。1449年8月31日(正統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瓦刺軍發動進攻,明軍全線崩潰。在混戰中,王振被明將樊忠以棰擊死,英宗被瓦刺軍俘虜,50多萬明軍死傷過半。這次戰役,史稱「土木之變」」。「土木之變」使明朝國力受到嚴重削弱。

2、1937年8月31日 日本華北方面軍成立。七·七」事變後,日本大舉增兵華北,正式建立華北方面軍,以寺內壽一大將為司令官。

3、1944年8月31日 毛澤東在給延安《解放日報》報社社長秦邦憲的信中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礎問題。

4、1959年8月31日 規模巨大、設備完善的北京工人體育場在北京東郊建成。它是50年代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築之一。

5、1993年8月31日,中國大陸第一座引進外資、設備和技術建設的大型核電站──廣東大亞彎核電站一號機組並網發電成功。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業核電站。

6、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5、1990年8月31日 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

6、1991年8月31日,吉爾吉斯斯坦宣布獨立,是日被定為本國「獨立日」。

7、1996年8月31日 車臣和平協議簽訂。在俄安全會議秘書列別德的努力下,俄羅斯同車臣反政府武裝簽署了「哈薩維尤爾特和平協議」,歷時20個月的戰爭硝煙終於消散。

8、1997年8月31日:黛安娜王妃在巴黎逝世。

9、1998年8月31日 Windows98中文版發布。



⑷ 歷史上的今天7月31日都發生過什麼事

7月31日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
時間: 2016-07-30 08:24 來源:未知
大家都說時間會沖淡一切,或許會吧,但是有些深刻的事情,再怎麼沖,也會留下印記。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從小到大發生的事情太多,能被我們記住的,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一定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歷史上的7月31日,發生過哪些時間難以淡化的歷史事件呢?

(1)2012年7月31日美國小說家戈爾·維達爾逝世
戈爾·維達爾1925年出生在紐約西點的軍人之家。2012年7月31日,他因肺炎並發症在位於好萊塢的家中去世,享年86歲。

維達爾被認為是繼海明威之後美國最反叛的作家之一。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他的同性戀小說曾開創同性戀書寫先河。他也毫不掩飾對美國政府的不滿,對歷屆美國總統的批評毫不留情。維達爾共出版了25部小說、數部劇本和200多篇散文,他的作品被譯成中文版的甚少。「我最喜歡的當代美國作家是戈爾·維達爾,他是美國文壇的元老,我特別喜歡他滿含幽默諷刺的雜文,很有味道。他潑辣的文筆與機智的談話使之成為美國文學界的明星。」
(2)2007年7月31日聯合國派遣混合維和部隊,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取得進展
2007年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約2。6萬人的聯合國-非盟混合維和部隊。10月27日,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在利比亞蘇爾特恢復和談,這是國際社會推動達爾富爾和平進程的新起點,是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對話的新契機。中國在解決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中國首批維和工兵分隊先遣分隊於11月24日抵達南達爾富爾州首府尼亞拉,成為聯合國第一支進駐該地區的維和部隊。
(3)2002年7月31日香港演員陳寶蓮自殺死亡
陳寶蓮1973年出生於上海,1990年亞姐大賽名落孫山,1991年拍三級片,從此一脫成名,踏上拍三級片之路。代表作有《聊齋三之燈草和尚》、《我來自北京》、《現代應召女郎》及《蘭桂坊七公主》等。2002年7月31日傍晚,有過多次自殺和自殘經歷的陳寶蓮,在上海一幢24層高樓跳下自殺身亡,終年29歲。
7月31日傍晚5時半,生產後才坐完月子的香港艷星陳寶蓮,從上海市靜安區南陽路一幢公寓的24樓跳下去,從而結束了不到30歲的年輕生命。事情過去半個多月後,陳寶蓮的親友包括外界人士,對陳寶蓮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版本的說明,但大都認為陳寶蓮與「乾爹」黃任中的那段亦「父女」亦「情人」的感情,是導致這位香港艷星失去寄託、陷入自虐深淵最終走向毀滅的根源。
(1)1989年7月31日永濟縣出土唐代鐵牛
1989年7月31日四尊唐代開元年間鑄造的黃河「鎮河大鐵牛」在距山西省永濟縣城12公里的古蒲州城遺址西門外的黃河灘出土。
(4)1987年7月31日麥加慘案
1987年,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覲活動就要進入最後高潮的7月31日,在做完下午祈禱後,幾千名伊朗朝覲者突然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大清真寺外發起遊行示威,他們高呼「打倒美國」、「打倒蘇聯」、「打倒以色列」的口號,同時梵燒美國總統里根的畫像。沙特警察對此進行了干預,雙方發生激烈沖突,造成402人喪生,649人受傷。死亡者中有275人是伊朗人,85人是沙特警察,還有42名其他國家的朝覲者,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流血慘案。這一慘重事件震驚全球,在伊斯蘭世界激起強烈反響,使海灣形勢驟然緊張。
麥加沖突也是一次宗教戰爭。在伊斯蘭教中,有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分別在伊朗和沙特各居統治位,這兩派在歷史上長期存在矛盾和斗爭。而且伊朗對沙特執掌麥加和麥地那極為不滿,主張伊斯蘭聖地管理國際化。麥加慘案就是在這些綜合因素相互作用下發生的。
(5)1987年7月31日著名作物育種和細胞遺傳學家戴松恩逝世
戴松恩,1907年1月6日出生於本市沙家浜鎮。於1987年7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主要從事農業科學技術領導工作,並進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研究。在新中國建立前即開始從事農業科研的管理工作。他在擔任湖北農業改進所所長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傾其全部精力組織全所力量為抗戰時的湖北省農業增產服務,取得了積極的成效。1944年3月28日《新湖北日報》編者以《送戴松恩博士》為題刊文,充分肯定了他為湖北農業做出的貢獻。
(6)1985年7月31日南非進入緊急狀態
1985年7月31日,南非再次變成了騷亂不安、暴力和嚴厲的政府強制干預的場所。P-W博塔總統的政府11天前發布一個緊急狀態令,以制止社會動盪。今天政府又阻止群眾為黑人騷亂的受害者舉行葬禮。儀式已經變成反對種族隔離法的聚會,但現在警察可以驅散他們。自從9月份以來,有500多人在反對種族隔離法的斗爭中死亡。里根政府是南非僅有的幾個同盟者之一,繼續保持它的「建設性約束」政策,就是對比勒陀利亞的種族政策努力說服而不是對抗。
(7)1975年7月31日西方七國首腦會議制度化
1975年7月31日,在赫爾辛基的英國大使館的午餐會上,德斯坦總統向前來參加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的福特總統、威爾遜首相和施密特總理,正式建議召開一次由西方五大國(法國、美國、英國、聯邦德國和日本)首腦參加的會議,得到了這三位首腦的響應和支持。
從經濟角度考慮,首腦會議是此時西方各國所能採取的擺脫經濟困境最有效的辦法。西方各國經濟面臨的是一場並發性危機,任何一個經濟部門都無力單獨解決所有的經濟問題,而政府首腦則擁有使各部門協調行動的許可權;造成各國這種經濟困境的原因,不僅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要擺脫之,除了國內的努力外,必須還有國際間的合作,而協調國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關系,顯然超出了外交部長的許可權,非政府首腦莫屬。這大概是處於困境中的西方對朗布依埃會議寄於很高希望的重要原因。
(8)1971年7月31日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宇航員戴維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歐文進行了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他們駕駛著4輪月球車,在崎嶇不平的月球表面上,越過隕石坑和礫石行駛了數公里。斯科特和歐文成為在月球上漫步的第7位和第8位人,而且是第一個在月球上駕車行駛的。
當宇航員們在埃爾鮑隕石坑的邊沿停下時,位於休斯頓的任務控制台打開了游車的電視攝影機,向地球傳送非常清晰的彩色圖像。電視觀眾可以看到宇航員挑選和採集月石標本。
(9)1963年7月31日非洲發展銀行決定成立
1963年7月31日,在喀土穆舉行的非洲國家財政會議通過協定,決定成立非洲發展銀行。1964年9月正式成立。1966年7月開始營業。原規定只吸收非洲獨立國家為成員國,1979年作修改,美、日、西德、加、法等21個非本地區國家加入。1985年5月有成員國75個(其中非洲國家54個)。其宗旨是「幫助非洲大陸制定總體戰略」,「協調各國的發展計劃」,為成員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資金,以便達到「非洲經濟的一體化」。與非洲發展基金等4個金融機構組成「非洲發展銀行集團」。1980年為止已為非洲國家提供貸款達25億美元。
(10)1958年7月31日赫魯曉夫秘密訪華
1958年7月31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訪問中國。訪問期間,赫魯曉夫同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討論了國際形勢和中蘇關系等問題,並發表了《毛澤東和赫魯曉夫會談公報》。在這以前,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於4月份致函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建議在中國建立長波電台,以使蘇聯紅軍能同在太平洋地區活動的蘇聯潛艇保持通訊聯系。
蘇聯提出,由蘇方出大部分費用,中國負擔部分費用,6月,中共中央答復,同意建設該項設施,但一切費用由中國負擔,可以共同使用,所有權歸中國。蘇方提出交涉,全部費用仍由蘇方出。此事未達到一致而被擱置。7月21日,蘇聯大使尤金在會見毛澤東時,就中國所需的海軍援助問題提出蘇中聯合艦隊。毛澤東指出,這是政治問題,你們要把俄國民族主義擴大到中國海岸,是要控制我們。他拒絕了這一損害中國獨立主權的要求,並要尤金大使把他的話如實向赫魯曉夫轉告。
7月31日,赫魯曉夫就此事秘密來華。在與毛澤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會談中,赫魯曉夫否認了要搞共同艦隊是蘇聯領導人的意思,責怪尤金大使不懂軍事,沒傳達清楚,蘇聯只有提出共同研究艦隊的問題。毛澤東嚴詞指出了問題的實質所在,駁回了蘇方侵犯中國主權的無理要求,申明了中國黨的立場。會談不歡而散。
(11)1958年7月31日伊拉克政變
7月31日,伊拉克發生的流血政變不僅推翻了那裡的親西方政權,而且在中東地區引起了新的緊張局勢,把美國和蘇聯推到新的沖突的道路上。
蘇聯用激烈的言辭攻擊美國,譴責美國海軍陸械隊的行動是「嚴重危及世界和平」的「公開侵略」。艾森豪威爾則反駁說,蘇聯總理赫魯曉夫對全面戰爭的擔心是「言過其實」。
艾森豪威爾說:「如果小國一個接一個地被蘇聯支持的擴張主義勢力和侵略勢力所吞並,那才會帶來真正的戰爭危險。」
(12)1958年7月31日毛澤東拒絕蘇方建立聯合艦隊建議
1958年7月31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來到中國進行訪問。訪問期間,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及其他領導人同赫魯曉夫論討了國際形勢和中蘇關系等問題,發表了《毛澤東和赫魯曉夫會談公報》。
會談中,毛澤東拒絕了蘇方在不久前提出的關於建立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的建議。赫魯曉夫否認了要搞聯合艦隊是蘇共領導人的意見,說是尤金大使不懂軍事,沒傳達清楚,他們只是提出共同研究艦隊的問題。
毛澤東尖銳地指出這是政治問題,你們要把俄國民族主義擴大到中國海岸,是要控制我們。他拒絕了這一損害中國獨立主權的要求。並要尤金大使把他的話如實向赫魯曉夫講。
(13)1955年7月31日毛澤東作《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
1955年7月31日,毛澤東在中央召開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同年10月,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通過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毛澤東的報告,全面闡述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號召全黨必須相信:一、廣大農民是願意在黨的領導下逐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二、黨是能夠領導農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報告認為「在全國農村中,新的社會主義群眾運動的高潮就要到來」,對農業合作化運動要全面規劃,加強領導。但報告對「右傾」的批判是不符合實際的。1955年下半年出現了農業合作化高潮;同時也出現了要求過高,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單一的問題。
(14)1950年7月31日美國開始干預朝鮮戰爭
1950年7月3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集結軍事力量去朝鮮作戰,並授予軍方發動戰爭的權力,於是強大的美國戰爭機器開始運轉。
杜魯門下令動員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徵集11.4萬美國男子入伍,另外還有10萬人將通過選徵兵役制很快補充到部隊。計劃還包括陸軍增兵24萬人,使陸軍總數達到834萬。
在向朝鮮戰場投入更多兵力的同時,杜魯門還增加了資金。美國國會批准了他提出的12億美元的要求以繼續實行互助防務計劃,援助反共的國家。
這次資金和人員動員是按照聯合國安理會7月7日的表決結果進行的。會議授權美國完全指揮聯合國軍保衛南朝鮮。投票表決的結果是七票對零票。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棄權,而蘇聯繼續進行抵制,沒有投票。經過表決同意由美國擔負「特殊的責任」。他任命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為聯合國軍司令。
(15)1950年7月31日彭德懷被授予「朝鮮英雄」稱號
1950年7月31日,彭德懷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授予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彭德懷慨然受命,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隊奔赴朝鮮戰場,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他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指示,以卓越的指揮藝術,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有計劃地組織了五次戰役,把美軍和南朝鮮軍隊趕回到「三八」線地區,迫使美軍代表不得不同意簽訂停戰協議。
(16)1946年7月31日漢奸殷汝耕被判死刑
1946年7月31日,南京高等法院開庭審理殷汝耕一案。7月31日,判處殷汝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全部財產沒收。殷汝耕系浙江平陽縣人。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國民政府駐日特派員、航政司司長、總司令部參議等職。1935年他曾策劃冀東自治,但未成功,便私自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自任政務長官,改懸五色旗。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與日軍緊密勾結,後應汪精衛的邀請,出任中日合辦山西煤礦公司董事長,不久又充任偽政府經濟委員會委員。1941年1月,任治理運河籌備處主任。同年5月,特任治理運河工程局局長。6用辭職。1947年12月1日,在南京老虎橋監獄被處決。

(17)1941年7月31日納粹將大批猶太人趕往死亡集中營
1941年7月31日,德國開始執行「最後解決」行動,即從肉體上消滅歐洲包括西歐和中歐的猶太人。
(18)1930年7月31日中共黨組織領導敦化額穆民眾發動起義暴動
1930年7月31日由中共黨組織組成的敦化額穆暴動總指揮部下令,在敦化縣所屬的新開道、馬號、南黃泥河子及額穆縣所屬的官地四處,同時發生了由共產黨領導的農民武裝暴動,農民武裝襲擊了駐軍的防所。在新開道暴動處,40餘名暴動人員越牆進入位於新開道的保安團第一正隊第一分隊防所院內,向屋內投彈、射擊。因保安團分隊於7月28日進山搜煙,僅有5個團丁留守,不能抵禦。暴動隊繳獲了16支步槍,千餘發子彈,燒毀了營房。集中於黃泥河的400餘名敦化農民,沖入鎮內,繳得公安局5支槍,成立蘇維埃臨時組織,分配糧食;集中於新開道的250名額穆、蛟河農民,包圍保衛團防所,繳獲部分槍支。
(19)1920年7月31日伯爾尼國際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社會黨多數站在本國資產階級政府一邊,反對外國無產階級。社會黨第二國際破產。大戰結束後,原第二國際社會黨領袖於1919年2月在瑞士伯爾尼開會,主張重建社會黨國際。1920年7月31日至8月4日,他們在日內瓦舉行大會,正式從組織上恢復第二國際。由於倡議重建的會議在伯爾尼舉行,故稱伯爾尼國際。新的國際繼承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衣缽,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停止活動。
(20)1919年7月31日德國國民議會在魏瑪投票通過《魏瑪憲法》
《魏瑪憲法》是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年—1933年)的憲法。作為德國歷史上的第一部付諸實施的民主憲法,它建立起了一個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的共和國。現今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憲法《德國基本法》仍保留著魏瑪憲法的部分章節。
1919年1月19日,德國舉行國民議會大選。1919年2月6日德國國民議會舉行,由於首都柏林時局動盪,國民議會改在魏瑪召開,共和國的非正式國名和憲法的名稱由此而來,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起草憲法。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以262人支持、75人反對、84人缺席通過魏瑪憲法。1919年8月11日魏瑪憲法正式生效,8月11日因此被定位魏瑪共和國的國慶日,用以紀念「德國民主誕生之日」。
(21)1913年7月31日袁世凱任命熊希齡為國務總理
民國2年(1913年7月31日),熊希齡任國務總理。民國3年2月,熊希齡辭職,3月,又被袁世凱委為參政院參政全國石油礦督辦。
民國6年(1917)夏秋,京律一帶水災嚴重,熊希齡負責督辦水災河工善後事宜,並主持募捐,救濟災民,倡議在北京設立慈幼局。民國7年,香山靜宜園改為慈幼院,收養、教育受災的流浪貧苦兒童。熊希齡掌管一切院務,長達20年之久。他還從事各種社會公益事業,擔任中華教育改進社董事長及民辦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等職。
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熊由北平到上海,負責戰地救護工作。上海淪陷後,欲取道香港返內地,12月5日病世於香港。
(22)1911年7月31日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
1911年7月31日,為將革命的重心轉移到長江流域一帶,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正式成立。自同盟會成立以來,以華南為重點的武裝活動屢遭失敗。1910年5、6月間,譚人鳳、宋教仁等同盟會部分骨幹,認為「革命地點宜居中」,應從長江流域著手,遂召集11省區同盟會會長會議,討論籌組同盟會中部總會。7月31日,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四川路湖北小學召開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由譚人鳳、宋教仁分別起草的章程和宣告。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潘祖彝、楊譜笙被推舉為總務幹事。中部總會章程稱,總會機關內部實行「議會制」,是為防止獨斷。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後,積極在長江流域的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各省設立分會,收攬人才,以共造革命時機。同時,總會加強與武漢地區其他革命黨人的聯絡,促成武漢革命勢力的聯合。
(23)1906年7月31日沙皇下令解散杜馬
1906年7月3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解散了俄國第一個民主機構--杜馬,使該議會的中間派和激進派領導人十分憤慨。因此他們發表了一項革命宣言。宣言號召俄國人民拒絕納稅,拒服兵役。宣言是在芬蘭的維堡市由代表們起草的。維堡市是俄國警察深入到的城市。沙皇於7月9日宣布解散杜馬以圖取消對土地改革所提出的討論。但是沙皇與杜馬間的緊張關系早在5月份杜馬成立的第一天就形成了。那一天,代表們起草了答沙皇開幕詞書,要求大赦政治犯,實行君主立憲制和對皇室和教會財產進行拍賣等。沙皇拒絕了所有要求,雙方從此陷入僵局。沙皇已宣布將在1907年3月5日成立第二屆杜馬。
(24)1903年7月31日沈藎被刑部杖斃
1903年7月31日,沈藎為中國近代的新聞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沈藎,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戊戌變法時,與譚嗣同、唐才常等交往甚密。後留學日本。1900年回上海後,與唐才常等共同組織正氣會,旋易名自立會。致力於勤(王)運動,任自立軍右軍統領。事敗後,繼續從事反清活動。1903年年初,天津《新聞西報》披露了沈藎搜集到有關《中俄密約》的內容。國人無不憤怒,指斥清廷賣國。清政府惱羞成怒,遂將沈藎逮捕入獄,處以死刑。此時,正值清廷操辦慈禧太後生辰慶典之際。惟恐行刑會影響「慶典」,慈禧下旨將沈藎杖斃。於是,刑部的官吏用竹鞭捶擊沈藎,酷刑連續四小時,打得沈藎血肉橫飛,慘不忍睹,沈藎罵聲不絕,尚未氣盡,最後竟被繩索勒死,時年31歲。
(25)1894年7月31日中日平壤戰役打響
1894年7月31日,中國清軍將領衛汝貴率領先頭部隊最先抵達平壤,將日軍前哨部隊擊退,佔領了平壤。中日平壤戰役拉開序幕。
(26)1886年7月31日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逝世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出生於貴族管家家庭。6歲起學鋼琴,9歲公開演奏。先後跟車爾尼、薩里葉里學鋼琴、作曲。1823年遷居巴黎。以卓越的鋼琴琴藝馳譽歐洲各國,亦從事創作與評論。深受聖西門學說和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影響。
法國七月革命時,寫了《革命交響曲》(未完成)。1834年裡昂紡織工人起義時,寫了鋼琴曲《里昂》,以示同情。後在瑞士和義大利旅行途中,寫了許多鋼琴小品。
1938—1847年間從事頻繁的演奏活動,遍及全歐洲。多次將演出收入捐贈匈牙利災民。1848年革命失敗以後,消極悲觀,篤信天主教,放棄演奏活動,主要從事創作、指揮和教學。1861年遷居羅馬。1865年在梵蒂岡受剪發禮,成為修士,但仍繼續創作。1875年創辦布達佩斯音樂學院並任院長。他是西洋音樂史上重要的浪漫派音樂家,曾豐富和革新鋼琴演奏技能,首創交響詩體裁,倡導標題音樂,創用單一主題發展手法等。代表作品有:交響詩《前奏曲》、《塔索》、交響曲《但丁》、《浮士德》,19首《匈牙利狂想曲》、2部鋼琴協奏曲、b小調鋼琴奏鳴曲、《高級技巧練習曲集》、《巡禮年代》曲集等。
(27)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作戰時犧牲
裴多菲·山陀爾,匈牙利的愛國詩人和英雄,匈牙利偉大的革命詩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資產階級革命民主主義者。
1847年起詩歌創作涉及當時政事,如《致十九世紀的詩人》《以人民的名義》等詩篇。1848年3月15日裴多菲領導有學生參加的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反抗奧地利的市民起義,向起義者朗誦政治詩篇《民族之歌》,並寫下詩篇《大海沸騰了》《把國王吊上絞架》,激勵人民為爭取民族自由和獨立而斗爭,被譽為「匈牙利自由的第一個吼聲」。
9月,加入革命軍隊,投身匈牙利民族獨立戰爭。在1848年至1849年由科蘇特領導的民族解放戰爭中,裴多菲於1849年1月參加了貝姆將軍的部隊,作為貝姆將軍的少校副官同俄奧聯軍英勇奮戰,1849年7月,創作了最後一首詩歌《恐怖的時刻》,同年7月31日在瑟什堡戰役中失蹤,多數學者認為他犧牲在瑟什堡大血戰中,屍體埋葬在1050名英烈的大墳冢中。魯迅十分推崇裴多菲,說「爭的擅長之處,自然是在抒情的詩」,歐洲一些文藝評論家稱贊裴多菲是「馬扎爾的抒情詩王」。
(28)1667年7月31日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
1667年7月31日,英國和荷蘭簽訂《布雷達和約》,和約規定英國佔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將英軍在戰爭期間佔領的蘇利南(在南美)歸還荷蘭。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
望採納

⑸ 5月30日是什麼節日 5月30日歷史上的今天大事件

5月30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150天(閏年第151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15天。

歷史中5月30日發生了好多的大事比如,1888年5月30日香港山頂纜車通車,1975年5月30日歐洲太空局成立。

⑹ 歷史上的今天 5月20

今天哀悼第2天

⑺ 五月三十一號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5月31號發生的重大歷史時間:
678年5月31日 英國考文垂根據戈黛娃夫人裸體騎馬遊行為市民爭取減稅的傳說設立了首個紀念日。
1707年5月31日 匈牙利民族英雄拉科齊·費倫茨被選為獨立的匈牙利國家元首。
1916年5月31日 英國皇家海軍和德國海軍在北海相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日德蘭海戰爆發。
1918年5月31日 俄國面臨內戰的嚴峻形勢。
1918年5月31日 美軍在亞眠前線獲勝。
1924年5月31日 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簽訂。
1926年5月31日 理查德·伯德和弗洛伊德·貝內特乘飛機環繞北極飛行成功
1927年5月31日 在生產了15,007,003輛之後,最後一輛福特T型車下線。
1931年5月31日 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
1933年5月31日 中國國民政府與日本關東軍代表簽訂《塘沽協定》,確定大致以長城作為兩軍停戰的分界線。
1936年5月31日 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滬成立。全國20多個省市60多個救國團體的代表齊聚上海,召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大會。大會選舉宋慶齡、何香凝、鄒韜奮等40多人為執行委員。
1941年5月31日 英軍平息伊拉克暴亂。
1942年5月31日 為阻止納粹德國的猛烈突擊,謝苗·鐵木辛哥率蘇軍在哈爾科夫前線發動反擊戰。
1943年5月31日 陝北傳唱《南泥灣》。
1945年5月31日 八路軍在華北向日偽發動夏季攻勢。
1945年5月3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台北市遭到盟軍大規模空襲,造成3000餘人死亡。
1958年5月31日 法國請戴高樂再度出山。
1961年5月31日 美國批准使用口服避孕葯。
1961年5月31日 劉少奇提出「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1961年5月31日 南非退出英聯邦,成立南非共和國。
1962年5月31日 中共中央批准華僑事務委員會黨組《關於所謂「海外關系」問題的報告》。
1962年5月31日 納粹頭子埃希曼被以色列處以絞刑。
1966年5月31日 陳伯達率領工作組到人民日報社奪權。
1970年5月31日 秘魯安卡什區發生里氏地震規模8.0級強烈地震,全國死亡人數超過66,000人。
1974年5月31日 我國與馬來西亞建交。馬來西亞由馬來亞、沙撈越和沙巴組成,位於亞洲加里曼丹島北部,首都吉隆坡。
1980年5月31日 鄧小平肯定安徽農村改革。
1982年5月31日 英阿為爭奪福克蘭群島爆發大海戰。
1984年5月31日 橫貫天山的南疆鐵路全線通車。南疆鐵路北起吐魯番南至庫爾勒,全長476公里。
1984年5月31日 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這部法律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2001年2月28日新修訂的民族區域自治法施行。
1984年5月31日 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通過並頒布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這部法律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1998年12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兵役法的決定。新修訂的兵役法,刪去原規定中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提法,保留了「兩個結合」的基本制度。將陸、海、空三軍義務兵服現役期一律改為2年,並取消超期服役的規定。
1986年5月31日 第十三屆世界盃足球賽開幕。
1990年5月31日 戈爾巴喬夫訪問美國,與總統布希會談。
1998年5月31日 蘋果公司發布iMac微機。
2002年5月31日 韓國和日本聯合舉辦的第十七屆世界盃足球賽在漢城開幕,成為首次由兩個國家聯合舉辦的世界盃足球賽。
2005年5月31日 水門案中提供情報的深喉揭曉真實身份,是前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2007年5月31日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拿到了裝有他本人基因組圖的譜數據的特殊DVD光碟。這是世界上第一份"個人版"基因組圖譜。
2008年5月31日 在美國紐約舉行的銳步大獎賽上,牙買加選手博爾特在百米大戰中表現驚人,跑出了9.72秒的新世界紀錄。博爾特的這一成績也將同胞鮑威爾的創造的前百米世界紀錄9.74秒,提高了0.02秒。

⑻ 5月28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哪些事情

5月28日介紹
5月28日是公歷一年中的第148天(閏年第149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17天。歷史中5月28日發生的大事有:1936年5月28日艾倫·圖靈發表《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提出圖靈機模型等, 出生的名人有:1971年5月28日馬克羅·魯比奧,美國參議員等。這天的風俗節日有:全國愛發日等。
5月28日歷史上的今天
前585年——因日蝕,米底與呂底亞罷戰講和,以哈里斯河為兩國疆界。
1351年——(元惠宗至正十一年五月辛亥)潁州劉福通以紅巾為號發動起義,很快侵入潁州,史稱「紅巾軍起義」。
1503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簽訂「永遠和平」條約。
1588年——西班牙多達130艘船和3萬人的無敵艦隊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前往英吉利海峽和英國皇家海軍作戰。
1858年——中國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與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將60多萬平方公里清朝領土讓給沙俄來統治。
1862年——李秀成率太平軍又敗「常勝軍」,擊沉火輪一隻。
1885年——四川成都出現反抗外國教會的活動――搗毀教堂。
1900年——義和團焚燒長辛店、盧溝橋車站,截斷電線,蘆保京津鐵路中斷。同日,各國公使議定調兵來京,武裝干涉義和團,藉此擴大對中國侵略。
1905年——東鄉平八郎率領的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擊敗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
1918年——亞塞拜然國民會議在占賈宣告成立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成為首個民主共和制的伊斯蘭國家。
1921年——法國在與梵蒂岡斷交十七年後,重新恢復外交關系。
1922年——曹錕、吳佩孚於天津召開緊急會議,電請黎元洪復職。
1922年——葡國士兵在澳門街頭調戲中國婦女,觸發捷成事件。

⑼ 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779年5月13日 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在俄國與法國的調停下結束。
1830年5月13日 厄瓜多脫離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獨立。

1846年5月13日 美國向墨西哥宣戰,美墨戰爭正式開始。
1848年5月13日 芬蘭作曲家帕修斯作曲的《我們的國家》首次被公開演奏,後來成為芬蘭的國歌。
1883年5月13日 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發現,在真空玻璃泡中可從金屬板極通電流到熱燈絲極,但反之不能。這是熱電極發射現象的最早發現,實質上也是二極真空管整流作用的第一次發現。
1888年5月13日 巴西廢除農奴制。
1912年5月13日 英國成立空軍。
1922年5月13日 胡適呼喚好人政府
1931年5月13日 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告捷
1947年5月13日 孟良崮戰役開始
1954年5月13日 我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5月13日 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啟用。
1955年5月13日 胡風集團第一批材料發表
1964年5月13日 美國天文學家彭色列和威爾遜在7.35厘米的波長上測到宇宙空間的各向同性輻射。此後又在1毫米到21厘米的射電波段以及在X和γ射線波段上觀測到了這一現象。這個現象後來被命名為宇宙背景輻射,是60年代天文學上的四大發現之一。宇宙背景輻射被解釋為來自原初火球的殘余輻射,它的相應的紅移值約為3000。彭色列和威爾遜也因此獲得了1978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8年5月13日 法國五月風暴興起
1968年5月13日 美國與越南開始巴黎和談
1969年5月13日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華人和馬來人爆發「種族沖突」,導致至少196人死亡,史稱五一三事件。
1981年5月13日 羅馬教皇保羅二世遇刺
1981年5月13日 國家建立科學基金制
1992年5月13日 中國同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993年5月13日 美國宣布「星球大戰時代」結束
1994年5月13日 美俄等七國就波黑領土劃分達成一致
1998年5月13日 印巴進行新一輪核競賽
1998年5月13日 印尼有組織地迫害華人、強奸華人婦女
2008年5月13日 印度城市齋普爾發生系列爆炸事件,造成63人死亡,216人受傷。

⑽ 歷史上的今天:5月25日到5月31日。好的加分!

5月25日 見網址:http://ke..com/view/165660.htm
5月26日 見網址:http://ke..com/view/164652.htm
5月27日 見網址:http://ke..com/view/165663.htm
5月28日 見網址:http://ke..com/view/165663.htm
5月29日 見網址:http://ke..com/view/165665.htm
5月30日 見網址:http://ke..com/view/165673.htm
5月31日 見網址:http://ke..com/view/165674.htm

—————————————————剩下的只好你自己篩選了

熱點內容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